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訓與身念處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禪或是冥想因它對於大腦的放鬆有很大的幫助,在現代社會越來越多人關注,許多佛教團體甚至也常常以禪坐放鬆作為弘化的課程,期待讓大家能一起體驗禪坐的美好。

有許多人也知道佛教的修行,禪坐是一個受歡迎(或相應)的方式,禪的基本原則,在法鼓山的教法是「身在哪裡,心在哪裡」、「清楚放鬆,全身放鬆」,很簡單,但很難時時做到;另一個修行方法,則稱為四念住,或是四念處,指從「身」、「」、「」、「」四個面向,建立持續及穩固的覺知。也就是觀察當下的身體、感受,心識,乃至於五蓋五蘊十二處七覺支四諦等法,明瞭其剎那生滅、無常、及無我的本質,斷除貪瞋痴煩惱,從苦解脫。(維基百科)

自己在禪修的修行體驗,來自法鼓山的教學,數息觀入門,從專注在呼吸開始,我的體會是禪坐是讓我們感受到身體呼吸直到念頭,當自己能訓練到以第三者的方式去觀察自己的念頭與情緒時,會比較不容易被情緒與念頭牽著走,而達到有「自主」的感覺,之前在聽海苔熊的播客節目時,他也提到,人生有無力感,有一些原因是因為生活上可自主控制的因素太少,當心能自主時,無力感便不會那麼強烈,就能體驗到一絲絲的「解脫味」。

上重訓課時,教練與我分享他去靜坐時的感受,他第一次靜坐,便能很快速的感覺到身體發熱的感覺,他自己也覺得相當神奇,彷彿感覺到自己身體中的「氣」在流動,有時聽師姐們分享也會有類似的經驗,但這些師姐們,都已經禪坐多年,我不禁思考,為何教練可以在第一次靜坐便能夠會有跟師姐多年精進相同的經驗?

在上重訓課程中,教練常常要我去感受要練的目標肌肉的拉伸,而且要精確的感覺,我突然發現,這與動禪中的原則「身在哪裡,心在哪裡」,有異曲同工之妙,教練想必在自己訓練過程,一定也是如此要求自己的,這與上述動禪的理念以外,其實也跟四念處的身念處有相似的地方:時時觀察自己的身體的狀態,無非也是一種禪修方式,也從這個小地方體會到行住坐臥皆是禪的道理。

