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要談的「均勢」比較偏向國際關係,請讀者體諒一下。
我們很習慣在電視上看到某些專家的評論,無論是針對國際間的戰爭、衝突或是外交折衝,好像很常聽到一個名詞「平衡」,專家常用某種平衡來解釋國際關係,例如東北亞六方會談、中東局勢等等,似乎不用這種平衡均勢的概念就無法解釋事情。這種說法,其實大有問題。
讓我們從表面來看,那麼世界上任何國家、組織或團體,現狀就是一種「均勢」,所謂的破壞當地的權力平衡,這種說法是很粗淺也沒意義的,大體上每一個國家的任何一個行為,都是在衝擊這個我們已知的均勢。以台灣來說,現狀這種非獨非統的狀況就是一種均勢,國內想要改變這狀態就是一種破壞均勢的想法,中國試圖改變台灣的從屬關係,就是一種破壞均勢的作法,沒有甚麼叫作「維持現狀」的,維持現狀就論理上只是假命題,只存在於討論上的便利。
那麼為何說均勢,包含權力平衡、軍力平衡這些說法,其實是很有問題的?大凡一個國家,都會對其現有的地位、勢力範圍與角色,或多或少有不滿之處,例如日本想要進入安理會,就是日本認為這個原有的均勢「對日本不公平」,但其他國家願不願意接受?這要看其他國家認為日本:
- 這個改變的要求是否公平與合理的。這跟當事國之間是否有立即衝突有關,所以非洲內陸的某小國會覺得公平,但當事國週邊國家覺得不公平。
- 這個改變的要求對我方是否有利。這跟當事國是否有具體上的衝突有關,日本進入安理會勢必衝擊到周邊中國、南北韓的立即利益,所以通常是反對到底。
- 這個改變對我方是否會有利益。這端視當事國多重視這一項改變,並願意拿多少利益來交換我方的支持。
換句話說,均勢的改變天天都在發生,發生的前置條件就是當事國家是否覺得這個改變對自己有利,這個利益也許不見得是物質性的(可以拿多少鈔票),但一定會是精神性的(覺得公不公平)。這到底算不算破壞均勢,完全看週邊相關國家有多重視這種改變,伊拉克被美國打下來,台灣也許覺得無關緊要,但伊朗可是會寢食難安。既然美國想要讓伊拉克變天,那麼週邊國家要花多少力氣打點?美國不會花錢要台灣表態支持,跟伊拉克有仇的科威特也不需要囉嗦,但要沙烏地阿拉伯、埃及、約旦等週邊國家支持就比較難,敘利亞跟伊朗本就是下一個目標,無所謂爭取支持。
那麼,甚麼叫作達成當地的均勢?這個均勢就是當事國家是否滿意的現狀,但通常一個國家滿意他現在的一切,常會等於週邊國家很不滿意,所以要讓周邊國家不滿意但能接受,就必須要當事國讓渡一部份的利益出來,這個利益也許不是物質的(拿多少錢來換),但總必須是要有精神上的(至少要有點面子)。
跟一般人想的相反,均勢的產生與否,跟是不是有物質性利益往往沒有直接關係,物質性的利益多半都可以交易,但精神上的利益就很難了。日本覺得自己受到不公平的待遇,也覺得付出的並沒有得到適當的回報,但這不等於中國或是南北韓認為日本付出的夠多,或是受到的待遇不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