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5《新關係花園》(上):告訴你什麼是愛?什麼是親密?

更新 發佈閱讀 9 分鐘
raw-image

【點擊進入:新關係花園(上)新關係花園(下)
今天要跟大家介紹我一名念心理諮商的朋友最喜歡的一本書《新關係花園》。為什麼有個「新」字呢?顧名思義,曾經有一本書叫做《關係花園》。作者基卓與煥祥醫學領域出身,醉心於宗教和靈性,曾在1996年出版《關係花園 The Relationship Garden》,後又於2013年出版《新關係花園 Joining:The relationship Garden》,兩書都是根據教學時的筆記所撰,探討親密關係,不過作者在《新關係花園》重新編排了章節並在內容上做頗為大幅的更動。

坦然展現脆弱,找出各自心牆,擁抱親密關係,豐富彼此生命

「什麼是愛?」「什麼是親密?」這是多數人關心的議題,然而卻找不到任何的權威可以清楚解答這個問題。本書的作者基卓與煥祥雖然各自擁有家庭,但他們仍然決定嘗試回答這個問題,透過同居與分享彼此經驗,展開這場探索計畫。而書中綜合的理論重點就是他們的探索成果。

溝通模式 Communication model

raw-image

溝通模式是基卓與煥祥兩人探索關係時的重要工具,其用途為透過個人內在歷程,來搭建溝通、對話的橋樑。個人內在歷程包含的面向有:脈絡、知覺、解釋、感受、意圖、行動。

raw-image

現在先讓我們來看一下個人內在歷程。脈絡表示每次進入新的情境,我們都會挾帶過去的經驗去影響我們看事情的角度,不管是剛出生、十年前還是昨天的經歷,又或者社會文化中固有的偏見等等都算。知覺則是透過五官來感知事情。解釋作為過濾層替知覺賦予意義,並把不需要的知覺訊息直接丟掉。感受則是為解釋提供評價,包含正向感受(想接近對方)與負向感受(想遠離對方)。意圖則是在感受產生後,決定要不要做出行動。

舉個例子,情境是看到墨西哥人吃烤蝗蟲。脈絡可以是在臺灣的我們不會吃蝗蟲。知覺則是看到墨西哥人正在吃、聽到他嚼食的聲音、聞到烤蝗蟲的味道。解釋則告訴我們這是他們國家的飲食文化,要予以尊重,但聞到味道仍認為它是噁心的。感受則是覺得看到這畫面感到不舒服,產生負向感受。意圖則是思考到底要離開還是要去跟他聊天。行動則是最後決定要為了瞭解異國文化,前去跟墨西哥人聊天。

raw-image

人能夠認知自己的個人內在歷程,並清楚描述給關係中的對方,雙方在分享完後給予對方回饋,這樣的過程便是溝通模式。


關係花園的寓言

raw-image

基卓與煥祥認為宇宙中充滿著無拘無束、自由流動的能量,稱其為能量之海或宇宙能量,透過它,萬物彼此連結。這樣過於完美而可預測的狀態讓神覺得很無聊,於是塑造出了「三角形先生」與「圓形小姐」。起初他們倆都能感受到宇宙能量,直到玩了很久之後再度感到乏味,便打算做點刺激的事情 ─ 隱藏跟宇宙能量的連結。此時的三角型與圓形成了獨立的個體,彼此並不知道彼此怎麼感受、怎麼想,起初覺得好玩,後來有了失連的感受,偶爾覺得孤獨寂寞,無法忍受孤立的雙方便開始用各種手段來控制對方,企圖從中獲得安全感。這樣做的同時,三角形與圓形認為自己正在為彼此的關係築橋,從最淺層開始互相照顧關心彼此,卻遺忘了原本雙方身上連結的能量。到最後雙方表達需要對方的強烈需求,並發誓會照顧對方,稱這樣的過程為『愛情故事』。他們不再感覺彼此失連,但還是努力瞭解對方以互相取悅。

