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們]生活已經這麼尷尬,真的不想再增加遇見會尷尬的人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生活已經這麼尷尬,真的不想再增加遇見會尷尬的人
去年還是前年看了韓劇【我的大叔】,覺得男主角不開心的點都有戳中內心的深處,特別是女主角說喜歡他時,他的一番【尷尬論】讓人心裡很有共鳴,哪怕無關男女感情,只要是跟人相處互動上。
其實我不想知道這麼多,但為了“禮貌”我還是聽完了
工作上或生活上,常因一些不好意思拒絕的【感覺】而沒有阻止對方說下去,導致後來看見某些人會有些奇異的心理活動。
臺灣中小企業很多,工作人數少又密切,有時因工作往來意外被告知他們之間的情感糾紛與關係,看見當事人時總會不小心聯想到【那件事】,例如我曾聽聞同事跟別單位的同事交往,但又跟同單位的同事曖昧,結果之後看到那幾位同事就會想起這個關係網。
或者,主管考績打得很奇怪,不小心的知道自己在主管的考績表裡面分數極低,連新人都比不上的低,結果每次看到主管時都會想起這件事,心裡偶爾會想著:好想知道原因。
請只做你我能夠承擔的行為,我不想處理你我的尷尬
關於負面情緒,有時候我們會受它們的影響做出奇怪的行為,但做出這些行為後又無法承擔後果,偏偏我們對於自己的行為的意識極低。
在同一工作場域遇到無理取鬧的人時,就像之前遇到一個莫名其妙的女同事大發脾氣,我提出的所有解決方案都被否定,她就是打算無理取鬧,且到最後一個道歉也沒有,所有人都當沒事。
走廊遇到時,她見鬼的樣子讓我更加無言以對外,自那之後跟她擦肩而過我心裡都有噁心跟不適感。其他同事也要幫忙轉交文件給她、給我,彷彿在我們兩個的世界裡沒有對方。
生活的尷尬已經夠多了,請大家保持距離
剛出社會時還會對同事多好多好,久了就會了解,人心不是我們所看到的表象,需要更多時間的摸索與釋然。可以的話學會保持距離,在這段距離中找一個自己心裡自在的範圍。
以前工作實習離職前跟個前輩大姐聊了下,她提到:「你跟人家講道義,人家跟你講情義嗎?」
多年後的現在有所體會,但還是想說,【在距離裡講完道義,是對自己的忠誠。】或許這些都只是避免日後的尷尬吧,至少自己不會尷尬。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講述有關職場的法令議題以及處理方式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之後想針對【愛自己】寫一個系列的文章,現在的人很會物質上愛自己,但是在身體、心靈上的愛自己卻是不足夠的,其實這也是我這一段時間以來的體會。
最近連續發生了一些小事件,讓我意識到:當我們在同一個位置待久了之後,我們會將很多作法跟莫名其妙的邏輯是為理所當然。
日前跟一個久久見一次面的朋友聊到有關生活與工作遇到的奇葩事件,剛好她講到了一些人在外地的一些親身經歷,聽到令人啼笑皆非,也讓人忍不住反省自己是不是也有這樣的問題。
以前長輩就很喜歡講這句話,[不要太常換工作,要有定性],甚至很多工作雜誌寫到如何找到好工作時,都強調人力資源管理者的評估標準大概是3-5年為參考標準,3年以下沒有學全,5年以上又容易僵化難以適應新單位。但,真的是這樣嗎?
有陣子Facebook和Youtube喜歡轉傳美國知名學校畢業演說,這些演說者有名人、教授和畢業生。 去年2018年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工程學院碩士畢業生葉采衢的演說,後來在台灣有記者將其公布在雜誌和網路上,我很喜歡兩個部份
有時候,在職場上遇到身體和精神的騷擾時,真的會讓被害者有受創的感覺,無論是否身體有確實的傷害,精神上的折磨有時也是需要時間走出來的,然而在職場上,常常遇見長官或同事是加害人,長官或老闆採行息事寧人的做法,誰先受不了誰先離職。
之後想針對【愛自己】寫一個系列的文章,現在的人很會物質上愛自己,但是在身體、心靈上的愛自己卻是不足夠的,其實這也是我這一段時間以來的體會。
最近連續發生了一些小事件,讓我意識到:當我們在同一個位置待久了之後,我們會將很多作法跟莫名其妙的邏輯是為理所當然。
日前跟一個久久見一次面的朋友聊到有關生活與工作遇到的奇葩事件,剛好她講到了一些人在外地的一些親身經歷,聽到令人啼笑皆非,也讓人忍不住反省自己是不是也有這樣的問題。
以前長輩就很喜歡講這句話,[不要太常換工作,要有定性],甚至很多工作雜誌寫到如何找到好工作時,都強調人力資源管理者的評估標準大概是3-5年為參考標準,3年以下沒有學全,5年以上又容易僵化難以適應新單位。但,真的是這樣嗎?
