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坐,持咒跟禪定關係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打坐可獲得以下八種境界

色界禪定

  • 初禪
  • 第二禪
  • 第三禪
  • 第四禪

四無色定

  • 空無邊處定
  • 識無邊處定
  • 無所有處定
  • 非想非非想處定

以上都是精進打坐可獲得的禪定

而持咒,唸佛也可以獲得禪定。也稱三摩地,三昧

基本上都是一種定境。

就我基礎了解,禪定的獲得,只是修行過程中的一小部分。很多人似乎以為獲得禪定就以為證果了?

但就算修到最高境界非想非非想定,也是無法解脫,無法成佛


因此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才教我們要行六度波羅蜜


有了禪定只是第一步驟,要在定境中去思維佛法。往更深的地方探討

。斷滅所有的貪,瞋,痴,慢,疑,我執,分別。

最基本的自性,最基本的妙明真心,最基本的如來藏識

才會顯露出來。


所以當初我沒專研打坐,似乎還算走對方向。持咒一樣可以獲得禪定。我本來以為只有打坐,可以獲得禪定。但後來發現我錯了。

持咒,唸佛一樣可以獲得禪定。看您的根器適合什麼,就挑什麼一門深入下去了。你也可以挑打坐入定。端看個人根器!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大佛頂首楞嚴神咒的沙龍
13會員
23內容數
本版主要記錄楞嚴咒,次要記錄虛空藏咒,藥師咒的持誦心得以及記錄。
2019/12/15
解深密義經 本經提出的三性(tri-lakṣaṇā/tri-svabhāva)三無性思想是唯識宗的核心理論,也是佛教思想中最深奧的理論之一。 三性中: 遍計所執性 (parikalpita-svabhāva):人們妄執五蘊、十二處和十八界以及宇宙萬法都是實有,都有自性,並普遍執著這種假有;說明
2019/12/15
解深密義經 本經提出的三性(tri-lakṣaṇā/tri-svabhāva)三無性思想是唯識宗的核心理論,也是佛教思想中最深奧的理論之一。 三性中: 遍計所執性 (parikalpita-svabhāva):人們妄執五蘊、十二處和十八界以及宇宙萬法都是實有,都有自性,並普遍執著這種假有;說明
2019/12/15
最近很多文章,都發表在粉絲專頁上,沒在這裡更新。
2019/12/15
最近很多文章,都發表在粉絲專頁上,沒在這裡更新。
2019/12/05
常遇到很多朋友問我一些佛學的問題。但我非出家人,也不符合在家人的規定,只能算是一介凡夫。說要解答任何佛學問題,實在是不太具有資格。 我只能依據我自身修行體會到,盡可能的解答 我創立粉絲頁的宗旨,最大的目的只是有個記錄。若您有緣看到我寫的文章因而有所收穫,那我會非常開心。 我已立下誓
2019/12/05
常遇到很多朋友問我一些佛學的問題。但我非出家人,也不符合在家人的規定,只能算是一介凡夫。說要解答任何佛學問題,實在是不太具有資格。 我只能依據我自身修行體會到,盡可能的解答 我創立粉絲頁的宗旨,最大的目的只是有個記錄。若您有緣看到我寫的文章因而有所收穫,那我會非常開心。 我已立下誓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禪或是冥想因它對於大腦的放鬆有很大的幫助,在現代社會越來越多人關注,許多佛教團體甚至也常常以禪坐放鬆作為弘化的課程,期待讓大家能一起體驗禪坐的美好。
Thumbnail
禪或是冥想因它對於大腦的放鬆有很大的幫助,在現代社會越來越多人關注,許多佛教團體甚至也常常以禪坐放鬆作為弘化的課程,期待讓大家能一起體驗禪坐的美好。
Thumbnail
