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方式】如何1年閱讀100本書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曾經有朋友問我怎麼有辦法1年看100本書,我跟她分享了自己的方式後,發現也陸續有讀者們好奇我怎麼做到連續幾年都看這麼多書的,想了想後決定來分享一下自己平時在看書上的方法。
先提一下,我閱讀速度本就不慢,因此各位不需要看完這篇文章後也以看多少本書為目標什麼的,而是學會如何善用時間閱讀,因為最重要的是如何好好運用自己現有的時間來完成某件事。當然這篇其實也不只運用在閱讀上,若是有其他興趣及工作,也可以利用書內的小技巧來施行,像是繪畫、創作、寫程式等等。

我都怎麼看書

1.主題式閱讀及同時閱讀2~3本書
當我看過一本書後對相關的主題有興趣時,我會找出跟那個主題有關的書籍來看,一次可能找至少5本以上,且有正反兩面論述的,像是剛學投資時,長期投資及短線投資的經典作品都要一併找出來看,並陸續將每一本書的內容都看過一次。
另外因為有時候同樣類型的書看久了、看多了就會有點疲乏,所以通常我也不會一次只看一本書,而是會2~3本書交互換著看,這樣就能有精神的好好將每一本書看完。
2.先看推薦序及目錄
拿到一本新書,我一定是先看推薦序目錄,這兩個能讓你快速了解這本書的內容及架構。推薦序通常會將推薦人的想法一同寫進去,同時讓你以另一種角度來看這本書。而目錄則是簡單理解這本書的前因後果、如何進程,了解這本書的大綱。
3.看書時重點貼便條貼及把想寫的內容在腦中先爬梳過一次
因為我有寫心得的習慣,再加上2020年的新目標是盡量每看完一本書就寫下它的心得,雖不強求也不要求篇幅,但到目前為止,每一篇都至少超過1,000字。
所以在我閱讀時,我會先把我喜歡的字句及觀念那頁貼上便條貼,提醒這裡是重點,並在邊看時邊思考怎麼樣有條理的將這些想法與重點寫成一篇文章。
4.寫心得同時思索與生活結合
看過的任何書都一定要能在生活上運用,那才會是自己的東西。因此在看完一本書著手寫下心得時,我一定會再去反覆思考這本書我喜歡的觀念、我新學到的知識是否能和生活做結合。
像是如果看的是投資書,那就去反思自己的投資方法有無可以運用改進的地方。如果看的是社會科學類的書,就去對照國外和我國有沒有相類似的狀況,以及未來的趨勢該如何應對等等。
這麼做同時也能讓你再複習一次這本書的內容,加速你消化的過程。

我都什麼時候看書

因為有正職的工作,所以時間就會被壓縮掉很多,為了有效利用時間,我管理時間上有以下這些方式。
1.將重要的事情先做(也就是工作),再來就是把縫隙時間填滿。
工作除了正職可能得帶回家(但很少)做的業務外,簽約的稿件也得利用下班時間先處理。下班後若沒有工作,但是遇到有上課(非業務內容的課程)的時候就要好好上課,下課回家後有時間再來做自己感興趣的事情。(詳細補充在第3點)
2.減少娛樂時間
其實減少看娛樂性的影片(就是youtube上的短片)、追劇及文學小說,就會空出很多很多可以運用的時間。一年我追的劇不超過3部,如果有也會盡量思考這部劇及書有沒有帶給我什麼幫助及知識。例如去年的《我們與惡的距離》就是一部值得人深思的好劇作。
3.活用空檔時間
早上我會刻意早起,提前到辦公室,邊吃早餐邊看書,看完吃完再開始上班。中午用餐時及午睡前也會看書。這兩者相加的時間至少有30分鐘,好好運用就是一段看書的好時間。
白天的工作時間若有空檔,我會記錄一些瑣碎的想法,也就是昨晚看過的書帶給我的觀念及運用。
下班後如果不用上課,有完整的時段的話,有精神想看書與不想看書有不同的分配:
  • 工作結束後到用餐前的1~1.5小時以看當期的財經雜誌為主,因為多半是時事,所以看起來會比較輕鬆。用餐後有完整的時段,看2~3個小時的書(通常以財經or商業類為主,社會議題相關的書為輔)。
  • 不想看書時就將同樣的時間拿來看有訂閱的財經專欄,以及自己研究財報,這兩者因為篇幅不會很長,比較能以半小時為一個界線讓自己轉換到下一篇,比較不會疲勞。
  • 沒精神時則是用來寫讀後心得(先將白天及看書時記錄下來的想法整理一下,在慢慢順成一篇完整的文章。現督促自己一週至少寫一篇,若是這週進度落後,下週就要補回來)。
  • 若剛好上課比較密集的時候,下班後就會只剩下上課、看書、看財報。撰寫心得就會延到周末去做,或是靠前面累積的量來補。
最後,說了這麼多,我覺得想要能將時間安排好,最重要的還是意志力及決心,當你真的很喜歡這件事、想完成一件事,希望能達成某個目標,那就要拚死拚活去做,而不是一天捕魚三天曬網,這樣是無法有所成效的。
其實新的一年我也不太會強求自己一定要看多少本書,且過去幾年看過喜歡的書也會拿回來重複看過,希望能確實將每一本看過的書融會貫通,在生活上找到運用的好方法,寫出好文章才是我現在的首要目標。

