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不喜歡說「わたし」?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大家都說日本人是不善於表達自我的民族,這從語言習慣中似乎也可以感受得到。中文或是英文,總是一開口就說「我……」「你……」,日文裡卻老是省略「わたし」和「あなた」,為什麼呢?
日文單字依照其屬性可以分成十大詞類,常用的有名詞、動詞、形容詞、副詞、助詞、助動詞。其中最先學習的總是名詞,而第一個造句,也通常是名詞句。
名詞最大的特色是,加上助詞「は」成為句子的主要話題。當你說「わたしは……」的時候,就表示這個句子是要講關於「わたし(我)」的事情,就是告訴其他人說,這個句子的話題在是「我」身上,但是請將焦點放在後面的內容裡。所以初學教科書上經常以「わたしは……(我是……)」為造句的例子。
わたしは蔡です。(我姓蔡。)
わたしは台湾人です。(我是台灣人。)
わたしは会社員です。(我是上班族。)
わたしは32歳です。(我32歲。)
但事實上,日本人並不這麼喜歡說「わたしは……」。通常只在第一句話時說,先讓對方知道接下來的內容都是有關於「我」的,之後就可以省略第一人稱了。而自我介紹時,當你站起來準備說話,大家也都知道你即將自我介紹,所以更不需要大聲呼叫「わたしは……(我是……)」了。
蔡です。台湾人です。会社員です。32歳です。
除了名詞句,動詞句和形容詞句當然也一樣,碰到第一人稱或第二人稱為主要話題時,「わたしは……」或是「あなたは……」經常省略不說。因為「我」跟「你」在說話,兩個人並太不會弄錯話題在誰身上,所以只講後面的希望對方注意的內容部分就行好了。
A:あした何をしますか。(明天要做什麼呢?)
B:映画を観ます。(要看電影。)
當兩個人的對話較長的時候,先決定以其中一個人為主要話題來聊,用一次「○○さんは……」;中途要轉換話題到另一個人身上時,再用一次「●●さんは……」就可以了。
林:陳さんは今晩コンパへ行ききますか。(先提出話題「陳さんは」)
陳:ええ、行きます。(省略了「わたしは」)
王さんといっしょに行ききますよ。(省略了「わたしは」)
林さんは
林:わたしは行きません。(這裡的「わたしは」表示與陳さん對照)
  用事がありますから。(省略了「わたしは」)
「林」先問「陳同學你今天晚上要去聚餐嗎」,這裡的「陳さん」就是決定了第一次主要的話題人物。
「陳」回答「嗯,(我)要去。(我)會跟王同學一起去」。這裡「陳」所回答的內容,都是關於剛剛「林」所提出的「陳さん」,就是陳同學自己,所以省略了兩次「わたしは〜」。
然後,反過來由「陳」發問,將話題轉到「林同學(,你)呢?」,才又出現一次話題主角的「林さんは」。
但是在「林」回答中的「我不去」,是表示對照「陳同學要去」而「我」不去。這是「は」的另一個功能。之後,「因為(我)有約了」的「我」再度省略。
蔡佩青/
即將進入廣告,捲動後可繼續閱讀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許多日語教材,著重在動詞和形容詞的變化、句型或各種慣用句法等,對助詞的說明較簡略,學習者只能憑藉書上的說明去嘗試使用,也因此經常出現許多可愛的錯誤。 日語助詞很調皮,常常在句子裡鑽來鑽去。這個單元,跳脫講解單一助詞用法的常套,每次選兩個助詞,用比較或相對說明的方式,以更明確助詞在句子中的使用時機。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日文的動詞、名詞和形容詞都有過去式,依照型態變化表練習就沒錯了。只不過……「おいしかったです。」「……かったです……」,咦?「です」不是「わたしは学生です。」的「です」嗎?到底是指現在還是過去啊? 日文的形容詞分成い形容詞和な形容詞,這是日文跟其他語言很不一樣的特色之一。兩種形容詞怎麼區別呢? 
