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心得]不彆扭的練習-原來我這麼彆扭

更新於 2020/01/10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當下突然看到這本書 覺得完全貼合我這段不知該從何時計起的詭異情緒

有種恍然大悟: 啊 原來我是情緒彆扭了呀

於是最後拿去櫃台結帳
當天去書局其實原本預訂要買的書是 "雖然想死 但還是想吃辣炒年糕"
逗趣又厭世的標題+可愛的插畫 和對話式的內容一直讓我很想買回來看
但...... 只好先放下回再閱讀了


不確定是否每本心理治癒相關的書讀起來時都會有種心有戚戚焉
[ 對! 就是在說我 ] 的這種想法
之前瞥到不記得哪裡的一句話說這也是心理學的某種反應
一首歌或一本書的某些內容會自我投射到自身經歷和感情而心有戚戚焉
但我想也是因為我挑選的書大多也都是相關於自己的心理狀況
所以會有一種認同理解感也很合理吧
這本書中不斷重複和強調的大觀念 [活在當下 找回自我感知的能力]
又叫自我中心心理學
從前面幾頁就已經開始在描述解釋這個理念直到最後都是
而我也像書裡描述的彆扭人一樣直覺反應: 這樣好嗎? 不會很無理任性 又傷害到別人嗎
看到這已經罵聲 Sh*t! 又中了裡面所說的 它者中心 的人
因為只顧著他人 忘記最重要的是照顧自己
從小到大不少被公主罵過 : 你很自私 / 自以為是/ 自我為中心
儘管我很困惑我到底做了什麼十惡不赦的事
但至少自我中心這個詞彙在我心裡已經蒙上罪惡這個標籤
我想 大多數人聽到自我中心應該也都會往負面去想芭
自我中心的人就像完全不顧他人想法與心情 只顧自己開心和所想
聽起來好像倒也符合書中所提及的
但不同的是 出發點變成把自己從往往塞在最後的順序拉到前面
讓自己能好好在乎並關注當下所想和真實感受
照顧好自己遠離傷害 但其實並沒有傷害他人的動機
不知道從何開始我每句講出來的話大多會經過腦袋裡幾圈的思考才講出來
潛意識害怕再次被這樣責怪 當然也不想傷害到別人
看完書後卻也發現這樣的過程最後所衍發的不只傷害了自己 其實也會出現真正傷害別人的舉動
儘管那是無意識的防衛行為 卻反射性做出可以讓對方感受到的傷害
此外原本可能是美意的出發點卻一發不可收拾的讓我忘記如何重新拾回原始的自我感知
慢慢的變得很壓抑 很客套 很有距離感 忽視自己也深陷憋扭情緒中
書裡舉的幾個例子我看得歷歷在目
尤其是與公主從小相處用這樣扭曲情緒處理後的後遺症
因為不知如何是好的不斷壓抑
在情緒勒索和壓抑後憋扭情緒的交替下
確實如書中所說的我會不時出現很多爆炸性的扭曲想法
很多激烈性的詞句不時的在腦袋不停跑動
扭曲完後又要害怕自己為何有這些念頭 然後再次被罪惡感纏身
儘管不停用理性思考說服自己 卻仍不由自主的深陷那樣的氛圍或情緒中
書裡也提到了這樣的現象
因為感知行為本能壞掉了 只能不停用思考來解決造成的假情緒
不斷的重複 然後身陷負面情緒當中...
看了好久我也一直想知道那到底如何解決 為何不寫具體一點
像一個藥方一樣 吞完藥就沒事了
解決方法說起來很簡單 就是書裡從頭到尾不斷重複的
感知當下 活在當下。
但其實很難
尤其對於長期用這樣的方式生活的人
但我看到了很重要的一點
感知並理解當下的自己
接納任何狀態下的自己,貼近自己,給自己一個緊緊的擁抱
這大概是身陷罪惡感裡的自己長久以來一直沒有做到的事吧
只顧著不斷否定邪惡的自己 和不符合這世界的完美期待
卻忘了理解這樣的自己
但當然也不能演變成不停無病呻吟被害妄想的受害者一樣
只要好好的面對自己 回歸到單純的感知就好
這不是一件簡單的事
是一個練習
而且是要不停的練習才能慢慢找回的人類本能
期許我能在不停練習下擺脫彆扭的情緒
滿足自己總想達成的真正的自在和自由
不斷的練習將自己感知到的當下情緒,無論是正面或負面,每一次都將它化解或是滿足它,相信情緒愈來愈憋扭的情況一定會減少,並漸漸解開心裡的疙瘩。
在日常生活中一點一點地慢慢增加讓自己感到愉快的經驗。如果能滿足自己這一刻感到的渴望和心情,讓心得到釋放,共感能力和共鳴能力也會開始活絡起來。
不想做有不要做的自由。
(移文日期: Jan07Tue2020)
avatar-img
3會員
16內容數
