溝通的關鍵是共同點

溝通的關鍵是共同點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你在路上遇到一個從未謀面的陌生人,偶然的交談之下,發現你們曾經念同一所小學,是否在彼此的感覺上有了一點接近,再更進一步發現你們是同月同日生,這下子你們的關係就更加突飛猛進,你會認為這是緣分、天意,似乎可以當個朋友交換一個Line了。

這是身為人的天性,我們在潛意識中傾向尋找與我們有共同演化特徵的對象,因為這對於生存與繁殖有利,到了現代社會這種傾向除了生理外表特徵外,也延伸到社會身分地位、個性價值觀等非物理性特質與物理性的服裝、房子、車子、財產等物理性特徵。

也因此初次相見的人們都會自我介紹與要求他人自我介紹,以方便從各自的介紹中找出相同的部分,再根據這個部分延伸出可以延續下去的話題,例如我喜歡籃球,對方說我也是,你知道那個籃球明星…

所以,在行銷溝通之中將目標消費者有明確的定義,同時理解目標消費者的生活型態與價值觀,並不是單單只因為要透過廣告工具來投放廣告之用,除了投放廣告的工具選擇外,更重要的是我們要找出目標消費者與我們品牌、產品的共同之處,從這個共同之處延伸廣告、公關、活動的表現方式,在選擇適合的方式、時間與廣告平台曝光。

而你的產品或服務基本上是一個”物件”,並不是一個活生生的人,單純的物件與人之間是不可能有溝通與感情的,因此我們會將這個物件覆蓋上個性、價值觀與意義,透過這個意義覆蓋來與消費者也就是人來溝通,這一點將物件擬人化的遊戲,其實我們小時候都是這樣做的,當你小時候手拿一個小鐵皮車子、一個金髮洋娃娃的時候,你也給了手上這些玩具意義與個性,你還會給這些玩具取名字,然後還會給它們一個虛構的故事,這樣你就與你的小玩具建立了非物質關係,你不在意這個玩具價格有多便宜、功能有多陽春,他是屬於你的,是與你有獨特情感連結的,它代表了一部分的你。

