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蔡明亮的影像美學:《你的臉》的創新與實踐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蔡明亮的最新長片《你的臉》,在內容形式上異常簡單,電影僅包含了13人的臉部特寫,外加一個空景鏡頭,總共14顆鏡頭。13位被攝者中,除了蔡導的御用演員李康生外,其餘都是素人。於是,13張臉聳立在大銀幕上,或靜默或交談,任憑觀眾細細凝視端詳。
回顧蔡明亮過往作品,可觀察到他異於常人的敘事邏輯與風格形式,並且屢次在電影語言上有所創新,近期則有內容更加簡化、形式更加單純的傾向。舉凡《洞》捨棄傳統敘事,僅靠狀似無意義的日常舉動及歌舞片段就醞釀出2位主角各自孤寂卻又渴望接觸的情感;又或者《不散》近乎零情節,卻發展出看與被看、快與慢、記憶與消逝等更為豐富的影像辯證;近期則有「慢走長征」系列,在攝影機運動、表演、剪輯各方面,都變得更為純粹、簡潔化,直接以「行走」為概念,完成了一系列由李康生扮演的玄奘慢行的緩慢電影,為蔡明亮的影像經營,開發出一個新的面向。而《你的臉》則在延續此一面向的同時,開啟了更進一步的嘗試與探索。
首先,在影片類別上,就有分類上的爭議。參考《你的臉》在2019年台北電影獎及金馬獎競賽中的類別,可發現其被定位為紀錄片,然而此分類是否能準確反映這部片的內容與精神,是否有其他解讀的可能,都有可以進一步討論的空間。單就內容來看,電影中包含了數段被攝者的訪談片段,訪談內容則有關於被攝者的日常生活、成長經歷,確實很像一般訪談式紀錄片的形式。這邊可以思考的點是,一般的紀錄片,透過訪談能夠讓觀眾認識、了解、甚至認同紀錄對象的生活與所思所想,不能說《你的臉》片中的訪談段落沒有這個功用,但整部電影觀看下來,其核心目標真的是在介紹被攝者的生活;希望觀眾去關注、理解這些被攝者的背景嗎?重新檢視一下整部片的架構的話,我想答案應該是否定的。電影中僅有部分的被攝者有進行訪談,扣除這些訪談段落,更多的是觀眾需要靜靜凝視被攝者的沉默時刻,這些沉默時刻都不能讓觀眾對被攝者的生活背景有更多的了解。因此我們可以說,電影的目的並不在讓觀眾了解並熟悉這些被攝者。那麼電影的目的為何呢?既然訪談的內容(被攝者背景)不是最大的重點,那電影所要傳達的究竟是什麼,有什麼比訪談內容更值得關注的呢?這就跟畫面的經營與聲音的設計有關了。
在畫面的經營上,明顯看得出來,每顆鏡頭都經過精雕細琢的設計。不僅每個鏡頭都選擇了不同的角度、構圖、背景,明暗有層次的打光讓被攝者的臉龐更加立體、紋理也更加豐富;演員的臉突出於背景卻又不完全將其掩蓋,讓觀眾仍然能注意到背景各異的特性。這些精細的處理增加了觀眾觀看電影時的可閱讀性,讓每個鏡頭的細節最大化的呈現出來,各種元素在銀幕上交織出一幅豐富的織錦畫。這樣的影像設計就明顯有別於一般觀眾熟悉的人物紀錄片著重在介紹人物、傳遞人物訊息上。或許我們可以這麼說,這樣的影像是用來「看」的,而非用來「理解」的。意思是說,我們不一定要理解片中角色的背景、生命經驗,依然能夠觀看而且完全無損於我們欣賞這些影像畫面的光影、紋路、構圖、美感,在這層意義上來看,《你的臉》就削弱了其擷取並傳遞真實故事的功能,化為一幅可供單純欣賞的影像,讓背景故事的重要性降低,將面貌擺在前面。影像的經營如此,那聲音的設計呢?
