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關於難民的技術問題:難民並不是免費移民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說完我對臺灣應否訂立難民法的立場後,我也必須講一些技術問題,剛好我也認識一些真正的難民。

首先取得難民身份是有門檻的,這個門檻是防範大家濫用,因為各國的法律不同,所以前題是他們面對的問題真的是人道問題。酷刑或者死亡危機是很常見的標準,臺灣要設難民法,第一件事是標準何在?即使臺灣今天把難民法的所有討論提前,這個問題也會導致沒有辦法在短期內三讀通過。

通過難民法,就需要設立難民營

然後真的通過了,除卻誰負責審查的問題外,其中最重要的是「難民營」。臺灣如果通過了難民法,就一定要需要難民營,我認識的難民,去到他國申請政治難民第一件事也是進難民營。

  • 當難民和取得政治庇護不是完全相同的;政治庇護請參考上面的文章

因為變成難民這個決定,往往不見得深思熟慮,難民既然是難民,就是不自願的離開故鄉的人,跟移民不同,他們往往沒有充足的投入想要開展新生活。所以往往會有思鄉病或者後悔,或者來到新的國家,才發覺自己無法適應。

語言是否通?是否能夠找到工作?食物氣候是否習慣?這些都是問題。

所以必須有難民營,測試這些難民是否要能適應當地生活,能夠在一段足夠長的時間,例如半年至一年甚至兩年,不會想要回家。如果中間受不住要離開的人,自然就會沒有了難民的資格。事實上很多人這樣測試一下,就已經待不下去了,難民營會把很多其實不那麼決心的人過濾了。

raw-image

難民的權利並不如常人

另外當難民的話,必須和當地政府立協議,其中往往包括「不能參與任何他國政治活動」的條文。

那是防止有些人當了難民之後,反而變成了某些國家內戰的海外基地,而捲入他國的內戰。而政治難民往往是有強烈政治主張的人,他們往往面對這樣的條文,是不容易答應或遵守的。如果他們忍不住也會被取消難民身份被驅逐回國。

