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為什麼我們這樣生活,那樣工作?》(上):你以為看完《故事行銷》就會行銷了嗎?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raw-image

【點擊連結:為什麼我們這樣生活,那樣工作?(下)
上一篇《故事行銷》中我們聊到我們要行銷商品,那就得要有個情境,由好轉壞,讓消費者可以看到商品本身的價值才會有購買的意願。然而,好的行銷是要讓人買了之後覺得很棒才會回購,否則消費者只買一次賣家可是賺不到什麼錢的!

書中提及關於美國推行牙膏的廣告。廣告中寫著「有層薄膜遮住了你潔白的琺瑯質,消你毒牙膏可以幫你去除污垢,短時間內重現白皙!」圖片中的美女從原本骯髒的牙齒變成潔白的牙齒。這樣一路看下來,好像好故事的原則都符合了:壞轉好的情境、遇到困境成功解決的情節、齒白美女的正向觀感。然而,消費者看完故事後並不買單,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

問題是出在 ─ 習慣

這本書的英文叫做《The Power of Habit 》,意思就是習慣的力量。其實,在生活中習慣影響了我們大大小小的決策,從我們每天早上起床的第一件事、早餐的選擇、上班的路線、握筆的方法等等......習慣不知不覺影響著我們每一天。這本書透過好幾篇故事向我們闡述習慣怎麼影響我們的行為,透過如寓言般的故事,讓我們得以一窺後頭的運作邏輯。不過書中在解釋上多重在描述與分析現象,較少關於習慣的應用。

我們這輩子所作所為均已定型,一切不過是習慣之總和。
─ William James

習慣的運作

raw-image

大家不知道有沒有曾經騎車去過學校或者公司呢?第一次出發的時候總會特別謹慎小心、查好路線避免迷路,直到後來路熟了就隨意許多,不會在意經過了哪些路。而這就是我們已經把路線記在我們腦中的證據,讓騎這條路成為習慣。

raw-image

1990年代初麻省理工學院的研究員們做了個實驗,把老鼠放進迷宮,前面有著隔板。直到「喀擦」一聲,隔板被拉開,老鼠開始在迷宮中四處摸索,嗅聞著角落、找尋、發現了巧克力。第二次、第三次.....巧克力都放在同樣的角落,而老鼠每次找到巧克力的時間開始逐漸縮短,不會再走錯路。研究員在事前已經在老鼠的腦中植入了晶片試圖了解老鼠腦中的運作。研究發現老鼠一開始在迷宮內摸索時腦力全開,努力分析所有新資訊,撕抓牆壁或者嗅聞氣味。短短一周老鼠在同樣的迷宮中無須再選擇左轉還是右轉,腦部決策中心不再活動,沿著習慣就可以找到巧克力。

腦部監測活動發現,被內化的行為仰賴腦中的基底核。透過集組(chunking)的過程,讓一開始散亂的行為有序化、綁定化。從老鼠的例子可能就是聽到喀擦聲後知道要向前走向左轉,然後就會找到巧克力。其他的例子也有類似的過程,例如一開始學騎車啟動時要先注意不要暴衝、如何邊騎保持平衡又要按方向燈、不時還要看後照鏡,一時可能會手忙腳亂,但騎個幾次後這些行為便不再思考,一上路就會,正是因為我們腦中把騎車會遇到的情境集組了。

raw-image

雖說老鼠的行為並不能直接類推人類的行為,但還是能夠當個參考依據。科學家對其過程提出了習慣迴路 (Habit Loop):提示 →慣性行為 → 獎酬的循環。當我們認知到我們處在某個環境提示下,我們就會利用過去的習慣做出慣性行為,而我們之所以照做是因為我們潛意識知道做完後可以達成我們想要的獎酬。

這些習慣行為儲存在基底核裡,當腦中的記憶部分受損造成記憶功能喪失時,我們仍能靠著基底核的幫助讓我們維持呼吸、走路、講出本來就會說的語言。不僅如此,習慣能夠幫助我們在學習中維持既有的知識外,也能幫助我們在同樣狀況下進行捷思。

