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教的起源?
胎教是孕婦在懷孕期間,透過外在環境刺激對嬰兒進行的一種教育和感化方式,有助於胎兒的人格、智力、情感、語言等發展。透過規律的運動、健康的飲食、保持愉快心情、聽音樂、繪畫、說故事等等,對寶寶帶來正面的影響。
其實胎教在中國有著悠久的歷史,有許多古代書籍中都提及胎教的重要意義。例如《列女傳》中有記載,在周朝時期,周文王的母親太任懷孕的時候,不看不正經的顔色,不聽淫穢的聲音,不說狂傲的話語,做了很好的胎教,周文王之所以出生後就非常聰明,學習時能舉一反三,歸功於母親太任的胎教。這可說是中國第一個進行胎教的人了。
另外大家耳熟能詳孟母三遷故事中,孟子的母親孟母,也很重視胎教,《韓詩外傳》中提到,孟母懷孕時,坐席擺得不端正就不坐,切肉切得不正也不吃,如此做好胎教。孟子後來成為儒家的亞聖,孟母教育的功勞不可小覷。
發展到現代,胎教的方式更是五花八門,不論如何,胎教都代表著母親對孩子的重視和愛,期許孩子能健康成長。
🌀部落格專題:如何培養孩子的閱讀和寫作能力?
🌀FB:Emma國文・閱讀寫作
🌀IG:EMMA國文
🌀Line官方帳號:@792huslk
🌀著作:《趣味中文典故繪本:輕鬆學語文素養》
👉🏻如果喜歡文章送我一個【愛心】❤️
👉🏻持續獲得實用內容請按【追蹤】✅
👉🏻文章幫助到你歡迎給點【贊助】💎
你的鼓勵是我持續創作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