在聲音的部分,除了訪談的對話、部分環境音外(包含一位被攝者吹口琴的聲音),蔡明亮這次最大的突破在於他打破自首部劇情長片《青少年哪吒》採用黃舒駿配樂以來就不再使用配樂的慣例。這次跟坂本龍一合作,在作品中納入數首坂本龍一製作的配樂,而這些配樂,老實講不怎麼悅耳動聽,與其說是音樂,倒比較像一些聲響、嗡鳴的組合,完全沒有一般觀眾熟悉的旋律。這些樂曲或清脆響亮,或綿延纏繞、喧鬧低鳴,卻完全不負責激起並帶動加強觀眾的情緒及感動,許多時候甚至成為一種干擾,讓觀眾的情緒偶爾被迫暫停中斷。而就在這裡,讓訪談與配樂,2樣共屬電影中聲音表現的元素,形成一個彼此對立抗衡的局面。訪談原本是為了帶領觀眾進入被攝者的生命世界,讓觀眾理解被攝者的方法;而配樂原是為了製造符合故事情節的氛圍,在無形中引領觀眾情緒。然而此刻卻不然,配樂在此時作為一種干擾,與訪談在音軌上對撞,從原本的相互配合轉變為彼此衝突,使訪談內容不再那麼易於傾聽,不再那麼吸引觀眾注目,不再那麼誘人。
蔡明亮運用畫面的經營美學突顯人物面孔,降低人物背景重要性;再使用坂本龍一的配樂撞擊訪談,無疑都減弱了來自被攝者生命經驗與生活的紀錄性質,使真實的力量失去了片中的首要地位。這樣的選擇讓影像、配樂、訪談在片中各自為政,提高了觀眾的自主選擇權力,不再被指引注意力,可以自由去看影像、聽配樂、聽訪談,而若專注其一,必然減弱了對其他2項的注意程度。其中影像經營與配樂上的設計,則無疑皆來自創作者在真實事件外添加上的虛構配備,使整部電影充滿了虛構的特性。在這樣的概念下,我認為將《你的臉》歸類為劇情片也是絕對合適的。當然,這牽涉到紀錄片與劇情片的定義問題,也關係到紀錄片是否可以有所虛構、能容忍虛構到什麼程度?因為這些問題超出了本篇文章所要討論的範圍,就不繼續深究下去。
回來討論《你的臉》的創作美學,在討論蔡明亮電影作品時,不能略過他的招牌標誌「長鏡頭」不談。實際上,運用長鏡頭創作的電影人不少,不同的導演、攝影師運用的長鏡頭也有不同的風格特色,也有電影創作者的單一鏡頭時間比起蔡明亮的電影來得更長,比如阿利安卓·崗札雷·伊納利圖、洛伊安德森、畢贛等導演都是長鏡頭的愛用者。但互相比較之後,仍能觀察到蔡明亮使用的長鏡頭如何異於其他創作者,一般在使用長鏡頭時,為了持續吸引觀眾的注意力,不外乎有幾項特性:鏡頭持續運動、人物不停動作或對話、事件不斷發生,一般來說至少都會滿足一個以上的特性。這些特性幫助觀眾融入劇情,讓流暢的長鏡頭帶領觀眾進入電影世界,觀眾甚至可能因為專心在情節上而沒有意識到這是一個不剪輯的長鏡頭。然而蔡明亮的長鏡頭使用方式與上述手法完全對反,簡單來說,蔡明亮的鏡頭「長」,卻沒有事情在發生。蔡明亮的鏡頭是「不動」的,鏡頭不動、人物不動、情節更是不動,這樣的不動更加突顯了它的「長」。相較於一般電影總希望抓緊觀眾注意力,引導觀眾觀看重點,不論用的是何種方式(剪輯、表演、音樂),蔡明亮則意圖逆轉此準則,徹底向此種觀念說「不」。蔡明亮透過讓觀眾長時間觀看一組靜止凝結的長鏡頭,為了達成一個目的——使觀眾意識到自己正在「觀看」。觀眾習慣了畫面中有事情發生,對這樣的設計恐怕感到怪異,既然跟觀眾的習慣產生衝突,觀眾在看的當下就更難投入自身情感,繼而會抽離地意識到影像跟自己兩者的相對存在,透過意識到兩者的差異,觀眾明白自己正在「觀看」,這是蔡明亮透過長鏡頭獨創的「疏離效果」,強迫觀眾退一步,認知到自己與銀幕的隔閡與距離。因此,《你的臉》透過長鏡頭所展示的,並非對於影像的投入,而是經由「觀看」意識的形成來產生對影像的思考。