然而習慣並非沒有缺點。許多習慣迴路在停止一段時間後仍然存在於腦中,所以當我們久久再遇到同樣情境時仍會引起習慣迴路。例如時隔兩三年沒騎腳踏車,但是一騎上去不用像剛開始學一樣練那麼久,大概五分鐘內就又能回到熟悉的狀態。至於吸毒、抽菸及酗酒,即便進了勒戒所好幾年,只要一出來遇到同樣的情境仍會復發也是一樣的道理。

最後,習慣還有可能讓我們因小失大。當我們太過於習慣時可能會忽略掉某些情境變化的細節。當我們習慣道路安全的時候,很多機車騎士會懶得看後照鏡,因為覺得沒看好像也不會有人撞上來,但有時就是會因為一時的疏忽而釀成車禍。


習慣的建立

raw-image

習慣會自然而然出現,卻也能夠刻意培養
在習慣建立的分類上可以分為自己培養、他人培養,自然養成、刻意造成。

訓練自己坐上腳踏車就能夠自動保持平衡,屬於自己自然的培養。
健身一開始覺得很麻煩,但是做久了沒做卻反而覺得奇怪,屬於自己刻意的培養。
媽媽拿高處物品用鐵梯,等將來我要拿高處物品時也用鐵梯,屬於他人自然的培養。麥當勞設定標準化提示,讓每間的顏色、態度、食物味道都一樣,就是為了讓顧客養成買固定餐點的習慣,這是他人刻意培養。

在習慣的建立中總脫離不了:提示→慣行→獎酬 三件事情。
大家可以拿上面的例子來檢驗是否這些習慣也都有其習慣迴路喔!

大家還記得我們開頭提的牙膏廣告嗎?透過廣告中的黏斑,讓大家檢查自己牙齒上是否也有層薄膜的提示進而引發人們想去刷牙的慣行,久了以後牙齒能夠變好的獎酬。這不也是習慣迴路嗎?然而那個時候的廣告為什麼失效了?

當時各家廠商推出來的牙膏都沒能賣得好,除了一間白速得牙膏例外。學者們去研究它與其他牙膏的不同之處,發現白速得牙膏有摻入像是薄荷味道的清涼劑及發泡劑,所以刷完牙後會有一種清爽的感覺。而這正是獎酬的重要之處。當獎酬太過無感時難以建立人的慣行,必須讓習慣建立者感受到獎酬的價值才能引發渴望。而這正是行為主義心理學常講的效果律 (law of effect)。

習慣的改變

raw-image

習慣一旦存在於腦中就不太可能連根拔除。那麼,究竟要怎麼改掉不好的壞習慣呢?其實是有方法的。簡單一點的習慣可以告訴自己盡量不要做。但是具有成癮性的習慣即便意志再堅強都有可能重蹈覆轍。這時,我們就需要透過檢視自己的習慣迴路,運用相同的提示與獎酬去改變慣性行為。接下來介紹習慣改變的 ABC 法則。

第一項要務是認知訓練 (Awareness Training),也就是要習慣者承認自己在什麼樣的情況下會產生提示行為、渴望。原因有可能是無聊、想排解壓力、打發時間、獲得肯定、想滿足嘴饞等等,當然這些都是推測,有些是甚至連自己都沒注意到的情緒、環境因素也說不定。

第二項要務是對抗反應 (Competing Response),也就是要習慣者認知到自己即將進入習慣迴圈時,透過做別件事來讓自己不要執行原有的習慣迴圈。像是書中提到有習慣咬指甲的人透過把手伸進口袋、拍打大腿等方法來抵擋咬指甲的習慣。重要的是,透過這些事情也要能獲得原本的獎酬,也就是咬指甲帶來的生理上的快感。

