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教生涯緣起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很多人問我,為什麼你會選這個科系?為什麼會做這個吃力不討好薪水又少的工作,我說~因為我很喜歡小孩~就只是單純的喜歡...

記得某天國中放學時,經過一家幼兒園,當時他們是放學時間,許多家長在校門口等候孩子,不自覺的放慢步調欣賞著這一幕,校門緩緩開啟,孩子們從教室揹著書包走出來,有些孩子還在教室門口整隊,有些孩子已經用跑的朝校門前進,有的孩子則是由老師牽著慢慢走,每個孩子的臉上都有甜甜的笑容,看著看著自己也跟著笑了,這一刻,覺得心被填滿了,一種甜甜的感覺,很幸福。於是,我決定之後要成為幼教老師。
追夢,並不容易也不順遂,曾在公幼、私幼、公辦民營托嬰中心、私立托嬰中心待過,從出生兩個月到六歲都接觸過,每個年齡都有不同的發展和特質,每個階段都讓我深感生命如此美妙,對於嬰兒期階段的寶寶印象特別深刻,原來孩子翻身、抬頭、坐、爬、扶站、放手走路、上下樓梯、副食品製作及調理、長牙的過程是這樣子~能見證且參予其中真的很幸運!像爬山一樣,只有親身經歷過才知道這份美與愛。

有時同學或同事會分享自己遇見恐龍家長、恐怖的主管的經驗,對我來說,每個機構都有自己的理念和教育方式,主管的每個決策都必須顧慮上上下下,無法周全所以沒有對和錯,而家長每個方式與關愛都是出自於自己認為的愛,或不知道如何與孩子相處,甚至以上一代的方式用在自己孩子身上,所以也沒有對和錯。而對我來說,對待孩子的方式和理念是最重要的,我的堅持很簡單,就是尊重、聆聽孩子的想法與感受,不以大人的視角和慾望強加在孩子身上。因此至今仍未遇見與自己理念相符的學校或同事...
每次離職時總是得花一段時間才能將這份深愛的感受和情緒抽離,看著孩子們的照片回想著每天從早到晚一起經歷的點滴,我知道我熱忱不減、喜愛這份工作(興趣)。
現在,依然充滿熱忱、喜愛,只是換一種方式展現、繼續在這個行業裡做自己認為對的事情。現在,我無法繼續在幼兒園工作了,無法再像以往那樣按表操課,規範孩子這個時間就是要去上廁所、吃飯、 運動,這個時候我們必須坐下來團體討論、進學習區,雖然仍喜歡帶著孩子一起探索、學習,但我更愛在自由的環境、氛圍中尊重與聆聽孩子,與孩子自在的共學。於是燃起一個念頭,將教室搬到戶外,帶著孩子親近大自然,認識大自然之美,在大自然中讓孩子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尊重孩子的想與不想,與孩子們分享大自然的一切,大自然的聲音、大自然的美學、大自然的生命、與大自然共舞。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Teresa Wang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許多家長對於孩子挑食、偏食傷腦筋,家長表示孩子出頭很多,每天都要想不同的方式引誘、拐騙,能吃多少算多少。而孩子則會使用許多方式表示自己不喜歡這個食物,例如:將食物丟在地上、打翻、挑出來放在旁邊、直接表示我不喜歡吃或我不想吃,表示肚子不舒服或想上廁所、使用哭泣、尖叫邊拿起餐具拍打桌子...等,如有長輩
與孩子相處的方式有許多種,你較常使用什麼方式呢?你喜歡哪一種呢? 在幼教現場總是能聽到這些句子(催促、威脅、命令的語氣) 「我們要走囉,你再不快點吃完就不能跟我們去囉~」 「快點跟上、快點喝水、快點收拾、快去上廁所」 「你看幼幼班、小班的弟弟妹妹有像你們這樣嗎?」 「你去幼幼班給別的老師教,因為你
我們都想要孩子成為特別的人,因為那也會讓我們自己感到特別。當我們向他人宣告自己的孩子學業優異、才藝過人、傑出表現,我們都很清楚自己心中會湧現何等驕傲的滋味,尤其在孩子仍年幼的時候,他們會配合著一切演出,逼迫他們自己來緩解我們私心的渴望。我們如此渴望孩子成功,其中一個理由是:我們比較容易透過孩子尋求認
有一天,我對孩子們說:「平常都是老師告訴你們現在要做什麼,老師叫你們去做什麼,今天請你們想一想,說說看你們想要做什麼~喜歡玩什麼~」 孩子們說~想去戶外溜滑梯、騎腳踏車、玩踩高蹺~ 我說好啊!沒問題!那我們待會就出去玩! 我告訴他們要注意安全,保護自己也保護別人。 就這樣,沒有任何限制、沒有遊戲規則
許多家長對於孩子挑食、偏食傷腦筋,家長表示孩子出頭很多,每天都要想不同的方式引誘、拐騙,能吃多少算多少。而孩子則會使用許多方式表示自己不喜歡這個食物,例如:將食物丟在地上、打翻、挑出來放在旁邊、直接表示我不喜歡吃或我不想吃,表示肚子不舒服或想上廁所、使用哭泣、尖叫邊拿起餐具拍打桌子...等,如有長輩
與孩子相處的方式有許多種,你較常使用什麼方式呢?你喜歡哪一種呢? 在幼教現場總是能聽到這些句子(催促、威脅、命令的語氣) 「我們要走囉,你再不快點吃完就不能跟我們去囉~」 「快點跟上、快點喝水、快點收拾、快去上廁所」 「你看幼幼班、小班的弟弟妹妹有像你們這樣嗎?」 「你去幼幼班給別的老師教,因為你