這根本是愛情的謊言。

一段時間後,虛無孤獨感赤裸裸地浮現,由於過於痛苦難忍,雙方開始指責對方,喊著錯不在自己,好避免自己受傷。這種憤怒讓虛無有了意義,祛除了自己應負的責任。逐漸地,為了平息紛爭,習俗取代一切,每個人都只能做出符合社會規範的舉動,三角形不再是三角形,圓形不再是圓形,而是成為了一個個方形的黑盒子。

這本書想告訴我們的是最後這一段:三角形與圓形渴望變回自己原本的樣子,他們瞭解到最初的錯誤就是想要照顧、控制彼此。要能夠變回自己,應該是見證彼此的內心,瞭解自己的感受,並在經驗的過程中,感受原本宇宙能量間、雙方身體裡的能量共振,方不再感到孤獨。

愛、愛的狀態與共振

raw-image

在煥祥與基卓的理論中,假定人都源於宇宙能量,每個人在受孕時都與其連結,但在順應、社會化的過程中,開始經驗到與宇宙能量的分離,而後才順利個體化,並期待在個體化的最終再度獲得強烈的宇宙連結感 ─ 既分離又合一的狀態。

人在成長過程中不斷消耗與宇宙能量的連結,於是人學習彼此「照顧」,用這種社會所認為的「愛」來取代與宇宙能量的連結。然而這種愛與宇宙能量並不同,是寓言中讓人成為方形的愛。這種愛建立了社會文化,帶有高附帶性的社會條件例如要倚靠對方,被認為是符合社會發展的必需品,卻也是許多情緒問題的來源。

而煥祥與基卓想要認識的關係並不是這種,他們在彼此探索的過程中,體認到關係能作為被滋養、保護的花園,重點是每個人在裡面都能靠自己成長,找到自我的深度與意義,從依賴和照顧的關係中走出,讓自己連結回宇宙能量,他們稱這樣的過程為「愛的狀態」。

他們相信人的內在能量並沒有因為分離而停止振動,透過坦露自己的感受、傾聽別人的感受,我們得以解凍自己的心牆,重獲強烈感受,稱這樣子的過程為「共振」。當人因為別人感受到痛苦時,不管是被責罵或是聽到難過的事,這些都並不是因為別人的關係,而是自己的內在開始共振才會感受到一樣的痛苦。共振能夠讓人連結到人最深處的本質,體驗到真正愛的狀態。

物化、親密與感受



raw-image

人在成長過程中,原本與宇宙能量互為一體,但在順應社會化時我們把自己與別人都看成了一個物,這個過程稱為「物化」。包含建立自我、他人、角色、物品的概念,透過語言我們更時時刻刻加強了物化的概念,其意味著理解每一個東西的差異性、個別性,讓自己定型為某種角色。這樣的過程使得我們與宇宙能量分離。

而我們一生所要面對的任務就是從嬰兒時期把他人視為「物」的狀態中解放,把別人看成真正的「人」。舉例來說,嬰兒會把媽媽視為照顧者,不會去想媽媽有自己的慾望和恐懼。透過照顧者長期而穩定的供給,照顧者的樣子會進入嬰兒內在,成為常駐客體,使嬰兒對於活著的恐懼隨著與照顧者「同在」而減輕,讓嬰兒產生即使現在照顧者不在身邊他仍然會在附近出現的感覺,這個過程稱為客體恆常性。客體恆常性的狀態被建立後,人便會漸漸能夠自主進而社會化。

但這樣的客體關係在長大後可能由其他東西所取代,如毛毯、娃娃、珠寶、汽車等等,我們稱這些物品為轉移性客體。轉移性客體所代表的是對與宇宙能量之間的連結無感,所以需要透過其他東西來維持連結感。然而,要能與宇宙能量連結,最重要的就是要克服這些對物質的需求,克服對所有東西物化的傾向。

長大過程中,「我」會建立缺乏彈性的心牆來維護自身並控制他人。透過親密,我們可以讓心牆從內在打掉,成為具有彈性的界線,可以從感受中選擇要做或不要做什麼,自己對自己、自己的感受、自己的行為負責,每件事情都是自己的選擇。這樣的界線能夠強化自己作為「人」的發展。倘若要能更清楚地把自己從物的角度轉成人,可以透過向別人表現親密與坦誠,找到自己。

為什麼我們會有將自己與他人物化的傾向?

