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我們與惡的距離」這部電視劇,罹患思覺失調症的應思聰,發病時焦慮不安、無法控制情緒,出現幻覺、幻聽、幻想,讓旁人害怕、緊張,身為觀眾的你,有想過他怎麼會這樣嗎?如果你是他的家人,你會如何面對?
思覺失調症也是精神病的一種,主要是思考障礙,會出現思考、知覺、情感、行為等方面的問題,導致無法對外界的刺激做出正確的判斷而逃離現實,也會呈現畏縮現象,阻礙人際關係互動、發展,甚至需要別人照顧才能生活。
學者指出思覺失調症在台灣的盛行率約每千人就有2-3人,發病時間大多在青春期或成人早期。而真正病因尚無定論,推測可能的原因:腦內多巴胺過高、高遺傳率、痛苦的幼年經驗、環境壓力等多種因素造成。
治療的過程是一條漫漫長的路,妥善的醫療,家庭和社會的照顧,都是不可或缺的一環。
當你看到這時,希望你能理解我為何下了一個標「幻覺、幻聽、幻想,不是他的錯」沒有人想要生病,就像「我們與惡的距離」裡應思聰說的一句台詞:「為什麼是我?」生病,從來都不是當事者願意的。
「可能是因為你比較勇敢。」喬平(社工)給他的回答,思覺失調的病友要花好長一段時間,去面對自己的病情、家人的反應、治療的過程,也要花更多的努力才能慢慢走出幻想,重新走進社會,這樣的經歷,能不說勇敢嗎?
|在勇敢的路上,不孤單。
在台灣,康復之家、基金會等團體都有提供協助思覺失調症的服務。
翁美川就是其中一位,她具有護理背景、照顧咖啡館的經驗;2015年成立智立勞動合作社,並提供病友工作機會。美川一路上協助病友接納生病的自己及幫助他們人際互動、工作訓練,對她來說,這些病友的父母總有一天會老,總有一天他們必須承擔照顧自己的責任,所以她想做的是「協助他們回到社會」。
- 智立勞動合作社的業務:一部分是將農產格外品加工,像是把外觀不完美、過大的地瓜做成地瓜圓;盛產的水果做成果醬;另一部是廢物再利用,像是用廢油做成的環保家事皂、廢棄的雨傘布加工後做成提袋等。
- 成員主要是有二度就業的社區媽媽,提供他們就業的機會;還有思覺失調的病友,提供他們練習工作的平台,讓他們未來更有自信走入社會。
美川不只協助病友工作訓練,也會利用空檔與他們交流。(圖為:正在製作環保家事皂)
智立每週五會邀請已回到社會工作的夥伴一同共食,一同分享生活狀態,希望能作為病友們的支持後盾。
|尊重病友的選擇
初次拜訪智立勞動合作社時,我剛好遇到A,他是一位40幾歲的大哥,瘦瘦、高高的,22歲左右發病,這天是他到智立的第六次(每週一次、每次兩小時),美川正想鼓勵他的工作狀態進步,想幫他每週多加兩小時的班,但他卻先遞出想離開的訊息。
A說:「我覺得來這裡好有壓力、好怕跟別人講錯話。」
美川笑笑地回他:「你在這裡最常講話的對象是誰?」
A:「美川老師。」
美川:「我有說你講話不可以怎樣、有說你不好嗎?」
A:「沒有。」
事後我問美川,如果之後A放棄、不來了,怎麼辦?她笑笑的只說:「要尊重每個人的選擇」,簡單一句,卻深入意義,病友需要練習走出家門、練習面對人群、練習如何回到社會,每一個選擇都在挑戰心中的那道牆。
而我們不也都是嗎?選擇面對自己的家庭、學業、工作等,也選擇如何接納、尊重不同的獨立個體。
|誰陪伴「思覺失調症」的朋友回到社會?
想看看美川姐的分享嗎?請看影片採訪
從文字到影片都是一人包辦,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歡迎分享,也可以幫我按個「愛心」!這對我來說,會是大大的鼓勵喔😉
Emily的想享生活
生活有很多可能,沒有絕對的好、壞,只有是否適合自己!每一件小事情都值得透過文字、影像紀錄。 而我想說個故事,說一個平凡又貼近生活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