第三個要務則是相信自己會成功 (Believe yourself)。要能夠讓習慣能夠成功且持續,相信是不可或缺的因素。因為只要相信自己無法成功,就會在心裡產生否定感,進而偏離想學習的新習慣,反而會以舊有的習慣迴路來面對狀況

習慣的影響

raw-image

習慣要直接改變是很不容易的,需要一點一滴的努力才能夠讓夠真正地讓「新習慣」變成「習慣」。而在新習慣養成時也會改變自我信念。例如,如果養成了健身的習慣,那麼就會有「我是個健康的人」這樣的信念,進而影響自己在飲食、抽菸酗酒方面的習慣。

人的習慣會受到他人的影響,連帶影響自己在環境中的地位或個人價值。書中提及,在美國西點軍校裡頭有可怕的「野獸訓練營」,學生會被操得生不如死,但還是很多學生挺過去了,因為他們學校環境裡頭歌頌的「硬頸精神」告訴他們面對挑戰要不屈不撓,同時保持著熱情與努力。之前在林立青的《做工的人》裡也有提到藥酒文化,在工人世界一起喝藥酒應酬才會讓人覺得跟自己站在同一線上,在產業中才能觸及更多人脈。而在這樣的環境中所養成的習慣,也會反覆加深認為我們是這個領域的一份子。

小結

本篇介紹了一些習慣的基本特性,從習慣的建立、運作、影響再到如何改變,而這些習慣除了影響我們的生活抉擇以外更影響了我們的自我信念。書中花了些篇幅分析了習慣改變,但至於如何執行在書中並沒有太多篇幅,這部分我覺得比較晚出的《原子習慣》這本書寫的比較好,之後有機會會再詳加介紹。大家可以期待之後的文章喔!

