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5《新關係花園》(上):告訴你什麼是愛?什麼是親密?

2019/10/12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點擊進入:新關係花園(上)新關係花園(下)
今天要跟大家介紹我一名念心理諮商的朋友最喜歡的一本書《新關係花園》。為什麼有個「新」字呢?顧名思義,曾經有一本書叫做《關係花園》。作者基卓與煥祥醫學領域出身,醉心於宗教和靈性,曾在1996年出版《關係花園 The Relationship Garden》,後又於2013年出版《新關係花園 Joining:The relationship Garden》,兩書都是根據教學時的筆記所撰,探討親密關係,不過作者在《新關係花園》重新編排了章節並在內容上做頗為大幅的更動。
坦然展現脆弱,找出各自心牆,擁抱親密關係,豐富彼此生命
「什麼是愛?」「什麼是親密?」這是多數人關心的議題,然而卻找不到任何的權威可以清楚解答這個問題。本書的作者基卓與煥祥雖然各自擁有家庭,但他們仍然決定嘗試回答這個問題,透過同居與分享彼此經驗,展開這場探索計畫。而書中綜合的理論重點就是他們的探索成果。

溝通模式 Communication model

溝通模式是基卓與煥祥兩人探索關係時的重要工具,其用途為透過個人內在歷程,來搭建溝通、對話的橋樑。個人內在歷程包含的面向有:脈絡、知覺、解釋、感受、意圖、行動。
現在先讓我們來看一下個人內在歷程。脈絡表示每次進入新的情境,我們都會挾帶過去的經驗去影響我們看事情的角度,不管是剛出生、十年前還是昨天的經歷,又或者社會文化中固有的偏見等等都算。知覺則是透過五官來感知事情。解釋作為過濾層替知覺賦予意義,並把不需要的知覺訊息直接丟掉。感受則是為解釋提供評價,包含正向感受(想接近對方)與負向感受(想遠離對方)。意圖則是在感受產生後,決定要不要做出行動。
舉個例子,情境是看到墨西哥人吃烤蝗蟲。脈絡可以是在臺灣的我們不會吃蝗蟲。知覺則是看到墨西哥人正在吃、聽到他嚼食的聲音、聞到烤蝗蟲的味道。解釋則告訴我們這是他們國家的飲食文化,要予以尊重,但聞到味道仍認為它是噁心的。感受則是覺得看到這畫面感到不舒服,產生負向感受。意圖則是思考到底要離開還是要去跟他聊天。行動則是最後決定要為了瞭解異國文化,前去跟墨西哥人聊天。
人能夠認知自己的個人內在歷程,並清楚描述給關係中的對方,雙方在分享完後給予對方回饋,這樣的過程便是溝通模式。


關係花園的寓言

基卓與煥祥認為宇宙中充滿著無拘無束、自由流動的能量,稱其為能量之海或宇宙能量,透過它,萬物彼此連結。這樣過於完美而可預測的狀態讓神覺得很無聊,於是塑造出了「三角形先生」與「圓形小姐」。起初他們倆都能感受到宇宙能量,直到玩了很久之後再度感到乏味,便打算做點刺激的事情 ─ 隱藏跟宇宙能量的連結。此時的三角型與圓形成了獨立的個體,彼此並不知道彼此怎麼感受、怎麼想,起初覺得好玩,後來有了失連的感受,偶爾覺得孤獨寂寞,無法忍受孤立的雙方便開始用各種手段來控制對方,企圖從中獲得安全感。這樣做的同時,三角形與圓形認為自己正在為彼此的關係築橋,從最淺層開始互相照顧關心彼此,卻遺忘了原本雙方身上連結的能量。到最後雙方表達需要對方的強烈需求,並發誓會照顧對方,稱這樣的過程為『愛情故事』。他們不再感覺彼此失連,但還是努力瞭解對方以互相取悅。
這根本是愛情的謊言。

一段時間後,虛無孤獨感赤裸裸地浮現,由於過於痛苦難忍,雙方開始指責對方,喊著錯不在自己,好避免自己受傷。這種憤怒讓虛無有了意義,祛除了自己應負的責任。逐漸地,為了平息紛爭,習俗取代一切,每個人都只能做出符合社會規範的舉動,三角形不再是三角形,圓形不再是圓形,而是成為了一個個方形的黑盒子。
這本書想告訴我們的是最後這一段:三角形與圓形渴望變回自己原本的樣子,他們瞭解到最初的錯誤就是想要照顧、控制彼此。要能夠變回自己,應該是見證彼此的內心,瞭解自己的感受,並在經驗的過程中,感受原本宇宙能量間、雙方身體裡的能量共振,方不再感到孤獨。

