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曹立寬
許多人從開始上學起,就活在學校和補習班忙碌且壓力繁重的環境中。因為大部分人的學習都已被體制事先安排好,因此對於個人主見較強的人,很多時候不免感到在現行體制下無法照自己的意願學習。但由於我們從小被教育:「學習必然是辛苦的、放縱自己的慾望是危險的,所以應該努力把學生的本分做好,因為這是為了讓你成為更好、更有用的人」。這讓許多人壓抑了自己的感受,久而久之就此忘記了這種感覺。
這種想法合理化了義務教育體制賦予學習的標準化模樣,同時也合理化了讓學生必須順從這種制式學習框架的強制力,好像學習的本質就該如此。然而事情真的是這樣嗎?學習真的一定是不考慮個人心意的嗎?
由於筆者本身是自學生,因此想從我個人的體驗與思考,來談談自己心目中理想的自主學習精神。不過雖然是以自學生的角色分享,但這並不表示自主學習就只限於「自學生」這個身份,廣義來說我認為自主學習應是一種「積極的自由」與「自我實現」的展現,這不限於任何身份,而是一種生活態度與生命經驗。
另外也要強調教育體制的開放度,不代表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會有優劣之分,一個體制內學生可以很自由、很積極的學習,同時一個自學生也可能很被動且不自由的生活。接下來會進一步討論自主學習的價值,也藉此回頭思考學習之於個人生命的意義。
自主學習的精神是什麼?
剛才已經提出,我認為自主學習是一種積極自由與自我實現,這具體上是什麼意思呢?我們可以先從「社會期待」與「自我實現」的差異開始談起(因為一些原因大家有時容易無意識把這兩者搞混)。
相信社會期待不用多講,就是學生在學習時被周遭環境鼓勵去追逐的某些目標:成績、升學或熱門科系等等。至於自我實現的部分,在日常的討論中則似乎有些不足,很多人把自我實現等同於找到自己的興趣並勇敢追夢。這聽起來很合理,但我們需要分析一下「興趣」這個詞在特定情境與脈絡下的意義:
首先如果你是學生,那也許可以回想一下,當身邊的人(不少時候可能是師長)問你有什麼興趣時,他們除了想知道你喜歡什麼,背後還有沒有什麼其他動機?
我相信應該有不少情況,是想知道你對未來的想法和規劃這一類的事情吧,這可能會直接連結到想讀什麼科系,或未來想從事什麼工作等等。當被問者給出明確回應時,提問者可能會開始好心的幫忙設想:你提的領域有沒有前景,跟現在的社會趨勢合不合等等,並給出他的回饋。
相信這種場景不少人應該都經歷過,這一般來說沒有不好。但是,如果決大部分情況問「你的興趣是什麼?」都和「你的未來出路是什麼?」綁在一起的話,在照著自己的想法回答之前,我們也就容易開始替這個答案做評估,為心中的想法打分數。
尤其當提問者、乃至於整個社會的主流觀點對「什麼是好的發展前景」有很強的預設立場時,被問者也就更容易審視自己的回答符不符合社會期待。如果總把「我想要什麼?」跟「對未來是否實用?」混在一起,也就很難單純且真誠的回答「我喜歡什麼」、「我的熱情是什麼」這些問題。久而久之,很可能因此導致個人不只對別人不能誠實表達自己,甚至也無法真誠與自我相處。
理解「自我實現」跟「社會期待」的差異
剛剛的情況其實就是把「社會期待」跟「自我實現」混淆的例子。當社會期待的壓力大到一定程度,讓人在心裡做自我審查,導致無法誠實面對自己,我們也就很容易因此難以分別自己心中真正想要什麼。從這個角度來說,自我實現的意義其實是人要能真正的做自己,看見自己的需求,並透過回應這種需求實踐我們獨特的自我價值。
如果這種正向的追求,與社會期待的目標相符,那人就可以順遂的成長並發展健康的自我,但大多時候我們自身的需求與社會期待是衝突的(這有很複雜的結構性原因,需要用其他文章討論)。因此在大環境如此的情況下,要成為真實的自己,就需要與社會期待對抗的勇氣,這種對抗並非和社會決裂,而是在不犧牲自己的前提下,找到一種與「社會期望」對等溝通的可能性。
要做到這點的第一步,就是清楚意識到社會期待跟自我實現的差別。我認為自主學習的意義也就在此,因為它相對於被事先規範好的學習,是一種個人出於內在動能自發行動的力量,這種行動,不會把社會期待等同於我們的自我價值,也因此可以讓人擁有積極的自由,以及在學習過程中的主體性。這邊講的「主體」,意味著學習與個人的自我實現結合,不被分離。
懂得自律才能自主學習?