良因法師 著 良因曰 : 所謂的修行,便是恢復到心的本來面目,而不是要強加指引,希望心成為我們所期盼的「寂靜」狀態。 在此穩定的狀態中,修行大乘佛法,如普賢菩薩的十大行願:禮敬諸佛、稱讚如來、廣修供養……, 便有依止處,而念念增長功德。
Thumbnail
良因法師 著 良因曰 : 所謂的修行,便是恢復到心的本來面目,而不是要強加指引,希望心成為我們所期盼的「寂靜」狀態。 在此穩定的狀態中,修行大乘佛法,如普賢菩薩的十大行願:禮敬諸佛、稱讚如來、廣修供養……, 便有依止處,而念念增長功德。
Thumbnail
你看!俊虛老法師在舉辦三壇大戒時,修無法師本來是要護戒,但是住十天就說要去西方極樂世界,他只念一句佛號而已,就得自在往生。這就是「認份」啊!所以做人要認份,有認份的人,他不會我慢,如印光祖師常自稱:「慚愧僧」。你如果高高在上的,你要走能走得了嗎?想這樣,想那樣,想來想去,想一大堆,四邊都是魔鬼。
Thumbnail
你看!俊虛老法師在舉辦三壇大戒時,修無法師本來是要護戒,但是住十天就說要去西方極樂世界,他只念一句佛號而已,就得自在往生。這就是「認份」啊!所以做人要認份,有認份的人,他不會我慢,如印光祖師常自稱:「慚愧僧」。你如果高高在上的,你要走能走得了嗎?想這樣,想那樣,想來想去,想一大堆,四邊都是魔鬼。
Thumbnail
以前我師父就跟我們說,一天當中行解二門,行七解三。行門要占百分之七十,解門占百分之三十。因為如果沒有行門的這種堪能性的時候,第一個你聽的經沒有辦法攝持;第二個,聽久了你能夠攝持一點道理,但是有可能產生錯解。就像這個世間的,我們講個比較明顯的例子,像世間的做學術研究的人,他對佛法有興趣,他做學術的佛法
Thumbnail
以前我師父就跟我們說,一天當中行解二門,行七解三。行門要占百分之七十,解門占百分之三十。因為如果沒有行門的這種堪能性的時候,第一個你聽的經沒有辦法攝持;第二個,聽久了你能夠攝持一點道理,但是有可能產生錯解。就像這個世間的,我們講個比較明顯的例子,像世間的做學術研究的人,他對佛法有興趣,他做學術的佛法
Thumbnail
我們講《小止觀》,就是為了要成就止觀的力量,是為了這個。有止觀的力量,才能夠成就證量——調伏煩惱,乃至斷煩惱的證量,那才能夠真正地真實地自利與利他。不然說得天花亂墜,這個都是空的、都是虛的。說食不能數寶,必須要有止觀的力量。我們接著講坐禪。這個(坐),狹義地來說就是坐,腿一盤——單盤或者雙盤。
Thumbnail
我們講《小止觀》,就是為了要成就止觀的力量,是為了這個。有止觀的力量,才能夠成就證量——調伏煩惱,乃至斷煩惱的證量,那才能夠真正地真實地自利與利他。不然說得天花亂墜,這個都是空的、都是虛的。說食不能數寶,必須要有止觀的力量。我們接著講坐禪。這個(坐),狹義地來說就是坐,腿一盤——單盤或者雙盤。
Thumbnail
我們學過死無常——三根本、九因相,這些文字你要記下來。你剛開始如果記不下來的話,就先作個小抄。因為等到全部背下來再修觀,有時候要背很久。你就作個小抄,把重點寫下來、大綱寫下來、重要的語句寫下來,然後拿個經架放在前面,打坐、靜坐的時候先修止,止修完之後,就根據小抄的文來觀修。
Thumbnail
我們學過死無常——三根本、九因相,這些文字你要記下來。你剛開始如果記不下來的話,就先作個小抄。因為等到全部背下來再修觀,有時候要背很久。你就作個小抄,把重點寫下來、大綱寫下來、重要的語句寫下來,然後拿個經架放在前面,打坐、靜坐的時候先修止,止修完之後,就根據小抄的文來觀修。
Thumbnail
禪修重在體驗:中國人所謂的打坐,英文的名稱,就是冥想的意思。
Thumbnail
禪修重在體驗:中國人所謂的打坐,英文的名稱,就是冥想的意思。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