收容政治難民本身也是一種政治上的表態,這會引起國際政治問題,所以難民審查上,也不是能夠隨便收的,真的不方便的情況,為免瓜田李下,也會轉介到其他國家去。

難民並不是免費移民,比較像是去到他國忍辱偷生,不能擁有和常人一樣的權利也不能回鄉。在說推難民法之前,我想很多人是沒有意識到這一點。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鄭立的方格子
4.8K會員
281內容數
我並不介意觸及一些可能你們覺得很敏感的問題,例如臺灣為何不是獨立國家呢?如何穩固中港臺的人的基本人權?要如何面對中國那不可定的未來,會帶來經濟、政治和主權上的種種疑問?
鄭立的方格子的其他內容
2021/06/20
首先,以下是關於政治的判斷,先放下你對於防疫的看法。即是說,你還是可以站在防疫的立場上,接受去打疫苗,甚至向其他人去推廣打疫苗。沒關係,但我現在談的不是一個醫學或健康問題,我以非人性或個人利益,純戰略的角度去看事情。
Thumbnail
2021/06/20
首先,以下是關於政治的判斷,先放下你對於防疫的看法。即是說,你還是可以站在防疫的立場上,接受去打疫苗,甚至向其他人去推廣打疫苗。沒關係,但我現在談的不是一個醫學或健康問題,我以非人性或個人利益,純戰略的角度去看事情。
Thumbnail
2020/11/23
以公民抗命的角度看,被國安法控告,是一個無可置疑的巨大光環,如果你想當甘地、曼德拉、翁山蘇姬這類型的政客,你需要的不是絕食而是國安法。他們的賣點,本來就是勇敢面對不義的法律,正面跟政權的理念衝突,這是和理非或非暴力抗爭的核心精神:以自身的受害,去把政權與法律的不義與矛盾浮成一個巨大爭議......
Thumbnail
2020/11/23
以公民抗命的角度看,被國安法控告,是一個無可置疑的巨大光環,如果你想當甘地、曼德拉、翁山蘇姬這類型的政客,你需要的不是絕食而是國安法。他們的賣點,本來就是勇敢面對不義的法律,正面跟政權的理念衝突,這是和理非或非暴力抗爭的核心精神:以自身的受害,去把政權與法律的不義與矛盾浮成一個巨大爭議......
Thumbnail
2020/11/05
我的人生思想最亂的時代,是我當老師的時期,這是最適合我,或最不適合我的職業。因為他同時具有了我最想做,和最不想做的事情,前者是改變世界,後者是維護建制,即是校規。這先天就是自相矛盾的,當時我的想法也是矛盾的。 當老師,最講的叫「課室秩序管理」,換句話說,老師的工作就是在課室裡維穩。穩定壓倒一切...
Thumbnail
2020/11/05
我的人生思想最亂的時代,是我當老師的時期,這是最適合我,或最不適合我的職業。因為他同時具有了我最想做,和最不想做的事情,前者是改變世界,後者是維護建制,即是校規。這先天就是自相矛盾的,當時我的想法也是矛盾的。 當老師,最講的叫「課室秩序管理」,換句話說,老師的工作就是在課室裡維穩。穩定壓倒一切...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背景 政府以廉價勞動條件來因應產業缺工,不但無法解決缺工,更擴大剝削範圍。外籍移工之所以在台灣有這麼多負面形象,不外乎出於私人仲介制度的弊病,以及台灣的行政院會底下沒有相對直達的政府部門真正了解他們的處境,沒有相關的專法可以保障他們,如此一,一旦移工朋友們遇上工作上欺壓他們的雇主,他們不能自由轉換
Thumbnail
背景 政府以廉價勞動條件來因應產業缺工,不但無法解決缺工,更擴大剝削範圍。外籍移工之所以在台灣有這麼多負面形象,不外乎出於私人仲介制度的弊病,以及台灣的行政院會底下沒有相對直達的政府部門真正了解他們的處境,沒有相關的專法可以保障他們,如此一,一旦移工朋友們遇上工作上欺壓他們的雇主,他們不能自由轉換
Thumbnail
日本在本日(6/9)強行通過爭議極大的「入管法修惡案」。這次修法內容修了什麼?為什麼它的爭議如此之大?這部法案和台海衝突又有什麼關係?
Thumbnail
日本在本日(6/9)強行通過爭議極大的「入管法修惡案」。這次修法內容修了什麼?為什麼它的爭議如此之大?這部法案和台海衝突又有什麼關係?
Thumbnail
一句「大缺工時代」大家琅琅上口,好像不跟著說上幾句就是脫勾潮流跟不上時尚! 反而在基礎人力運用上,卻是對勞工是公司重要資產的核心價值理念疏於反思,尤其是對台灣人力補充有重大價值貢獻的外籍移工。 是外籍移工不熟悉法令或是另有他情不得而知,本篇僅就相關法律宣導面,期待減少類似案件發生。 口訣說明
Thumbnail
一句「大缺工時代」大家琅琅上口,好像不跟著說上幾句就是脫勾潮流跟不上時尚! 反而在基礎人力運用上,卻是對勞工是公司重要資產的核心價值理念疏於反思,尤其是對台灣人力補充有重大價值貢獻的外籍移工。 是外籍移工不熟悉法令或是另有他情不得而知,本篇僅就相關法律宣導面,期待減少類似案件發生。 口訣說明
Thumbnail
修正日期: 民國 110 年 08 月 27 日 第 1 條 本準則依就業服務法(以下簡稱本法)第五十九條第二項規定訂定之。 第 2 條 I. 受聘僱之外國人有本法第五十九條第一項各款規定情事之一者,得由該外國人或原雇主檢附下列文件向中央主管機關申請轉換雇主或工作: 第 3 條 第 4 條
Thumbnail
修正日期: 民國 110 年 08 月 27 日 第 1 條 本準則依就業服務法(以下簡稱本法)第五十九條第二項規定訂定之。 第 2 條 I. 受聘僱之外國人有本法第五十九條第一項各款規定情事之一者,得由該外國人或原雇主檢附下列文件向中央主管機關申請轉換雇主或工作: 第 3 條 第 4 條
Thumbnail
2014年12月18日,2名斯里蘭卡籍男性遭到日本強制遣返。他們其實在前一天(2014/12/17)才知道自己的難民申請沒有過。然而,這 2人當時明確表示自己想要要求重審,但出入國在留管理廳的人沒有讓他們有機會和律師接觸,隔天就這樣把人送回斯里蘭卡了⋯⋯
Thumbnail
2014年12月18日,2名斯里蘭卡籍男性遭到日本強制遣返。他們其實在前一天(2014/12/17)才知道自己的難民申請沒有過。然而,這 2人當時明確表示自己想要要求重審,但出入國在留管理廳的人沒有讓他們有機會和律師接觸,隔天就這樣把人送回斯里蘭卡了⋯⋯
Thumbnail
在申請簽證時,申請人費盡心思整理的文件,終將送至政府出入境部門審核,然而有許多非明文列明的審核準則,影響簽證的簽發,筆者試在下文列出數個方向討論。
Thumbnail
在申請簽證時,申請人費盡心思整理的文件,終將送至政府出入境部門審核,然而有許多非明文列明的審核準則,影響簽證的簽發,筆者試在下文列出數個方向討論。
Thumbnail
《公民便利貼 026 引渡》 📌國際法上的概念,指的是一個國家向對犯罪行為具有管轄權並請求移交的國家,移交對方國家有權審判的特定個人 🚩所謂可被引渡的人包括:被起訴犯罪但尚未受審判的人、被審判並被定罪但卻逃離羈押的人、缺席審判(trial in absentia)的人。引渡不同於驅逐出境。
Thumbnail
《公民便利貼 026 引渡》 📌國際法上的概念,指的是一個國家向對犯罪行為具有管轄權並請求移交的國家,移交對方國家有權審判的特定個人 🚩所謂可被引渡的人包括:被起訴犯罪但尚未受審判的人、被審判並被定罪但卻逃離羈押的人、缺席審判(trial in absentia)的人。引渡不同於驅逐出境。
Thumbnail
難民並不是免費移民,比較像是去到他國忍辱偷生,不能擁有和常人一樣的權利也不能回鄉。在說推難民法之前,我想很多人是沒有意識到這一點。
Thumbnail
難民並不是免費移民,比較像是去到他國忍辱偷生,不能擁有和常人一樣的權利也不能回鄉。在說推難民法之前,我想很多人是沒有意識到這一點。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