    與人對話時一定會出現表達自己感受的畫面,她很漂亮、風景很美、蛋糕很好吃……但初學日語教科書中卻不在第一、二課就教這些形容詞,好不容易出現形容詞了,終於可以在吃完拉麵時大聲說,「おいしいです。」,可是隔壁桌的日本人卻拍拍肚子一臉滿足地說「おいしかったです。」咦?「おいしかった…」?形容詞有過去式?
    初學日語的朋友應該都發現到教科書上的日文句,單字和單字之間有一個空格,可是看看日文進口雜誌等文章卻沒有……。教科書第一課就教肯定句的「学生です(我是學生)」,可是否定句又變成「学生では ありません(我不是學生)」,看起來像是有一半假名沒跟上……。到底要不要空一格寫啊?
    學會了日語的基礎發音,也背了些生活單字,接下來就要練習把單字湊成句子。語言學習的四大技能:聽說讀寫,都一定要懂得怎麼造句子。就從會話開始吧!第一句話當然是「你好嗎?」,這句話在很多人一定聽過,就是「お元気ですか」。既然是問句,當然句子最後要打個問號「?」囉?
    提到日本東京的自由之丘,幾乎已經是台灣人眾所皆知的甜點控或雜貨控必去景點。自由之丘的日文是「自由が丘」?「自由ケ丘」?「自由ヶ丘」?「ヶ」也可以也寫成小字,當促音用嗎?
    台灣的電視節目打字幕是很平常的事,但日本的電視節目沒有字幕才是平常的作法。只不過最近許多綜藝節目,為了視覺效果,也為了因應現代社會生產過快過多的流行性單字,而開始選擇性的上字幕。最常見的是來賓們發出驚訝或嘆息的聲音,比如失敗沮喪時發出「ちぇっ!」的嘆息聲。啊?促音在字尾!這該如何發音呢?
    日文的動詞、名詞和形容詞都有過去式,依照型態變化表練習就沒錯了。只不過……「おいしかったです。」「……かったです……」,咦?「です」不是「わたしは学生です。」的「です」嗎?到底是指現在還是過去啊? 日文的形容詞分成い形容詞和な形容詞,這是日文跟其他語言很不一樣的特色之一。兩種形容詞怎麼區別呢? 
    與人對話時一定會出現表達自己感受的畫面,她很漂亮、風景很美、蛋糕很好吃……但初學日語教科書中卻不在第一、二課就教這些形容詞,好不容易出現形容詞了,終於可以在吃完拉麵時大聲說,「おいしいです。」,可是隔壁桌的日本人卻拍拍肚子一臉滿足地說「おいしかったです。」咦?「おいしかった…」?形容詞有過去式?
    初學日語的朋友應該都發現到教科書上的日文句,單字和單字之間有一個空格,可是看看日文進口雜誌等文章卻沒有……。教科書第一課就教肯定句的「学生です(我是學生)」,可是否定句又變成「学生では ありません(我不是學生)」,看起來像是有一半假名沒跟上……。到底要不要空一格寫啊?
    學會了日語的基礎發音,也背了些生活單字,接下來就要練習把單字湊成句子。語言學習的四大技能:聽說讀寫,都一定要懂得怎麼造句子。就從會話開始吧!第一句話當然是「你好嗎?」,這句話在很多人一定聽過,就是「お元気ですか」。既然是問句,當然句子最後要打個問號「?」囉?
    提到日本東京的自由之丘,幾乎已經是台灣人眾所皆知的甜點控或雜貨控必去景點。自由之丘的日文是「自由が丘」?「自由ケ丘」?「自由ヶ丘」?「ヶ」也可以也寫成小字,當促音用嗎?
