方格精選

柯文哲自己中了「上兵伐謀」

更新於 2019/05/22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這幾天柯文哲批評蔡英文「親美抗中」的戰略,說臺灣應該要避戰,指蔡英文為對中國的挑釁者。對蔡英文反問總統該如何「避戰」,柯文哲說自己讀了《孫子兵法》,「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如果打到攻城野戰,是最low的」。
柯文哲到底有沒有真的想過,甚麼叫「上兵伐謀」?

該怎麼理解「上兵伐謀」?

我看了很多次《孫子兵法》,也看過很多人的解讀。「謀」這個字,大部分人解的是「謀略」,但到底是否這樣解,我一直是抱存懷疑的。但我沒有找到一個很好的解釋,因為謀這個字,並不一定只能解成計謀或者計劃,如果我們解成計謀,其實有點怪異。
因為計謀與計劃,這種東西並非獨立於以下三種的:不論是外交、野戰或者是攻城,你都需要計劃,你也可以運用謀略去爭取優勢。例如伏兵,就是伐兵的時候用謀略,木馬屠馬記就是攻城時用謀略,假途滅虢的典故就是外交時用謀略。可見謀略根本在任何一種交戰方式都用到,而不需要獨立出來。
所以我得出一個推測。《孫子兵法》裡「上兵伐謀」裡面的「謀」字,解釋並不是「謀略」,謀這個字有另一個解釋,是我們也很常用到,但經常被忽略的。
那就是「圖謀」。
換句話說,「上兵伐謀」並不主張叫我們用詭計去擊敗敵人,因為這根本是廢話,別說外交國戰攻城,根本連一對一的格鬥單挑也是用計取勝的。而是說,我們要瓦解對方跟我們戰鬥的動機、瓦解對方跟我方戰鬥的圖謀。
上兵伐謀,攻心為上,令對方根本不打算與我方戰鬥瓦解對方的戰意,瓦解對方的戰鬥之心。甚至讓對方覺得不如加入我方。
雖然我不敢說這是正確的解,但用這種解法的話,那就一切都通了。舉一個例子,大日本帝國在1945年,就算被美國打沉了大和號和迫到本土,都沒打算投降,甚至決定要在本土決戰,一億玉碎。而美國在外交上已孤立日本,在海戰中也擊敗日本,可說伐交伐兵都贏,可是要不要動員百萬軍隊登陸日本,也就是最下的攻城?
美國瓦解日本戰意、日本宣告投降,二戰才正式結束。圖為當時日本外務大臣簽署《降伏文書》的歷史照片
最終美國選擇了投下原子彈,日本的戰意才瓦解,或者說有理由下臺。終究,美國還是要選擇上兵:瓦解戰意。然後日本也真的在戰後成為了美國的緊密盟友。

中國的上兵伐謀:讓臺灣人想要投降

從這點看的話,中國對臺灣做的事情,也是上兵伐謀。
我看了這麼多年,臺灣一直都怕解放軍渡臺,然後島內永遠有些人,在說一些很誇張的話,甚麼幾小時就投降、國軍沒有抵抗意志甚至倒轉槍頭、解放軍很厲害臺灣兵不能打、甚麼解放軍幾千架飛機空投一萬傘兵攻佔臺北、甚麼向臺灣只要封鎖海域射導彈臺灣就要投降、甚麼打三個月臺灣就會孤立無援一定投降、美國絕不會來救、解放軍百萬陸軍可以任意門來臺以十比一的人海優勢淹死臺灣、動員一萬艘漁船同時登陸等……那些甚麼臺灣一定輸的理由我好像還沒列完。
  • 經濟面也是我上面沒列到的理由之一。
扯那麼多,你會發覺這些人的說話,有一個共通前題:就是臺灣自己會投降。也就是臺灣人因為害怕戰爭而戰意瓦解,中國的勝利全建立在臺灣投降上,而這些人說的話全部都是叫你投降。
反正找理由讓你覺得你一定會輸,投降是你最好選擇。