然而弔詭的是,《你的臉》所訴說的,是一個最需要同理心的故事(如果這算是一個故事),這與疏離效果讓觀眾難以認同、進入劇中角色的功用恰恰相反。綜合以上的討論,我們發現到《你的臉》在影像、聲音及整體結構安排上,並沒有做出讓觀眾進一步認同被攝者的設計。或許我們可以嘗試從另一個角度接近這些被攝者,那就是選角標準,雖然蔡明亮聲稱被攝者的挑選並無特定規則,但我們依然可透過其選擇的結果做出某些判斷。這些被攝者皆為老者,臉上滿佈歲月痕跡,充滿時間的鑿痕,連同拍攝地點的選擇(拍攝時中山堂為直轄市定古蹟,2019年經公告指定為國定古蹟),在在顯示了蔡明亮對於老人、老物、老建築之喜愛與眷戀。這樣的選角始於創作者的個人喜好,終於觀眾端的接收與評斷。無論如何,都難以想像一位對選角毫無興趣,又無法在電影中進一步認同被攝者的觀眾,可以愉快的享受這部電影。換句話說,其實蔡明亮為這部電影設立了一個門檻,要求觀眾本身,必須帶著體諒與包容而來,必須帶著同理與關懷而來,觀眾必須事先滿足這些道德標準,方能好好坐下來欣賞、享受畫面與聲音、享受與被攝者的安靜凝視對望。這樣一個條件,要求觀眾必需事先將被攝者認定為一個豐富而完整的個人,因此在電影中,實在沒有必要再一一補充贅述了。
蔡明亮透過一個一個長鏡頭、畫面與聲音的層層建構,打造了一個過於殊異的影像世界,這個世界遠離一般觀眾的想像,卻因此進入了前所未見的領域,幫助我們在既有的影像思索中,劈開一條新的道路,拓展我們的思考與認知。這是蔡明亮再一次影像創新的再一次實踐。最後,如果你打算進入《你的臉》的影像世界,請記得做好準備。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36會員
107內容數
電影是什麼? 電影的記憶、電影的未來、電影的空間、電影的啟示、電影的事件、電影的真實、電影的謊言、電影的模樣、電影的愛與死 看電影的人是一獨特的物種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蔡翔宇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喜劇與悲劇是孿生兄弟,相輔相生。某些人的悲劇是其他人的喜劇。小丑讓自己顯得滑稽可笑使他人歡樂,這是小丑的悲哀,小丑的自我傷害。
    由公視製作的新節目《我在市場待了一整天》,第一季共8集,每週會帶我們去拜訪一個台灣的傳統市場。跑遍台灣東南西北加外島,從蔬果、漁獲、藥材,從日常到節慶用品幾乎無所不包。
    《月事革命》得到第91屆奧斯卡最佳紀錄短片,紀錄一群女性在印度製造衛生棉並進行販售的故事。電影一開始,訪問者訪談了一連串的人,有男有女,問他們知不知道月經是什麼。結果是,知道的人害羞尷尬地不願意解釋,甚至連將「月經」2字說出口都不自在;也有不知道的人以為那是一種疾病。
    因為剛看完《百年孤寂》的緣故,在看紀錄片《馬奎斯如何成為馬奎斯》的時候,很容易就會將馬奎斯的成長過程拿來跟《百年孤寂》的內容對照,想要找到相似可以互相參照的部分,想要看到馬奎斯的生長環境是如何影響他寫作的。
    《痛苦與榮耀》有一個我認為極其驚人的結局,這個結局改變、推翻了我從電影開頭一路看下來的認知與理解。
《出走巴黎》的導演那達夫拉匹選擇用自己的語言講述自己族群的故事,值得我們為他喝采。試想有一天,你說著自己的語言卻沒人聽得懂,你只能以敵人的語言來做溝通,你願意嗎?