身念處講的也是要我們用不淨觀去看待身體,聖嚴法師在《三十七道品講記》中講到:體會身體雖是歡愉來源,但也是苦痛來源。佛陀建議我們離開對身體的執著,聖嚴法師用積極面來看待身體,即是將身體當作一個修行的工具,擁有健康的身心,才有心力去修行,雖然重訓追求體態的好看,確實是執著的一種,但如果以動禪的方面來看待,尤其有做訓練的人也能體會,在每一組動作的最後幾下都是最痛苦的,如果能要求自己在那樣的狀況下訓練自己的意志力與控制,其實也是一個相當好的修行方式。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Keng-YU Lin-avatar-img
2024/12/04
最近遇到一位朋友,他沒有內觀禪修的經驗,只有健身房的重訓。可我卻在他的身上和對話中,感受到深切的身念住實踐:覺知身體、心理、感受和環境。無意間搜尋到您的文章,很開心知道原來也有人,對此有相似的觀察和體悟。謝謝您的書寫和分享。
地方老師的雜學社-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1/16
Keng-YU Lin 謝謝你的回覆!其實這平台有一陣子沒有更新了!上面我的重訓教練也跟我分享他的經驗,我後來想想,可能也是跟他重訓時候某程度也是修身念處的關係,後來我重訓的時候,其實也相當程度的更加專心於當下,這分享真的很神奇,也堅定了我對佛教的信心!
avatar-img
地方老師的雜學社的沙龍
78會員
120內容數
有時分享自己的美術歷程,有時分享學生遇到的問題
2025/01/16
回顧2024年精彩生活:京都參拜、馬拉鬆、三鐵、一日北高360、重訓寫真、展覽欣賞、飛輪教學、梵唄助唱等多元體驗。展望2025年目標:健體比賽、取得NSCA-CPT證照、拓展飛輪教學、經營畫室。
Thumbnail
2025/01/16
回顧2024年精彩生活:京都參拜、馬拉鬆、三鐵、一日北高360、重訓寫真、展覽欣賞、飛輪教學、梵唄助唱等多元體驗。展望2025年目標:健體比賽、取得NSCA-CPT證照、拓展飛輪教學、經營畫室。
Thumbnail
2024/04/01
當老師已經十年了,從充滿熱誠的老師到不必備課就能上台講整節課的職場老鳥,心情變化自然不說,還有許多外在大環境的情勢所逼,讓「成為老師」這個詞,從志業回到職業來看待。
Thumbnail
2024/04/01
當老師已經十年了,從充滿熱誠的老師到不必備課就能上台講整節課的職場老鳥,心情變化自然不說,還有許多外在大環境的情勢所逼,讓「成為老師」這個詞,從志業回到職業來看待。
Thumbnail
2024/03/26
好消息!學校好姐妹考上研究所了!工作十年的老師兼家庭主婦要準備不容易,但她的開心口氣感染了我。從固定思維轉為成長思維後,朋友的進步讓我開心,世界充滿探索慾望!祝我們能都追尋自己想要的生活。
Thumbnail
2024/03/26
好消息!學校好姐妹考上研究所了!工作十年的老師兼家庭主婦要準備不容易,但她的開心口氣感染了我。從固定思維轉為成長思維後,朋友的進步讓我開心,世界充滿探索慾望!祝我們能都追尋自己想要的生活。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人生中的第一次冥想和禪坐
Thumbnail
人生中的第一次冥想和禪坐
Thumbnail
禪或是冥想因它對於大腦的放鬆有很大的幫助,在現代社會越來越多人關注,許多佛教團體甚至也常常以禪坐放鬆作為弘化的課程,期待讓大家能一起體驗禪坐的美好。
Thumbnail
禪或是冥想因它對於大腦的放鬆有很大的幫助,在現代社會越來越多人關注,許多佛教團體甚至也常常以禪坐放鬆作為弘化的課程,期待讓大家能一起體驗禪坐的美好。
Thumbnail
良因法師 著 良因曰 : 所謂的修行,便是恢復到心的本來面目,而不是要強加指引,希望心成為我們所期盼的「寂靜」狀態。 在此穩定的狀態中,修行大乘佛法,如普賢菩薩的十大行願:禮敬諸佛、稱讚如來、廣修供養……, 便有依止處,而念念增長功德。
Thumbnail
良因法師 著 良因曰 : 所謂的修行,便是恢復到心的本來面目,而不是要強加指引,希望心成為我們所期盼的「寂靜」狀態。 在此穩定的狀態中,修行大乘佛法,如普賢菩薩的十大行願:禮敬諸佛、稱讚如來、廣修供養……, 便有依止處,而念念增長功德。
Thumbnail
你看!俊虛老法師在舉辦三壇大戒時,修無法師本來是要護戒,但是住十天就說要去西方極樂世界,他只念一句佛號而已,就得自在往生。這就是「認份」啊!所以做人要認份,有認份的人,他不會我慢,如印光祖師常自稱:「慚愧僧」。你如果高高在上的,你要走能走得了嗎?想這樣,想那樣,想來想去,想一大堆,四邊都是魔鬼。
Thumbnail
你看!俊虛老法師在舉辦三壇大戒時,修無法師本來是要護戒,但是住十天就說要去西方極樂世界,他只念一句佛號而已,就得自在往生。這就是「認份」啊!所以做人要認份,有認份的人,他不會我慢,如印光祖師常自稱:「慚愧僧」。你如果高高在上的,你要走能走得了嗎?想這樣,想那樣,想來想去,想一大堆,四邊都是魔鬼。
Thumbnail
當我們意識到人類與其他形式的生命或物質存在關係密切時,又怎能不對萬物產生同情心和關懷呢?這種擴及所有地方一切生命的慈悲,來自於「我們其實都是一家人」的洞見,這就是佛教慈悲的基礎。
Thumbnail
當我們意識到人類與其他形式的生命或物質存在關係密切時,又怎能不對萬物產生同情心和關懷呢?這種擴及所有地方一切生命的慈悲,來自於「我們其實都是一家人」的洞見,這就是佛教慈悲的基礎。
Thumbnail
五停心: 簡單來說,是五個淨化心靈、促進禪定的方法。禪定在中國又稱為止。 然而「止」不過是觀的基礎,觀這個字有觀看或觀想的意思。心一旦透過「定」獲得淨化和統一,他就會變得很深邃、很有力很清澈。 四念處:基本上就是「觀」的四種方法,透過對身、受、心、法四者的觀想,我們可以拔除貪
Thumbnail
五停心: 簡單來說,是五個淨化心靈、促進禪定的方法。禪定在中國又稱為止。 然而「止」不過是觀的基礎,觀這個字有觀看或觀想的意思。心一旦透過「定」獲得淨化和統一,他就會變得很深邃、很有力很清澈。 四念處:基本上就是「觀」的四種方法,透過對身、受、心、法四者的觀想,我們可以拔除貪
Thumbnail
學會如何「打坐」之後,第二步便可以來修練「正念冥想」了。 何謂「正念冥想」? 正確的說,「正念」和「冥想」是兩個概念。 所謂「正念」,是有意識地察覺。是一種注意力的練習。它可以訓練一個人的專注力維持在當下。也就是說通過此練習,可以有意識地察覺、集中注意力在當下的想法、感覺、行為和一切的事情上。
Thumbnail
學會如何「打坐」之後,第二步便可以來修練「正念冥想」了。 何謂「正念冥想」? 正確的說,「正念」和「冥想」是兩個概念。 所謂「正念」,是有意識地察覺。是一種注意力的練習。它可以訓練一個人的專注力維持在當下。也就是說通過此練習,可以有意識地察覺、集中注意力在當下的想法、感覺、行為和一切的事情上。
Thumbnail
禪修重在體驗:中國人所謂的打坐,英文的名稱,就是冥想的意思。
Thumbnail
禪修重在體驗:中國人所謂的打坐,英文的名稱,就是冥想的意思。
Thumbnail
六祖法寶壇經淺釋 蔡師兄:《六祖法寶壇經》是精舍送給大家最好的禮物,大家要勤加薰習,必有所獲。汝得人身不修道,如入寶山空手歸。 《金剛經》指示目標,《六祖大師法寶壇經宗寶本》為施行細則,日讀兩品,時時內省,配合實踐,日久功深。
Thumbnail
六祖法寶壇經淺釋 蔡師兄:《六祖法寶壇經》是精舍送給大家最好的禮物,大家要勤加薰習,必有所獲。汝得人身不修道,如入寶山空手歸。 《金剛經》指示目標,《六祖大師法寶壇經宗寶本》為施行細則,日讀兩品,時時內省,配合實踐,日久功深。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