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幼兒園開始教垃圾分類起,我們確實加入居家垃圾分類與回收工作,配合學校政策,具有正向教育意義,蒔緣陪著孫子,最大的收獲,是從中加強他們的數學能力與思考能力。
考量整潔與衛生問題,我們僅保留紙張和廢電池在家整理、販賣,其餘分類物品,每天送至回收車。孩子已然養成分類習慣,而蒔緣覺得有幾許經驗可以分享。
【數學演算】
1.具象化學習:幼兒期是將全部所得換成銅板,事先湊成可平分數量,再讓他們你一個、我一個直到分完為止。
2.形象化學習:請他們先目測所有銅板,先在心中盤算,第一次每人大約可以先拿幾個〈要求第一次拿完後,不能剩下太多,但是也不能不足分配〉,取走大數後,再進行第二階段分配,直到分完為止。
升上小學以後,為他們製作個人理財紀錄表,並教他們將每次所得金額,記載收入,若有提領需在支出欄紀錄金額,重要的是餘額欄,必須加減正確。
3.抽象化學習:只告訴他們這次賣得的金額,不再呈現銅板,讓他們心算或筆算每人可分得多少。四、五年級有除法概念,三年級的就教他先將百位數的錢分掉,其次十位數,再分個位數,也很容易上手。
方法雖說不是很精準,但對於數的概念及數量分配學習,是很有助益的。
【理財學習】
1.撲滿裡除了回收分配所得,還有家人額外給的獎勵金、學校頒發的優秀獎勵金、生日禮金。除了收入,也同意他們經過審核,可以提取適當金額支出。
2.在每一筆收入與支出同時,他們學習進出帳、餘額登錄,以及加減法的學習。另一收獲就是帳面數字的增加與否,也會激勵他們良性競爭。比如做家事、獲得閱讀點數、投稿、考試爭取前三名等,不輕易放過得到獎勵金的機會。
3.了解減少不必要的支出,就是增加收入的理財觀。
4.了解賺錢不易、積少成多的道理。
【人性思考】
人際之間的理性應對態度,是蒔緣想要藉此教給孫子思考的課題,也是從小小回收金額,能得到的最大效益。早先為避免紛爭,阿嬤會先補足金額平分。
現在刻意將不能平均分配的問題提出,請他們思考解決辦法;辦法必須全數通過才可以執行。以下是我們的對話:
1.誰願意讓梨
哥哥:「有人願意自動放棄就可以完成分配。」
妹妹:「這樣對那個人也不公平,而且誰願意自動放棄呢?」
哥哥:「不然我們輪流放棄好了。」
妹妹:「不行啦,每次回收金額不一樣,而且還會忘記輪到誰。」
2.機率與運氣
妹妹:「我們用抽籤的好了。」
哥哥:「不行啦,抽籤和猜拳一樣,運氣有好有壞,如果每次都沒抽到,應該會很傷心。」
3.請阿嬤加碼
哥哥:「不然請阿嬤跟以前一樣,錢不夠的時候,由阿嬤幫我們湊成整數再來分配。」
妹妹:「對耶,這樣就跟以前一樣,每次都能夠剛好分完。」
阿嬤:「這樣不公平喔!因為我幫你們載去回收場換錢,為什麼我出力之後沒有分到錢,最後反而還要再出錢呢?」
哥哥:「對吼!出力又出錢。」
妹妹:「這樣我們很不好意思!」
4.達成共識
哥哥:「可以請阿嬤幫我們保管餘額,等下一次又有收入時,把它加入一起分配。」
妹妹:「那阿嬤願意幫我們保管嗎?」
阿嬤:「OK!」
這是最後全數通過的一個提案,此後我們按照這樣執行。期待他們年齡越大,不僅僅是垃圾分類與資源回收的議題,蒔緣還能交付他們更多的主題思考,也能見到他們,獲得更深層的啟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