歡迎大家按個喜歡或收藏,或者在下面留言與我交流分享你的看法喔!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喝吧!
103會員
194內容數
閱讀能夠充實我們自己的腦袋,筆記是能夠讓自己將讀過的東西融會貫通。在閱讀筆記裡,我希望與你分享我從書中看到的知識,再點綴上一些自己的想法,希望在閱讀的過程中你我都能夠從書中學習更多。
喝吧!的其他內容
2024/11/16
今天要聊的這本書讀來像作者 Laurie Segall 的自傳。作者之前任職於 CNN 時,以科技線的記者聞名,她的職業生涯可說是見證了整個網路科技的蓬勃發展。閱讀本書除了當成在讀作者的自傳以外,同時也藉由看著她的人生軌跡,以此反思我們自己的職涯。
Thumbnail
2024/11/16
今天要聊的這本書讀來像作者 Laurie Segall 的自傳。作者之前任職於 CNN 時,以科技線的記者聞名,她的職業生涯可說是見證了整個網路科技的蓬勃發展。閱讀本書除了當成在讀作者的自傳以外,同時也藉由看著她的人生軌跡,以此反思我們自己的職涯。
Thumbnail
2024/06/08
今天要介紹的《人生算法》也是中國的商業思維書籍,主要是講人生算法中三大要素:時間、空間、機率。幾個相互疊加,靠著思維工具,幫我們在生活中更好地做出決策。
Thumbnail
2024/06/08
今天要介紹的《人生算法》也是中國的商業思維書籍,主要是講人生算法中三大要素:時間、空間、機率。幾個相互疊加,靠著思維工具,幫我們在生活中更好地做出決策。
Thumbnail
2024/06/01
本書的書寫主軸其實是習慣,內容在其他書中也都大略提過,所以今天這篇你可以當成是習慣的複習!用以檢視你自身的習慣與工作狀況。
Thumbnail
2024/06/01
本書的書寫主軸其實是習慣,內容在其他書中也都大略提過,所以今天這篇你可以當成是習慣的複習!用以檢視你自身的習慣與工作狀況。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習慣是人類大腦自動化的一種展現,不論是好習慣或是壞習慣,將會深植在我們的生活中,透過每天不斷的重複執行,最終對我們的人生產生巨大的影響。由Charles Duhigg所著《為什麼我們這樣工作,那樣生活》的這本書,詳細剖析了習慣的力量,以及我們如何能夠掌控它們,從而改善我們的生活與工作。Duhigg在
Thumbnail
習慣是人類大腦自動化的一種展現,不論是好習慣或是壞習慣,將會深植在我們的生活中,透過每天不斷的重複執行,最終對我們的人生產生巨大的影響。由Charles Duhigg所著《為什麼我們這樣工作,那樣生活》的這本書,詳細剖析了習慣的力量,以及我們如何能夠掌控它們,從而改善我們的生活與工作。Duhigg在
Thumbnail
只要習慣對了,沒有做不到的事。 日常大部分的行為,都是靠著習慣迴路在進行,以減少大腦的消耗。 大腦的渴求 渴望會進一步變成沉迷不悟的饑渴,強迫大腦進入自動反應模式。 建立晨跑習慣 選定一個簡單的提示(把慢跑衣放在床頭) (提示訊號也必須誘發對獎酬的渴望) 清楚的獎酬(紀錄慢跑里程
Thumbnail
只要習慣對了,沒有做不到的事。 日常大部分的行為,都是靠著習慣迴路在進行,以減少大腦的消耗。 大腦的渴求 渴望會進一步變成沉迷不悟的饑渴,強迫大腦進入自動反應模式。 建立晨跑習慣 選定一個簡單的提示(把慢跑衣放在床頭) (提示訊號也必須誘發對獎酬的渴望) 清楚的獎酬(紀錄慢跑里程
Thumbnail
1.個人習慣的迴圈:        (1) 提示:沒有特定的形式,可以是地點、時間、情緒狀態或者是某些動作。      (2) 慣性行為:通常是因為渴求某種獎勵,而慣性去做的某些行為。  (3) 獎勵:不一定能直接從慣性行為的表面看出來,可能只是透過它去獲得另一種層面的滿足。 2.
Thumbnail
1.個人習慣的迴圈:        (1) 提示:沒有特定的形式,可以是地點、時間、情緒狀態或者是某些動作。      (2) 慣性行為:通常是因為渴求某種獎勵,而慣性去做的某些行為。  (3) 獎勵:不一定能直接從慣性行為的表面看出來,可能只是透過它去獲得另一種層面的滿足。 2.
Thumbnail
為什麼我的人生老是在錯誤中輪迴著? 你知道什麼事情影響我們的一生天嗎? 是什麼一直左右我們的人生呢? 那都是來源於自己的選擇啊! 所有一切操縱,全都來出於自己的習慣而與生命一切息息相關啊! 你知道人類習慣的形成有四個步驟嗎?一般來說就是提示、渴望、回應、獎賞,這些都是所有習慣的骨幹,大腦形成想法行動
