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如果我的生命只剩下最後五分鐘,我會做什麼?

更新 發佈閱讀 4 分鐘
raw-image

曾經有人一臉認真地問我:「如果你的生命只剩下最後五分鐘,你會做什麼?」

我一下子愣住了,不知如何回答,只覺得果真死到臨頭,好像也沒有什麼特別的事可以做。在對方逼問下,我只好說:「大概是躺下來,胡思亂想或什麼也不想,安靜地等待死亡的來臨吧!」對方聽了似乎很失望。

後來才知道,這個問題最動人的答案是:「把握時間,立刻打電話向某人做你一直想做但卻沒有做的最真誠的告白!」然後引出「那你為什麼不現在就去打呢?」的人生規勸,頗有醒世與勵志的意味。

相較之下,我的答案不僅怪,而且蒼白無力,難怪對方會失望。

更後來又知道,美國在1950年代就有個「最後兩分鐘」的電視節目,邀請名人上節目暢談如何利用生命的最後兩分鐘。很多應邀亮相的名人都談得驚天動地,口沫橫飛。但愛因斯坦卻拒絕參加,他在給製作單位的回信裡說:「如何使用生命的最後兩分鐘,對我來說,似乎不怎麼重要。」

raw-image

確實是不怎麼重要。所以,看來我的答案也不會差到哪裡。

更更後來,又讀到十九世紀的法國詩人阿威爾如何使用他生命最後一分鐘的故事。原來,阿威爾畢生追求詩句的精鍊優雅,憎惡語言的混淆;臨死前,他躺在病床上氣若游絲,護士以為他嚥了氣,朝門外大喊:「快把走廊上的某某東西拿進來!」

但護士把Korridor(走廊)唸成了Kollidor,阿威爾聽見了,將他的死亡稍稍延後一分鐘,鼓起最後的生命力,張開眼睛,很清晰地對護士說:「那個字的正確拼法應該是Korridor。」在即時糾正護士的錯誤後,他才又閉上眼睛,安然離開這個塵世。

聽起來似乎也有點怪,但我想阿威爾的生命理念相當明確,而且可以說是幸福的。因為「憎惡語言混淆」的他一路走來,始終如一,直到他生命的最後一分鐘,依然在做反映其信念的事情,沒有任何改變或追悔,這就是最堅定的生命信念與最值得信賴的幸福。

《左傳》記載,孔子的得意門生子路在衛國內亂時,挺身而出護衛他的主人孔悝,對抗蒯聵,但被蒯聵派人擊殺,戴在頭上的帽帶斷了,他在臨死之際還堅持要把帽帶綁好,因為「君子就算死,也要正冠而死。」這種「結纓而死」,也是在反映他對孔子教誨的不移信念。

如果一個人到了生命的最後五分鐘才想到要改弦更張,而盡去做些平常沒做、不想做、不敢做的事情,那豈不是在表明他在死前對自己既往的人生感到懊惱,產生了莫名的追悔,覺得自己「活錯了」或「白活了」?

「安靜地躺下來,胡思亂想或什麼也不想。」我這個答案既不偉大,也不動人,但我卻越來越喜歡。對我來說,它一點也不奇怪,因為那就是我平日經常在做,喜歡做的事情。也許這談不上什麼生命信念,但卻是我偏愛的生命情調。我希望今後,甚至到死前,一有機會,都能夠坐或躺在安靜的地方,悠閒地想些事情。

說生命只剩下最後兩分鐘、五分鐘、十分鐘,也許太逼人,但如果只剩下一天,那我會想做什麼呢?宗教改革者馬丁.路德說:「即使明天是世界末日,今天我依然要種我的蘋果樹。」每個人都有他要種的蘋果樹,何必因為末日的逼近,而忽然想改種櫻桃樹呢?

