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影評】獅子王觀後感(下)- 別忘了你是誰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影評上集講完Hakuna matata的實踐,接下來要講:「別忘了你是誰。」

只要看過獅子王,我想都不會忘記木法沙對迷惘的辛巴說的:「不要忘了你是誰。」這句話。這句話的縮寫就是大家最耳熟能詳的「莫忘初衷」,最簡單也最難時刻保持的道理。

辛巴在遇見彭彭、丁滿之後,有段時期很歡樂地成長,暫時忘卻了過往的陰影,以及自己擁有的權力與身負的重任。直到娜娜回來找他,他還是拒絕面對過往與未來。在此時,狒狒長老指引他到湖邊,他才重新聽見亡父的召喚:「不要忘了你是誰。」辛巴才醍醐灌頂似地想起自己當初想成為國王,那才是他最初定位的自己。

我認為「別忘了你是誰」,背後隱藏的訊息就是:「成為你想成為的自己」(become the person you want to be)。這句話真是有生涯發展的概念,是否?

我必須承認,生活當中,連本獅自己也常常忘了自己想成為的樣子是什麼。一心想要家庭和樂,但回到家就一聲不吭,甚至有時候家人來關心還會惡言相向;工作不順利,就怨天尤人、怪東怪西,順便把內心那股氣一股腦地就發洩到另一半身上;眼看著同儕平步青雲,自己停滯不前,比較來、比較去,比完一輪想放棄。

告解完畢。唉呀~諮商師也是人嘛~別太苛責本獅~只是隨著歲月流逝,日漸發福,到底當初的自己呢?當初說好要完成的夢想呢?今年許的新年新希望呢?每年許的願,自己都達成了嗎?

人一旦跳入滾滾紅塵中,就不免沾染上一些塵土。就像蔬果進入肉湯中,一起隨大火在湯鍋中滾動,不免就會沾染上其他肉糜的味道。為了洗滌沾染的塵土與肉糜味,回歸本心,找回自己的原汁原味,曾經實行也正在實行的兩種方式,給各位朋友參考:

1.脫離舒適圈,自己看自己

心理諮商超愛提「自我覺察」,但連本獅不得不說:「有時超難覺察欸」。大家可能曾登高遠眺,或者有看過齊柏林導演拍的超美麗電影「看見台灣」,若脫離平原的高度,從高山的高度看平原,一定能更欣賞到平原的美。同樣道理,為了看自己看得更清楚,離開了自己所熟悉的工作領域或家鄉,然後回到自己原先孕育自己的工作領域或家鄉,反而更清楚自己的面貌為何,也更能欣賞到自己的優點。脫離舒適圈,也等同於脫離了自己熟悉的視野,從自己熟悉之外的地方凝視自己,才能理解自己每一個當下是否依循自己想成為的那個面貌走。

2.穩固貴人緣,他人看自己:

