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與他們的距離,不是精神疾病而已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我們和精神疾病有距離,但我們的魯蛇經驗沒有距離

  當一個人進入精神危機,聽到了別人聽不到的聲音、或是出現別人無法理解的想法時,精神障礙者和周圍親近的人面對這樣的情況常常難以溝通、關係緊張。就像我們與惡的距離的應思聰,在日常生活裡他要隨時隨地去面對聲音對他的冷嘲熱諷,而這些不就是我們在不得志、在逆境裡也常會有的自我懷疑與批判,也是我們害怕自己成為別人口中的魯蛇。但應思悅和他的家人明白嗎?所謂專業人員明白嗎?他的「魯蛇經驗」和我們這些市井小民應該是貼近而沒有距離的,可是當我們用精神疾病的症狀「幻聽」、「妄想」去命名,瞬間那就是我們與精神疾病的距離,我們區隔了在這社會生活裡共有的失敗與挫折,變成「精神病人」、「正常人」的差別,然而這會不會才是把應思聰推開,不論是應思悅的家人,或我們,我們只看見他是病人,我們會問的是:吃藥沒;卻看不見他跟我們有一樣的失落,我們都想要有人看見我們失落,想要人幫我們一把,想做一個正常人,所以應思聰才會說:「為什麼是我」,這一個人人看了都心碎的一句話。可是,在現實生活中,我們是常常聽不見精神障礙者這樣的吶喊的,我們就覺得:他該吃藥了,因為他控制不住情緒。

 

強制住院修法後,真的能解決精障者跟家屬困境嗎?

  強制住院在身心障礙者權利公約(CRPD)國際審查後,審察委員明確提出強制住院違反公約第 14 條「禁止基於身心障礙的因素,或是非法、任意剝奪身心障礙者的人身自由。」的結論性意見。委員表示,每個人不應該因為自己的障礙,在沒有經過法律的判決下被限制人身自由。因此強制住院將會在新一波的精神衛生法修法裡頭,改成法官保留原則,由法官判決能不能啓動強制住院,但仍然有修法不能解決之困難。

 

強制住院能解決的,不能解決的是什麼?

  當應思聰在聲音與妄想裡分不清現實時,當時只能被強制住院,而強制住院常常是精神障礙者家庭裡的最後一道防線,不願意自願就醫的案主,如果達到嚴重病人且自傷傷人的程度時,藉由強制他住院確保自己與他人的安全並且接受醫療的協助。他住院了,但從我們與惡的距離這部戲中可以看見,住院過程中似乎少了點什麼,思聰並未增加病識感,家屬對精神疾病的實際認識缺乏衛教,因此只是被動的接受他得了思覺失調,只知道要讓他乖乖吃藥,這也影響了後來再次衝突的難以避免。那究竟為何住院或醫療期間為何還是難以有病識感?家屬在這期間,究竟還需要什麼,我們真的知道嗎?

 

我們真的懂家屬正面對著什麼樣的衝擊嗎?

  當無法到達強制住院之標準時,精障者會帶著原有強制住院之精神狀態,再加上被強制住院之衝突情緒返家,這時家人、精障者間的衝突張力之大,甚至是造成下一個悲劇的發生,或者懷著惴惴不安的心情,成為家人的日常,直到下一次衝突的爆發達到「政府資源介入」的程度。

 

治療不止於精障者個人,也在整個社會關係裡

  在台灣,這似乎是一個無法解套的,在家屬與精障者哪一個人權熟重熟輕的兩難問題,然而在世界各地當中,許多團隊面對精神障礙者的精神危機,發展出有許多人性化且具實證成效的作法,他們在危機狀態或急性期,不只仰賴醫療的介入,同時也導入心理治療、同儕支持及社區支持等資源,而這樣有尊嚴及理解的介入方式,可以促成「家人」、「精障者」與「我們」更有機會去認識「危機」或「發病」或「急性期」或「未解複雜經驗」,可以讓治療不只是在「精障者」身上發生,而是連同周遭的「社會關係」都可以成為治療性的社會環境,經此得到有不同差異並存的、長期的支持與陪伴。

 

以與惡的劇情來說,治療本身就含括了:去跟他聊為什麼是我的心情,還有自我期待及成功的失落,但所有人都在問他吃藥沒,而不是他想要什麼樣的生活,這些都會是治療的一部份,缺一不可,甚至是他職場環境裡需要更多老謝們,並且願意給予應思聰們嘗試的機會。否則就會像思聰在第七、八集時,把藥放下、丟在洗手台裡,那個動作意未深長,那也代表著「我們與精神疾病的支持性距離」有多麼地遠。