有陣子Facebook和Youtube喜歡轉傳美國知名學校畢業演說,這些演說者有名人、教授和畢業生。 去年2018年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工程學院碩士畢業生葉采衢的演說,後來在台灣有記者將其公布在雜誌和網路上,我很喜歡兩個部份
有時候,在職場上遇到身體和精神的騷擾時,真的會讓被害者有受創的感覺,無論是否身體有確實的傷害,精神上的折磨有時也是需要時間走出來的,然而在職場上,常常遇見長官或同事是加害人,長官或老闆採行息事寧人的做法,誰先受不了誰先離職。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Thumbnail
前幾日與朋友聊天,朋友頗灰心地說,不知為何自己對工作盡心盡力,對老闆的要求也是使命必達,卻總是被揶揄嫌棄。而另一位同事對老闆的要求總是冷淡回應,可老闆卻很尊重他。有時心累了真的很想離職,這到底是兩人磁場不合還是八字出了什麼問題? 聽到這,我想起許多女生也常會問,為什麼總是遇到渣男?到底是她們有問題
Thumbnail
在面對長期的工作壓力時,情緒可能會變得麻木並與身體脫節。工作壓力可能導致伴侶間的衝突,同時也會影響性生活和親密互動。文章提供了一些應對工作壓力的建議,包括識別壓力、共同應對壓力等。
親戚在家庭聚會中關心你的感情狀況,常會介紹「合適的人選」,但這種熱心有時讓人倍感壓力和困惑。他們往往忽略你的個性和需求,過度干涉讓你失去生活掌控感。與其被動接受,不如坦誠溝通,擴大交友圈,主動掌握自己的感情生活。
有位老大哥對我說過,男人容易被情所傷,女人容易被情所困!所以雖然他的孫子五六歲了,但是他還沒有辦結婚登記。這畢竟是個人的私事,但是雙方早就說清楚了,外人也無法論斷對錯! 會提到這個事,是因為晚輩有個閨蜜,結婚後沒多久,就有了外遇的事故!對象是她公司的同事。實際上,在事情稍有端倪時,晚輩就跟我討論過
Thumbnail
想像你在辦公室與一位熟識的同事擦肩而過,但對方不僅沒有展露笑顏亦沒有跟你打聲招呼,此時你的心裡會怎麼想呢?你會開始感到狐疑進而憤怒,還是暗自揣測對方可能恰好今天心情不好而不以為意? 假設你的答案是前者,那很可能你是屬於容易在人際關係中產生不良反應的人,也就是說容易把他人傳遞給我們的訊息視為
  我常常在想:「人與人之間的互動是不是可以坦承一些?」   有時候,自己明明什麼也沒做,卻會被朋友們誤解成另一種意思;或者,朋友沒有那個意思,但卻又克制不住自己會往那個方向想......。   類似的事情一樣接著一樣,總是令人困擾不已,不知道如何去制止自己波動不止的想法,又常常脫口而出令人後悔
Thumbnail
不是每件事都要進入自己的世界,也並非需要邀請每個人來到自己的生命。成熟的人只做篩選、不做教育。 有一段時間人際互動很困擾我,尤其是很一群很愛搞小團體的同事,可能聚會就是在道人長短,剛開始我隱約感覺不對勁,但也有種抱團取暖的感覺,我會說自己的困擾,但不太會跟他們一起講同事的閒話。
Thumbnail
你有遇過那種抱怨個不停,遇到什麼事情都唱衰,又不提出解決方案的同事嗎?還是總是覺得自己什麼都懂,超愛打斷別人講話卻拒絕聆聽的同事?這還不是最可怕的,可怕的是那種嘴巴上答應你會完成工作,卻故意擺爛放著不做,害你們團隊整個開天窗的人? 遇到這種同事大家都怎麼應對呢?以前我如果遇到難相處的同事,都會秉著