像娜娜和木法沙之於辛巴都是貴人,貴人超重要。貴人一定存在,不然我們無法活到那麼大。要發現貴人,首先自己要先成為自己的貴人,刺激自己向外求助、虛心求教。貴人可能是兒時熟悉的玩伴,可能是自己成長過程中曾陪伴過自己的朋友,可能是你求學過程中景仰的師長、曾拉你一把的學長姊,可能是自己的家人,可能是因緣際會相遇的諮商師或他者,也可能是身邊的伴侶。貴人可能會引領你方向,提醒你:「原來的你曾經胸懷怎樣的壯志,未來又可以懷著這樣的壯志,走怎樣的道路。」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詹惠文§ 諮商獅的沙龍
177會員
309內容數
2025/04/20
暫時休息兩個禮拜, 期待5/4早上八點再與各位以文相會~ 感謝大家的支持與包涵 : )
Thumbnail
2025/04/20
暫時休息兩個禮拜, 期待5/4早上八點再與各位以文相會~ 感謝大家的支持與包涵 : )
Thumbnail
2025/04/13
這篇文章,是在我混雜著各種思緒和情感的狀態下寫的,行文不一定通暢,讀來也可能有些沉重。如果你對於死亡議題,覺得太過沉重,或者你怕閱讀沉重的文章會帶給你太多、太濃、太負面的情緒,建議你大可以跳過這一篇文章、不要閱讀,繼續享受你愉快的周日。我盡可能嘗試用文字梳理我近來面對死亡的心路歷程......
Thumbnail
2025/04/13
這篇文章,是在我混雜著各種思緒和情感的狀態下寫的,行文不一定通暢,讀來也可能有些沉重。如果你對於死亡議題,覺得太過沉重,或者你怕閱讀沉重的文章會帶給你太多、太濃、太負面的情緒,建議你大可以跳過這一篇文章、不要閱讀,繼續享受你愉快的周日。我盡可能嘗試用文字梳理我近來面對死亡的心路歷程......
Thumbnail
2025/04/06
二月相繼從新聞得知大S跟方大同的死訊,後來三月接近尾聲時看到緬甸強烈地震造成死傷慘重的新聞,外加近期看到各種交通意外事故的新聞,也聽聞身旁的人提到他們認識的親友有生病或逝世的消息,不禁覺得人的生命何其脆弱!
Thumbnail
2025/04/06
二月相繼從新聞得知大S跟方大同的死訊,後來三月接近尾聲時看到緬甸強烈地震造成死傷慘重的新聞,外加近期看到各種交通意外事故的新聞,也聽聞身旁的人提到他們認識的親友有生病或逝世的消息,不禁覺得人的生命何其脆弱!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做自己之前,先搞清楚「自己」是誰 如何認識自己? 過去我在教育新創NPO服務青年 在他們的生涯&職涯規劃上給予協助
Thumbnail
做自己之前,先搞清楚「自己」是誰 如何認識自己? 過去我在教育新創NPO服務青年 在他們的生涯&職涯規劃上給予協助
Thumbnail
(我沒有在收費或索取任何東西, 若想看看阿卡西紀錄我很樂意幫你 Wechat: Claywishu) c:想知道自己的天賦在哪些方面 /要完成的使命是什麼... (自我實現、理想化、完善版本的自我, 我想馬斯洛提出了該提出的了, 當以「我」做出發點的色受想行識以原始本能型態的小我面向驅使
Thumbnail
(我沒有在收費或索取任何東西, 若想看看阿卡西紀錄我很樂意幫你 Wechat: Claywishu) c:想知道自己的天賦在哪些方面 /要完成的使命是什麼... (自我實現、理想化、完善版本的自我, 我想馬斯洛提出了該提出的了, 當以「我」做出發點的色受想行識以原始本能型態的小我面向驅使
Thumbnail
在戲劇中,若出現男女主角失憶的橋段,我們通常會直覺覺得「好假喔!」而感到出戲。人哪裡會這麼容易失憶,在現實生活中,我一個都沒遇到過失憶的人。 然而,現在我不禁在想,失憶是不是一個人類集體潛意識的主題,彷彿我們隱隱約約對這個主題感到共鳴,而戲劇只是把這個感受表現出來而已?
Thumbnail
在戲劇中,若出現男女主角失憶的橋段,我們通常會直覺覺得「好假喔!」而感到出戲。人哪裡會這麼容易失憶,在現實生活中,我一個都沒遇到過失憶的人。 然而,現在我不禁在想,失憶是不是一個人類集體潛意識的主題,彷彿我們隱隱約約對這個主題感到共鳴,而戲劇只是把這個感受表現出來而已?
Thumbnail
小的時候,你無所畏懼。 大人問,你長大後要做什麼?你說,當總統、當太空人、當明星。 大人輕輕笑你傻。有時你會氣嘟嘟的,更多時候,你不以為忤。轉個身,你已繼續去遊戲、去夢想。
Thumbnail
小的時候,你無所畏懼。 大人問,你長大後要做什麼?你說,當總統、當太空人、當明星。 大人輕輕笑你傻。有時你會氣嘟嘟的,更多時候,你不以為忤。轉個身,你已繼續去遊戲、去夢想。
Thumbnail
做自己,並不是任性地為所欲為,而是願意傾聽,好好溝通並同理他人,弄清楚自己是誰?自己要的究竟是什麼?本就不是件容易的事。他人意見百百種,哪些是可採納、哪些是傷害,著實需要靠著人生累積下來的智慧進行分辨,正因為世界上有許多想法,志同道合更顯得無比重要。
Thumbnail
做自己,並不是任性地為所欲為,而是願意傾聽,好好溝通並同理他人,弄清楚自己是誰?自己要的究竟是什麼?本就不是件容易的事。他人意見百百種,哪些是可採納、哪些是傷害,著實需要靠著人生累積下來的智慧進行分辨,正因為世界上有許多想法,志同道合更顯得無比重要。
Thumbnail
相信很多人一定都看過這部快二十年的動畫電影—貓的報恩,裡頭探討許多生活常見的議題,像是「你給別人的,不一定是對方想要的」、「幫助別人反倒後來變成自己的麻煩,那還要不要幫助他人」、「好心真的就會得到好報嗎」之類的主題,但因為文章篇幅的限制,我們今天要特別鎖定在「做自己」這件事情。
Thumbnail
相信很多人一定都看過這部快二十年的動畫電影—貓的報恩,裡頭探討許多生活常見的議題,像是「你給別人的,不一定是對方想要的」、「幫助別人反倒後來變成自己的麻煩,那還要不要幫助他人」、「好心真的就會得到好報嗎」之類的主題,但因為文章篇幅的限制,我們今天要特別鎖定在「做自己」這件事情。
Thumbnail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來文照登:   《阿伯的話─現場開示精華節錄》:「要時時問自己,人生的價值意義在哪裡?」最近我時常在心裡想這句話。過去的自己,人生總是迷迷糊糊的,也不知道人生的方向在哪裡,即使有滿腔熱血想幫助他人、回饋社會,但總是懷疑自己有什麼資格可以實踐這個理想目標。   當自己踏入職場幾個
Thumbnail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來文照登:   《阿伯的話─現場開示精華節錄》:「要時時問自己,人生的價值意義在哪裡?」最近我時常在心裡想這句話。過去的自己,人生總是迷迷糊糊的,也不知道人生的方向在哪裡,即使有滿腔熱血想幫助他人、回饋社會,但總是懷疑自己有什麼資格可以實踐這個理想目標。   當自己踏入職場幾個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