喜劇與悲劇是孿生兄弟,相輔相生。某些人的悲劇是其他人的喜劇。小丑讓自己顯得滑稽可笑使他人歡樂,這是小丑的悲哀,小丑的自我傷害。
    由公視製作的新節目《我在市場待了一整天》,第一季共8集,每週會帶我們去拜訪一個台灣的傳統市場。跑遍台灣東南西北加外島,從蔬果、漁獲、藥材,從日常到節慶用品幾乎無所不包。
    《月事革命》得到第91屆奧斯卡最佳紀錄短片,紀錄一群女性在印度製造衛生棉並進行販售的故事。電影一開始,訪問者訪談了一連串的人,有男有女,問他們知不知道月經是什麼。結果是,知道的人害羞尷尬地不願意解釋,甚至連將「月經」2字說出口都不自在;也有不知道的人以為那是一種疾病。
    因為剛看完《百年孤寂》的緣故,在看紀錄片《馬奎斯如何成為馬奎斯》的時候,很容易就會將馬奎斯的成長過程拿來跟《百年孤寂》的內容對照,想要找到相似可以互相參照的部分,想要看到馬奎斯的生長環境是如何影響他寫作的。
    《痛苦與榮耀》有一個我認為極其驚人的結局,這個結局改變、推翻了我從電影開頭一路看下來的認知與理解。
《出走巴黎》的導演那達夫拉匹選擇用自己的語言講述自己族群的故事,值得我們為他喝采。試想有一天,你說著自己的語言卻沒人聽得懂,你只能以敵人的語言來做溝通,你願意嗎?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接下來第二部分我們持續討論美國總統大選如何佈局, 以及選前一週到年底的操作策略建議 分析兩位候選人政策利多/ 利空的板塊和股票
Thumbnail
🤔為什麼團長的能力是死亡筆記本? 🤔為什麼像是死亡筆記本呢? 🤨作者巧思-讓妮翁死亡合理的幾個伏筆
Thumbnail
前言 為什麼蔡明亮拍的電影台詞總是那麼少?為什麼他總是非主流?推使他與眾不同的關鍵到底是什麼? 不同於以往的角色,蔡明亮化身鏡頭焦點,成為影像捕捉的要點,由同為馬來西亞人的蘇忠源導演所執導的紀錄片《昨天》,訴說了許多蔡明亮童年記憶裡頭與電影的牽絆,以及成長背景自由的氛圍,如何大大影響了他不隨波逐流、
Thumbnail
社會上存在許多潛規則,它們隱隱約約確實存在,但又似乎沒有嚴重到必須當下撻伐,只是不斷積累成為一種人生經驗,可怕的是一次又一次的經驗,我們開始認同 「我不值得更好的對待,因為我是個女孩」 「我不配擁有充滿善意的關係,因為我沒有打算懷孕生子」 「我沒有資格被愛,因為我...」(歡迎按照不同潛規則造樣句)
我不知道其他人是怎麼評論黃以曦的文筆的,不過從我大學閱讀她影評的印象,大約就是文青式影評的標竿:晦澀的文字組成(不是艱澀用字),恣意的、百科全書式的跳躍連結,駱以軍用語--當然還有長長的引文。這些並不構成問題,看不懂,也就算了。但是看了黃以曦寫蔡明亮《你的臉》的影評(https://thepolys
Thumbnail
使《你那邊幾點?》是一部社會寫實的電影,小康不太可能有閒暇時間,抑或開始走遍台北將時鐘轉成巴黎的時鐘,小康的動作比較像是一個「想像的」行動,或者是行為表演。時鐘象徵資本主義的標準化時間,但在這部影片中時鐘又矛盾地同時代表小康想念湘琪內在的心理時間。
