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本《姊就是大器:10個完整練習,帶妳活出女性優勢》

2020/01/24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Tara Mohr。2016。方智出版。毛佩琦譯。

❦推薦給:想變得大器一點的女生!


在閱讀的過程曾納悶---這觀念不是自己就能頓悟嗎?原來作者是在懷老大時寫的書,所以應該還沒有到不惑之年啊……作者提出「十種自我貶抑的說話習慣」,真的是當頭棒喝!

~佳句摘錄~

P202 十種自我貶抑的說話習慣
1.「只是」
我們很喜歡在句子中插入「只是」,我們對自己要說的話略覺尷尬或懷抱歉意、擔心表達得太過強烈,或是覺得好像必須合理化自己的說詞時,就會用上「只是」,當你有問題要問時,尤其是直接且具挑釁意味的問題,可能會覺的必須讓對方確信你的問題背後沒有攻擊意圖。不過,「只是好奇」會削弱問題的重要性,並模糊你提問的真實原因
2.「其實」
「其實」讓人覺得你很訝異自己會有問題或不同意某事。
3.「有點/幾乎」
對於肯定地主張自己的想法覺得不自在,或是害怕對別人而言自己表現得太過強勢時,我們經常下意識這麼說。不過請想一想,你能想像自己崇拜的領導者對她的團隊說:「我有點覺得我們應該……」嗎?
語言學家把這些狡猾的小贅詞---只是、其實、有點、幾乎,稱為「規避語」。研究顯示,群體中權力或地位較低者,比權力或地位較高者使用較多規避語,所以導致女性比男性使用更多規避語。
4.「不好意思,不過…」
人總有說「不好意思」、真誠道歉的時候,不過許多女性在占據空間、有話要說、有問題要問時,都習慣下意識地道歉:「不好意思打擾你,不過……」「如果我問的問題很蠢,不好意思,不過……」。
5.「一點」
我常聽到女性在口頭報告中說「我要占用你短短幾分鐘」、「我想跟你分享一點我們新產品的訊息」,彷彿她們要說的話沒有太重要的價值,不值得占據你太多時間或不值得講太多。當然,簡潔有力是好事,但你可以免去打頭陣的修飾語。比起「我想跟你分享一點我們產品的訊息」,自信地說「我想跟你分享我們產品的訊息」,聽起來效果多麼不同!
6.免責聲明
例如:「我只是一時想到,不過…」、「你們都比我思考得更久了,不過……」、「我不是專家,不過…」、「這只是一個想法,不過…」我們會這麼說,是受到要保持謙卑這件事的制約,或者因為知道自己仍在思考,希望其他人也知道這點。但是,那些修飾語會讓聽者感覺你即將說的話可能是錯的,所以,要用一種不貶低自己的方式講話,例如:「我們來集思廣益一下。我的想法是…」。
7.我這樣說你可以理解嗎?
使用這種問句來結尾的女性會被認為較無影響力,且對自己在說的事認知不清。當你這樣問時,就表示如果聽者有很多問題或感覺疑惑,你相信那是因為你說出來的話不合理或不好懂,而不是因為陳述的想法比較複雜或新奇,而讓聽者需要時間想一想。
P249 讓自己想做的事成預設模式
許多研究顯示,人的行為受到預設模式非常大的影響---預設模式就是我們會自動去做的事。在德國,民眾想要成為器官捐贈者必須選擇加入,而只有百分之十二的人選擇這麼做;在奧地利,依照其公共政策,民眾自動被歸類為器官捐贈者,如果他們不想這麼做,必須選擇退出,結果僅有百分之一的人選擇退出。
我們以為大家會仔細考慮的那些重大決定,其實都受預設模式影響。因此問題在於:如何讓自己想做的事成為預設模式,而非必須決定才去做的事?比方說,如果你的獎賞型目標是現場演奏音樂,就與其他樂手設定一個每週固定演奏的時間,而非靠自己去決定每週是否要演奏。
如果你不能讓想要採取的行動變成預設模式,至少要讓這件事變得超級簡單。一項關於食物選擇的研究發現,如果健康食物被列在餐廳菜單的第一頁,客人會比較容易選擇這類食物;換句話說,在菜單中尋找那些健康的選項,對許多人來說都太不方便了!正如「輕鬆架馭意志力」作者提醒的:我們要為「最疲累的自己」打造行動計畫,而非理想化的自己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89會員
395內容數
學院 裡有 書、簿本、心得、高中生、社團、秘密雲。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