近幾年的討論有好轉了,開始有人意識到其實臺灣有強大的防空能力,而且補給是源自海路,意識到臺灣地理上對美國戰略的重要性,意識到中國根本很難打過來,百萬解放軍也沒辦法步行過臺灣海峽,那些愚蠢的三天陷臺論才收斂了一點。去到2016年之後,美日對臺灣的外交態度變積極,那些聲音又再細聲了一點,但從不消失,只是開始老掉牙。
只是為何要扯一堆其實很容易就能驗證,根本不可能的東西?例如百萬陸軍登臺?並不是他們真的有這樣的計劃,而是種「自我實現預言」:
臺灣如果沒人想投降,其實中國就動不了臺灣半根毛,但如果有相當數量的人想投降,這些人就真的會變成內應,使攻擊的難度下降。
蔡英文當總統後,臺灣必定敗給解放軍的說法有減小,但並沒有消失。圖片取自臺灣總統府flicker CC BY 2.0
所以中國就像直銷一樣,騙你覺得會輸,等想要投降的人增加,再讓這些人強化這些聲音,不斷的循環直至島內戰意崩潰,產生一個動不動就投降的政府,那麼臺灣就真的會滅亡。
無論怎樣的形勢、怎樣的兵力、多堅固的城堡,只要沒有戰意就會投降,就會輸。這就是上兵的真正意義。
中國不就上兵伐謀,攻心為上,瓦解戰意?中國對臺灣做的是這種事,而那些相信了的臺灣人就是被「伐」了抵抗的「圖謀」。

臺灣的上兵伐謀:讓中國不敢、不想侵略臺灣

同樣地,臺灣面對中國,上兵伐謀,也一樣是瓦解對方的攻擊圖謀。
充實外交與國防,使中國攻擊臺灣的風險增加,難度增加,成功率降低。說服那些想要投降的人,他們是錯的,臺灣不會也不應該投降,你表現想投降的軟弱只會令中國打過來,這樣中國找內應也會感到困難。積極的把自己置於美國的戰略藍圖下(不是美國「幫」你,而是美國覺得可以以一個值得的成本維持自己的優勢),這些都是在伐謀。
當攻擊臺灣的條件減少、攻擊臺灣的成功率降低、攻擊臺灣的代價增加,中國就不會選擇做這種低勝率的賭博,而把注意力放在別處。這樣臺灣就能贏取和平,整軍備戰卻不用打仗,修築堡壘卻不受一槍一彈,以充足的準備令對方的意圖變得不可能,最終你反而會因為認真的軍事戰略而獲得無血的和平。
這也一樣是上兵伐謀:瓦解中國以及他們國民,對侵略臺灣的投機想法,令他們明白面對臺灣與民主自由,與其當成病菌以粗暴的手段恐嚇、破壞與消滅,該有更務實有益的相處方式。同樣地,說服中國人民,侵略臺灣只會為他們帶來災難而不是利益,這也是瓦解戰意,攻心為上。
柯文哲真的有理解「伐謀」的道理嗎?圖片取自柯文哲臉書專頁
讓中國放棄侵略臺灣,應該是臺灣從過去到今天每一任總統的戰略目標。在中國放棄了戰爭的圖謀之日,才是和平真正降臨之時。
我本來對柯文哲沒意見,但是我現在很直接的說,如果他打算當國家的領導者,他看完這《孫子兵法》四句話,都沒理解到他已中了上兵伐謀。
自己去瓦解自己國家的抵抗意志,這是不對的,不論你是藍綠或者是任何想參選總統的人,我相信對於臺灣人而言,保衛這國家的存續以及主權,應該是一個不可退縮的基本底線。
即將進入廣告,捲動後可繼續閱讀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4.8K會員
209內容數