我們行銷人員就是希望能對品牌有效建立這樣的意義覆蓋,使得消費者與我們的商品之間,透過共同的價值觀與生活態度快速建立情感,這也是品牌定位與差異化的一個重要來源。

林文傑

avatar-img
林文傑的沙龍
10會員
54內容數
在梅迪奇資本股份有限公司擔任董事總經理 之前在聯合報擔任 udn買東西 營運本部經理 之前在燦坤實業股份有限公司擔任網銷暨行銷經理 之前在春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擔任行銷經理 之前在商業周刊(商周.com) 擔任 manager 之前在台灣大車隊 TaiwanTaxi 擔任新商模發展部資深經理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林文傑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我們知道所有的商業交易、市場、品牌甚至是人際交往,最根本都建立在”信任”這個基礎之上,這兩個字也是我們日常生活中朗朗上口的常用字,但是你有仔細想過信任是怎麼建立的? 信任,是一個非物理實體的概念,你無法拿出一個”信任”交給對方,然後對方就”信任”你了。那麼,在兩個陌生人之間(或品牌與消費者之間),
我1977年出生,是生於台北的半個阿美族,天資駑鈍在校時半數學科不及格,其他的也在及格邊緣,身體又不好,沒有半個拿手的運動,連大學都考不上,只好念了個私立專科電子系,每天無照騎車到關渡鴨子聽雷,果然念到二年級就被退學了,只好考個轉學考到中和的華夏工專念化工,結果唸到五年級又被退學,後來因為身體問題所
“順勢而為”。 這世界沒有什麼會如你預期發生, 這世界沒有什麼非你不可的事情。 “順勢而為”的順指的是"脈絡”,萬事萬物都是一個持續的演變過程,例如得先有電力發明後才可能有燈泡,而影響演變的因素實在太多,通常我們都用結果來推論原因,自以為自己理解了一件事情的發生,而慢慢成為某種特定方向的理念、特定模
通常場景會從辦公室開始,有某個熱心的OL因為某種巧合下吃到了某個牌子的零食,她吃了以後驚為天人,因此帶到辦公室給左鄰右舍吃,藉此提高自己的社交身價,在一片讚嘆聲中她感到無比滿足,此時沖昏頭的她自告奮勇要幫大家一起向該廠商採購,想要以量制價讓大家都能買到便宜又好吃的零食,進一步的再提高社交身價同時建立
人從出生開始就開始透過生活經驗來建立自己的理論框架,這是根據自己的經驗與情境所發展出來的,舉個例子來說,現在兩三歲的小朋友,出生在觸控螢幕的網路環境,因此你會發現這些小朋友,看到類似的平板玻璃彩色的物體(你客廳的電視機),就會用手指去滑它一下,若他滑了滑該物體沒反應,他直覺上就覺得這玩意是壞掉了,這
今天來讓我們看看日本的商品銷售頁怎麼設計 認知心理學研究指出,大腦在接收細節之前,必須先看清整體。分子生物學家約翰.麥迪納這麼解釋: 「原始人碰到老虎時,不會想這隻老虎有幾顆牙齒,而是想:我會不會被牠吃掉?」 所以你在灌輸消費者商品細節之前,應該先讓他們有個整體的概念。 以下是一個銷售日本水手服(學
我們知道所有的商業交易、市場、品牌甚至是人際交往,最根本都建立在”信任”這個基礎之上,這兩個字也是我們日常生活中朗朗上口的常用字,但是你有仔細想過信任是怎麼建立的? 信任,是一個非物理實體的概念,你無法拿出一個”信任”交給對方,然後對方就”信任”你了。那麼,在兩個陌生人之間(或品牌與消費者之間),
我1977年出生,是生於台北的半個阿美族,天資駑鈍在校時半數學科不及格,其他的也在及格邊緣,身體又不好,沒有半個拿手的運動,連大學都考不上,只好念了個私立專科電子系,每天無照騎車到關渡鴨子聽雷,果然念到二年級就被退學了,只好考個轉學考到中和的華夏工專念化工,結果唸到五年級又被退學,後來因為身體問題所
“順勢而為”。 這世界沒有什麼會如你預期發生, 這世界沒有什麼非你不可的事情。 “順勢而為”的順指的是"脈絡”,萬事萬物都是一個持續的演變過程,例如得先有電力發明後才可能有燈泡,而影響演變的因素實在太多,通常我們都用結果來推論原因,自以為自己理解了一件事情的發生,而慢慢成為某種特定方向的理念、特定模
通常場景會從辦公室開始,有某個熱心的OL因為某種巧合下吃到了某個牌子的零食,她吃了以後驚為天人,因此帶到辦公室給左鄰右舍吃,藉此提高自己的社交身價,在一片讚嘆聲中她感到無比滿足,此時沖昏頭的她自告奮勇要幫大家一起向該廠商採購,想要以量制價讓大家都能買到便宜又好吃的零食,進一步的再提高社交身價同時建立
人從出生開始就開始透過生活經驗來建立自己的理論框架,這是根據自己的經驗與情境所發展出來的,舉個例子來說,現在兩三歲的小朋友,出生在觸控螢幕的網路環境,因此你會發現這些小朋友,看到類似的平板玻璃彩色的物體(你客廳的電視機),就會用手指去滑它一下,若他滑了滑該物體沒反應,他直覺上就覺得這玩意是壞掉了,這
今天來讓我們看看日本的商品銷售頁怎麼設計 認知心理學研究指出,大腦在接收細節之前,必須先看清整體。分子生物學家約翰.麥迪納這麼解釋: 「原始人碰到老虎時,不會想這隻老虎有幾顆牙齒,而是想:我會不會被牠吃掉?」 所以你在灌輸消費者商品細節之前,應該先讓他們有個整體的概念。 以下是一個銷售日本水手服(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