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力不能私有,財產不能公有,否則人類就進入災難之門

更新於 2019/06/29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權力不能私有,財產不能公有,否則人類就進入災難之門」出自英國哲學家洛克 (John Locke) 的《政府論》(Two Treatises of Government)。
洛克是十七世紀英國哲學家。他發展出一套與霍布斯 (Thomas Hobbes) 的自然狀態 (State of Nature) 截然不同的社會契約理論 (social contract theory),主張政府只有在取得被統治者的共識 (consensus),並且保障人民擁有生命、自由、財產等自然權利時,其統治才有正當性 (legitimacy)。否則,人民便有推翻政府的權利。國家權力分為立法權、行政權和對外權,立法權、行政權分立,行政權、對外權統一,立法權是國家最高權力。
洛克的政治哲學給自由主義奠下了堅實的理論基礎,也給美國開國元勳帶來不少影響,其觀點反映在美國獨立宣言上。
「權力」指國家權力,「不能私有」指不能為一黨或一個人所擁有,全句等於反對一黨專政及一人獨裁。一黨專政如蘇聯,一人獨裁如希特拉、墨索里尼、毛澤東,過去為人間世造出的罪惡不知凡幾!要避免大規模血腥戰爭,要避免有人受迫害虐殺,分權是必須的。有分權,就有權力的制衡,人民方不會受一黨一人宰割。
「財產」指私人財產,「不能公有」即不可以國有化、充公。全句等於反對共產主義制度。因為共了產,人民便喪失生產意欲 (incentive),所謂「做又三十六,唔做又三十六」。尤其不幸的是,「所有的動物都平等,但有些動物比其他動物更平等」將會出現,負責進行充公及再分配的大政府成為另一獨裁機構,享有特權。
假如享有自由是一種幸福,「不自由,毋寧死」,那麼一黨 / 一人獨裁、私產公有蠶食個人自由,「進入災難之門」是必然的。
今天的香港,財產雖然未被公有,但權力不能私有越來越難維持。
特首是北京欽點。立法會功能組別充斥,直選議席中不少是親北京的保皇派,藉蛇齋餅粽及各種古惑手段取得選票。在行政主導下,立法權被削弱,議員只能消極阻止惡法通過。由於特首及其管治班子只知向北京負責,香港人的民意對他們來說猶如浮雲 (曾蔭權語),「人數多寡非重點憂慮」(張建宗語)。結果,一百萬、兩百萬人怒氣沖沖走上街頭,僅換來政府的冷待,甚至動輒使出國家維穩機器喪打。同樣情況發生在有高度分權制衡的國家,政府早就解散改選了,何用人民一次一次身水身汗絕望地行?年青人一次一次被瘋警打得頭破血流?
洛克的話,其實是一個標誌,指示出文明的方向。中共習近平堅決表示「絕不能走西方憲政、三權鼎立、司法獨立的路子」,要搞什麼「三權合作」,這是把中國人推向地獄的深淵,香港人則首當其衝遭殃了。
從事政治是要為人民建立一個安和樂利的國度,不是逞匹夫之勇、民族情感上頭可以勝任,要講究智慧。很可惜,習近平沒有這個智慧!
即將進入廣告,捲動後可繼續閱讀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主要闡述及析論歷史、哲學,兼及文學、通識.......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莎士比亞 (Shakespeare) 有一句名言:「人假使做了無恥的事,總免不了還要用加倍的無恥來抵賴。」 莎士比亞是十六世紀英國最傑出的劇作家,也是西方文學史上最優秀的作家之一,共寫有 38 部戲劇、154 首十四行詩、2 首長敍事詩和其他詩歌。代表作有《羅密歐與茱麗葉》、《仲夏夜之夢》、《威尼斯
主權移交廿二周年,港共基於安全考慮,決定七一當日不會安排學生及制服團體出席早上升旗禮。民建聯劉國勳說:「我也不希望一旦包圍時,可能制服團體可能都是青年人時,大家面對這個情況,可能會有驚慌,甚至大家有衝突,這不是社會希望見到的情況。」如果這是港共所相信,此一政府跟驚弓之鳥有何分別?還可以如何管治下去?
