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講心得-從系統思考的角度看南投縣桃米社區在921災後如何成功翻轉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我們生活的社會就是一個龐大複雜的系統,系統是一個動態、整體性的並不是單向、線性的關係,一個問題並無法用單一的方式解決,而是應該運用多元的思考方式,看清楚系統各個構成要素間的連結關係,才能夠以更有創造力的方式面對系統性的挑戰。
圖片來源:http://travel.nantou.gov.tw/detail.aspx?type=scenic&id=291
每個系統都包含三種構成要件:要素、連接、目標,其中影響最大的就是系統的願景。本次的演講者是新故鄉文教基金會的廖嘉展董事長,廖董致力於南投縣埔里鎮的社區營造與地方治理,他認為實行地方治理遇到最大的困難就是,不同組織、參與者會有不同的目標與利益導向,因此產生變革的阻力,面對這樣的阻力,最好的方法就是設立一個更大的總體目標,讓每個人都能朝向同一個目標前進,從輸贏思維轉為追求整理利益的雙贏思維。而921地震災後的桃米社區,因為有著不得不轉型的壓力,各方團體、專家以及居民之間凝聚出將生態、生活與生計結合的共識,但是美好的願景並不是空口說白話就能實現,必須藉由實際行為才能真實體現。
想要讓社會產生質變,重要的是要能啟動「社會力」,社會資本的形成從彼此的深層互動產生的了解與信任開始,廖董事長認為災後重建之路有三個非常重要的部分,首先是需要長期的蹲點陪伴,突如其來的劇變對於心理造成的傷痛無法在短時間撫平,唯有持續的關心陪伴才能幫助存活下來的人一步步走出傷痛。再來是往下倡議、紮根,現代社會資訊豐富發達,理論概念並無法解決問題,重要的是如何將這些概念內化、實踐到一般人的生活中,有些援助機構在投入地方創生並沒有考慮當地的需求與資源,反而因此破壞在地的自我調節能力,因此應該要觀察當地現有的資源與價值,才知道應該提供什麼樣的幫助是最適合的。
新故鄉文教基金會在協助桃米社區重建的過程中,透過聆聽在地聲音,發現全台有32種青蛙,桃米社區就有23種,於是發起將社區轉型生態村的構想,也帶動埔里變成生態城鎮,從生態保育出發確立社區定位,帶動觀光產業發展並引入藝術文化產業,進而達成公共治理與城鄉轉型的願景。第三部分是跨域整合治理,重大的災難重建不是單一的組織就可以處理,應該要透過產、官、學、社、NPO組織跨領域的的合作,讓各方的資源都能夠投入,共同解決問題,在這樣的思維下,廖董事長成立桃米社區社造協進會,透過這個平台讓各方組織得以對話、合作。
圖片來源:http://paperdome.homeland.org.tw/page/service
在非營利組織概論中,經常以三部門架構解釋社會的結構,分別是政府(第一部門)、企業(第二部門)及民間團體、非營利及非政府組織等社會團體(第三部門),政府主要任務係增進公共利益、減少社會問題;企業推出各種有競爭力的產品及服務提升民眾的生活水準;第三部門則針對個別議題投入心力與舉辦活動吸引民眾重視。非營利組織由於財務大多來自政府的補助或是外界的捐款,因此可能因為財務無法永續,導致對於社會關懷的能量無以為繼。為了因應組織自主性問題,廖董事長在2008年成立紙教堂新故鄉見學園區,作為新故鄉文教基金會社會企業的實踐地,透過社會企業的運轉,提升非營利組織財務的自主力,以此支持組織使命的運作,由下而上凝聚社群,從認同出發進而提供資源帶動地方微型經濟的網絡運作,創造更大的社會公益價值。
一個高效運作的系統,通常具有適應力、自組織與層次性的特性,以新故鄉文教基金會來說,隨著時間遞嬗,政府及各界的補助日漸萎縮,組織的動態調整與轉型成為永續發展的關鍵,從非營利組織走向社會企業,藉由穩定的財源挹注讓基金會可以永續運作。而自組織特性指的是系統具有學習、多元化及進化的能力,基金會一開始的運作核心理念非常單純,就是挖掘社區特色,協助凝聚居民共識並執行,在執行的過程中持續地擴大關切的範圍,從桃米社區的青蛙村,到埔里鎮成為蝴蝶鎮,生態結合文化藝術,讓基金會的運作更加多元化。在組織複雜化逐漸增加的過程中,自組織系統會產生層次性,從在地居民到社群網絡再到跨域整合,形成由下而上的社群經濟,每個層次相互信任合作,才能有效的協調並達成整體系統的願景,保持面對未知挑戰的韌性。
圖片來源:http://paperdome.homeland.org.tw/page/service
從社區總體營造到地方創生,政府每隔一段時間就會喊出一個新的口號,但本質還是希望能夠解決城鄉發展不平衡的問題,許多社區也有因應政策嘗試活化社區,但能夠持續推展下去的卻寥寥無幾,廖董在演講中提出一個很重要的問題,他問:你認不認同這塊土地?我認為這點是關鍵,唯有真心的關懷與喜愛,才有可能在遇到困難、前途迷茫時堅持下去。在《獻米給教宗的男人》一書中,作者高野誠鮮在他的公務員生涯中被派到一個人口半數以上為65歲老年人的極限村落,身為一個基層的公務員,他並沒有什麼資源,加上沒有人看好他,但他抱持著只要有1%的可能性,就應該嘗試到底。最愚昧的策略,便是一味認為絕對做不到而不採取任何行動的想法,想辦法利用僅有的資源,不管最後會不會成功,他都堅定地抱持著信念。
創意就是冒險加上風險,要有天時、地利、人和,要從現有的框架中找到資源,才能看到機會,從這場演講中,我得到最多的是要勇於面對跟解決問題,生活中很多議題不是只是課堂上的討論,更重要的是要為所熱愛、關心的事物付出行動,才不會有一天,我們所熱愛的,變成我們懷念的。