紀錄與[她]的生活,誠實面對自己所有樣貌和感受,儘管再邪惡不堪的自己也能在這得到一絲解放的自由。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Thumbnail
 「當你真心渴望某樣東西時,整個宇宙都會聯合起來幫助你完成 」 ——撒冷之王《牧羊少年奇幻之旅》 【概要】   一個牧羊少年追尋夢的故事,故事描寫他在過程中遇到的人、事、物,有快樂有浪漫,也有荒唐與困境,而少年是如何在這路途上去面對以及克服,最終......
Thumbnail
因為疫情,大家原本喜歡的外出旅遊都暫時停止,甚至有很多人在家久了感到憂鬱和悲傷。但是,身為障礙者、青貧族和宅宅的我卻無法理解,為了工作、家庭忙碌,放假只想休息睡覺、沒足夠的金錢去一趟夢想的旅遊,可能才是上班族的真實寫照。
Thumbnail
你是否過著看似永不改變的人生? Triggers, for propelling yourself. Creating behavior that lasts becoming the person you want to be. What are your triggers ?
Thumbnail
作者廖瞇的哥哥是一般大眾所稱的繭居族,大學畢業後失業在家十餘載,靠家人供養,就像尊佛。他怕髒、怕吵,對聲音極度敏感。因為覺得這個世界很髒,所以他待在房間。(書中廖瞇稱自己的哥哥為「滌」,取洗滌的意思)瞇把和哥哥進行的無數對話紀錄下來,另外也寫滌爸和滌媽。 期望在無數對話的過程中,朝理解一步步邁進。
Thumbnail
自古以來的愛,有著美好的結局,都成為人們相似的甜美印記,而帶著遺憾完結的,卻成了一個個關於愛的故事。我們能做的,也許是透過幾首歌曲、幾部電影中,尋找共鳴得以慰藉,而《後來的我們》便是這樣的一部電影。
Thumbnail
和友少、果青這類殘念式喜劇比較不一樣的是,本作走的路線屬於那種極端的類型,簡單來說,就是「看人出糗好好笑」的那種。 其實我一直在想,劇情表現方式沒有問題,然後音樂、畫面都很不錯,但會讓人某種程度「不」想看下去的作品,到底存不存在呢? 正當我想到這裡的時候,本作就出現在我眼前了XD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Thumbnail
 「當你真心渴望某樣東西時,整個宇宙都會聯合起來幫助你完成 」 ——撒冷之王《牧羊少年奇幻之旅》 【概要】   一個牧羊少年追尋夢的故事,故事描寫他在過程中遇到的人、事、物,有快樂有浪漫,也有荒唐與困境,而少年是如何在這路途上去面對以及克服,最終......
Thumbnail
因為疫情,大家原本喜歡的外出旅遊都暫時停止,甚至有很多人在家久了感到憂鬱和悲傷。但是,身為障礙者、青貧族和宅宅的我卻無法理解,為了工作、家庭忙碌,放假只想休息睡覺、沒足夠的金錢去一趟夢想的旅遊,可能才是上班族的真實寫照。
Thumbnail
你是否過著看似永不改變的人生? Triggers, for propelling yourself. Creating behavior that lasts becoming the person you want to be. What are your triggers ?
Thumbnail
作者廖瞇的哥哥是一般大眾所稱的繭居族,大學畢業後失業在家十餘載,靠家人供養,就像尊佛。他怕髒、怕吵,對聲音極度敏感。因為覺得這個世界很髒,所以他待在房間。(書中廖瞇稱自己的哥哥為「滌」,取洗滌的意思)瞇把和哥哥進行的無數對話紀錄下來,另外也寫滌爸和滌媽。 期望在無數對話的過程中,朝理解一步步邁進。
Thumbnail
自古以來的愛,有著美好的結局,都成為人們相似的甜美印記,而帶著遺憾完結的,卻成了一個個關於愛的故事。我們能做的,也許是透過幾首歌曲、幾部電影中,尋找共鳴得以慰藉,而《後來的我們》便是這樣的一部電影。
Thumbnail
和友少、果青這類殘念式喜劇比較不一樣的是,本作走的路線屬於那種極端的類型,簡單來說,就是「看人出糗好好笑」的那種。 其實我一直在想,劇情表現方式沒有問題,然後音樂、畫面都很不錯,但會讓人某種程度「不」想看下去的作品,到底存不存在呢? 正當我想到這裡的時候,本作就出現在我眼前了X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