本來預計美國會在 G20 峰會向中國施壓,對香港修例爭議表態。然而,根據美國《時代》雜誌引述國防部官員報道,為免令貿易戰升溫,華府將不會對香港發生的反對《逃犯條例》修訂大規模示威作出重大表態。換言之,香港人乞援於美國的如意算盤可能打不響。 事到如今,香港人只能靠自己。民陣六二六發起集會。有網民自發馬
6 月 21 日的升級行動,沒有流血衝突,卻演示出一種嶄新的抗爭模式。 黃之鋒歸隊,抗爭者未有把他看成高高在上的領袖,只視他為其中一分子。集結地方亦不局限於一處,而是先包圍警總,再進入稅務大樓、入境事務大樓和金鐘道政府合署「涼冷氣」,「幫人早放工」,晚上折返警總包圍,玩縮小版及人道版的「長春圍城」(
大專學界代表和網民以六月二十日下午 5 時為「死線」,要求港共回應撤回修例、取消暴動定性等訴求,否則抗爭行動將會升級。港共一如預期「睬你有味」。 事實上,從林鄭藐嘴藐舌宣佈暫緩及言不由衷的道歉,到盧偉聰「五個人暴動」、李家超「示威者移動致頭中槍」和「警方別無選擇只好採用適當武力驅散人群」,港共顯然並
林鄭道歉了,葉劉、陳智思說暫緩等於撤回,林正財認為政府並無把六一二金鐘衝突定性為暴動,部份人竟以為真的取得階段性勝利,收貨了。 其實,一天未正式採用「撤回」字眼,港共仍可重新諮詢,重新修例。怎可相信一些放風人士的片面之詞? 至於林正財的講法,潘熙也說:「由特首政治上定性的『暴動』在法律上無任何意義,
莎士比亞 (Shakespeare) 有一句名言:「人假使做了無恥的事,總免不了還要用加倍的無恥來抵賴。」 莎士比亞是十六世紀英國最傑出的劇作家,也是西方文學史上最優秀的作家之一,共寫有 38 部戲劇、154 首十四行詩、2 首長敍事詩和其他詩歌。代表作有《羅密歐與茱麗葉》、《仲夏夜之夢》、《威尼斯
主權移交廿二周年,港共基於安全考慮,決定七一當日不會安排學生及制服團體出席早上升旗禮。民建聯劉國勳說:「我也不希望一旦包圍時,可能制服團體可能都是青年人時,大家面對這個情況,可能會有驚慌,甚至大家有衝突,這不是社會希望見到的情況。」如果這是港共所相信,此一政府跟驚弓之鳥有何分別?還可以如何管治下去?
本來預計美國會在 G20 峰會向中國施壓,對香港修例爭議表態。然而,根據美國《時代》雜誌引述國防部官員報道,為免令貿易戰升溫,華府將不會對香港發生的反對《逃犯條例》修訂大規模示威作出重大表態。換言之,香港人乞援於美國的如意算盤可能打不響。 事到如今,香港人只能靠自己。民陣六二六發起集會。有網民自發馬
6 月 21 日的升級行動,沒有流血衝突,卻演示出一種嶄新的抗爭模式。 黃之鋒歸隊,抗爭者未有把他看成高高在上的領袖,只視他為其中一分子。集結地方亦不局限於一處,而是先包圍警總,再進入稅務大樓、入境事務大樓和金鐘道政府合署「涼冷氣」,「幫人早放工」,晚上折返警總包圍,玩縮小版及人道版的「長春圍城」(
大專學界代表和網民以六月二十日下午 5 時為「死線」,要求港共回應撤回修例、取消暴動定性等訴求,否則抗爭行動將會升級。港共一如預期「睬你有味」。 事實上,從林鄭藐嘴藐舌宣佈暫緩及言不由衷的道歉,到盧偉聰「五個人暴動」、李家超「示威者移動致頭中槍」和「警方別無選擇只好採用適當武力驅散人群」,港共顯然並