Thumbnail
為什麼我的人生老是在錯誤中輪迴著? 你知道什麼事情影響我們的一生天嗎? 是什麼一直左右我們的人生呢? 那都是來源於自己的選擇啊! 所有一切操縱,全都來出於自己的習慣而與生命一切息息相關啊! 你知道人類習慣的形成有四個步驟嗎?一般來說就是提示、渴望、回應、獎賞,這些都是所有習慣的骨幹,大腦形成想法行動
Thumbnail
養成好習慣一直是我們每個人都希望學會的課題,大家都知道,好的習慣,可以讓我們的生活越來越好,做事情事半功倍,但是為什麼,好習慣總是比壞習慣難養成呢? 習慣行為就像是大腦的慣性動作一樣,執行越多次越自然,變成自動化動作之後,就算不用特別思考,也能執行的很順手。
Thumbnail
養成好習慣一直是我們每個人都希望學會的課題,大家都知道,好的習慣,可以讓我們的生活越來越好,做事情事半功倍,但是為什麼,好習慣總是比壞習慣難養成呢? 習慣行為就像是大腦的慣性動作一樣,執行越多次越自然,變成自動化動作之後,就算不用特別思考,也能執行的很順手。
Thumbnail
《為什麼我們這樣生活,那樣工作?》這本書是作者的成名作,內容非常豐富,是由無數個案例堆疊而成的。 「人們每天的活動中,超過 40% 是習慣使然,而非來自決定。」做這透過每個案例看到習慣如何操作與作用。每個單元同時穿插兩到三個案例一起說明,由案例帶出理論跟方法。
Thumbnail
《為什麼我們這樣生活,那樣工作?》這本書是作者的成名作,內容非常豐富,是由無數個案例堆疊而成的。 「人們每天的活動中,超過 40% 是習慣使然,而非來自決定。」做這透過每個案例看到習慣如何操作與作用。每個單元同時穿插兩到三個案例一起說明,由案例帶出理論跟方法。
Thumbnail
每天早上起床後,走到浴室拿起牙刷擠上牙膏,洗好臉後拿著毛巾擦拭,這一連串的行為都不是經由特定思考形成的,而是習慣──一些日積月累的行為,而且重複發生,就像一條本來長滿雜草的道路,每天行走後便成為一條路徑。我們不再思考為什麼下一步要做這個動作,一切都是如此的自然且理所當然。
Thumbnail
每天早上起床後,走到浴室拿起牙刷擠上牙膏,洗好臉後拿著毛巾擦拭,這一連串的行為都不是經由特定思考形成的,而是習慣──一些日積月累的行為,而且重複發生,就像一條本來長滿雜草的道路,每天行走後便成為一條路徑。我們不再思考為什麼下一步要做這個動作,一切都是如此的自然且理所當然。
Thumbnail
在停等大眾運輸的途中,你是否曾片刻仰望天際,思考過你是否滿意現在的生活模式呢?若是不滿意的話,是否好奇探究為什麼你是這般地過生活呢? 實際上,生活是由各種無意識的習慣,包含念頭、直覺反應及情緒所形塑而成,透過意識到這些習慣,認知習慣是可以被改變的,那麼我們將擁有改變的力量!
Thumbnail
在停等大眾運輸的途中,你是否曾片刻仰望天際,思考過你是否滿意現在的生活模式呢?若是不滿意的話,是否好奇探究為什麼你是這般地過生活呢? 實際上,生活是由各種無意識的習慣,包含念頭、直覺反應及情緒所形塑而成,透過意識到這些習慣,認知習慣是可以被改變的,那麼我們將擁有改變的力量!
Thumbnail
# 18《為什麼我們這樣生活,那樣工作?》(下):社會中存在但你不知道的習慣! 個人有習慣、消費有習慣、公司組織有習慣,連社會也有習慣,這些你都知道嗎?現在讓我們一起來洞察在社會背後的種種習慣吧!
Thumbnail
# 18《為什麼我們這樣生活,那樣工作?》(下):社會中存在但你不知道的習慣! 個人有習慣、消費有習慣、公司組織有習慣,連社會也有習慣,這些你都知道嗎?現在讓我們一起來洞察在社會背後的種種習慣吧!
Thumbnail
# 18《為什麼我們這樣生活,那樣工作?》(上):你以為看完《故事行銷》就會行銷了嗎? 書名的英文是《The Power of Habit》,講的主題就是習慣。習慣影響了我們的生活,我們的工作,我們一切一切的選擇。想知道自己做事的潛意識邏輯嗎?那就不能錯過今天這本!
Thumbnail
# 18《為什麼我們這樣生活,那樣工作?》(上):你以為看完《故事行銷》就會行銷了嗎? 書名的英文是《The Power of Habit》,講的主題就是習慣。習慣影響了我們的生活,我們的工作,我們一切一切的選擇。想知道自己做事的潛意識邏輯嗎?那就不能錯過今天這本!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