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訓與身念處

2023/05/08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禪或是冥想因它對於大腦的放鬆有很大的幫助,在現代社會越來越多人關注,許多佛教團體甚至也常常以禪坐放鬆作為弘化的課程,期待讓大家能一起體驗禪坐的美好。
有許多人也知道佛教的修行,禪坐是一個受歡迎(或相應)的方式,禪的基本原則,在法鼓山的教法是「身在哪裡,心在哪裡」、「清楚放鬆,全身放鬆」,很簡單,但很難時時做到;另一個修行方法,則稱為四念住,或是四念處,指從「身」、「」、「」、「」四個面向,建立持續及穩固的覺知。也就是觀察當下的身體、感受,心識,乃至於五蓋五蘊十二處七覺支四諦等法,明瞭其剎那生滅、無常、及無我的本質,斷除貪瞋痴煩惱,從苦解脫。(維基百科)
自己在禪修的修行體驗,來自法鼓山的教學,數息觀入門,從專注在呼吸開始,我的體會是禪坐是讓我們感受到身體呼吸直到念頭,當自己能訓練到以第三者的方式去觀察自己的念頭與情緒時,會比較不容易被情緒與念頭牽著走,而達到有「自主」的感覺,之前在聽海苔熊的播客節目時,他也提到,人生有無力感,有一些原因是因為生活上可自主控制的因素太少,當心能自主時,無力感便不會那麼強烈,就能體驗到一絲絲的「解脫味」。
上重訓課時,教練與我分享他去靜坐時的感受,他第一次靜坐,便能很快速的感覺到身體發熱的感覺,他自己也覺得相當神奇,彷彿感覺到自己身體中的「氣」在流動,有時聽師姐們分享也會有類似的經驗,但這些師姐們,都已經禪坐多年,我不禁思考,為何教練可以在第一次靜坐便能夠會有跟師姐多年精進相同的經驗?
在上重訓課程中,教練常常要我去感受要練的目標肌肉的拉伸,而且要精確的感覺,我突然發現,這與動禪中的原則「身在哪裡,心在哪裡」,有異曲同工之妙,教練想必在自己訓練過程,一定也是如此要求自己的,這與上述動禪的理念以外,其實也跟四念處的身念處有相似的地方:時時觀察自己的身體的狀態,無非也是一種禪修方式,也從這個小地方體會到行住坐臥皆是禪的道理。
身念處講的也是要我們用不淨觀去看待身體,聖嚴法師在《三十七道品講記》中講到:體會身體雖是歡愉來源,但也是苦痛來源。佛陀建議我們離開對身體的執著,聖嚴法師用積極面來看待身體,即是將身體當作一個修行的工具,擁有健康的身心,才有心力去修行,雖然重訓追求體態的好看,確實是執著的一種,但如果以動禪的方面來看待,尤其有做訓練的人也能體會,在每一組動作的最後幾下都是最痛苦的,如果能要求自己在那樣的狀況下訓練自己的意志力與控制,其實也是一個相當好的修行方式。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有時分享自己的美術歷程,有時分享學生遇到的問題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