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禮貌的反思:「免責聲明?免死金牌?」

2023/04/15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再仔細推敲那位台灣人在語言交換活動中所的說這句話:「我對於敬語還不太熟悉,如果有冒犯之處、請多包涵。」
乍聽之下這句話很客氣、很禮貌,但它背後隱藏一個訊息:「互動都還正式沒開始,他就以『自己會冒犯到別人』為前提,來進行這場交流」。
然後,我們試著設身處地,從那位日本人的角度來想像一下當他聽到這句話時,心裡可能會有的想法。
很可能會是:
  • 「哦?那到時候你如果真的得罪了我,我就非得大人有大量,不能跟你計較,否則就是我這個人心胸狹窄、刁難外國人、我很可惡是嗎?」
  • 「那……為什麼不是你先回去,好好練一練如何不去冒犯別人的說話方式,等練好了再出來呢?」
  • 「你是外國人、你不懂,所以說我這個母語人士就有那個義務,要好好教你日文敬語要怎麼講才到位?你以為這個很好教是嗎?」
  • 「這麼大的一個人了,拿著這一句故做低姿態,來當成免責聲明,希望可以不用為自己的言行負責任?」
相信有人看到這邊會心想:「啊人家又沒有惡意也不是那個意思,你幹嘛腦補那麼多來污名化人家?」
當時我人就在現場聽到他實際說這句話時的樣子,我當然相信他不是那個意思,但有時候所謂「潛台詞」這回事就是這麼麻煩啊!
在極度高情境文化的日本,人們不會是只從字面上去解讀意義,而是從「沒有說出來的話」、「事情的背景脈落」中,推敲、尋找線索,來尋找出隱藏的訊息。為了在這樣的環境中求生存,這種思維方式早已經深入他們的基因。
重點不在於「你是怎麼想的」,而是「別人會怎麼想你」。你不能去預設所有人都心胸寬大,一定不會對你自以為用不著計較的小瑕疵斤斤計較;你也無法保證別人不會在心裡記上你一筆,哪天暗地裡捅你一刀。
就算說「不知者無罪」,但現實就是,愈是牽扯到人與人之間的複雜糾葛、愈是涉及到龐大的利益,這五個字愈是難拿來當做別人會原諒你無知的免死金牌。
人,就是這麼難啊!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44會員
65內容數
以簡明的文字,探索心智、思考與知識的本質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