  精神疾病的生成是多元的:生物、社會與心理的多重交織下的結果,要治療的除了大腦,除了用藥,同時要創造治療性的社會環境,如果我們忽略了社會心理層面,對人所遭遇的複雜處境與原因,不被對話與理解,他們就會感到孤立與隔絕,我們會跟那樣的處境更有距離,我們會無法好好對待那麼多的不同的生命樣貌啊!應思聰們與他們的家人,可能就是孤軍奮戰,各自受苦。

 

建構一個「社會支持網絡」,而不只是社會安全網

  目前在台灣,也有不同的組織在發展各種可能,在尊重當事人的意願下,可以緩解他的情緒、陪伴他度過危機,並和他的家屬及社群網絡一群發展出共同前行的方式。對精神病人或精神障礙者及其家庭的支持,不能只是被擺在醫療衛政一個部門來思考,需求是連續性及多樣性的,因此尚須政府各部會的合作,像是社家署怎麼搭造一個以社區為基地的支持網絡,讓精障者及其家庭可以在社區中生活;教育部能夠將心理健康的教育落實在義務教育;勞動部能夠有對精障者更貼近的職業重建服務…等等, 因此,我們的國際研討會最後是要建構一個「社會支持網絡」,而不只是社會安全網。對!我們在九月(2019年)要辦理國際研討會,希望能對話「應思聰們與他們的家人」的需要與資源,還有哪些是「我們」可以達到的理想性,縮短精神疾病與我們的距離。