我並不介意觸及一些可能你們覺得很敏感的問題,例如臺灣為何不是獨立國家呢?如何穩固中港臺的人的基本人權?要如何面對中國那不可定的未來,會帶來經濟、政治和主權上的種種疑問?</p>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鄭立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有人覺得因為經濟因素,臺灣會被統一,但我認為不太可能發生。不過若你因為經濟因素,說臺灣有更多人從事有利中國的行為,而變成了一個中美角力的場地,這卻是可能發生的事情。
提倡武統的中國籍學者李毅訪臺,被驅逐出境,引起一波關於「言論自由」的討論。言論自由的權利,是一個國家的「公民權利」,那是公民才有的。既然李毅不是、也不想成為臺灣的公民,公民權利跟他無關。
這個問題很多人會講到不同的答案,不如簡單看一下日本的例子。一開始手塚治虫畫漫畫時,他是在醫院工作的,漫畫只是興趣和兼職。他畫了好幾年漫畫,都是兼職的。當時產業鏈很簡單,就是報刊那些吃不活人的稿費。戰後日本的處境,比現在的臺灣更惡劣。
赤燭遊戲製作的遊戲《還願》因為被發現「習近平小熊維尼」的素材,引起廣泛討論和媒體關注。在相關報導中,有不具名的業者說赤燭「辜負了合作對象的信任」。說起「辜負了合作對象的信任」?我是挺有經驗的。
PTT上有人問過這樣的問題:中國經濟在改革開放後躍升到世界前茅,但中國人卻有不少沒水準的行為,甚至比一些發展中國家還低俗?其實經濟發展和國民素質並不是同步的,而且相反,經濟發展最繁榮的時代,行為上失序的情況更烈。
為什麼中產階級孩子生得少,反而更窮的人生更多孩子?這問題自古以來就存在,以前當教師的我,也想了很久這個問題。它有很多因素,抽比較普遍和實在的來說,我認為分為四個。
有人覺得因為經濟因素,臺灣會被統一,但我認為不太可能發生。不過若你因為經濟因素,說臺灣有更多人從事有利中國的行為,而變成了一個中美角力的場地,這卻是可能發生的事情。
提倡武統的中國籍學者李毅訪臺,被驅逐出境,引起一波關於「言論自由」的討論。言論自由的權利,是一個國家的「公民權利」,那是公民才有的。既然李毅不是、也不想成為臺灣的公民,公民權利跟他無關。
這個問題很多人會講到不同的答案,不如簡單看一下日本的例子。一開始手塚治虫畫漫畫時,他是在醫院工作的,漫畫只是興趣和兼職。他畫了好幾年漫畫,都是兼職的。當時產業鏈很簡單,就是報刊那些吃不活人的稿費。戰後日本的處境,比現在的臺灣更惡劣。
赤燭遊戲製作的遊戲《還願》因為被發現「習近平小熊維尼」的素材,引起廣泛討論和媒體關注。在相關報導中,有不具名的業者說赤燭「辜負了合作對象的信任」。說起「辜負了合作對象的信任」?我是挺有經驗的。
PTT上有人問過這樣的問題:中國經濟在改革開放後躍升到世界前茅,但中國人卻有不少沒水準的行為,甚至比一些發展中國家還低俗?其實經濟發展和國民素質並不是同步的,而且相反,經濟發展最繁榮的時代,行為上失序的情況更烈。
為什麼中產階級孩子生得少,反而更窮的人生更多孩子?這問題自古以來就存在,以前當教師的我,也想了很久這個問題。它有很多因素,抽比較普遍和實在的來說,我認為分為四個。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Thumbnail
徵的就是你 🫵 超ㄅㄧㄤˋ 獎品搭配超瞎趴的四大主題,等你踹共啦!還有機會獲得經典的「偉士牌樂高」喔!馬上來參加本次的活動吧!