有許多事情,我認為是不需要開口的,比如說,發起的人要主動去聯繫,拿起菜單就點菜的人,是準備要請客的。朋友交到了今天,還有在往來的,基本上都是這個樣子的人。但是過年的時候,是最痛苦的。莫名其妙的就跟一堆親戚聚在了一起,血親還好,因為基因的相似,個性脾氣差不了太遠,而且自小就往來了,多少知根知底知現狀的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Thumbnail
前幾日與朋友聊天,朋友頗灰心地說,不知為何自己對工作盡心盡力,對老闆的要求也是使命必達,卻總是被揶揄嫌棄。而另一位同事對老闆的要求總是冷淡回應,可老闆卻很尊重他。有時心累了真的很想離職,這到底是兩人磁場不合還是八字出了什麼問題? 聽到這,我想起許多女生也常會問,為什麼總是遇到渣男?到底是她們有問題
Thumbnail
在面對長期的工作壓力時,情緒可能會變得麻木並與身體脫節。工作壓力可能導致伴侶間的衝突,同時也會影響性生活和親密互動。文章提供了一些應對工作壓力的建議,包括識別壓力、共同應對壓力等。
親戚在家庭聚會中關心你的感情狀況,常會介紹「合適的人選」,但這種熱心有時讓人倍感壓力和困惑。他們往往忽略你的個性和需求,過度干涉讓你失去生活掌控感。與其被動接受,不如坦誠溝通,擴大交友圈,主動掌握自己的感情生活。
有位老大哥對我說過,男人容易被情所傷,女人容易被情所困!所以雖然他的孫子五六歲了,但是他還沒有辦結婚登記。這畢竟是個人的私事,但是雙方早就說清楚了,外人也無法論斷對錯! 會提到這個事,是因為晚輩有個閨蜜,結婚後沒多久,就有了外遇的事故!對象是她公司的同事。實際上,在事情稍有端倪時,晚輩就跟我討論過
Thumbnail
想像你在辦公室與一位熟識的同事擦肩而過,但對方不僅沒有展露笑顏亦沒有跟你打聲招呼,此時你的心裡會怎麼想呢?你會開始感到狐疑進而憤怒,還是暗自揣測對方可能恰好今天心情不好而不以為意? 假設你的答案是前者,那很可能你是屬於容易在人際關係中產生不良反應的人,也就是說容易把他人傳遞給我們的訊息視為
  我常常在想:「人與人之間的互動是不是可以坦承一些?」   有時候,自己明明什麼也沒做,卻會被朋友們誤解成另一種意思;或者,朋友沒有那個意思,但卻又克制不住自己會往那個方向想......。   類似的事情一樣接著一樣,總是令人困擾不已,不知道如何去制止自己波動不止的想法,又常常脫口而出令人後悔
Thumbnail
不是每件事都要進入自己的世界,也並非需要邀請每個人來到自己的生命。成熟的人只做篩選、不做教育。 有一段時間人際互動很困擾我,尤其是很一群很愛搞小團體的同事,可能聚會就是在道人長短,剛開始我隱約感覺不對勁,但也有種抱團取暖的感覺,我會說自己的困擾,但不太會跟他們一起講同事的閒話。
Thumbnail
你有遇過那種抱怨個不停,遇到什麼事情都唱衰,又不提出解決方案的同事嗎?還是總是覺得自己什麼都懂,超愛打斷別人講話卻拒絕聆聽的同事?這還不是最可怕的,可怕的是那種嘴巴上答應你會完成工作,卻故意擺爛放著不做,害你們團隊整個開天窗的人? 遇到這種同事大家都怎麼應對呢?以前我如果遇到難相處的同事,都會秉著
有許多事情,我認為是不需要開口的,比如說,發起的人要主動去聯繫,拿起菜單就點菜的人,是準備要請客的。朋友交到了今天,還有在往來的,基本上都是這個樣子的人。但是過年的時候,是最痛苦的。莫名其妙的就跟一堆親戚聚在了一起,血親還好,因為基因的相似,個性脾氣差不了太遠,而且自小就往來了,多少知根知底知現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