Thumbnail
透過這部電影,我想探討電影的時間在什麼程度上反應出社會現實中的時間概念,以及電影如何反抗資本化與異化的社會時間。選擇《你那邊幾點?》的原因是這部片既討論社會時間,像是異地的時差,也透過敘事的設計,使得兩位主角的生活狀態對社會時間具有某種反身性。
Thumbnail
唯有語言在說與不說間抉擇、眼神在注視或迴避間閃爍、情感在保留或釋放間收弛,那才是直接注視內在靈動的時刻。這些靈動像是在透露被攝者內在有個偌大的空間,容許思緒在其間穿梭選擇,而當故事脫口而出的剎那,就像被打破的靜謐,空間存在的消息一哄而散。
Thumbnail
接下來第二部分我們持續討論美國總統大選如何佈局, 以及選前一週到年底的操作策略建議 分析兩位候選人政策利多/ 利空的板塊和股票
Thumbnail
🤔為什麼團長的能力是死亡筆記本? 🤔為什麼像是死亡筆記本呢? 🤨作者巧思-讓妮翁死亡合理的幾個伏筆
Thumbnail
前言 為什麼蔡明亮拍的電影台詞總是那麼少?為什麼他總是非主流?推使他與眾不同的關鍵到底是什麼? 不同於以往的角色,蔡明亮化身鏡頭焦點,成為影像捕捉的要點,由同為馬來西亞人的蘇忠源導演所執導的紀錄片《昨天》,訴說了許多蔡明亮童年記憶裡頭與電影的牽絆,以及成長背景自由的氛圍,如何大大影響了他不隨波逐流、
Thumbnail
社會上存在許多潛規則,它們隱隱約約確實存在,但又似乎沒有嚴重到必須當下撻伐,只是不斷積累成為一種人生經驗,可怕的是一次又一次的經驗,我們開始認同 「我不值得更好的對待,因為我是個女孩」 「我不配擁有充滿善意的關係,因為我沒有打算懷孕生子」 「我沒有資格被愛,因為我...」(歡迎按照不同潛規則造樣句)
我不知道其他人是怎麼評論黃以曦的文筆的,不過從我大學閱讀她影評的印象,大約就是文青式影評的標竿:晦澀的文字組成(不是艱澀用字),恣意的、百科全書式的跳躍連結,駱以軍用語--當然還有長長的引文。這些並不構成問題,看不懂,也就算了。但是看了黃以曦寫蔡明亮《你的臉》的影評(https://thepolys
Thumbnail
使《你那邊幾點?》是一部社會寫實的電影,小康不太可能有閒暇時間,抑或開始走遍台北將時鐘轉成巴黎的時鐘,小康的動作比較像是一個「想像的」行動,或者是行為表演。時鐘象徵資本主義的標準化時間,但在這部影片中時鐘又矛盾地同時代表小康想念湘琪內在的心理時間。
Thumbnail
透過這部電影,我想探討電影的時間在什麼程度上反應出社會現實中的時間概念,以及電影如何反抗資本化與異化的社會時間。選擇《你那邊幾點?》的原因是這部片既討論社會時間,像是異地的時差,也透過敘事的設計,使得兩位主角的生活狀態對社會時間具有某種反身性。
Thumbnail
唯有語言在說與不說間抉擇、眼神在注視或迴避間閃爍、情感在保留或釋放間收弛,那才是直接注視內在靈動的時刻。這些靈動像是在透露被攝者內在有個偌大的空間,容許思緒在其間穿梭選擇,而當故事脫口而出的剎那,就像被打破的靜謐,空間存在的消息一哄而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