透過成為固定角色的「我」,透過執行這個角色應該要做的事以符合社會規範,來避免自己受到傷害。物化他人則是來自於我們在認知結構上,希望為事物賦予意義,讓自己可以更捷思地判斷事物。

奇怪了,向別人表現親密怎麼會找到自己?

其實書中談及的「親密」是一種存有狀態,透過自我揭露呈現脆弱和瞭解自我的狀態,與一般人際關係中的感情很好的「親密」並不相同。而高度親密關係可以連結到共振的狀態,讓自己擁有強烈的感受,認識自己的內在,找到真正的自己。

為什麼讓自己有強烈感受可以找到真正的自己?

許多人以為我們會因為別人的行為而產生不同的感受,從我們前面提過的個人內在歷程可以知道,感受是存於個人腦海的東西,所以並沒有人可以讓他人感受到任何東西。所以認識自己的感受就是認識自己潛意識所蔓生出來的東西,以此來找到真正的自己。

而身為我們自己生命的主人,我們必須為我們的感受負責。我們可以以不舒服的感受來傷害自己,但是不經感受直接譴責別人是不負責任的。透過分享感受,可以讓對方知道現在自己是不愉快的,雙方能夠更瞭解彼此。透過這樣子的作法坦露自己,才能夠促進親密,增進心裡面的和諧感受。

