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險」是最棒的教育

更新於 2020/03/07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危險」是最棒的教育

幾天前,我看了一篇朋友分享的文章*,內文提到了美國在懸崖處並無特意設置「護欄」&「警示標語」,這類我們常見的保護措施.

*文章標題&連結:【再走一步就是 15 秒的自由落體】國外懸崖高度是 101 的 1.5 倍,卻用「無護欄」教人生命教育

透過「無保護」這件事情,重新教育遊客以及登山者,「生命安全」這件事情未必是國家、社會以及景點管理處的責任,每個人都該對自己的人身安全負起責任.

這點很特別.

生活在台灣,從小到大都是活在他人的保護之下,保護我們的人可能是朋友、家人、警察,也可能是法律、政府政策以及台灣人的熱心助人.

我們活得很安全,然而這份安全在我看來卻不是那麼的健全,我認為台灣人習以為常的安全,正在一點一滴地讓台灣人變得脆弱.

習慣被保護,讓台灣人失去的機會,在很多須由決策的時候,我們往往會習慣去聽從朋友&家人的建議,有時候甚至是直接被家人禁止,很多時候朋友家人的建議往往都會出於「不需要那麼冒險.」、「這可能會讓你失去很多東西」,擔心做出決定、去改變有可能會變得比現況更差、有可能會後悔、可能會受傷.

所以朋友&家人會鼓勵「放棄」、「維持現況」以及「不要改變」.

表面上看來是很理性的做法,但這類型思維持續下去的話,就會讓被保護的一方漸漸變得脆弱,我們往往會忘了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很多時候改變的原因不僅僅是出於自身,而是源自於社會、國家甚至是國際情勢的變化.

而當變化發生的時候,習慣了「不去改變」的那些人們又會過得多好呢?

我希望台灣人可以思考一下自己究竟是用什麼樣的方式再過生活,生活中又有多少人在幫助我們、保護我們呢?

以及,為什麼我們要害怕「危險」、害怕「失敗」呢?

在台灣這個習慣被保護的地方,一個人搬出去住、一個人去旅行就是一件驚人的壯舉.

而這些事情在某些國家,或許只是再普通不過的事情罷了.

