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歷史上第一部被翻成英文的中文文獻為何?答案竟不是南京條約

更新 發佈閱讀 6 分鐘

1840年發生的鴉片戰爭是中國近代史上一個具劃時代意義的歷史事件。英國政府為了打開中國市場不惜採取武力行動,派出遠征艦隊前來中國逼迫道光皇帝求和,簽下了中國近代史上第一個不平等條約——南京條約。這起歷史事件不僅迫使滿清政府統治下的中國踏入由英國政府所主導的世界體系,同時也開啟了中國不斷受到外強欺侮的歷史。

raw-image

然而,歷史課本較少提及的是,英國政府在鴉片戰爭爆發以前對於中國其實並非總是抱持著敵對的態度。事實上,英國商人在鴉片戰爭爆發以前已經在廣州進行貿易長達數百年。雖然受到滿清政府的限制而常感不便,甚至偶爾為此和當地居民及官員發生衝突,英國商人大抵上能夠在廣州和平經商。許多英國商人為了維護其在中國經商所可能得到的龐大利潤,甚至非常願意尊重中國的法律、習俗及文化,惟恐觸怒滿清政府當局。喬治.湯馬士.斯當東(George Thomas Staunton,1781—1859,為了與其父親區分,又被稱為「小斯當東」)便是其中一位這樣子的英國商人。

raw-image

小斯當東是英屬東印度公司在十九世紀初派駐在廣州的「大班」,相當於該公司在中國的區域總經理,負責維持該公司在中國的商業利益。英屬東印度公司在十九世紀是英國最大的跨國企業,得到英國政府授權壟斷英國本土及其殖民地在東亞地區的全部商業活動。英國政府甚至允許英屬東印度公司能夠維持一支隸屬該公司的私人艦隊,好保其商船順利地在東亞地區免自由航行。

小斯當東的父親——喬治‧倫納爾德‧斯當東(George Leonard Staunton,又被稱為「大斯當東」)——是代表英國政府出使中國的馬戛爾尼的副手兼書記。大斯當東曾經帶他跟著馬戛爾尼一起前往北京面見正在慶祝大壽乾隆皇帝。在馬戛爾尼使節團失敗後,大斯當東把他年僅十二歲的兒子留在了廣州,並讓他加入了英屬東印度公司學習從商。為此,小斯當東在十二歲以後的大半歲月,都在中國廣州度過。

raw-image

小斯當東任職於英屬東印度公司期間勤練中文,成為了當時中國境內少數能夠使用中文的英國人。在十九世紀初拿破崙戰爭期間的某次意外中,一艘叫作普羅維斯登號(Provindence)的英國軍艦在中國東南沿海,誤把一艘中國漁船當作法國軍艦展開炮擊,重傷了幾名中國漁民。憤怒的兩廣總督於是要求英國海軍交出犯案的水手,並讓他們在總督衙門接受滿清政府的審判。小斯當東的中文化解了這起即將演變成外交災難及軍事衝突的意外。他受到英屬東印度公司的委託,代表英國政府前往總督衙門,藉由流利的中文為犯案的英國水手辯護,給予兩廣總督極佳的印象。他成為了中國歷史上第一位踏入廣州城內及總督衙門的英國人。此外,他的中文亦為此受到了英屬東印度公司的肯定,被評選為該公司在廣州的主要負責人「大班」。

也是在為普羅維斯登號水手辯護期間,小斯當東發現了一件讓他頗為興奮的事情:中國竟然是一個成文法國家。在審判的過程中,他見到了由滿清政府所編篡的成文法典《大清例律》,也見到了政府官僚確實依據《大清例律》來審判案件。當時,英國政府對於中國歷史仍然不太了解。許多英國本土的官員及學者認為中國是一個野蠻又落後的國度,不太可能出現成文法典。小斯當東的發現推翻了他們對於中國的見解。

於是,小斯當東回到廣州後便把他偷偷從總督衙門攜出的《大清例律》副本翻譯成英文並於1810年於倫敦出版,讓它成為了歷史上第一部被翻譯成英文的中文文獻。在前言中,小斯當東主張中國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文明,擁有自己的法律、習俗及文化,並認為《大清例律》的存在便是這一點的最好證明。為此,他呼籲英國本土的官員及學者應當學習並尊重中國的法律、習俗及文化,好讓英國能夠永遠地和這個國度和平共存及貿易。他在完成翻譯並出版英文版的《大清例律》後更藉由自身影響力,敦促英國政府再次派出使節團前往北京,希望藉由外交及談判手段來解決兩國在經濟上的矛盾,於是促成了阿美士德使節團。