歡迎大家按個喜歡或收藏,或者在下面留言與我交流分享你的看法喔!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喝吧!
103會員
218內容數
閱讀能夠充實我們自己的腦袋,筆記是能夠讓自己將讀過的東西融會貫通。在閱讀筆記裡,我希望與你分享我從書中看到的知識,再點綴上一些自己的想法,希望在閱讀的過程中你我都能夠從書中學習更多。
喝吧!的其他內容
2024/04/13
青少年犯案,這是有些遙遠的事情,這本書透過少年法庭法官的眼睛,帶我們認識青少年案子中的種種面向。除了故事以外,本篇聚焦於我對於非行青少年更進一步的思考。
Thumbnail
2024/04/13
青少年犯案,這是有些遙遠的事情,這本書透過少年法庭法官的眼睛,帶我們認識青少年案子中的種種面向。除了故事以外,本篇聚焦於我對於非行青少年更進一步的思考。
Thumbnail
2024/01/20
這本書探討了人與人之間的社會連結對健康的影響,以及作者在愛情與孤獨中的個人經歷。從大腦、激素和神經可塑性的角度來分析了正向社交和負向社交對人的影響。提出了對於社會關係的看法和對愛情的反思。
Thumbnail
2024/01/20
這本書探討了人與人之間的社會連結對健康的影響,以及作者在愛情與孤獨中的個人經歷。從大腦、激素和神經可塑性的角度來分析了正向社交和負向社交對人的影響。提出了對於社會關係的看法和對愛情的反思。
Thumbnail
2024/01/01
作者一個想不開,放手西方聯合國經濟研究人員的頭銜就跑去泰國當和尚。書中有很大篇幅在描述他當森林僧人中所聽到的講課與感悟,更描述為何森林僧人的修行要這麼做的理由。而這些當年的「想不開」也成為了他生命中最寶貴的養分。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聊聊人家花了二十年功夫所得到最珍貴的感悟吧!
Thumbnail
2024/01/01
作者一個想不開,放手西方聯合國經濟研究人員的頭銜就跑去泰國當和尚。書中有很大篇幅在描述他當森林僧人中所聽到的講課與感悟,更描述為何森林僧人的修行要這麼做的理由。而這些當年的「想不開」也成為了他生命中最寶貴的養分。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聊聊人家花了二十年功夫所得到最珍貴的感悟吧!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臺灣獨立調香師品牌 Sunkronizo,Friday : Sexy Vibe 淡香精,揉合威士忌、菸草、皮革、蜂蜜與花香的多層次魅力,讓知性自信與內斂的從容態度,從視覺、嗅覺都充分表現。
Thumbnail
臺灣獨立調香師品牌 Sunkronizo,Friday : Sexy Vibe 淡香精,揉合威士忌、菸草、皮革、蜂蜜與花香的多層次魅力,讓知性自信與內斂的從容態度,從視覺、嗅覺都充分表現。
Thumbnail
使台劇得以突破過往印象中偶像劇、鄉土劇等範疇,產製更多類型,甚至紅到國外、帶動台灣觀光的最重要原因,便是「隨選串流平台」服務在近十年的蓬勃發展,台灣人愛看串流的程度或許比你我想像中都高,高到連美國電影協會(MPA),都委託Frontier Economics進行研究
Thumbnail
使台劇得以突破過往印象中偶像劇、鄉土劇等範疇,產製更多類型,甚至紅到國外、帶動台灣觀光的最重要原因,便是「隨選串流平台」服務在近十年的蓬勃發展,台灣人愛看串流的程度或許比你我想像中都高,高到連美國電影協會(MPA),都委託Frontier Economics進行研究
Thumbnail
本文探討串流平臺(VOD)如何徹底改變好萊塢和臺灣影視產業的生態。從美國電影協會(MPA)的數據報告,揭示串流服務在臺灣的驚人普及率與在地內容的消費趨勢。文章分析國際作品如何透過在地化元素開拓新市場。同時,作者也擔憂政府過度監管可能扼殺臺灣影視創新自由,以越南為鑑,呼籲以開放態度擁抱串流時代的新機遇
Thumbnail
本文探討串流平臺(VOD)如何徹底改變好萊塢和臺灣影視產業的生態。從美國電影協會(MPA)的數據報告,揭示串流服務在臺灣的驚人普及率與在地內容的消費趨勢。文章分析國際作品如何透過在地化元素開拓新市場。同時,作者也擔憂政府過度監管可能扼殺臺灣影視創新自由,以越南為鑑,呼籲以開放態度擁抱串流時代的新機遇
Thumbnail
桃園市立圖書館與逗點文創結社共同規劃的「雲端閱讀計畫2023:現代人的戀愛課」,上一場講座以如何告白與追求為題,而在展開親密關係以後,很多人談了戀愛反而覺得很奇怪,和自己想像的不太一樣,甚至想問,為什麼曖昧的時候很美好,實際生活那麼痛苦?講座第二堂,朱家安邀請了心理學家海苔熊前來分享。
Thumbnail
桃園市立圖書館與逗點文創結社共同規劃的「雲端閱讀計畫2023:現代人的戀愛課」,上一場講座以如何告白與追求為題,而在展開親密關係以後,很多人談了戀愛反而覺得很奇怪,和自己想像的不太一樣,甚至想問,為什麼曖昧的時候很美好,實際生活那麼痛苦?講座第二堂,朱家安邀請了心理學家海苔熊前來分享。