2020.03.07 惟因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9會員
    71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喳喳 的其他內容
    生活,本身就是一種習慣的累積. 如果想要改變生活,就要從改變每一個小習慣開始. 有些勵志書籍會提到這一句話「你怎麼過一天,就怎麼過一生.」,最初看到這句話時非常感動,時隔幾個月卻又覺得多少有點荒謬. 我向來不喜歡太過簡略的話語. 就算是用來激勵他人,也不想見到有人被誤導. 回到正題
    簡介: 扮演舊日支配者的信徒努力復興自己的宗教,然後努力欺負異教徒。 遊戲機制:區域控制 遊戲玩法: 輪流行動,並且支付能量。 當所有玩家不能行動後,進入結算階段。 遊戲體驗: 每個舊日支配者都有特殊的能力,主題性非常豐富,規則雖然多了點,但是玩法還算單純,在經營自己勢力的過程
    不能加薪,是指公司沒有能力替員工加薪. 不該加薪,指的是員工薪酬的成長不可以與公司「賺錢」不同步. 那什麼情況下稱作「沒賺錢」? 沒有利潤? 沒有淨營利? 沒有達到預期目標? 都可能是,也可能都不是. 公司除了賺錢之外,還需要賺什麼? 能夠讓公司持續經營且營利的要素
    這篇文章會用比較簡短的方式提供幾個觀點,例證部分會以自己的經驗為主,讀者若有相關經驗或是其他看法也歡迎提出,很希望能在交流中一起成長. 喜歡,從不太實際開始 喜歡,很多時候是伴隨著一些不切實際的想像與期待. 看到了一點點亮光,就想像了一整天美麗的星空. 得到一點認同,就覺得對
    看完整部電影,除了對皮卡丘以及其他POKÉMON們活靈活現的3D呈現感到「萌萌達」之外,市長的行徑一直都是我關注的焦點. 因為他為POKÉMON付出了很多,讓城市裡的每個人都知道他深愛著POKÉMON,他的想法彷彿就代表了整座城市的意志,而他盡力扮演的角色,以及藏在善意外貌下的真實想法,都
     為愛付出,並且努力著要改變自己、自我提升,對我來說是一件很棒很棒的事,但最近我發現了一件事情,讓我開始對「付出」這件事情產生懷疑.  那就是:為什麼要「付出」? 我認為所謂的付出一定是期望著得到回報的,幫助他人的時候會希望得到感謝,扶老奶奶過馬路的時候希望得到眾人讚賞的眼光,和約會對
    生活,本身就是一種習慣的累積. 如果想要改變生活,就要從改變每一個小習慣開始. 有些勵志書籍會提到這一句話「你怎麼過一天,就怎麼過一生.」,最初看到這句話時非常感動,時隔幾個月卻又覺得多少有點荒謬. 我向來不喜歡太過簡略的話語. 就算是用來激勵他人,也不想見到有人被誤導. 回到正題
    簡介: 扮演舊日支配者的信徒努力復興自己的宗教,然後努力欺負異教徒。 遊戲機制:區域控制 遊戲玩法: 輪流行動,並且支付能量。 當所有玩家不能行動後,進入結算階段。 遊戲體驗: 每個舊日支配者都有特殊的能力,主題性非常豐富,規則雖然多了點,但是玩法還算單純,在經營自己勢力的過程
    不能加薪,是指公司沒有能力替員工加薪. 不該加薪,指的是員工薪酬的成長不可以與公司「賺錢」不同步. 那什麼情況下稱作「沒賺錢」? 沒有利潤? 沒有淨營利? 沒有達到預期目標? 都可能是,也可能都不是. 公司除了賺錢之外,還需要賺什麼? 能夠讓公司持續經營且營利的要素
    這篇文章會用比較簡短的方式提供幾個觀點,例證部分會以自己的經驗為主,讀者若有相關經驗或是其他看法也歡迎提出,很希望能在交流中一起成長. 喜歡,從不太實際開始 喜歡,很多時候是伴隨著一些不切實際的想像與期待. 看到了一點點亮光,就想像了一整天美麗的星空. 得到一點認同,就覺得對
    看完整部電影,除了對皮卡丘以及其他POKÉMON們活靈活現的3D呈現感到「萌萌達」之外,市長的行徑一直都是我關注的焦點. 因為他為POKÉMON付出了很多,讓城市裡的每個人都知道他深愛著POKÉMON,他的想法彷彿就代表了整座城市的意志,而他盡力扮演的角色,以及藏在善意外貌下的真實想法,都
     為愛付出,並且努力著要改變自己、自我提升,對我來說是一件很棒很棒的事,但最近我發現了一件事情,讓我開始對「付出」這件事情產生懷疑.  那就是:為什麼要「付出」? 我認為所謂的付出一定是期望著得到回報的,幫助他人的時候會希望得到感謝,扶老奶奶過馬路的時候希望得到眾人讚賞的眼光,和約會對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Thumbnail
