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思裂的日常》公共電視思覺失調系列專題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raw-image

公共電視是台灣許多公共議題探討、談論的公共媒體。每週一到週四從《有話好說》這個節目獲得的訊息遠比一直看輪播的新聞台,或者網路轉分享不知道到底是不是正確的訊息,來得有益許多,雖不一定能知天下事,但也還算可以知道比較重要需要關心的事。

這次《有話好說》做了一週四集關於「思覺失調」的專題,是我相當關注的議題,也是我認為現代人應該再進一步了解的精神疾病。所以決定寫一篇文張貼出來。

關於情緒和精神疾病的議題,在台灣近年的探討並不難見,但大部分面對精神或情緒狀態的變化,多半還殘留著許多負面的印象和難以破除的既有觀念。當我們不把這些狀態用「生病」來理解,就比較難以對症下藥,或是真的找出辦法來幫助和處理那些幾乎看似無解的情緒。

《思裂的日常》這個專題用了四集的時間,從社會事件帶我們認識「思覺失調」,再透過病友的分享來了解面對這樣的精神疾病,該如何理解它,接著再透過科學和醫學的方式希望能得到「能夠準確診斷」的可能,最後進入整個社會安全防護網該怎麼協助所有思覺失調的病友重新建立起生活的軌道,回到正常的生活狀態中。

其實精神疾病帶來的生活上的困擾和改變,在這個壓力過大、速度過快的世代是非常常見的。就連網路現象帶來的青少年焦慮、憂鬱也不斷增加中。加強對精神疾病和情緒上的教育認知,在遇到相同狀況的時候,才能找到比較好面對和應對的方式,也才不會因為太多過分強大的負面解讀,而失去了尋求幫助或是幫助他人的機會。

雖然這系列短短的幾個小時內,不一定能全面的讓人了解這個常被誤導為「無藥可醫」、是「殺人魔」的精神疾病,但我們可以花點時間理解這是一種疾病,是有機會透過醫療、藥物控制和家庭社會共同協助的,才能避免更多失控的憾事發生。

期待未來可以經由醫學、科學的進步,找到辨識出各種不同的精神疾病,對症下藥的可能。

病人如何變成殺人犯?重回王景玉的妄想世界

以王景玉案來討論思覺失調怎麼影響王景玉這個人的行為,以及從他生活中接觸過的人來告訴我們「王景玉」他們認知中的這個人,並試圖想要從中找到那個最關鍵的轉捩點,看看是不是有機會在未來建立起更健全的社會防護責任。


走過低谷與幻覺共處?思覺失調患者的真實告白

透過思覺失調患者仙仙的分享,算是與前一集的對照。仙仙有良好的支持系統,有在她面對這個精神疾病時沒有讓她孤立無援,也同時對照了有無病識感和接受治療的差異性。

大腦生病了!腦科學解密:思覺失調怎麼發生的?

這集讓人頗為期待未來真的有機會可以使用醫學去辨別出不同的腦部出現的症狀,好在最關鍵的時間裡,治療這個讓人瘋狂且痛苦的疾病。

疲憊的家屬、接不住的社安網?思覺失調何去何從?

最後一集其實我覺得頗重要的。不論是病患或是家屬,最需要的就是整個社會體系裡,能有比較強大支援和救援的方式。但這部分在台灣還是相對比較缺乏一點。

這個專題觀看的人數不多,但實為重要。希望願意了解的人可以多一點點。也謝謝公共電視做了這系列的專題。

訂閱《有話好說》:https://bit.ly/34xc9Vh
按讚有話 FB|https://www.facebook.com/PTStalks/
追蹤有話 IG |https://www.instagram.com/pts.talks/
有話,用聽的|https://link.chtbl.com/ptstalk