我在自學的過程中,偶而會有些朋友或認識的人,問我覺得自學需要具備什麼能力?通常大家最容易有的觀點是:「自學一定需要很強的自律,如果只有自由沒有自律,那就會放縱自己,因而學不到東西」。我也見過有因為小孩不適應一般學校,而開始考慮讓孩子自學的家長,最擔心的莫過於「小孩沒有自律能力,如果自學會無法自制,學不到東西」。
關於這點,我們需要跟剛才討論「興趣」一樣,來仔細分析一下「自律」的意涵。先講結論,我認為問題的關鍵還是出在「社會期待」與「自我實現」的混淆這件事上。如果我們先拿掉一些常有的慣性思考,純粹看「自律」這個詞的意義,它指的是一種有效的自我管理能力。
理解這件事很重要,因為「自律」嚴格來說只是管理自我的能力,而沒有預設管理自己是為了達成什麼目標。這邊介紹一種很簡單的哲學思維,那就是妥善理解並運用「工具」和「目的」這兩個概念。「工具」的存在是為了有效達成某種目的,但不是目的本身,而「目的」則是我們應追求的某個重要價值。從這個意義上來說,自律是工具,它的存在是為了達成某個目的。
那我們就得問這個目的是什麼了,這時剛剛討論的「社會期待」與「自我實現」又再次出現了。大家可以想想當自己被他人要求自律時,這個自律背後預設的目的是什麼?我想在大部分的情況應該都與社會期待的價值有關。
我們可以在教育場域看到很多例子,當學生好不容易有少數空擋時間,想做些真正喜歡或會讓自己開心的事時,總被要求要溫習更多課內知識、或去做各種普遍被認為是正面、對未來有幫助的活動。總之我們總是不喜歡自己閒著,覺得一定要妥善運用時間,成為一個有用(有效率)的人。
這樣的想法如果要朔頭,可以從工業社會的出現開始談起。簡言之它是一種極度重視生產力的價值觀,它對經濟發展與社會的有效運行有很大幫助,然而如果太過強勢,我們也就很容易變得只知道要做個有用的人,而不知道怎麼做真實的自己,因而讓「自我實現」變成不可能的事。
「自律」應該協助我們成為真實的自己
我並沒有要否認自律的意義,而是要檢視它作為一個讓自己進步的工具,背後預設的價值是否是以人為本、對我們的成長與幸福有正面幫助的。從剛才這個角度來說,答案似乎是否定的,因為大家說的自律只是要成為一個對社會更有用的人(說難聽一點就是工具人),而非一個活得有價值,能追求個人幸福與社會共好的人。
從這個觀點看,筆者也想挑戰我們在談到自學時,容易有的慣性認知,這種想法總以「能力」來評斷學習,認為人要擁有學習的自由(自主學習),必須能嚴格的管理自己,使自己不會脫軌。然而這個自我管理的目的,卻是要求人在符合社會期待的軌道上,成為一個有用的工具,而不是真誠而自由的個體。
因此回過頭看,自律的目的不該是讓人無條件地順從社會要求,它的理想目標,應是支持人們成為真實的自己、實踐自我價值,並在這個保有自我的前提下,與社會達成共好。
所以,我不會說自主學習的前提必須是自律(這是能力導向的思考方式),而是當人在開始自學時,也會同時需要開始培養自律、跟承擔責任的能力。所以任何人都可以自主學習,但在這個過程中,我們也需要學習建立能支持自己的內在力量,這之中包含自律。
自覺比自律更重要!