    《拆彈專家2》以倒敘法開場,電影一開始香港國際機場就被核彈炸毀,但這一切卻是源於曾經為了救人連命都不要的拆彈專家的憤怒。整部電影在炸彈種類與爆炸地點設計相當多樣化,以爆炸事件最為角色心境轉變的分節點,從爆炸程度到施放人員內心的憤怒都是循序漸進越來越大的,最終使用核彈炸毀整個令他們憤怒的社會。
    Thumbnail
    早在小說問世之際,《危險心靈》就已經引起社會巨大的迴響,但電視劇卻另闢蹊徑,成功地展現出改編作品的可貴之處,並且帶動更多讀者與觀眾的討論。
    Thumbnail
    記得在保險業時每天的教育訓練都在聽別人經驗分享  今天分享的主管說:要用“拜託”的請客戶買一張 明天分享的主管說:不能用“拜託”成交客戶 , 越不賣他 , 他越想買 後天分享的主管說:過年過節要去送禮 , 這樣客戶才會記住你 大後天分享的主管說:過年過節我從不送禮 , 這樣客戶才不會養成壞習慣
    Thumbnail
    驚訝,當我們反對特衰政府將通識科變成洗腦教育,將學生變成愛國小粉紅時,原來外國的教育也一樣有洗腦教育?外國的教育雖然比通識科更好,但是洗腦教育做得更陰險,更加殺人不見血。究竟外國的教育如何將民眾洗腦,讓他們對權貴愚忠?左翼應該重訂受壓迫者的反抗教育?好奇就點擊入內看!
    Thumbnail
    教育絕不是把孩子丟進學校就夠了,若是沒有針對孩子的性格因材施教,沒有正確引導、培養出學習的方式和習慣,即使知識就放在眼前,也無法真正吸收運用…
    Thumbnail
    「Taiwan Redesign(台灣再設計)其實更是Taiwan Redefine(台灣再定義)」,主持人蘇民表示。透過「討論」設計的過程,記錄台灣民主社會發展的過程、梳理人們做為台灣人的共識;這個過程就是教育。這次在雜學校策展,團隊表示希望是以幽默感面對世界,這點與雜學校的理念磁性相吸。
    Thumbnail
       (本文同步發表於「SJKen的浮光掠影」部落格,喜歡我的文章,請幫忙到「SJKen的浮光掠影 FB粉絲頁」按讚,謝謝。)    世界末日之前,人類科技研發出具備人工智慧的機器人,  末日過後,人類幾近滅絕,仰賴著AI高智能機器人,孵育人類胚胎,  在一處基地實驗室內,機器人媽媽從出生到教養,全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Thumbnail
    《拆彈專家2》以倒敘法開場,電影一開始香港國際機場就被核彈炸毀,但這一切卻是源於曾經為了救人連命都不要的拆彈專家的憤怒。整部電影在炸彈種類與爆炸地點設計相當多樣化,以爆炸事件最為角色心境轉變的分節點,從爆炸程度到施放人員內心的憤怒都是循序漸進越來越大的,最終使用核彈炸毀整個令他們憤怒的社會。
    Thumbnail
    早在小說問世之際,《危險心靈》就已經引起社會巨大的迴響,但電視劇卻另闢蹊徑,成功地展現出改編作品的可貴之處,並且帶動更多讀者與觀眾的討論。
    Thumbnail
    記得在保險業時每天的教育訓練都在聽別人經驗分享  今天分享的主管說:要用“拜託”的請客戶買一張 明天分享的主管說:不能用“拜託”成交客戶 , 越不賣他 , 他越想買 後天分享的主管說:過年過節要去送禮 , 這樣客戶才會記住你 大後天分享的主管說:過年過節我從不送禮 , 這樣客戶才不會養成壞習慣
    Thumbnail
    驚訝,當我們反對特衰政府將通識科變成洗腦教育,將學生變成愛國小粉紅時,原來外國的教育也一樣有洗腦教育?外國的教育雖然比通識科更好,但是洗腦教育做得更陰險,更加殺人不見血。究竟外國的教育如何將民眾洗腦,讓他們對權貴愚忠?左翼應該重訂受壓迫者的反抗教育?好奇就點擊入內看!
    Thumbnail
    教育絕不是把孩子丟進學校就夠了,若是沒有針對孩子的性格因材施教,沒有正確引導、培養出學習的方式和習慣,即使知識就放在眼前,也無法真正吸收運用…
    Thumbnail
    「Taiwan Redesign(台灣再設計)其實更是Taiwan Redefine(台灣再定義)」,主持人蘇民表示。透過「討論」設計的過程,記錄台灣民主社會發展的過程、梳理人們做為台灣人的共識;這個過程就是教育。這次在雜學校策展,團隊表示希望是以幽默感面對世界,這點與雜學校的理念磁性相吸。
    Thumbnail
       (本文同步發表於「SJKen的浮光掠影」部落格,喜歡我的文章,請幫忙到「SJKen的浮光掠影 FB粉絲頁」按讚,謝謝。)    世界末日之前,人類科技研發出具備人工智慧的機器人,  末日過後,人類幾近滅絕,仰賴著AI高智能機器人,孵育人類胚胎,  在一處基地實驗室內,機器人媽媽從出生到教養,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