✨喜歡我的文歡迎來我的粉絲專頁點個讚以及我的Instagram追蹤我的最新動態❤
✨順手幫我拍手五下,支持我持續分享好書,謝謝你↓↓↓↓↓
155會員
170內容數
熱愛閱讀,現創作內容為:讀後心得、投資理財、課程心得及原創長篇小說。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如何有效率閱讀電子書 獲取最大成果--破解零碎時間運用的迷思越來越多人把電子書作為獲取知識的來源,但在使用電子書一段時間後,發現如果是看完電子書,要寫心得會非常痛苦,因為不能隨時「翻」,這應該也是大部分人使用的感想之一。 目前我還是以手機來看電子書,固然有其便利性但也有侷限,優點是可以好好利用零碎時間,但也經常感覺看完後,好像講不出整本書的重點在哪?
Thumbnail
avatar
滾石西恩
2021-09-17
如何不偏食不覽看書 [2020年閱讀回顧]均衡飲食為了確保能符合個人發育需要物,有個適中的體重。 [你的外形]是別人對你的第一印象 在內形方面,如何判斷你大腦思維上有沒有均衡營養呢 大腦思維是表現在你看事、處事上,思維的基礎是你的認知 你看事物方式由你認知決定 你認知需從學習和經驟所來 閱讀是最簡單最原汁原味的學習法 我在2019年最
Thumbnail
avatar
LilyG莉莉兒
2021-01-02
閱讀筆記│如何讀懂一本書:掌握方法一年精讀52本書如果想要更好更快讀懂一本書,講書是唯一方式。因為講書是強沉浸式學習,在這個過程很容易進入心流狀態。但無論讀書或講書都要精挑細選,不能來者不拒,忙碌的現代人只需要一週一本,一年讀懂52本益書就足夠了。因此樊登在書中分享「選好書」、「讀好書」、「解好書」、「講好書」的經驗與心得。
Thumbnail
avatar
玉桂子
2020-09-22
如何提升閱讀質量Day.33 《快速抓重點,過目不忘的閱讀術》 為什麼你的閱讀速度總是上不來? 不論是閱讀或是學習,都是有方法的 隻字不差的閱讀有好有壞,但是如果你想要閱讀的快一點,功利一點的讀書 你就不能隻字不差的閱讀,二八法則在書裡面也適用 所以應該是找到你最需要的部分再隻字不差的閱讀 為什麼你總是沒有時
avatar
林書民
2019-04-25
如何增進閱讀的理解力?最近才知道台灣現在的中小學生,每學期開學時,都要拿行李箱去裝教科書與參考書(或者美其名是補充教材)。令人訝異的是,數量最多的居然是國文科,每個學生每學期大概就有十一、二本左右,嚇了一跳的原因是我以為國文科除了課本,最多就一到二本的參考書,哪要十多本?而且還是從學校老師手中拿的補充教材,還不算自己到書
Thumbnail
avatar
李偉文
2019-0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