愛、愛的狀態與共振

在煥祥與基卓的理論中,假定人都源於宇宙能量,每個人在受孕時都與其連結,但在順應、社會化的過程中,開始經驗到與宇宙能量的分離,而後才順利個體化,並期待在個體化的最終再度獲得強烈的宇宙連結感 ─ 既分離又合一的狀態。
人在成長過程中不斷消耗與宇宙能量的連結,於是人學習彼此「照顧」,用這種社會所認為的「愛」來取代與宇宙能量的連結。然而這種愛與宇宙能量並不同,是寓言中讓人成為方形的愛。這種愛建立了社會文化,帶有高附帶性的社會條件例如要倚靠對方,被認為是符合社會發展的必需品,卻也是許多情緒問題的來源。
而煥祥與基卓想要認識的關係並不是這種,他們在彼此探索的過程中,體認到關係能作為被滋養、保護的花園,重點是每個人在裡面都能靠自己成長,找到自我的深度與意義,從依賴和照顧的關係中走出,讓自己連結回宇宙能量,他們稱這樣的過程為「愛的狀態」。
他們相信人的內在能量並沒有因為分離而停止振動,透過坦露自己的感受、傾聽別人的感受,我們得以解凍自己的心牆,重獲強烈感受,稱這樣子的過程為「共振」。當人因為別人感受到痛苦時,不管是被責罵或是聽到難過的事,這些都並不是因為別人的關係,而是自己的內在開始共振才會感受到一樣的痛苦。共振能夠讓人連結到人最深處的本質,體驗到真正愛的狀態。

物化、親密與感受

人在成長過程中,原本與宇宙能量互為一體,但在順應社會化時我們把自己與別人都看成了一個物,這個過程稱為「物化」。包含建立自我、他人、角色、物品的概念,透過語言我們更時時刻刻加強了物化的概念,其意味著理解每一個東西的差異性、個別性,讓自己定型為某種角色。這樣的過程使得我們與宇宙能量分離。
而我們一生所要面對的任務就是從嬰兒時期把他人視為「物」的狀態中解放,把別人看成真正的「人」。舉例來說,嬰兒會把媽媽視為照顧者,不會去想媽媽有自己的慾望和恐懼。透過照顧者長期而穩定的供給,照顧者的樣子會進入嬰兒內在,成為常駐客體,使嬰兒對於活著的恐懼隨著與照顧者「同在」而減輕,讓嬰兒產生即使現在照顧者不在身邊他仍然會在附近出現的感覺,這個過程稱為客體恆常性。客體恆常性的狀態被建立後,人便會漸漸能夠自主進而社會化。
但這樣的客體關係在長大後可能由其他東西所取代,如毛毯、娃娃、珠寶、汽車等等,我們稱這些物品為轉移性客體。轉移性客體所代表的是對與宇宙能量之間的連結無感,所以需要透過其他東西來維持連結感。然而,要能與宇宙能量連結,最重要的就是要克服這些對物質的需求,克服對所有東西物化的傾向。
長大過程中,「我」會建立缺乏彈性的心牆來維護自身並控制他人。透過親密,我們可以讓心牆從內在打掉,成為具有彈性的界線,可以從感受中選擇要做或不要做什麼,自己對自己、自己的感受、自己的行為負責,每件事情都是自己的選擇。這樣的界線能夠強化自己作為「人」的發展。倘若要能更清楚地把自己從物的角度轉成人,可以透過向別人表現親密與坦誠,找到自己。
為什麼我們會有將自己與他人物化的傾向?
透過成為固定角色的「我」,透過執行這個角色應該要做的事以符合社會規範,來避免自己受到傷害。物化他人則是來自於我們在認知結構上,希望為事物賦予意義,讓自己可以更捷思地判斷事物。
奇怪了,向別人表現親密怎麼會找到自己?
其實書中談及的「親密」是一種存有狀態,透過自我揭露呈現脆弱和瞭解自我的狀態,與一般人際關係中的感情很好的「親密」並不相同。而高度親密關係可以連結到共振的狀態,讓自己擁有強烈的感受,認識自己的內在,找到真正的自己。
為什麼讓自己有強烈感受可以找到真正的自己?
許多人以為我們會因為別人的行為而產生不同的感受,從我們前面提過的個人內在歷程可以知道,感受是存於個人腦海的東西,所以並沒有人可以讓他人感受到任何東西。所以認識自己的感受就是認識自己潛意識所蔓生出來的東西,以此來找到真正的自己。
而身為我們自己生命的主人,我們必須為我們的感受負責。我們可以以不舒服的感受來傷害自己,但是不經感受直接譴責別人是不負責任的。透過分享感受,可以讓對方知道現在自己是不愉快的,雙方能夠更瞭解彼此。透過這樣子的作法坦露自己,才能夠促進親密,增進心裡面的和諧感受。
歡迎大家按個喜歡或收藏,或者在下面留言與我交流分享你的看法喔!
96會員
138內容數
閱讀能夠充實我們自己的腦袋,筆記是能夠讓自己將讀過的東西融會貫通。在閱讀筆記裡,我希望與你分享我從書中看到的知識,再點綴上一些自己的想法,希望在閱讀的過程中你我都能夠從書中學習更多。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