Thumbnail
  原文:重為輕根,靜為躁君。是以君子終日行不離輜重,雖有榮觀,燕處超然。奈何萬乘之主,而以身輕天下?輕則失根,躁則失君。   這一篇講的是君子不重則不威,一個人不要過於輕浮於事,輕率於事,為人輕飄飄的,有失威望。地處超然的態度道法之所在,行事與有榮焉。面對任何事情變化都要穩住,不可輕易相信
Thumbnail
此次的漢光演習,首度演練去中心化的指揮管制,這其實暗示了,過去曾經隱晦討論過的「終戰指導」已經走入歷史,未來台灣不可能由中央政府一聲令下,選擇投降,而會奮戰到底。過去「終戰指導」會被考慮的原因,在於台灣社會常有一股天真的想法,認為如果打不過,只要投降就能立刻停戰,最少能保住目前的生活方式.....
Thumbnail
我無聊來論,為何美國出兵武力保衛台灣非常重要 這算是基本認知了 不過因為現在無聊,所以我還是想說些幹話,打發時間 台灣,會受到誰的武力攻擊? 當然就是中國共殘黨的軍隊 中國共殘黨,會在什麼情況動用軍隊攻打台灣? 1 真的瘋了,真的瘋了,真的瘋了 2 
Thumbnail
認識問題為何非常重要,建立軍事常識的功能應該當作第一優先,上周已經講過了,如果處在一種搞不清狀況的環境中,會誤判也是很合理。如果台灣人全部都能了解,登陸戰非常困難,小股部隊上岸又怎樣,只要國軍組織還在,或是民眾的民防能力夠強,上岸幾百上千名解放軍.....
Thumbnail
近年,有朋友問筆者,怎麼不大講政治跟軍事的實務問題了?因為不想講,好好去把事情做好即可。既然有個確認要做的大方向,剩下的就是把中程目標訂出,短程計畫擬好,然後一步步執行即可,網路的名聲很重要嗎?
Thumbnail
「謀攻」當是從「校之以計」衍生而來。何解?「校之以計」是針對「道天地將法」,而「謀攻」當是針對「校之以計」的結論,亦即「計」上加「計」而成為「謀攻」。如同陽陽或陰陰互交,而成太陽或太陰。 不戰而勝 總而言之(凡),運用軍隊打仗的方法:使(雙方的,下同)「國」完整是優秀的,使「國」損傷是次等的。使
臺灣是中華民族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實現兩岸統一是中華民族的共同願望和必然趨勢。然而,一些人在臺灣卻堅持以武抗統的立場,認爲這是捍衛臺灣的唯一選擇。然而,我們必須清醒地認識到,臺灣以武抗統最後只能是死路一條。
Thumbnail
一、關於法軍攻打台灣的理由 卡爾·馮·克勞塞維茨說過,戰爭是政治的延伸,必須要理解法軍攻打台灣的理由,才能正確的解讀法軍的行動方針。事情發生在1884年,法國在普法戰爭戰敗之後背負了大量的戰爭賠償(50億法郎,約等於今天1.15兆新台幣,大概是把現代台灣一年的財政收入全部噴光。根據俾斯麥的計算
「戰爭中沒有贏家或輸家,」山下說。「剩下的只是被摧毀的土地和對人民的傷害,就像我們今天在烏克蘭和以色列看到的那樣。需要避免台灣陷入緊急狀態。」
Thumbnail
孫子兵法之邏輯所謂「兵法」,即是「用兵之法」,說白話就是「用軍策略」——使用軍隊的策略、使用軍隊打贏戰爭的方法。「兵」即軍隊、「法」即策略。此「法」與五事之「法」無關。大家經常把「戰略」等同於「策略」,但是,前者是指『戰爭策略』,後者在本質上是指『方法』。Strategy在中譯兩者皆可,當然是錯誤的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Thumbnail
徵的就是你 🫵 超ㄅㄧㄤˋ 獎品搭配超瞎趴的四大主題,等你踹共啦!還有機會獲得經典的「偉士牌樂高」喔!馬上來參加本次的活動吧!