可惜的是,小斯當東的見解及呼籲並未在英國本土受到太大的響應。阿美士德使節團依舊以失敗告終。隨著英國政府在1833年解除英屬東印度公司在東亞地區的壟斷權,越來越多英國商人得以不受該公司的節制作為個體戶來到中國經商。這些作為個體戶的英國商人為了快速累積個人財富而不計代價,開始大量走私鴉片至中國販售。此外,他們對於滿清政府為外國人在中國經商所設下種種限制也日益感到不滿,紛紛回國遊說英國政府派出遠征艦隊前來中國。

小斯當東退休並回到英國後,藉由其德高望重當選了國會議員。在擔任國會議員期間,他力主英國政府盡量避免激怒滿清政府,並強調英國政府應當尊重中國的法律、習俗及文化,藉由外交及談判方式解決兩國紛爭,藉此保障英國本土及其殖民地在經濟的利益。然而,眼見自己服務了大半輩子的公司在1833年被解除壟斷權,他清楚地意識到英國本土的政局已變。

1839年,道光皇帝派遣欽差大臣赴廣州禁煙。林則徐逼迫駐紮在廣州的英國商人及其他外國商人交出鴉片並銷毀。此一事件傳回英國本土後,國會議員為此爭論良久。在政治氛圍的壓力下,小斯當東在是否派派出遠征艦隊前往中國一案上最終投下了贊成票。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鮪魚‧三明治的沙龍
1會員
3內容數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廣州,中國南端的國際城市,自唐代以來一直是對外貿易的中心。在明末清初時期,廣州貿易受葡萄牙人壟斷,但英國商人勇於冒險,努力尋找貿易機會。雖然清朝曾禁止對外貿易,但廣州仍是最繁榮的口岸之一。廣州的貿易史體現了中國對外貿易政策的特點,並促進了文化和經濟交流。如今,廣州仍是現代中國的商業重鎮之一。
Thumbnail
廣州,中國南端的國際城市,自唐代以來一直是對外貿易的中心。在明末清初時期,廣州貿易受葡萄牙人壟斷,但英國商人勇於冒險,努力尋找貿易機會。雖然清朝曾禁止對外貿易,但廣州仍是最繁榮的口岸之一。廣州的貿易史體現了中國對外貿易政策的特點,並促進了文化和經濟交流。如今,廣州仍是現代中國的商業重鎮之一。
Thumbnail
前言 清領前期跟後期最主要差別點在於,台灣從原本與中國連結的架構中跳脫出來,與世界經濟貿易體系連結。從很大的經濟體中跳到一個更大的經濟體,隨之而來是台灣發大財並帶來截然不同的政治、經濟、社會轉變。
Thumbnail
前言 清領前期跟後期最主要差別點在於,台灣從原本與中國連結的架構中跳脫出來,與世界經濟貿易體系連結。從很大的經濟體中跳到一個更大的經濟體,隨之而來是台灣發大財並帶來截然不同的政治、經濟、社會轉變。
Thumbnail
1689/8/27《尼布楚條約》,「中國」是什麼?
Thumbnail
1689/8/27《尼布楚條約》,「中國」是什麼?
Thumbnail
對茶如癡如狂,書單也逐漸偏移--今天要來分享的書,剛好結合了「茶」、「職人」與「歷史」,都是我難以抗拒的關鍵字啊! 十九世紀,在中英兩國的貿易角力下,誰也沒想到兩種植物:罌粟與茶葉,不僅在檯面下改變了人民的飲食需求,更掀起了一場「沒有下午茶,毋寧死」的大戰--「#鴉片戰爭」。
Thumbnail
對茶如癡如狂,書單也逐漸偏移--今天要來分享的書,剛好結合了「茶」、「職人」與「歷史」,都是我難以抗拒的關鍵字啊! 十九世紀,在中英兩國的貿易角力下,誰也沒想到兩種植物:罌粟與茶葉,不僅在檯面下改變了人民的飲食需求,更掀起了一場「沒有下午茶,毋寧死」的大戰--「#鴉片戰爭」。
Thumbnail