    台灣的電視節目打字幕是很平常的事,但日本的電視節目沒有字幕才是平常的作法。只不過最近許多綜藝節目,為了視覺效果,也為了因應現代社會生產過快過多的流行性單字,而開始選擇性的上字幕。最常見的是來賓們發出驚訝或嘆息的聲音,比如失敗沮喪時發出「ちぇっ!」的嘆息聲。啊?促音在字尾!這該如何發音呢?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田中同學對佐藤同學說:「我會把你釘上釘子!你今晚可別來我房間啊!」。佐藤搔頭心想:「不去就不去嘛。他是把我當吸血鬼,還是要把我釘在牆上禁足?幹嘛啊?」佐藤底是誤會了田中什麼?其實問題在沒聽懂那句話背後的意思。
    Thumbnail
    中文的講話邏輯有時跟英文相反,「天空就是極限」在中文的意思是最高只到天空,聽起來好像有最大限度,但在英文意思卻是反過來的。日文的天花板正巧也有很類似的比喻。語言就是這麼奇妙,來看看美國人和日本人表達上的微妙巧合。
    Thumbnail
    如同「喜歡」這種感覺一樣,現在的我認為「不喜歡」也是一種個人的權利,只是在職場上有時不得不收斂一些,我想可以把那份感覺真實地放在心底,而工作上的團隊就只是共同合作的夥伴關係而已。如果全世界的人都喜歡同樣的事物,不喜歡同樣的某種事物,那麼個體的存在,或許就沒有所謂的獨特性可言!正因為我們的好惡不同..
    Thumbnail
    日文有一句話叫「一か八か」,唸「以基 咖 把基 咖(いち か ばち か)」,其中的「か」在這裡是等於「或者」,所以字面上的意思是「或者是一 或者是八」。古時候沒有樂透可以選數字,頂多就是丟個骰子。如果說是甩骰子,頂多也才甩出一點到六點,哪來的八?這句話是從哪來的,日本人這麼說是想表達什麼?    
    Thumbnail
    從小學到的英文告訴我們,away是表示離開、遠離,譬如walk away是一走了之,10 kilometers away是距離10公里遠,send away是送走。但away這個字進到日本,意思就變了。
    Thumbnail
    在前幾篇裡面,いくえ先生有介紹到ちょっと、すみません,表現了日本人不會直接正著面對面,會隔著一道緩和的中介空間(如果說是住宅空間,那就是玄關、緣側了)。這種隱晦、不直接的性格,表現在日本人的會話中,今天要介紹的是あまり(頻率副詞)的隱晦。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田中同學對佐藤同學說:「我會把你釘上釘子!你今晚可別來我房間啊!」。佐藤搔頭心想:「不去就不去嘛。他是把我當吸血鬼,還是要把我釘在牆上禁足?幹嘛啊?」佐藤底是誤會了田中什麼?其實問題在沒聽懂那句話背後的意思。
    Thumbnail
    中文的講話邏輯有時跟英文相反,「天空就是極限」在中文的意思是最高只到天空,聽起來好像有最大限度,但在英文意思卻是反過來的。日文的天花板正巧也有很類似的比喻。語言就是這麼奇妙,來看看美國人和日本人表達上的微妙巧合。
    Thumbnail
    如同「喜歡」這種感覺一樣,現在的我認為「不喜歡」也是一種個人的權利,只是在職場上有時不得不收斂一些,我想可以把那份感覺真實地放在心底,而工作上的團隊就只是共同合作的夥伴關係而已。如果全世界的人都喜歡同樣的事物,不喜歡同樣的某種事物,那麼個體的存在,或許就沒有所謂的獨特性可言!正因為我們的好惡不同..
    Thumbnail
    日文有一句話叫「一か八か」,唸「以基 咖 把基 咖(いち か ばち か)」,其中的「か」在這裡是等於「或者」,所以字面上的意思是「或者是一 或者是八」。古時候沒有樂透可以選數字,頂多就是丟個骰子。如果說是甩骰子,頂多也才甩出一點到六點,哪來的八?這句話是從哪來的,日本人這麼說是想表達什麼?    
    Thumbnail
    從小學到的英文告訴我們,away是表示離開、遠離,譬如walk away是一走了之,10 kilometers away是距離10公里遠,send away是送走。但away這個字進到日本,意思就變了。
    Thumbnail
    在前幾篇裡面,いくえ先生有介紹到ちょっと、すみません,表現了日本人不會直接正著面對面,會隔著一道緩和的中介空間(如果說是住宅空間,那就是玄關、緣側了)。這種隱晦、不直接的性格,表現在日本人的會話中,今天要介紹的是あまり(頻率副詞)的隱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