林鄭道歉了,葉劉、陳智思說暫緩等於撤回,林正財認為政府並無把六一二金鐘衝突定性為暴動,部份人竟以為真的取得階段性勝利,收貨了。 其實,一天未正式採用「撤回」字眼,港共仍可重新諮詢,重新修例。怎可相信一些放風人士的片面之詞? 至於林正財的講法,潘熙也說:「由特首政治上定性的『暴動』在法律上無任何意義,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徵的就是你 🫵 超ㄅㄧㄤˋ 獎品搭配超瞎趴的四大主題,等你踹共啦!還有機會獲得經典的「偉士牌樂高」喔!馬上來參加本次的活動吧!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關於自然狀態與戰爭狀態,洛克給出了一套和霍布斯截然不同的說法。他認為自然狀態是一種每個人平等的狀態,也認為在這個狀態中沒有人享有比其他人更多的權力。但有別於霍布斯認為這種狀態下人將無可比免地彼此戰爭,洛克強調了這種狀態裡,人的自由與理性能力。
Thumbnail
  同時,霍布斯也指出,他並非要控訴人性,也沒有誇大這種人與人的爭鬥與不信任。但即便在和平時期,他也希望讀者思考這些問題:為什麼一個人外出旅行時會帶上武器與旅伴、為什麼返回家中要栓上門閂、甚至在家中,也會將擺放貴重物品的箱子上鎖。明明已經知道存在有法律和公權力,他為什麼會做這些行為?
Thumbnail
前文〈政治〉節錄了 ❙孫文❙ 的「『政治』兩字的意思,淺而言之,『政』就是眾人的事,『治』就是管理,管理眾人的事,便是政治 …」。 這顯然是不對的,...
Thumbnail
『自由的界限,應當是他人的自由開始之處。』~ 約翰·斯圖亞特·米爾 米爾是在其的名著《自由論》(On Liberty, 1859)一書中詳細闡述了“害人原則(Harm Principle)”。其核心思想是,個人的自由只有在其行為對他人造成實質性害處時才可受到社會的限制。
Thumbnail
「當我生活在其中,而你所做的一切,不是為我時,那你就是在控制。」,這句話必須承認,接下來就是為理想,控制應該佔多少百分比的問題了。
Thumbnail
  在洛克(John Locke)的3種基本權利中(財產、生命與自由),土地作為一個物,便是財產權、物權的範疇。然而,權利並非等於「物」,財產權並非財產,在法治國中,法律非「物」本身,卻賦予「物」權利,其之間是如何運作?又法的概念如何落實到「物」之上?本文將以《土地法》為例,說明土地與《土地
Thumbnail
政治哲學問的問題不是說明最初社會關係如何起源,而是試圖說明何謂政治權力的基礎。當我們攤開從古希臘的柏拉圖、亞里斯多德,到文藝復興的馬基維利、近代的霍布斯、洛克、盧梭、康德等西洋政治思想史,其理論想像、假設了政治社群發展的過程。但如同找尋文化如何起源,推論政治社群發展過程的理論也必定是片面、邏
政治的核心是制衡(check and balance) 麥迪遜叔叔(James Madison)在聯邦論中說過: 「人類的野心只能靠野心制衡」 一個好的政治制度不是燒香拜佛期望聖人降臨 而是本身就存在互相約束的機制 台灣「類」總統制的最大bug是「權責不相稱」 總統有權無責,可以決定
Thumbnail
人民自決徵得同意 人們不喜歡失去權力。即使在最先進的民主國家,政府有時也會試圖避免失去治理權。另一方面,獨裁政權經常剝奪多數人的自由,任意行使權力,並殘酷地維持自己的權力。 政府中根深蒂固的腐敗,包括王室成員奢侈浪費的生活方式、濫用國家資源以及其他形式的腐敗和鋪張浪費。
Thumbnail
以前曾經讀到:「一個人的自由,以不侵犯到他人的自由為範圍。」這其實表示真實的自由還是受到社會人我之間的分際,而呈現受限的狀態。 同樣的,「一個人的人權也以不侵犯到他人的人權為範圍」,這在某些程度也表明人權是受限,特別是當他侵犯到他人的人權以後,人權勢必受到限制,甚至取消,不然政府就沒有權力把侵犯人
Thumbnail