相關書籍

  1. 系統思考
  2. 獻米給教宗的男人

你有什麼關心的議題嗎?歡迎留言與我分享討論~

50會員
57內容數
閱讀讓我遇見不同的人、經歷各式各樣的挑戰。 透過閱讀讓我更認識自己,也更認識這個世界。 我不只想要從閱讀中獲得樂趣,也想實作書中的內容。 因此我想在這個專欄裡,與你分享我實作書籍的方法跟過程。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投資心法】如何讀成長股的財報?從個人投資系統領悟的一些心得分享甚麼是「投資系統」呢?簡單來說,在買賣股票的時候,需要考慮的因素涉及很多方面,在個人可掌握的部分,包括研究商業模式、財務表現、估值、投資組合控管,還有技術分析。就上述每個層面,每個人重視程度都不一樣,因此投資心法也是千變萬化,並沒有說哪一種組合是絕對的正確。找出最適合自己心性的心法才是最重要的。
Thumbnail
avatar
三苗
2021-06-30
照護系統與受照護者個人需求的衝突(藝術治療心得) 其實,我花了一段時間跟這個個案培養關係,她告訴我:我太哀傷到無法畫畫。
Thumbnail
avatar
藝術家媽媽的異常生活
2021-03-12
《財富流心得》最寫實的人生大富翁,從遊戲中看到我們對於金錢的態度這一款財富流的桌遊,卻讓我們看到了彼此的理財盲點 相信很多人小時候都玩過「大富翁」吧? 或是讀過《富爸爸窮爸爸》裡面的「老鼠賽跑」現金流遊戲呢? 一個月前,藉由朋友的分享,我去參加了人生第一場「財富流」沙盤體驗遊戲,起初只是因為聽到介紹說,可以藉此察覺自己與金錢的關係,以及感受自己與生俱來的財富天賦
Thumbnail
avatar
魚の人生體驗札記
2021-01-25
【演講心得】5個我從OTPR敏捷工作法演講學到的事這是前陣子去聽商業思維學院院長游舒帆先生的講座做的筆記與我自己的解釋,講座內容乾貨滿滿,但我只有記錄我感觸深的,想著既然都記錄了就分享給大家~ (1)工作、生活、志向的平衡 講師提到,他六日盡可能不排公事,並且過著每天台南台北通勤的生活,藉此平衡工作、生活、志向。 我算了一下(但我數學不好可能算錯)
avatar
小葉
2020-12-06
[台劇推薦] 想見你(下) - 從一個外行人來看演員投注的心血妳會那麼想要消失在這個世界上,   不是因為妳對這個世界太過失望,   是因為妳對這個世界有太多的期望。 前兩篇我試著由不同角度解析想見你以及透過想見你這齣劇講講我自己的故事,有興趣的可以去看看。 這篇,我想要從我自己的視角來看演員的付出。
Thumbnail
avatar
Swallow - 生活在故事中的燕子
2020-07-03
「教外觀點」系列:一個觀察心得:佛典不像基督教經典具高度一致性的原因首先,佛教徒雖曾多次集結,討論教義,整理經典,但僧侶、君王等勢力在面對原先流傳的經典版本,以及所謂的「異端邪說」,相較於基督教、伊斯蘭教,較少採取強烈剛硬的滅絕手段……
avatar
爬格子的雀榕
2018-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