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曾聽過卻又每天體驗的 「感情行銷」

2019/12/05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是人就會被感情影響,會被感情影響就會影響銷售
先說一下感情與理性的不同,理性指的是經過思考後選擇有需要且C/P值最高的,簡單來說就是簡單滿足食衣住行的最低標準,不過只要是人就有感情上的需求,所以除了滿足食衣住行外,還需要滿足心靈上的需求,例如喜好、快樂、炫耀、恐懼、認同等等,因此除了理性上的需要外更多的是想要,而感情行銷就是要藉由滿足人內心的渴望。
單就感情這兩字卻是行銷人無法避免的基礎功夫,但是在行銷學之中感情頂多被規範在消費者心裡學稍微提一下,然而感情行銷卻在真實的行銷世界中無所不在,即便是多理性的AI科技還是網路環境,因為會購買你的商品終究是”人”,只要是人就無法避免感情的影響。
理性的行銷方式就是不斷的告訴你這商品有多好,優點有哪些、會對你有多少幫助、數據是多少、比其他同類型商品高多少%,就如同像是醫學系的老師在講台上細說者治病開刀的一切理論,一點一滴地慢慢影響你的行為。
而感性行銷則是用說故事、看youtobe上令人落淚的廣告影片、訴說本省人被外省欺負要團結等橋段,就如同你看者躺在病床上無力回天即將過世的親人,你只能握緊雙拳立志努力學醫,當下就能深遠影響你的行為。
“人”終究是感情動物,我們會哭泣、會恐懼、會害怕、也會快樂,一切的感情都在驅動人類的每一個行動,你會為了小孩更好的未來而消費,你會為了擔心將來老了能有所依靠而消費,你會為了體驗快樂的感受而消費,你會為了滿足內心各種渴望而消費一切。
從大的案例來說,世界級對於感情行銷的手段,就如同運用恐懼心理所創造出來的碳排放交易,國家級的”別讓孩子輸在起跑點上”所創造出來的幼兒教育、營養食品等,雖然看起來很正常也沒什麼特別,但其實都是在默默的操作你我的情緒,就算再理性的人知道了真相,卻還是受到情緒的影響而無法自拔,如同台灣最常見到選舉,明明知道很多時候這些候選人真的沒有比較好,但是最後因為情感操作卻依然把票投下去,這些都是感情行銷的最佳案例。
當然感情行銷除了恐懼、害怕、痛苦等負面情緒操作,當然也有快樂、滿足、溫馨等正面情緒操作,例如:愛情的情人節(光棍節)消費,閱讀(書籍、影視)、旅行(生活體驗)、運動(興趣)等等,都是滿足幸福的正面情緒所創造出來的消費行為。
差別在感情行銷操作上正面與負面情緒之間後果有所不同,正面情緒雖然帶來的是好的一面,但會遠低於負面情緒所帶來的急迫性,相對會影響消費者對於消費行動的積極性,因此你會看到需要短時間快且有效率的產生影響行為的大多都是負面情緒的行銷手法,這點看每次台灣的選舉就知道了,但相對來說負面情緒的行銷也會帶來不舒服的影響,例如沒有達到預期的後悔、當回歸理性時對於企業方的反感、甚至是對立情況出現。
而正面情緒的行銷手段,雖然影響消費者的速度慢,但卻不會有任何副作用產生,說白了就是負面情緒行銷就像拿槍指者你的腦袋要你馬上去做,而正面情緒的行銷是在你面前放上各種美食、鈔票、俊男美女來吸引你主動去做。
然而感情行銷在科技年代一直以來很少被提起,因為不夠新穎、不夠潮流、也不夠能吸引企業主的目光,你這八百年前說不清、道不明的沒有明確的數字佐證的感情行銷,哪裡能比的上AI高科技、高數據、高計算,精準到不行的行銷手段,就如同我在「新未來行銷:量身訂做+精準打擊式的行銷」裡面有提到能讓過去行銷的手段從拿者散彈槍當成狙擊槍射,不但是一大片的精準攻擊,連子彈都是是為每個不同的人量身打造,在有者大量的數據、明確的數字背書下,自然感情行銷在說服企業主上就不如其他行銷手段來的有說服力,使得感情行銷的潛力一直沒有被好好利用。
感情行銷要如何操作,我這邊舉幾個案例給各位參考:脫歐之戰(Brexit:The Uncivil War)值得一看,裡面提到take control(奪取控制)改為take back control(取回控制)就是運用感情作為標語的案例,市面上幾乎所有的時尚品牌也是感情行銷的很好案例,不斷的告訴你購買我的商品你就能多有面子,滿足了驕傲、炫耀的心理需求,de beers(戴比爾斯)的鑽石品牌,創造出”鑽石恆久遠,一顆永流傳” 並與結婚做連結,這些都是感情行銷的運用,當然這些品牌也賺得更多。
最後問兩個問題:假如你有個女兒,嫁了一個年輕有為年收入很好並且很疼老婆,因此你的女兒每天可以睡到自然醒,起床後可以享受早午餐,也不用親自帶小孩,並能夠經常自由的能逛街、與閨密下午茶、還能做各種沙龍美容,晚上先生下班回來也不用伺候,不用洗衣煮飯等家事,每天打扮的漂漂亮亮就好,請問這樣妳的女兒算是嫁得好不好?
另一個問題:假如你有個兒子,娶了一個媳婦,你兒子很疼這個老婆,每天努力上班賺錢,將錢交給老婆花用,這媳婦每天睡到自然醒,每天就是打扮的漂漂亮亮然後到處逛街,與她的閨密下午茶、做各種沙龍美容,晚上你兒子下班後還要做各種家事,請問你的兒子娶的媳婦娶的好不好?
這兩個問題就理性上來看是一樣的,但是當你帶入故事主角的父母時你自然就會受到感情的影響而產生好惡,或是你有不同的看法也可以在下方留言。
Richard Chan
Richard Chan
從設計進到廣告、從廣告做到行銷,一個喜歡行銷在市場打滾了二十幾年的行銷人,分享一些個人對於行銷的一些看法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