徵的就是你 🫵 超ㄅㄧㄤˋ 獎品搭配超瞎趴的四大主題,等你踹共啦!還有機會獲得經典的「偉士牌樂高」喔!馬上來參加本次的活動吧!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關於自然狀態與戰爭狀態,洛克給出了一套和霍布斯截然不同的說法。他認為自然狀態是一種每個人平等的狀態,也認為在這個狀態中沒有人享有比其他人更多的權力。但有別於霍布斯認為這種狀態下人將無可比免地彼此戰爭,洛克強調了這種狀態裡,人的自由與理性能力。
Thumbnail
  同時,霍布斯也指出,他並非要控訴人性,也沒有誇大這種人與人的爭鬥與不信任。但即便在和平時期,他也希望讀者思考這些問題:為什麼一個人外出旅行時會帶上武器與旅伴、為什麼返回家中要栓上門閂、甚至在家中,也會將擺放貴重物品的箱子上鎖。明明已經知道存在有法律和公權力,他為什麼會做這些行為?
Thumbnail
前文〈政治〉節錄了 ❙孫文❙ 的「『政治』兩字的意思,淺而言之,『政』就是眾人的事,『治』就是管理,管理眾人的事,便是政治 …」。 這顯然是不對的,...
Thumbnail
『自由的界限,應當是他人的自由開始之處。』~ 約翰·斯圖亞特·米爾 米爾是在其的名著《自由論》(On Liberty, 1859)一書中詳細闡述了“害人原則(Harm Principle)”。其核心思想是,個人的自由只有在其行為對他人造成實質性害處時才可受到社會的限制。
Thumbnail
「當我生活在其中,而你所做的一切,不是為我時,那你就是在控制。」,這句話必須承認,接下來就是為理想,控制應該佔多少百分比的問題了。
Thumbnail
  在洛克(John Locke)的3種基本權利中(財產、生命與自由),土地作為一個物,便是財產權、物權的範疇。然而,權利並非等於「物」,財產權並非財產,在法治國中,法律非「物」本身,卻賦予「物」權利,其之間是如何運作?又法的概念如何落實到「物」之上?本文將以《土地法》為例,說明土地與《土地
Thumbnail
政治哲學問的問題不是說明最初社會關係如何起源,而是試圖說明何謂政治權力的基礎。當我們攤開從古希臘的柏拉圖、亞里斯多德,到文藝復興的馬基維利、近代的霍布斯、洛克、盧梭、康德等西洋政治思想史,其理論想像、假設了政治社群發展的過程。但如同找尋文化如何起源,推論政治社群發展過程的理論也必定是片面、邏
政治的核心是制衡(check and balance) 麥迪遜叔叔(James Madison)在聯邦論中說過: 「人類的野心只能靠野心制衡」 一個好的政治制度不是燒香拜佛期望聖人降臨 而是本身就存在互相約束的機制 台灣「類」總統制的最大bug是「權責不相稱」 總統有權無責,可以決定
Thumbnail
人民自決徵得同意 人們不喜歡失去權力。即使在最先進的民主國家,政府有時也會試圖避免失去治理權。另一方面,獨裁政權經常剝奪多數人的自由,任意行使權力,並殘酷地維持自己的權力。 政府中根深蒂固的腐敗,包括王室成員奢侈浪費的生活方式、濫用國家資源以及其他形式的腐敗和鋪張浪費。
Thumbnail
以前曾經讀到:「一個人的自由,以不侵犯到他人的自由為範圍。」這其實表示真實的自由還是受到社會人我之間的分際,而呈現受限的狀態。 同樣的,「一個人的人權也以不侵犯到他人的人權為範圍」,這在某些程度也表明人權是受限,特別是當他侵犯到他人的人權以後,人權勢必受到限制,甚至取消,不然政府就沒有權力把侵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