這個末日,即使不是今天的明天,但總會是某一天的明天。每天都照自己原先的想望,去種自己的蘋果樹吧!又何必因為看不到收成而悲嘆呢?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王溢嘉的沙龍
938會員
478內容數
分享個人生命中有趣、有意義的各種閱歷及所思所感,讓讀者在心靈的饗宴中,開闊自己的人生視野、豐富自己的精神樣貌,做個感性與理性齊備,兼顧理想與現實的現代人。
王溢嘉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09/13
  別人的言行不管多麼身不由己,我們還是會認為那就是他內在心性的外顯。     多年前,影星胡錦在電視螢光幕上露臉,雖然已經六十歲,但風韻猶存;罹患過乳癌的她,現在是防癌協會的義工。提起胡錦,大家最先想到的是她在《金瓶雙豔》、《聲色犬馬》等艷情片裡的騷媚模樣。息影多年的她,對於自己過去的演出
Thumbnail
2024/09/13
  別人的言行不管多麼身不由己,我們還是會認為那就是他內在心性的外顯。     多年前,影星胡錦在電視螢光幕上露臉,雖然已經六十歲,但風韻猶存;罹患過乳癌的她,現在是防癌協會的義工。提起胡錦,大家最先想到的是她在《金瓶雙豔》、《聲色犬馬》等艷情片裡的騷媚模樣。息影多年的她,對於自己過去的演出
Thumbnail
2024/09/09
  有些一板一眼的人認為讀小說純屬消遣,沒什麼用處,所以在三十歲以後就很少再看什麼小說。其實,讀小說常有一些意想不到的收穫,甚至可以為某些科學謎團提供「水平思考」,讓人曲徑通幽,發現新視野,找到意想不到的答案。譬如有一天,我就用米蘭‧昆德拉的《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來破解不明飛行物(幽浮)。  
Thumbnail
2024/09/09
  有些一板一眼的人認為讀小說純屬消遣,沒什麼用處,所以在三十歲以後就很少再看什麼小說。其實,讀小說常有一些意想不到的收穫,甚至可以為某些科學謎團提供「水平思考」,讓人曲徑通幽,發現新視野,找到意想不到的答案。譬如有一天,我就用米蘭‧昆德拉的《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來破解不明飛行物(幽浮)。  
Thumbnail
2024/09/02
     我對,你對,他對,大家都很對。   甲乙兩個和尚為一個問題爭辯得面紅耳赤,雙方各持己見,僵持不下。   最後,甲和尚怒氣沖沖地跑進禪房,想請師父評評理。他把他的見解詳細稟述了一遍,老和尚聽了,和顏悅色地說:「你說得對。」   甲和尚高興地出去。不久,換乙和尚氣沖沖地跑進來,對老和尚
Thumbnail
2024/09/02
     我對,你對,他對,大家都很對。   甲乙兩個和尚為一個問題爭辯得面紅耳赤,雙方各持己見,僵持不下。   最後,甲和尚怒氣沖沖地跑進禪房,想請師父評評理。他把他的見解詳細稟述了一遍,老和尚聽了,和顏悅色地說:「你說得對。」   甲和尚高興地出去。不久,換乙和尚氣沖沖地跑進來,對老和尚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你有思考過當死亡來臨時,你要做什麼嗎? 在這個重視職涯、生涯規劃的時代,我們會開始提早規劃要念什麼學校科系、要做什麼工作、要過怎樣的生活,卻從沒有人說過要規劃自己的死亡,因為死亡感覺離年輕的我們好遙遠,但這卻是一件極為重要的事情,可能一場車禍或疾病,就讓我們「突然」離開原先規劃的生活。
Thumbnail
你有思考過當死亡來臨時,你要做什麼嗎? 在這個重視職涯、生涯規劃的時代,我們會開始提早規劃要念什麼學校科系、要做什麼工作、要過怎樣的生活,卻從沒有人說過要規劃自己的死亡,因為死亡感覺離年輕的我們好遙遠,但這卻是一件極為重要的事情,可能一場車禍或疾病,就讓我們「突然」離開原先規劃的生活。
