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電子情人夢(13):從老立志 - 遠離平庸的邪惡

我的電子情人夢(13):從老立志 - 遠離平庸的邪惡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可使食無肉,不可居無竹;無肉令人瘦,無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俗士不可醫 -蘇軾。

2020年步入63,說來慚愧,一生從小未立過任何大小志。搞不清楚小學怎麼讀的,國中是免試升學,至於新竹中學、中原理工學院、預官役、社會做事,完全是走一步算一步;完全胸無大志,倒也是與世無爭。只曉得好像我的觀念與想法與台灣主流社會,差異好大。後來,認識了”人類動態論”(Human Dynamics),終於知道原來如此的我,也就是認識自己。『一型人』的優點與缺點,我全都跑不掉,凡人一個。

<<< 人生宛如浮萍。>>>

<<< 人生宛如浮萍。>>>

2019的三個願望全部落空,連體重要增加一公斤都這麼困難。想一想也不跟先天潛意識作戰了(人類動態論歸屬於潛意識)。『一型人』終其一生的體型與體重似乎很難變動。根據觀察,心型人愛吃,腹型人重吃,腹腦型可以看柯P怎麼吃,心腦型可以參考川普。所以說,若是說體重竟然還與腦科學有點耦合關係,閣下會很難相信的。我很建議您可以多觀察,然後,看我的說法有否亂說。

Eat to live,not live to eat。 - 蘇格拉底。

那2019整年學到了甚麼呢? 基本上有二件事:

第一,在運動中心見識到一位80歲大哥帶著一小群老人,他們一下水就是自由式1000公尺起跳。我嚇到了,與老大哥有多次交談,多少知道他年輕是做粗重的工作,退休之後就是每天運動,長距離游泳、單車與走路。要活就要動的見證。

第二,我大舅、大舅媽肌少症的慘狀,還有家母醫院來回跑、住院頻繁。傳統老舊觀念大有問題。吃素吃葷與善惡完全沒有關係,每個人多有差異,該有合適與適當的比例,才合乎情理。

我完全體會到老年要”健身”(fitness)的重要性。特別是”肌力”的必要性。既然走到了這個時間軸的臨終點站,多少要『從老立志』,才不會對不起自己這一生。

我心中下的決定很簡單,也不過兩件事:

之一,盡全力把身體練壯一點。每天7500步、拉筋、拉點單槓、做伏地挺身。這些對我來說皆不是難事。我的目標是要學會游泳”自由式”。

昔日新竹中學畢業的,多少會游泳。因為,不會游泳是畢不了業的。長久以來都是仰賴”蛙式”一招,當然,300公尺左右對我毫無困難;但是,要爬上千公尺俱樂部,還有好大一段的距離。今年,決定拜師。

當然,借助具有康健功能的電子裝置可以帶來助益;比如說,智穎手錶,就是設定在7500步。這一兩年的確買了不少的小米產品來體驗,可以感受到隔壁的做產品進步好快。從其『智慧音箱』的使用經驗,更深刻體會到中國是中國、台灣是台灣;兩邊腦子裡裝的軟體東西,根本完全不一樣。希望隔壁的,知道宇宙的真理,是允許萬物的存在。

之二,做一個值得令人敬重的老人;多向年輕人學習新事物、新觀點與新文化。最值得學習的是小孩子的純真與無邪。

生平很不屑一些自認社會菁英或意見領域老是搞些甚麼領袖論壇。這是典型”腹型社會”的產物。上了年紀高學歷高經歷的人,往往對中下階層或底層社會的問題是看不見的。我反而認為老一輩的很多人,其實是社會習氣俗氣汙染最為嚴重的一群。況且,社會構成主流的腹型人,天生同理心就差;如馬、如吳、如蔡。

注:心經 說明了人在”色‧受‧想‧行‧識”中反覆Do Loop。這就是為何上了某個年紀的人,往往其意識形態是堅若磐石的。

360行中有”獨立思考”的人,甚至是遊民,反而看的見社會的真實問題所在。他們所提出的意見與方法,說不定會更為實際。

不禁想起,Hannah Arendt所說的”平庸的邪惡”(the banality of evil),多少可以解讀成不思考的平庸大眾,會促使極端的惡行。話若說的更白一點,當人們越是淺薄沒有思考能力,集體瘋狂,就越有可能導致罪惡,這就是邪惡的平庸性。

「在政治中,服從就等於支持。」

注:Hannah Arendt,西方思想界哲學家。

<<< 不思考的平庸大眾,越有可能導致罪惡,>>>

<<< 不思考的平庸大眾,越有可能導致罪惡,>>>

以上乃是一位初老人的立志心聲。飄飄何所似,天地一沙鷗。感謝收看。


avatar-img
陳乃塘 (NT)的沙龍
12會員
56內容數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陳乃塘 (NT)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最近看了一部黛咪摩爾主演的驚悚電影 - 懼裂(The Substance),很難說它是恐怖片,而是對世俗的價值觀以及人性上天生愛美愛年輕存在意識的一種物體性批判吧;片中的啟示,太過度在乎別人對自己的看法,甚至自己的價值建築在別人身上,肯定不會是好事。走火入魔的可怕就是懼裂將之放至無限大的詭異劇情。
上了年紀才了解,有些人隨著年齡增長,不只邁向年老之路,而且還更為無知愚蠢。從健身館四處林立的場景來看,當前”運動”與”健身”意識高昂,無論是運動中心還是所謂運動俱樂部等多多少少會兼有烤箱三溫暖或是蒸氣浴等設施。多年以來在烤箱就看見了不少江湖奇人,喜歡在感應器(Sensor)上澆冰水將溫度拉升到不可思
有個英文單詞『White Noise』,有人說是白雜訊,也有人說是白噪音。那麼,哪一種說法會是比較貼切呢?我想皆對,要看前後文場合而定吧。  話說在電子和通信工程中的確有一個名詞”White Noise”,是指在所有頻率上具有恆定功率頻譜密度的一種隨機信號。意思也就是說,它在不同頻率下具有相同的強
最近看了一部黛咪摩爾主演的驚悚電影 - 懼裂(The Substance),很難說它是恐怖片,而是對世俗的價值觀以及人性上天生愛美愛年輕存在意識的一種物體性批判吧;片中的啟示,太過度在乎別人對自己的看法,甚至自己的價值建築在別人身上,肯定不會是好事。走火入魔的可怕就是懼裂將之放至無限大的詭異劇情。
上了年紀才了解,有些人隨著年齡增長,不只邁向年老之路,而且還更為無知愚蠢。從健身館四處林立的場景來看,當前”運動”與”健身”意識高昂,無論是運動中心還是所謂運動俱樂部等多多少少會兼有烤箱三溫暖或是蒸氣浴等設施。多年以來在烤箱就看見了不少江湖奇人,喜歡在感應器(Sensor)上澆冰水將溫度拉升到不可思
有個英文單詞『White Noise』,有人說是白雜訊,也有人說是白噪音。那麼,哪一種說法會是比較貼切呢?我想皆對,要看前後文場合而定吧。  話說在電子和通信工程中的確有一個名詞”White Noise”,是指在所有頻率上具有恆定功率頻譜密度的一種隨機信號。意思也就是說,它在不同頻率下具有相同的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