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神話心理學》喪失關係性的現代人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raw-image

說到神話,大家耳熟能詳的應該是常被影視戲劇或電影所改編的內容,像是希臘羅馬神話、埃及神話、北歐神話等。除此之外,這世界上其實有著數不清的神話故事。即便文化、種族相異,人類似乎都有一種潛在的「說故事」慾望,想要試著去描繪一些遙遠未知,卻又與自己生命習習相關的問題。譬如,在眾多神話裡都會有的故事,即「創世」,就是人們對於「我是從哪來的?」的回應。


誰能記得自己的誕生

作者在書中提到一段,關於人類初次意識到自己的存在,意識到自己是來自不可知的過去,與不可控的「預設」。在某個年幼時刻,我們開始有了記憶與意識,開始正眼瞧看我們身邊的人事物,而對於更年幼的自己是如何出生,如何被「放置」到這個地方,其實一概無知,但卻也單純地接受了這樣的事實。

這讓我想到以前曾有老師,要我們回想自己最早的一個記憶。這時我才發現,自己無法精確的找到那個記憶,我的兒時記憶像是一片汪洋上的許多波浪,放眼望去,波瀾乍現,但看不清頭尾。即使有人聲稱他們有出生時的記憶,又或者還有「前世」的記憶,不過多數人應該也跟我相同,對於自己幼時的空白生命記憶,也感到疑惑。這段記憶於是充滿了其他人告訴我們的回憶,媽媽說你小時候就特別愛鬧彆扭,有次出門因為不想吃飯就把整碗飯倒到地上,讓她氣的要命。你努力回想,想不到這段記憶,但也接受了這個「事實」。這些別人告訴你的種種故事,變成了你建構自己「無意識」時期樣貌的積木。

因此,我們在早期似乎就默默體會到,自己的生命是場不可控的安排,關於我怎麼來與我怎麼離開人世,都不是我們單憑自己的認知能夠知曉。若放大到整體人類的觀點來看,人類同樣也對於自己何時立足於這世上的切確點不復記憶。我們所能擁有的,是對集體內在經驗所創造的故事,即神話,來填補人類未知卻又極欲知的空白,另外也藉由神話中反覆尋常的死亡、誕生或重生,來反映人生的離奇與無常。

或許有人說,當代科學都已經能回應人類關於生命起源的種種問題了,神話與宗教那套「創世」論早已經可以退位。但作者從心理學的角度,提出他的看法來反駁。


神話存在的價值

當神話被納入了一個人的文化價值觀,不光是在回應人們對生命何去何從的困惑,同時也能從情感面,對人類產生支撐作用。因為當「無常」發生時,如親愛者驟逝,人們通常會痛苦地想問:為何這樣的事情會發生在自己所愛的人身上,為何自己的人生必須遭遇這件事?換句話說,我們想知道的是事件背後的「意義」,而非事實本身的因果,而科學往往只能解答後者,而無法給予人們有關前者—事件之「背後涵義」的解答。

不過有關神話是如何影響我們,甚至是如何使人們得到安慰的效果,作者就沒有多加著墨說明了。也因為本書頁數不多,且延續作者一向以來如同閒談的行文風格,多數主題多是點到為止。


擺脫神話就會失去關係感?

另一有趣的地方是作者論述,為何現代科學的追求,致使某些人喪失了關係性,而產生徹底的孤獨無力感。當然這項論述的反面,便是說神話能提供人類一定的關係性,簡單地說,就是我們自身與其他人,甚至與萬物的關係結構,都能在神話中窺見一二。於是乎,我們也才能知曉自己在世界中的定位,並保有與其他者的連結。

一考慮到「個人的自由」,就會讓人感受到強烈的「束縛」。日本人,尤其是年輕人,因為受歐美思想的影響,希望擺脫這樣的「束縛」,獲得自由。然而,擺脫了「束縛」後,回過神來卻發現自己變得徹底地孤獨。

那為何科學使得我們喪失關係連結呢?作者在書中以數則不同文化的神話為例,提及人類的「反自然」狀態,即人類以自己為本位,跳脫自然狀態,嘗試以知識來掌握、操控自然的一連串行為—這也是人類邁向科學的寫照。作者認為其實「反自然」的狀態,在許多神話也能見到,或許也能說是人類的必經之路,就如神話中的頻繁出現的「弒親」主題,某程度也是在表現人類必須切斷與原生之間的關係,獨立自我發展。但神話最終也會有一章講述英雄在斬殺後的「成婚」,表達了關係的重新連結,這部分我們也不能忽略。

回到最初作者提過的觀點,人類在這世界上,除了那幾個關於我從何而來,何去何從的大哉問外,也有其他眾多困惑。這些困惑常常是在我們的內在運作,而神話往往就是以人類共通會經歷的內在經驗為主軸,發展出來的。可以說,神話某程度給了人們一個出口,預見所有人生經驗的可能,當然這部分是象徵性,不是說我們每個人都要真的弒親才能獲得獨立。作者也說到,假如人無法藉由神話去象徵性的經歷,理解到許多困惑的解答,那麼神話中的諸多暴力現象,就可能真實的發生。