Thumbnail
  原文:重為輕根,靜為躁君。是以君子終日行不離輜重,雖有榮觀,燕處超然。奈何萬乘之主,而以身輕天下?輕則失根,躁則失君。   這一篇講的是君子不重則不威,一個人不要過於輕浮於事,輕率於事,為人輕飄飄的,有失威望。地處超然的態度道法之所在,行事與有榮焉。面對任何事情變化都要穩住,不可輕易相信
Thumbnail
此次的漢光演習,首度演練去中心化的指揮管制,這其實暗示了,過去曾經隱晦討論過的「終戰指導」已經走入歷史,未來台灣不可能由中央政府一聲令下,選擇投降,而會奮戰到底。過去「終戰指導」會被考慮的原因,在於台灣社會常有一股天真的想法,認為如果打不過,只要投降就能立刻停戰,最少能保住目前的生活方式.....
Thumbnail
我無聊來論,為何美國出兵武力保衛台灣非常重要 這算是基本認知了 不過因為現在無聊,所以我還是想說些幹話,打發時間 台灣,會受到誰的武力攻擊? 當然就是中國共殘黨的軍隊 中國共殘黨,會在什麼情況動用軍隊攻打台灣? 1 真的瘋了,真的瘋了,真的瘋了 2 
Thumbnail
認識問題為何非常重要,建立軍事常識的功能應該當作第一優先,上周已經講過了,如果處在一種搞不清狀況的環境中,會誤判也是很合理。如果台灣人全部都能了解,登陸戰非常困難,小股部隊上岸又怎樣,只要國軍組織還在,或是民眾的民防能力夠強,上岸幾百上千名解放軍.....
Thumbnail
近年,有朋友問筆者,怎麼不大講政治跟軍事的實務問題了?因為不想講,好好去把事情做好即可。既然有個確認要做的大方向,剩下的就是把中程目標訂出,短程計畫擬好,然後一步步執行即可,網路的名聲很重要嗎?
Thumbnail
「謀攻」當是從「校之以計」衍生而來。何解?「校之以計」是針對「道天地將法」,而「謀攻」當是針對「校之以計」的結論,亦即「計」上加「計」而成為「謀攻」。如同陽陽或陰陰互交,而成太陽或太陰。 不戰而勝 總而言之(凡),運用軍隊打仗的方法:使(雙方的,下同)「國」完整是優秀的,使「國」損傷是次等的。使
臺灣是中華民族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實現兩岸統一是中華民族的共同願望和必然趨勢。然而,一些人在臺灣卻堅持以武抗統的立場,認爲這是捍衛臺灣的唯一選擇。然而,我們必須清醒地認識到,臺灣以武抗統最後只能是死路一條。
Thumbnail
一、關於法軍攻打台灣的理由 卡爾·馮·克勞塞維茨說過,戰爭是政治的延伸,必須要理解法軍攻打台灣的理由,才能正確的解讀法軍的行動方針。事情發生在1884年,法國在普法戰爭戰敗之後背負了大量的戰爭賠償(50億法郎,約等於今天1.15兆新台幣,大概是把現代台灣一年的財政收入全部噴光。根據俾斯麥的計算
「戰爭中沒有贏家或輸家,」山下說。「剩下的只是被摧毀的土地和對人民的傷害,就像我們今天在烏克蘭和以色列看到的那樣。需要避免台灣陷入緊急狀態。」
Thumbnail
孫子兵法之邏輯所謂「兵法」,即是「用兵之法」,說白話就是「用軍策略」——使用軍隊的策略、使用軍隊打贏戰爭的方法。「兵」即軍隊、「法」即策略。此「法」與五事之「法」無關。大家經常把「戰略」等同於「策略」,但是,前者是指『戰爭策略』,後者在本質上是指『方法』。Strategy在中譯兩者皆可,當然是錯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