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妮華達 最後一堂課》永恆的一堂課

2019/07/16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作為安妮華達執導的最後一部電影,在她過世後首次上映具有特別的意義,尤其當這部電影的內容幾乎重新梳理了安妮華達一路以來的創作觀念、脈絡,乃至生活上的各個面向。也因此,這部電影多了告別與緬懷的層面,再也無法單純只從電影的內容來看,觀看電影的情緒與感動無法分割於我們對安妮華達的想念與感懷。而這部片,作為安妮華達自我剖析留給觀眾的最後一堂課,以電影的形式留存下來,使這堂課可以永永遠遠地進行下去。
重新回到電影本身,電影以安妮華達的演講作為開場,讓安妮華達親口告訴我們她為何創作,以及創作對她來說是什麼?生活如何影響創作,創作又如何改變生活,兩者如何密不可分、筋骨相連?於是我們可以看到安妮華達娓娓道來她在各個時期拍攝的不同電影的創作核心、價值所在;電影也談到她在生活面向上的情感,身為社會一份子以及身為女性的自覺意識與抗爭;也談到她從電影跨足到裝置藝術,創作型態如何改變。這部電影沒有明確的結構與邏輯,有點像隨意地聊天漫談,東談西談加總也談了許多,也許不夠全面,卻更像我們在深夜回憶一個人時,對他的總總復原,永遠力有未逮,卻總是貼心溫暖,有時也令人難過。
熟知安妮華達的人都知道,要理解安妮華達的電影,無法忽略、切割開她的生命經驗與情感。如果我們只是看著她的電影,不進一步想像在電影中的人物角色、道具、情感關係如何外於電影而繼續生存著,那幾乎可以說,這樣的一種觀看方式,完全誤解了安妮華達的電影所能帶給我們的啟發與意義,不論是她的紀錄片還是劇情片皆然。進一步說,安妮華達的電影具有人格,來自它的創作者所賦予的,這使得我們在觀看時必須小心,避免自己傷害了對方(電影),而失去了與對方和解、對等交流的機會。因為用生命創造電影,安妮華達的電影有時過於沉重了,不如它表面上看起來得輕,這不是簡單的電影=生命,而是電影包含於生命,生命也包含於電影,因為彼此間太過糾纏難解的關係,也就無法以任何數學公式去嘗試破解了。
如果你是新的影迷,看完《安妮華達 最後一堂課》,別忘了循線去補這位電影大師前面的作品,要了解只在這部片中短暫出現的傑克德米的故事,最好的方式就是去看《南特傑克》(1991);不能不看的還有她的早期作品《短角情事》(1955)、《五點到七點的克萊歐》(1962)、《幸福》(1965);以及她十年前從不同角度自我剖析的另一部紀錄片《沙灘上的安妮》(2008);最好還要能飛去看她的電影小屋。如果你是舊的影迷,全部重看一次吧,你會驚訝地發現她的電影改變了,而你會帶著新的目光重新理解一次!
期望每個人都能找到一條路進入安妮華達的電影/生命世界!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蔡翔宇
蔡翔宇
影迷、書迷,現就讀北藝大電影創作碩士班編劇組,金馬影展第五屆亞洲電影觀察團成員。 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filmspecies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