另外,我對於作者提到科學通常難解的人類情感困惑,也想到一點:我們真的了解自己嗎?人生的另一個大哉問是:我是誰?這答案除了自我認知外,我們也想從別人那邊得知「我是誰」、「我是一個怎樣的人」的答案,這個問題再更深一層的探討,其實想知道的是「我生存的意義為何」,我之於他人有何異同?以及我與他人的關係為何?這大概也說明了生存於世,我們多數人很難排除連結「關係」的需求,這裡談的,我想就不是愛情、友情或任何情感的連結需求了,而是指希望找出自己在諾大星空中,位於何處的需求。這種「關係」需求,我想對於自我的生存也是至關重要的。


此處通往博客來~《神話心理學》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如是我聞-avatar-img
2023/06/29
我最近在讀河合隼雄的書,發現這篇可以參照真好。
夢牛-avatar-img
發文者
2023/06/29
如是我聞 哈太好了~
avatar-img
夢牛的沙龍
135會員
59內容數
--
夢牛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11/02
我在臨終病房,先後與兩位長年依持佛法修行的病人相遇,但兩人表現出的面容與心境,卻很不一樣,一位因執著而痛苦,另一位安處身體的衰敗,依然能清明慈善的對待一切。我不禁在心中探問自己:修行的真諦是什麼?我們容易陷入的修行或身心靈誤區是什麼...
Thumbnail
2024/11/02
我在臨終病房,先後與兩位長年依持佛法修行的病人相遇,但兩人表現出的面容與心境,卻很不一樣,一位因執著而痛苦,另一位安處身體的衰敗,依然能清明慈善的對待一切。我不禁在心中探問自己:修行的真諦是什麼?我們容易陷入的修行或身心靈誤區是什麼...
Thumbnail
2024/02/21
我終於意識到自己就像那夢中的生物,帶著擬態本性小心翼翼偽裝隱沒著。在現實被夢境鑿開的共時空隙,在潛意識催生的提點面前,我能否體會並承認這確實是「有意義的巧合」。此生,我們是否願與自己內在的導師持續合作?是否尊重內在的聲音,願意珍惜潛意識展露的訊息,讓意識與潛意識更常連通,使我們看見自己更完整的樣貌?
Thumbnail
2024/02/21
我終於意識到自己就像那夢中的生物,帶著擬態本性小心翼翼偽裝隱沒著。在現實被夢境鑿開的共時空隙,在潛意識催生的提點面前,我能否體會並承認這確實是「有意義的巧合」。此生,我們是否願與自己內在的導師持續合作?是否尊重內在的聲音,願意珍惜潛意識展露的訊息,讓意識與潛意識更常連通,使我們看見自己更完整的樣貌?
Thumbnail
2024/01/06
這些認定答案已在某處等我的想法,來自人們從小到大常被問或聽過的話,像是發揮自己的天賦、找到靈魂伴侶等,但這種要早早確立自我、實現目標的思維,也常引發人們反向焦慮,增添不必要也可能純屬先入為主的幻想追尋之路……
Thumbnail
2024/01/06
這些認定答案已在某處等我的想法,來自人們從小到大常被問或聽過的話,像是發揮自己的天賦、找到靈魂伴侶等,但這種要早早確立自我、實現目標的思維,也常引發人們反向焦慮,增添不必要也可能純屬先入為主的幻想追尋之路……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人隨時隨地都在編織故事 我們對生活的意義感,也來源於我們對自己人生故事的理解。可以說,我們的整個人生,都在完成一個獨特的故事。我們一邊當觀眾,一邊當編劇,一邊經歷,一邊修改故事大綱。 故事影響了我們的記憶,我們會把那些符合故事大綱的重要情節在記憶中保存下來,同時忘掉那些與故事無關的旁枝末節。
Thumbnail
人隨時隨地都在編織故事 我們對生活的意義感,也來源於我們對自己人生故事的理解。可以說,我們的整個人生,都在完成一個獨特的故事。我們一邊當觀眾,一邊當編劇,一邊經歷,一邊修改故事大綱。 故事影響了我們的記憶,我們會把那些符合故事大綱的重要情節在記憶中保存下來,同時忘掉那些與故事無關的旁枝末節。
Thumbnail
在戲劇中,若出現男女主角失憶的橋段,我們通常會直覺覺得「好假喔!」而感到出戲。人哪裡會這麼容易失憶,在現實生活中,我一個都沒遇到過失憶的人。 然而,現在我不禁在想,失憶是不是一個人類集體潛意識的主題,彷彿我們隱隱約約對這個主題感到共鳴,而戲劇只是把這個感受表現出來而已?