Thumbnail
以往遇到的問題是,若你只剩一個月可以活,那你會想做什麼? 用這種時間限制的問題來引導出你現在又急又想完成的事情。 但我突然一想,如果把這個狀況做顛倒,你的想法會不會產生變化? 你已經確定這時代醫療技術可以使你活到一千年,不會出什麼重大疾病也不出意外事故,那麼你會做什麼事情? 你剩一個月壽命,那當然是
Thumbnail
以往遇到的問題是,若你只剩一個月可以活,那你會想做什麼? 用這種時間限制的問題來引導出你現在又急又想完成的事情。 但我突然一想,如果把這個狀況做顛倒,你的想法會不會產生變化? 你已經確定這時代醫療技術可以使你活到一千年,不會出什麼重大疾病也不出意外事故,那麼你會做什麼事情? 你剩一個月壽命,那當然是
Thumbnail
天災人禍從未停止,但最近俄烏戰爭與頻繁的地震,讓最後一天的假設問題在內心重新露出。 如果今天是人生最後一天,你會想做些什麼呢?
Thumbnail
天災人禍從未停止,但最近俄烏戰爭與頻繁的地震,讓最後一天的假設問題在內心重新露出。 如果今天是人生最後一天,你會想做些什麼呢?
Thumbnail
迎接第 25 年的人生,不知道是我太敏感,還是自命清高,總是想像個哲學家一樣自問一時之間難以回答的大問題,又或者只不過是對未來的不確定而感到恐懼、不安,讓我不時會在心裡自問 (也可以說是胡思亂想): 「要是我明天,不,要是我今天,今天下午,或下一秒就發生意外,不幸離世了,該怎麼辦?」
Thumbnail
迎接第 25 年的人生,不知道是我太敏感,還是自命清高,總是想像個哲學家一樣自問一時之間難以回答的大問題,又或者只不過是對未來的不確定而感到恐懼、不安,讓我不時會在心裡自問 (也可以說是胡思亂想): 「要是我明天,不,要是我今天,今天下午,或下一秒就發生意外,不幸離世了,該怎麼辦?」
Thumbnail
沒有人知道死亡在何時、在哪裡等我們,此生,究竟應該怎麼過?之前看過一本書,裡面提及到其實我們應該要不斷問自己,如果明天即將面臨死亡的話,究竟自己會想做甚麽?為甚麼要這樣問呢?因為這樣才能知道我們內心的想法,從而選擇最合適的事情去做,能夠準確計算自己死亡時間的人並不多。 以我所知,曾經有一位數學家亞
Thumbnail
沒有人知道死亡在何時、在哪裡等我們,此生,究竟應該怎麼過?之前看過一本書,裡面提及到其實我們應該要不斷問自己,如果明天即將面臨死亡的話,究竟自己會想做甚麽?為甚麼要這樣問呢?因為這樣才能知道我們內心的想法,從而選擇最合適的事情去做,能夠準確計算自己死亡時間的人並不多。 以我所知,曾經有一位數學家亞
Thumbnail
如果我們只剩下十年、五年、一年、六個月、一個月、一個禮拜,或是只剩下明天,你還會待在這裡嗎?
Thumbnail
如果我們只剩下十年、五年、一年、六個月、一個月、一個禮拜,或是只剩下明天,你還會待在這裡嗎?
Thumbnail
「活在當下」這個詞,相信我們一定從很多地方都看過,然而又是為什麼不要回在過去或是未來呢?這就要先從一段影片開始看起 這段是賈伯斯在史丹佛大學的畢業典禮上的致詞,其中最關於活在當下的在於第三個談到關於「死亡」的故事。 其中一段提到每天早上在盥洗的時候,賈伯斯會問自己一句話「如果今天是我人生的最後一
Thumbnail
「活在當下」這個詞,相信我們一定從很多地方都看過,然而又是為什麼不要回在過去或是未來呢?這就要先從一段影片開始看起 這段是賈伯斯在史丹佛大學的畢業典禮上的致詞,其中最關於活在當下的在於第三個談到關於「死亡」的故事。 其中一段提到每天早上在盥洗的時候,賈伯斯會問自己一句話「如果今天是我人生的最後一
Thumbnail
別等到當真「今天是我生命中最後一天」的來臨,然後,後悔莫及。
Thumbnail
別等到當真「今天是我生命中最後一天」的來臨,然後,後悔莫及。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