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過去漫漫16年來的學習歷程,從公立小學、國中,一直到如今升上高中二年級,體制內的這條路我似乎走得平穩,依著所有師長家人的期待,從小到大都是他們最喜歡的乖乖牌學生,但其實只有我內心明白,自己從來就不只甘於平穩、庸庸碌碌地在上、下學間等待放學鐘聲響起,我想做一些更特別的事,成為自己喜歡的模樣,而不是被動地照著社會預設的模板長大。
在這裡我沒有要評價「體制內」或者「體制外」哪一種更好,因為就連我自己時至今日都沒有明白,到底自己是否適合如今身處的「體制內」,或者陌生的「體制外」;作為一個乖乖牌學生,我可以清楚感受到「體制內」帶給了我一些不大舒服的壓抑,但我不知道跳脫了「體制」,我真的有把握過得比現在更好嗎?
先來說說體制內帶給我的壓力,由於家風嚴謹,母親自從小學時期便相當要求我的課業成績,同學間的競爭氛圍更是隨著年級的增長愈加強烈,但好在我的童年不僅僅只有埋頭的讀書,除了讀書以外我和多數朋友一樣,課後還有才藝班(鋼琴、口琴、游泳等),或者一週兩次的英文補習。記得小學有段時間還曾打算報考音樂班,當時母親因為考量我生活忙碌,便向班導師請求在星期五預先將下週的所有作業告知我,讓我在假日時完成一星期的作業。要在假日即完成一星期的作業量,正意味著必須透過自學預習,也就是從那時候起養成了我自發學習的好習慣,完成了一星期的作業量,平日有空餘時我都會待在圖書館,徜徉於課外讀物與刻板教科書截然不同的世界,我想這一段時間也是奠定我國文寫作能力的關鍵階段。
至於體制內帶給我的壓抑,以小學時期的我來說,除了每每臨近月考都要花費我大量的時間與努力,去瘋狂地做數學題、寫自修評量,還有內心那股強烈的競爭意識,都讓我活得不知所措。那時候不像是單純地為了「學習」而「學習」,更像是盲目地追求分數、企圖攀上更高的名次,來獲得旁人認同的眼光,如今想起來很是可笑,身為小學生的我們,在月考後的下午竟總會拿著一紙便條紙,到處紀錄下所有競爭者的分數,計算誰會是這一次的第一名。直到小學的最後兩年裡,陸續參加了一些小有規模的寫作比賽,我才終於漸漸找到自己真心喜歡、也擅長的一項事情:寫作,寫作開始成為我除了讀書以外的生活重心,那時候在電腦前打故事、打文章時常就能坐上四、五個小時。後來我才明白,原來生活很是依憑一種感覺,生命中總要有一項讓你可以燃起熱情的志業,去實現你內心未得其所的理想,那才是真正的快樂,才能真正帶領你跨越崇山峻嶺,抵達夢想的彼岸。
國中時期隨著走入資優教育體系,多元、個人化的學習資源,讓我們可以加深加廣地對特定領域作更加全面的了解、自我認識,因此也使我漸漸意識到自己想跳脫校園的侷限。除了變得更大膽地願意踴躍參加各項競賽、活動,我也沒有將課業放諸腦後,還是花費了大量的時間心力在課業,然而根深蒂固的競爭意識仍是沒有消散,每逢段考也時常為校內排名傷神懊惱,國中三年級時甚至報名了全科補習班,近乎整個假日都得泡在補習班裡上課,而與此同時我也暫時擱置了寫作的事業,以全心衝刺會考。來到國中的最末,由於豐富的課外表現,讓我得以領取特殊市長獎畢業。我發現自己還蠻適合這樣的學習方法,以學校課業為本,剩餘時間經營自己想做的那些事,除了是不忘本份,也能顧及家人的想法,同時一步步達到自我實現。
國中畢業後,我便依會考成績的落點,順利進入了大家口中的明星高中,也通過鑑定入讀該校的資優班級。之所以選擇資優教育,相較於國中經歷過的分散式管理,我更想嘗試高中端集中式的樣態,期望將一群特質相像的人們齊聚一堂,激盪出許多不一樣的故事。事情也如同我想像得一樣順利充實,高中端的資優教育確實更加嚴謹完備,專業的通識課程有專業教授導論、上學期的每週五更是有獨立單元的講座聆聽、下學期則有由博士生帶領的經典閱讀讀書會,課外則需準備偏鄉服務、出訪國外學習等。充實的高一生活,讓我從不後悔國中為了會考拼搏的那段日子,才能讓我遇見身邊很棒的同學、師長,成就了現在這麼一個我,但也同時不禁反思教育資源的不平均。
說到這裡,我想來談談我眼中明星高中的生態。其實校內的課業壓力,以我個人來說並沒有特別顯著的感受,大家會一起約著讀書、討論作業,但不會互相比較成績,可「成績」顯然還是我們內心重要的一部分,考差了我們還是會覺得沮喪、向彼此抱怨,害怕家人會不會因此失望。我們看似是一群被體制篩選、適合體制的人,然而其實不少人也在其中有過茫然失意,在還沒有摸清方向時,只好依循著舊有的路一往直前,不知道會通向哪裡,也不知道有沒有終點,只是盲目的和所有人一樣前進,聽著大人們說這樣前景看好。
本文為匿名邀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