Thumbnail
在戲劇中,若出現男女主角失憶的橋段,我們通常會直覺覺得「好假喔!」而感到出戲。人哪裡會這麼容易失憶,在現實生活中,我一個都沒遇到過失憶的人。 然而,現在我不禁在想,失憶是不是一個人類集體潛意識的主題,彷彿我們隱隱約約對這個主題感到共鳴,而戲劇只是把這個感受表現出來而已?
Thumbnail
或許是天生的傾向,我感受世界的方式是內向直覺的,可能也是如此,我常發現徵兆,常有既視感、同時性 (巧合),也常有心想事成的經驗。夢境也時常與現實世界相互映證、影響。 我常常有個疑問,如果現實並沒有比夢境更真實,或者,現實就如夢境那麼虛幻。那麼,人類的苦,意義到底是什麼?
Thumbnail
或許是天生的傾向,我感受世界的方式是內向直覺的,可能也是如此,我常發現徵兆,常有既視感、同時性 (巧合),也常有心想事成的經驗。夢境也時常與現實世界相互映證、影響。 我常常有個疑問,如果現實並沒有比夢境更真實,或者,現實就如夢境那麼虛幻。那麼,人類的苦,意義到底是什麼?
Thumbnail
我們這一生或驚天動地,或平凡無奇,雖然當下的我們沒能察覺到其間的差異,但是我們事後為自己的一生所賦予的意義,卻遠遠超出事實許多。 神話就像房子的樑,外表看不到,卻是支撐房子供人居住的重要結構。今天我們要來討論神話對我們的意義是什麼,以及我們為何需要神話?
Thumbnail
我們這一生或驚天動地,或平凡無奇,雖然當下的我們沒能察覺到其間的差異,但是我們事後為自己的一生所賦予的意義,卻遠遠超出事實許多。 神話就像房子的樑,外表看不到,卻是支撐房子供人居住的重要結構。今天我們要來討論神話對我們的意義是什麼,以及我們為何需要神話?
Thumbnail
若然你相信世上有輪迴轉生,那你或許會明白到,人的前世並不只有一世。特別是,地球已經有這麼漫長的歷史,加上多次巨大災害,洗清不少歷史紀錄、文化和生物時,現今科學依然難以證實究竟人類從何時起誕生於世上:「我變成這個樣子,跟前世的我已經完全不相同了,大家還是會愛我嗎?」
Thumbnail
若然你相信世上有輪迴轉生,那你或許會明白到,人的前世並不只有一世。特別是,地球已經有這麼漫長的歷史,加上多次巨大災害,洗清不少歷史紀錄、文化和生物時,現今科學依然難以證實究竟人類從何時起誕生於世上:「我變成這個樣子,跟前世的我已經完全不相同了,大家還是會愛我嗎?」
Thumbnail
認識我的朋友大概都知道我提過,我並不是那種因為遭逢某些重大變故之後才遇到神的人,我的歷程很不一樣。 (這個經驗後來讓我負責看電視時翻譯給阿媽聽。) 對我而言那都只是奇幻故事,但也沒那麼單純。 但那也代表我對於「滅絕」很在乎,而另一個相反的興趣,則是未來學。 是的,我從頭開始關注聖經。
Thumbnail
認識我的朋友大概都知道我提過,我並不是那種因為遭逢某些重大變故之後才遇到神的人,我的歷程很不一樣。 (這個經驗後來讓我負責看電視時翻譯給阿媽聽。) 對我而言那都只是奇幻故事,但也沒那麼單純。 但那也代表我對於「滅絕」很在乎,而另一個相反的興趣,則是未來學。 是的,我從頭開始關注聖經。
Thumbnail
每個人來到這個世界上都有一個疑問:我是誰? 這個問題向來沒人可以為你回答。 因為這個問題只有一個答案:「只有自己達到圓滿才知道。」
Thumbnail
每個人來到這個世界上都有一個疑問:我是誰? 這個問題向來沒人可以為你回答。 因為這個問題只有一個答案:「只有自己達到圓滿才知道。」
Thumbnail
我們在早期似乎就默默體會到,自己的生命是場不可控的安排,關於我怎麼來與我怎麼離開人世,都不是我們單憑自己的認知能夠知曉。若放大到整體人類的觀點來看,人類同樣也對於自己何時立足於這世上的切確點不復記憶。我們所能擁有的,是對集體內在經驗所創造的故事,即神話,來填補人類未知卻又極欲知的空白...
Thumbnail
我們在早期似乎就默默體會到,自己的生命是場不可控的安排,關於我怎麼來與我怎麼離開人世,都不是我們單憑自己的認知能夠知曉。若放大到整體人類的觀點來看,人類同樣也對於自己何時立足於這世上的切確點不復記憶。我們所能擁有的,是對集體內在經驗所創造的故事,即神話,來填補人類未知卻又極欲知的空白...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