圖:有話好說的專題圖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換日線的沙龍
20.5K會員
916內容數
自由工作者、上班族究竟要用什麼樣的心態去面對呢?來看線線怎麼說;業餘的時候,也來跟線線一起看劇看電影及看書;有空的話一起來學做出版、編輯和電子書吧!
換日線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5/01
詩,是一種極為優雅的文體,不需要太多的情緒激昂或熱烈,要用精簡的詞𢑥精準地描述那些心情,寫日常、說四季,將那些現實生活根本不會說出來的對話,寫進劇裡,讓讀著詩的人、看著劇的人,在某些瞬間感到胸口暖暖的!或許回到現實中度日才發現有些在日子裡讓人感到的愉悅,是其他人替自己留下那一點點說起來的溫柔!
Thumbnail
2025/05/01
詩,是一種極為優雅的文體,不需要太多的情緒激昂或熱烈,要用精簡的詞𢑥精準地描述那些心情,寫日常、說四季,將那些現實生活根本不會說出來的對話,寫進劇裡,讓讀著詩的人、看著劇的人,在某些瞬間感到胸口暖暖的!或許回到現實中度日才發現有些在日子裡讓人感到的愉悅,是其他人替自己留下那一點點說起來的溫柔!
Thumbnail
2025/03/11
童話故事下集,依然還是個童話故事!倘若沒有那個會在睡覺進到房間裡收垃圾的媽媽,也沒有那些會聚在家裡的三姑六婆親戚!像曾學友那樣的男人根本是人間極品!呵呵~
Thumbnail
2025/03/11
童話故事下集,依然還是個童話故事!倘若沒有那個會在睡覺進到房間裡收垃圾的媽媽,也沒有那些會聚在家裡的三姑六婆親戚!像曾學友那樣的男人根本是人間極品!呵呵~
Thumbnail
2025/02/24
看到一個推理故事用一本書來講這種關於版面與閱讀之間的關係,雖然故事我沒有特別喜歡,我也會力薦所有做書的人都應該讀這本書!
Thumbnail
2025/02/24
看到一個推理故事用一本書來講這種關於版面與閱讀之間的關係,雖然故事我沒有特別喜歡,我也會力薦所有做書的人都應該讀這本書!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思覺失調 (Schizophrenia) 我們要清楚有些病癥絕對不是思覺失調的病癥,例如多重性格或分裂的性格並不是思覺失調症(舊稱:精神分裂)。思覺失調症是指患者很難分辨真實和虛幻,就好像在清醒時卻又在做夢一般。(引用自三總精神科網站)
Thumbnail
思覺失調 (Schizophrenia) 我們要清楚有些病癥絕對不是思覺失調的病癥,例如多重性格或分裂的性格並不是思覺失調症(舊稱:精神分裂)。思覺失調症是指患者很難分辨真實和虛幻,就好像在清醒時卻又在做夢一般。(引用自三總精神科網站)
Thumbnail
思覺失調患者一樣可以擁有正常人的生活與休閒;患者的家屬與患者之間,一樣可以有健康的互動和自我防衛的機制。只要一起努力學習正確的自助要件,舒緩神經系統的負擔,最重要的是協助患者找到生命中的優先順序,讓生命價值不斷的提升成為健康的領航員,讓他帶著您駛向平安與喜樂的旅程。
Thumbnail
思覺失調患者一樣可以擁有正常人的生活與休閒;患者的家屬與患者之間,一樣可以有健康的互動和自我防衛的機制。只要一起努力學習正確的自助要件,舒緩神經系統的負擔,最重要的是協助患者找到生命中的優先順序,讓生命價值不斷的提升成為健康的領航員,讓他帶著您駛向平安與喜樂的旅程。
Thumbnail
我們和精神疾病有距離,但我們的魯蛇經驗沒有距離 強制住院修法後,真的能解決精障者跟家屬困境嗎? 強制住院能解決的,不能解決的是什麼? 我們真的懂家屬正面對著什麼樣的衝擊嗎? 治療不止於精障者個人,也在整個社會關係裡 建構一個「社會支持網絡」,而不只是社會安全網
Thumbnail
我們和精神疾病有距離,但我們的魯蛇經驗沒有距離 強制住院修法後,真的能解決精障者跟家屬困境嗎? 強制住院能解決的,不能解決的是什麼? 我們真的懂家屬正面對著什麼樣的衝擊嗎? 治療不止於精障者個人,也在整個社會關係裡 建構一個「社會支持網絡」,而不只是社會安全網
Thumbnail
〈瘋靡雙週報〉 第3期 瘋靡雙周報是由精神疾病照顧者專線政策組策劃編輯,每兩週彙整推薦的報導與文章,讓小編告訴你為什麼值得一看。鎖定瘋靡雙週報,給你第一手的資訊~ 本文摘要五則精神疾病相關新聞、書摘與書寫。