談到內在力量,除了自律之外,我認為有項更重要的東西,它緊緊扣合我們剛才講的「成為真實的自己」、「自我實現」與「成為能與社會自在相處的人」這幾個命題。這個力量是「自我覺察」,它是上述這些理想能夠被實現的必要條件。
自我覺察是一種能真誠與自己對話、和自己自在相處的能力。它必須建立在人對「感覺」的敏感度上,這種敏銳的感知力,能讓人察覺自己的情緒,發覺自己的真實感受,並有能力對這種感覺做出回應。我們對發生在自己身上各種事的真實感受,往往就是人內在的真實需求,這些需求需要得到回應,個人才能感受到快樂,也才有能力追求自我實現。
然而因為社會環境對人具有強大的塑造力(尤其對人格尚未定型的兒童),當社會期待與個人需求衝突時,人們會本能性地為了生存壓抑自己的感受,並強迫自己適應社會的要求,這是普遍大家理解的「社會化」。
一般我們會把社會化當成必然且正面的過程,然而「社會化」有正面的版本,也有負面的。剛剛說的情況就是負面的社會化。因為這個社會化是建立在「個人犧牲自我,放棄自己的真實感受與需求,強硬地逼迫自己成為不想變成的模樣」的前提下。以心理學的角度看,這往往會在成年後留下有意識或無意識的負面影響,諸如容易感到焦慮、沒有安全感、覺得人生沒意義等等。
人本主義心理學家弗洛姆(Erich Fromm),在《逃避自由》與《自我的追尋》這兩本經典著作中,提出現代社會的發展,如何導致個人難以成為真實的自己、無法獨力面對自己內在和社會外在的總總重要議題,讓人深感無力導致逃避,逃避自由、逃避自我、也逃避作為民主社會自由公民的責任。這一切的關鍵,都來自社會環境無法支持人在成為自己的同時與社會共好,使許多人得以犧牲自我的方式來融入社會。
正面的社會化是個人充分的培養對自身的自我覺察,並且從覺察自己逐步開始覺察他人、覺察社會。在這種覺察中,建立一種動態變化的獨立視野(也可以簡單的把它稱作自己的觀點),有彈性的與自己及社會共處。這種能力能支持人的自我實現,並由真實個體基於內在動能展現的創造力,帶動多元社會與社會進步的理想。
開啟一場不斷持續的真誠對話
這種以人為本的思想,在支持自我實現的同時,也正面肯定了人性的內在潛能,這將使獲得支持的個體,在彼此平等的關係中學會尊重人,珍視人的價值、人的自由與幸福。也因此受到這種支持的人,既能成為真實的自己,也會對社會具有人文關懷。
受過去威權時代的影響,長久以來我們對關係的想像總是離不開「權威」,這對教育的影響頗深,也因此,過去在談論學生的學習時,問題總是「學生該學什麼?」、「該做什麼」、「該有什麼樣子?」,而不是「學生的真實需求是什麼?」、「他們想要什麼?」、「他們各自具有什麼獨特的性格與熱誠」。
自主學習的意義就是它在根本上反轉了這種價值觀,把對學習價值的詮釋權還給學習者自己,讓學習成為一種積極的自我實現,讓人能與自己、社會、甚至這個宏大的世界,展開一場不斷持續的真誠對話,相互傾聽彼此的聲音。從這之中自主學習的精神,同時展露出人性潛能的耀眼光芒。
如果您喜歡我們的文章,也認同我們的理念,歡迎小額贊助,讓我們有更大的動力與能力產出更多不同的文章與計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