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工作術】所以學歷有沒有用?一個券商研究員的人才使用觀點
付費限定

【工作術】所以學歷有沒有用?一個券商研究員的人才使用觀點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凌晨起床幫小女換尿布,順便滑了一下手機,想說奇怪怎麼這麼多人在討論學歷,才發現有某位要參選市長的某在野黨立委「戰學歷」的言論引起一片譁然。

raw-image

不過這個事件,倒是讓另一個被討論的長青議題再次浮上水面,那就是:學歷到底有沒有用?

就以個人有限的第一手金融職場經驗 (券商,5+ 年) 加上從從事相關產業的同學、同事、機構客戶那邊聽到的第二手情報,你很難否定學歷的價值,但也很難說學歷會成為某種職涯競爭優勢。

學歷,有,沒有,用?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2464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那些我在券商工作時學到的事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avatar-img
Freddy Business & Research的沙龍
1.3K會員
125內容數
#那些我在券商工作時學到的事,紀錄一個投資分析師參與台灣新創公司 IPO 過程中,看到那些值得學習的人事物。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個體層次的工作者,我覺得在掌握那些個人工作「效率」的秘訣之外,「效能」的提升可能才是最後一哩路,這時候客戶/老闆真正想要什麼才是「效能」的關鍵,而如果要搞清楚老闆要什麼,上面講如何洞悉工作流程,並且據此重新設計自己每天的工作流程,可能才是最重要的技能。
這是一篇談如何寫 email 的文章。如果把這些基本功做好,可以大量減少自己和對方注意力 (一種網路時代的稀缺) 的耗損,也因為信件往返的次數降低與間接產生的時間縮短,讓專案出錯的機會也跟著下降 (前提是內容能夠精簡有效,這個之後再談),或是出現錯誤時還有時間彌補。
有時間的話,我偶爾會到商院管院的課堂上,應老師的邀請去評比一下學生的產業及個股分析報告。
例如有時候,或者是說有可能多數時候,不是每個基金經理人都很在意績效和選股,特別是投信業者。
今天的標題,是我這 3 年來大概每個月都會碰到至少一次的問題。 今年到了 10 月,就會是我在目前這間公司 aka 第一份正式工作滿 6 年的日子,有些客戶會私底下跟我說「哇,在這行待同間公司這麼久的人很少見」、「有些人應該已經跳槽兩次了」...
「嘿,這位同事是新人嗎?」 「你怎麼知道? 才剛剛下部隊的 MA。」 「看怎麼寫 email 就知道啦。」
個體層次的工作者,我覺得在掌握那些個人工作「效率」的秘訣之外,「效能」的提升可能才是最後一哩路,這時候客戶/老闆真正想要什麼才是「效能」的關鍵,而如果要搞清楚老闆要什麼,上面講如何洞悉工作流程,並且據此重新設計自己每天的工作流程,可能才是最重要的技能。
這是一篇談如何寫 email 的文章。如果把這些基本功做好,可以大量減少自己和對方注意力 (一種網路時代的稀缺) 的耗損,也因為信件往返的次數降低與間接產生的時間縮短,讓專案出錯的機會也跟著下降 (前提是內容能夠精簡有效,這個之後再談),或是出現錯誤時還有時間彌補。
有時間的話,我偶爾會到商院管院的課堂上,應老師的邀請去評比一下學生的產業及個股分析報告。
例如有時候,或者是說有可能多數時候,不是每個基金經理人都很在意績效和選股,特別是投信業者。
今天的標題,是我這 3 年來大概每個月都會碰到至少一次的問題。 今年到了 10 月,就會是我在目前這間公司 aka 第一份正式工作滿 6 年的日子,有些客戶會私底下跟我說「哇,在這行待同間公司這麼久的人很少見」、「有些人應該已經跳槽兩次了」...
「嘿,這位同事是新人嗎?」 「你怎麼知道? 才剛剛下部隊的 MA。」 「看怎麼寫 email 就知道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