跟我差不多年紀的六七年級生, 一定都有在高中時背誦清末不平等條約的那段辛苦回憶. 但背來背去, 會不會冒出來一個疑問: 當然還有一次比一次更多的戰爭賠款. 然後, 然後就沒啦? 不是說鴉片戰爭開啟了中國淪落到次殖民地的悲慘地位嗎?這不是很反邏輯嗎? ———————— ————— 在中方的立場,
Thumbnail
跟我差不多年紀的六七年級生, 一定都有在高中時背誦清末不平等條約的那段辛苦回憶. 但背來背去, 會不會冒出來一個疑問: 當然還有一次比一次更多的戰爭賠款. 然後, 然後就沒啦? 不是說鴉片戰爭開啟了中國淪落到次殖民地的悲慘地位嗎?這不是很反邏輯嗎? ———————— ————— 在中方的立場,
Thumbnail
1910~1941這段兩次世界大戰之間的近現代歷史,對2020年代的我們來說還距離不到一百年,卻近乎是一段被遺忘了的歷史。會被遺忘我感覺是因為還很難對這段歷史下註解,越是近代的歷史,就越會跟現在身處的社會有更多的牽扯
Thumbnail
1910~1941這段兩次世界大戰之間的近現代歷史,對2020年代的我們來說還距離不到一百年,卻近乎是一段被遺忘了的歷史。會被遺忘我感覺是因為還很難對這段歷史下註解,越是近代的歷史,就越會跟現在身處的社會有更多的牽扯
Thumbnail
小斯當東是英屬東英度公司派駐在中國的要員,為了引介中國給英國同胞了解,於十九世紀初英譯了一份他認為最能代表中國文明的文獻——然而,這份文獻既不是中國士人引以為豪的論語孟子,也不是科舉考試必考的四書五經。但經由他的翻譯,這份文獻為成為歷史上第一部被翻成英文並出版的中文書,也成為英國認識中國的起始點。
Thumbnail
小斯當東是英屬東英度公司派駐在中國的要員,為了引介中國給英國同胞了解,於十九世紀初英譯了一份他認為最能代表中國文明的文獻——然而,這份文獻既不是中國士人引以為豪的論語孟子,也不是科舉考試必考的四書五經。但經由他的翻譯,這份文獻為成為歷史上第一部被翻成英文並出版的中文書,也成為英國認識中國的起始點。
Thumbnail
一場發生在台灣最南端的小衝突,竟然掀起整個東亞的大海嘯。如果當時在琉球漂流民與台灣原住民之間有個通譯幫忙溝通的話,整個大東亞,或許就不會是今天這樣了
Thumbnail
一場發生在台灣最南端的小衝突,竟然掀起整個東亞的大海嘯。如果當時在琉球漂流民與台灣原住民之間有個通譯幫忙溝通的話,整個大東亞,或許就不會是今天這樣了
Thumbnail
香港新中史學社 27/07/2018 緒論 既然這個所謂“中國”的圈養概念已是那麼模糊, 那麼香港又是否“自古以來”便屬於這個圈呢?#鄭培凱 說 「九龍城宋王(皇)臺附近早前因港鐵沙中綫工程發現嘅宋
Thumbnail
香港新中史學社 27/07/2018 緒論 既然這個所謂“中國”的圈養概念已是那麼模糊, 那麼香港又是否“自古以來”便屬於這個圈呢?#鄭培凱 說 「九龍城宋王(皇)臺附近早前因港鐵沙中綫工程發現嘅宋
Thumbnail
「洋務運動」為中國社會的專制升級創造了物質條件。同樣,我們也可以說,至今為止,西方世界對中國最大的影響就是為中國社會的專制升級提供了外部輸入。近現代中國歷史本是中國文化的題中之義,至今為止,並沒有被西方文化改變方向,是中國「君權至上」的核心價值觀在新的外部條件下並借助於外來軀殼的繼續展開與升級。
Thumbnail
「洋務運動」為中國社會的專制升級創造了物質條件。同樣,我們也可以說,至今為止,西方世界對中國最大的影響就是為中國社會的專制升級提供了外部輸入。近現代中國歷史本是中國文化的題中之義,至今為止,並沒有被西方文化改變方向,是中國「君權至上」的核心價值觀在新的外部條件下並借助於外來軀殼的繼續展開與升級。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