原文發表於精神疾病照顧者專線

avatar-img
6會員
15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福貝貝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那些我藏在心裡不輕易的言說,他們直接而真誠的表現出來,他們把自己最裡面的部份挖了出來,可是我看見的不只是他,還有我,這些所有的生命經驗裡藏著巨大的寶藏:一個真實的世界,在這裡赤裸的說了出來,個人在世界裡真實的遭遇是什麼,這些受苦與前進也在這裡,如果我們真的看見這些,懂得面對人們的受苦處境,會是社會進
一、從以為的陪伴、看見箝絆再次創造培伴 二、發展更多元培伴彼此對待差異的工作方法 1.以開放式對話作為方法的參照 2.這是一個學習在日常生活的田野之中與之外的縫隙間,找到一種人與人相待而不是專業對待的方式 3.聽見他們的內在聲音 4.建立承接家的工作現場 三、對於精神社區工作下一步及未來的想像
那些我藏在心裡不輕易的言說,他們直接而真誠的表現出來,他們把自己最裡面的部份挖了出來,可是我看見的不只是他,還有我,這些所有的生命經驗裡藏著巨大的寶藏:一個真實的世界,在這裡赤裸的說了出來,個人在世界裡真實的遭遇是什麼,這些受苦與前進也在這裡,如果我們真的看見這些,懂得面對人們的受苦處境,會是社會進
一、從以為的陪伴、看見箝絆再次創造培伴 二、發展更多元培伴彼此對待差異的工作方法 1.以開放式對話作為方法的參照 2.這是一個學習在日常生活的田野之中與之外的縫隙間,找到一種人與人相待而不是專業對待的方式 3.聽見他們的內在聲音 4.建立承接家的工作現場 三、對於精神社區工作下一步及未來的想像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雖然我上一篇說會所模式的好,但是後來我發現我在經歷過會所模式之後我覺得有一個問題,就是因為會所的理念是不把人當病人,這當然很好,但是不是每個人功能都很高、狀況都很好,有些人就是當下正在被情緒困擾、被妄想、幻聽等等症狀困擾,當會所的職員沒有一點精神疾病的知識,就會比較無法同理,在帶會員做事的過程把精障
Thumbnail
然不是每件事單靠意念都能達成,炸毀的腿既不能許願一夜長回,旁人也無法略過表象直達他人心底 每每接觸疾病相關資訊,總是過於感慨而停滯。或許那些無法輕輕放下的日子,換來感受的更多,但在聽見單一聲音的同時感到戒慎恐懼。引用中國導演馬莉的話:對於精神疾病的看法,長久以來不是過度「神話」否則就是「污名化」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對於譫妄,有很多不同的說法。有人說是失智的前兆,有人說是電解質不平衡,有人說是麻醉藥未退。以老爸的年紀與狀況,什麼都可能,什麼都佔有百分比。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一位精神科專護的真實故事,作者講述了小蓮的早期工作經驗以及她在治療思覺失調患者時發生的一系列突發事件。最後,小蓮選擇離開當前的工作環境,轉而到戒酒中心工作。整個故事充滿了對精神健康護理的人性關懷以及醫護人員面對挑戰時的抉擇。
Thumbnail
今天的影片內容全部都是我的個人意見,裡面很可能有些我過度解釋,或者我夢到的劇情環節,請各位理智討論、海量包容,給怕被捏的孩子們一句無雷簡評:2019年台劇神作在此,不看?神經病喔!啊,不能說神經病,很敏感。
Thumbnail
常人不能理解,什麼是憂鬱症患者。大多數人習慣以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態,對他人的人生指手畫腳,顯得自己多麼優越。 我知道心理生病不能只靠醫生,不能只靠吃藥,我運動,我喝亞麻仁油,我買了好幾本心理學的書。 我竭盡所能地,讓自己成為一個他人眼中正常的人, 有正常的心靈與軀殼,從來都不是那麼簡單的事。
Thumbnail
譫妄小外號〔ICU症候群〕是常常出現在長期臥床的案主。譫妄的原因很多,包括腦傷、感染、毒癮等。文章描述了對患者造成的影響以及家庭成員的狀況。
Thumbnail
臺灣的健保制度為世界獨一無二,來看診身心科的並非只有精神病患,很多也是很努力為了生活的社會人士或是學生。現代社會的快速變化及生活與工作的多方壓力,容易導致心理免疫力下降。身心科的重點在於協助找回身心健康與平衡,舒緩壓力。
Thumbnail
我們是伊甸基金會活泉之家,這是一個精神疾病家庭培力、找資源、學習與互相聯結的平台。
Thumbnail
「精神疾病」一詞,我想並不陌生 陌生的是 : 病友是作者 沒錯,《除了病,我一無所有》是一本心理疾病病友的自白 透過此書,可淺淺地接觸病友的世界。 對了,你知道什麼是「精神疾病去汙名化」嗎 ? 獨樹一格的觀點,與社會風氣對立的我,字斟句酌地寫下每一句 只為了向讀者們傳達,內心最真實的聲音。
雖然我上一篇說會所模式的好,但是後來我發現我在經歷過會所模式之後我覺得有一個問題,就是因為會所的理念是不把人當病人,這當然很好,但是不是每個人功能都很高、狀況都很好,有些人就是當下正在被情緒困擾、被妄想、幻聽等等症狀困擾,當會所的職員沒有一點精神疾病的知識,就會比較無法同理,在帶會員做事的過程把精障
Thumbnail
然不是每件事單靠意念都能達成,炸毀的腿既不能許願一夜長回,旁人也無法略過表象直達他人心底 每每接觸疾病相關資訊,總是過於感慨而停滯。或許那些無法輕輕放下的日子,換來感受的更多,但在聽見單一聲音的同時感到戒慎恐懼。引用中國導演馬莉的話:對於精神疾病的看法,長久以來不是過度「神話」否則就是「污名化」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對於譫妄,有很多不同的說法。有人說是失智的前兆,有人說是電解質不平衡,有人說是麻醉藥未退。以老爸的年紀與狀況,什麼都可能,什麼都佔有百分比。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一位精神科專護的真實故事,作者講述了小蓮的早期工作經驗以及她在治療思覺失調患者時發生的一系列突發事件。最後,小蓮選擇離開當前的工作環境,轉而到戒酒中心工作。整個故事充滿了對精神健康護理的人性關懷以及醫護人員面對挑戰時的抉擇。
Thumbnail
今天的影片內容全部都是我的個人意見,裡面很可能有些我過度解釋,或者我夢到的劇情環節,請各位理智討論、海量包容,給怕被捏的孩子們一句無雷簡評:2019年台劇神作在此,不看?神經病喔!啊,不能說神經病,很敏感。
Thumbnail
常人不能理解,什麼是憂鬱症患者。大多數人習慣以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態,對他人的人生指手畫腳,顯得自己多麼優越。 我知道心理生病不能只靠醫生,不能只靠吃藥,我運動,我喝亞麻仁油,我買了好幾本心理學的書。 我竭盡所能地,讓自己成為一個他人眼中正常的人, 有正常的心靈與軀殼,從來都不是那麼簡單的事。
Thumbnail
譫妄小外號〔ICU症候群〕是常常出現在長期臥床的案主。譫妄的原因很多,包括腦傷、感染、毒癮等。文章描述了對患者造成的影響以及家庭成員的狀況。
Thumbnail
臺灣的健保制度為世界獨一無二,來看診身心科的並非只有精神病患,很多也是很努力為了生活的社會人士或是學生。現代社會的快速變化及生活與工作的多方壓力,容易導致心理免疫力下降。身心科的重點在於協助找回身心健康與平衡,舒緩壓力。
Thumbnail
我們是伊甸基金會活泉之家,這是一個精神疾病家庭培力、找資源、學習與互相聯結的平台。
Thumbnail
「精神疾病」一詞,我想並不陌生 陌生的是 : 病友是作者 沒錯,《除了病,我一無所有》是一本心理疾病病友的自白 透過此書,可淺淺地接觸病友的世界。 對了,你知道什麼是「精神疾病去汙名化」嗎 ? 獨樹一格的觀點,與社會風氣對立的我,字斟句酌地寫下每一句 只為了向讀者們傳達,內心最真實的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