Thumbnail
【伴侶關係必備好書】 多年來,我看過並實行許多書中的內容,尤其在人際關係與心理療癒方面的書籍,因著自己的欠缺,我很努力地從書中找尋答案並學習。 在伴侶關係中,甚至是任何關係中,只要是你重視並想要長久持續走下去,我私心認為只要努力實踐這兩本書的內容,就能讓關係少去大多數的猜疑痛苦爭執,可以
Thumbnail
【伴侶關係必備好書】 多年來,我看過並實行許多書中的內容,尤其在人際關係與心理療癒方面的書籍,因著自己的欠缺,我很努力地從書中找尋答案並學習。 在伴侶關係中,甚至是任何關係中,只要是你重視並想要長久持續走下去,我私心認為只要努力實踐這兩本書的內容,就能讓關係少去大多數的猜疑痛苦爭執,可以
Thumbnail
你可以給你的生命重新定義。在你通靈的前一刻舊的呢個你已經全部死掉了。呢個你已經不存在了。呢個新的你你要怎麽定義? 因為你自己才是呢個決策者。你剛才說的是一個story是一個劇本是吧? 呢個劇本你拿到我面前,我現在給你全部撕掉。我現在給你一張白紙,我要你重新寫你的劇本。無論什麽你能想象到的
Thumbnail
你可以給你的生命重新定義。在你通靈的前一刻舊的呢個你已經全部死掉了。呢個你已經不存在了。呢個新的你你要怎麽定義? 因為你自己才是呢個決策者。你剛才說的是一個story是一個劇本是吧? 呢個劇本你拿到我面前,我現在給你全部撕掉。我現在給你一張白紙,我要你重新寫你的劇本。無論什麽你能想象到的
Thumbnail
每一份愛的背後,都承載了親密關係,而這些關係是個自獨立,沒有分割的概念,要讓親密關係持久而緊密,靠的是同在與共鳴
Thumbnail
每一份愛的背後,都承載了親密關係,而這些關係是個自獨立,沒有分割的概念,要讓親密關係持久而緊密,靠的是同在與共鳴
Thumbnail
愛,如溫室的花朵需要呵護 沒錯,愛這種東西,就像溫室裡的花朵,需要由關係中的兩人用心呵護、澆水以及遮蓋 你與伴侶可能因著對彼此的無法理解而刺傷彼此,但卻有可能因著理解彼此而一起共創出一個全新的、不同於以往的,甚至不同於你的原生家庭樣態的「安全堡壘」,讓你們在這樣的基地重新再長大一次並變得更茁狀。
Thumbnail
愛,如溫室的花朵需要呵護 沒錯,愛這種東西,就像溫室裡的花朵,需要由關係中的兩人用心呵護、澆水以及遮蓋 你與伴侶可能因著對彼此的無法理解而刺傷彼此,但卻有可能因著理解彼此而一起共創出一個全新的、不同於以往的,甚至不同於你的原生家庭樣態的「安全堡壘」,讓你們在這樣的基地重新再長大一次並變得更茁狀。
Thumbnail
2月中的時候,或者書店邀請我跟剛就任立委的婉諭,兩人一起談談遠流出版的新書《雙薪家庭進化論》。作者花了五年的時間、訪談了一百多對伴侶,為伴侶關係裡會遇到的難題,建構出一個理論架構。
Thumbnail
2月中的時候,或者書店邀請我跟剛就任立委的婉諭,兩人一起談談遠流出版的新書《雙薪家庭進化論》。作者花了五年的時間、訪談了一百多對伴侶,為伴侶關係裡會遇到的難題,建構出一個理論架構。
Thumbnail
《人與人的完美距離》享受不近不遠不迎合的自在人生  作者:枡也俊明 人生中的九成煩惱都是人際關係造成。 身為一個患有尷尬症,和頻率不對的人聊天全身電力就會在談話之後迅速飆降的人類,人際關係的相處真的是我的一大功課。而這本書可說是我讀過的所有關於人際關係的類書中,最讓我有感覺的。作者以建造「禪庭園」的
Thumbnail
《人與人的完美距離》享受不近不遠不迎合的自在人生  作者:枡也俊明 人生中的九成煩惱都是人際關係造成。 身為一個患有尷尬症,和頻率不對的人聊天全身電力就會在談話之後迅速飆降的人類,人際關係的相處真的是我的一大功課。而這本書可說是我讀過的所有關於人際關係的類書中,最讓我有感覺的。作者以建造「禪庭園」的
Thumbnail
這本書名的副標題「通往靈魂之橋」真是下得萬分貼切,這不是一本教導如何讓兩性關係順利的教科書,而是帶領我們發覺親密關係越是充滿荊棘,反而越容易展露靈魂的本質。 如同作者說的,讓所有人際關係成為愛和自我認識的泉源,談的是愛你自己!
Thumbnail
這本書名的副標題「通往靈魂之橋」真是下得萬分貼切,這不是一本教導如何讓兩性關係順利的教科書,而是帶領我們發覺親密關係越是充滿荊棘,反而越容易展露靈魂的本質。 如同作者說的,讓所有人際關係成為愛和自我認識的泉源,談的是愛你自己!
Thumbnail
《新關係花園》 想要釐清關係中的難解議題嗎? 什麼是愛?什麼是親密? 為什麼我們會吵架? 為什麼我們的關係會變的這麼差? 這本書帶你認識親密關係,為你的疑惑解答。
Thumbnail
《新關係花園》 想要釐清關係中的難解議題嗎? 什麼是愛?什麼是親密? 為什麼我們會吵架? 為什麼我們的關係會變的這麼差? 這本書帶你認識親密關係,為你的疑惑解答。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