Thumbnail
〈瘋靡雙週報〉 第3期 瘋靡雙周報是由精神疾病照顧者專線政策組策劃編輯,每兩週彙整推薦的報導與文章,讓小編告訴你為什麼值得一看。鎖定瘋靡雙週報,給你第一手的資訊~ 本文摘要五則精神疾病相關新聞、書摘與書寫。
Thumbnail
《成為一個新人》 我們不可否認,這個社會對精神病患是不友善的。在面對精神疾病衍伸出種種的社會事件下,我們選擇以恐懼、憤怒來面對這群被社會邊緣化的人群。當然,我不認為一味的包容是對的,過度包容滋長灰色地帶,但抗拒理解何嘗不是加劇問題的關鍵之一呢? 《成為一個新人》是報導者張子午深度追蹤、集結各方觀點,
Thumbnail
《成為一個新人》 我們不可否認,這個社會對精神病患是不友善的。在面對精神疾病衍伸出種種的社會事件下,我們選擇以恐懼、憤怒來面對這群被社會邊緣化的人群。當然,我不認為一味的包容是對的,過度包容滋長灰色地帶,但抗拒理解何嘗不是加劇問題的關鍵之一呢? 《成為一個新人》是報導者張子午深度追蹤、集結各方觀點,
Thumbnail
雖然這系列短短的幾個小時內,不一定能全面的讓人了解這個常被誤導為「無藥可醫」、是「殺人魔」的精神疾病,但我們可以花點時間理解這是一種疾病,是有機會透過醫療、藥物控制和家庭社會共同協助的,才能避免更多失控的憾事發生。
Thumbnail
雖然這系列短短的幾個小時內,不一定能全面的讓人了解這個常被誤導為「無藥可醫」、是「殺人魔」的精神疾病,但我們可以花點時間理解這是一種疾病,是有機會透過醫療、藥物控制和家庭社會共同協助的,才能避免更多失控的憾事發生。
Thumbnail
2019年「我們與惡的距離」這部電視劇,罹患思覺失調症的應思聰,發病時焦慮不安、無法控制情緒,出現幻覺、幻聽、幻想。「治療」是條漫漫長的路,除了家庭、醫療外,也有康復之家等團體投入協助的行列。而翁美川就是其中一位,她藉由「工作訓練」希望協助思覺失調症的朋友未來更有自信回到社會.....
Thumbnail
2019年「我們與惡的距離」這部電視劇,罹患思覺失調症的應思聰,發病時焦慮不安、無法控制情緒,出現幻覺、幻聽、幻想。「治療」是條漫漫長的路,除了家庭、醫療外,也有康復之家等團體投入協助的行列。而翁美川就是其中一位,她藉由「工作訓練」希望協助思覺失調症的朋友未來更有自信回到社會.....
Thumbnail
台灣精神醫學會在2014/5/21將原本「精神分裂症」改名為「思覺失調症」,更名的目的是為了減少大眾對此的誤解,進而降低對精神疾病的汙名化。因為有些患者可能因為害怕而隱瞞自己的精神問題,導致無法確實獲得治療,影響患者後續的復原之路,所以改名可以提高患者就醫率及家屬支持度。
Thumbnail
台灣精神醫學會在2014/5/21將原本「精神分裂症」改名為「思覺失調症」,更名的目的是為了減少大眾對此的誤解,進而降低對精神疾病的汙名化。因為有些患者可能因為害怕而隱瞞自己的精神問題,導致無法確實獲得治療,影響患者後續的復原之路,所以改名可以提高患者就醫率及家屬支持度。
Thumbnail
《我們與惡的距離:創作全見》 因為不喜歡看戲的緣故,剛好支持獨立書店三餘,就買了劇本來看(也比較省時),也正好是為月底的講座做個準備,畢竟這齣劇就是為了在社會平靜的江水中掀起一波漣漪激起一點思辨。 當然,主題上仍是以隨機殺人作為主軸,但在襯托主題上也旁帶了許多重要的議題,例
Thumbnail
《我們與惡的距離:創作全見》 因為不喜歡看戲的緣故,剛好支持獨立書店三餘,就買了劇本來看(也比較省時),也正好是為月底的講座做個準備,畢竟這齣劇就是為了在社會平靜的江水中掀起一波漣漪激起一點思辨。 當然,主題上仍是以隨機殺人作為主軸,但在襯托主題上也旁帶了許多重要的議題,例
Thumbnail
「精神疾病,是當人遭逢巨大壓力時,不得不發展出來的應對方式。」 如果說精神疾病有一些正面功效,思覺失調就是讓他能夠還有一個假想的目標,能夠繼續撐著生活。
Thumbnail
「精神疾病,是當人遭逢巨大壓力時,不得不發展出來的應對方式。」 如果說精神疾病有一些正面功效,思覺失調就是讓他能夠還有一個假想的目標,能夠繼續撐著生活。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