我們都想要孩子成為特別的人,因為那也會讓我們自己感到特別。當我們向他人宣告自己的孩子學業優異、才藝過人、傑出表現,我們都很清楚自己心中會湧現何等驕傲的滋味,尤其在孩子仍年幼的時候,他們會配合著一切演出,逼迫他們自己來緩解我們私心的渴望。我們如此渴望孩子成功,其中一個理由是:我們比較容易透過孩子尋求認
有一天,我對孩子們說:「平常都是老師告訴你們現在要做什麼,老師叫你們去做什麼,今天請你們想一想,說說看你們想要做什麼~喜歡玩什麼~」 孩子們說~想去戶外溜滑梯、騎腳踏車、玩踩高蹺~ 我說好啊!沒問題!那我們待會就出去玩! 我告訴他們要注意安全,保護自己也保護別人。 就這樣,沒有任何限制、沒有遊戲規則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作為幼教人,每天陪伴孩子,見證他們的成長與探索,是一份充滿愛與意義的工作。然而,這份工作也時常伴隨著挑戰與迷茫。有時候,可能會感到疲憊,甚至懷疑自己是否能夠一直走下去。但只要停下來重新審視,熱情並未消失,或許只是需要找到適合的方式來重新點燃。同時,幼教職涯的可能性遠不止於教室,還有更多方向值得探索。
Thumbnail
我很喜歡CSI-TAIWAN的核心概念,以兒童的人權作為發展的基礎,保護孩子該有的權利。這幾年我也發現一件事,孩子的童年是我很在意的事,即使我是一個不愛唸書的人,我也知道去學校和同學一起上課玩樂,是我人生最快樂的時光,若父母對教育並沒有什麼共識的話,小孩子很難受到該有的教育,只要有生產能力...
Thumbnail
或許不論成人或小孩,生命的成長都是依循相似的模式:遇到問題 → 尋找解方/評估資源 → 做出決策 → 付諸行動。很多事情只能在短時間內思考、決定後就採取行動。這就是人生,這就是成長。就和旅行一樣,沒有課綱可參考,沒有教案可以寫,遇到挑戰只能直接面對。就這樣一步步從做中學,從錯中學。
Thumbnail
有了摩托車之後,不再有地區性的設限。而工作的選擇性也多廣泛了點。 雖只有國中畢業學歷的我,但感恩父母給了我算聰慧的頭腦,感恩自己不想因學歷緣故,而鞭策自己精進求知、改變自己素質、提升能力的心態。 於是我的求職路線延伸到離家20到30分鐘的路程。 自從家鄉員林到台中跟著媽媽住約有半年吧!台中我也大致熟
Thumbnail
雖然之前有研究過幼托整合,也就是幼稚園和托兒所整合的過程,但畢竟是邏輯和文件的研究。有位朋友這幾年剛考上幼兒園的教保員,我才開始了解一些幼兒園令人驚訝的情形。 從幼托整合時就知道幼兒園師資結構很複雜,當時研究的幼兒園裡,教師共有七種身分,制度完全不一樣。
Thumbnail
育兒對於許多家庭是件重要的事,和工作平衡是一大挑戰,但我選擇了全職媽媽,點出了幾個原因。從獨特的人生經歷、育兒的挑戰和成長、與工作不同,還有對未來的投資,我享受著育兒的愛與成長。縱使喜愛育兒,但不會完全放棄工作,而是尋找平衡,讓生活更加豐富。
Thumbnail
最近又是幼兒園的招生期, 這是我們幫孩子挑選幼兒園的經歷。回想他人生的第一個學期,公幼跟私幼都唸到了,到底是怎麼一回事?這篇文章將分享我對於何時應該上幼兒園、公幼還是私幼、需不需要學雙語、幼兒園孩子最重要學的是什麼、還要面對的是孩子生病、孩子開始長出自己的世界等心得。
Thumbnail
這是我在育幼院與孩子們一起生活的故事,透過日常點滴展現孩子們在兒少安置機構的生活、學習、成長情況以及工作人員的照顧。育幼院的工作日常,充滿了孩子們有趣、溫馨的小故事,每一個孩子都有不同的個性,育幼院的工作人員用愛和耐心,讓孩子們的傷口慢慢癒合。
Thumbnail
進入到完全的兒童工作也有一段時間,我漸漸開始發現自己也是能上手兒童工作的。 經過這一陣子與兒童一起工作的經驗,孩子口中的:「宸宸老師!」讓我逐漸地適應了與兒童工作的角色,也發現兒童工作帶給我的許多感動分享給大家。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作為幼教人,每天陪伴孩子,見證他們的成長與探索,是一份充滿愛與意義的工作。然而,這份工作也時常伴隨著挑戰與迷茫。有時候,可能會感到疲憊,甚至懷疑自己是否能夠一直走下去。但只要停下來重新審視,熱情並未消失,或許只是需要找到適合的方式來重新點燃。同時,幼教職涯的可能性遠不止於教室,還有更多方向值得探索。
Thumbnail
我很喜歡CSI-TAIWAN的核心概念,以兒童的人權作為發展的基礎,保護孩子該有的權利。這幾年我也發現一件事,孩子的童年是我很在意的事,即使我是一個不愛唸書的人,我也知道去學校和同學一起上課玩樂,是我人生最快樂的時光,若父母對教育並沒有什麼共識的話,小孩子很難受到該有的教育,只要有生產能力...
Thumbnail
或許不論成人或小孩,生命的成長都是依循相似的模式:遇到問題 → 尋找解方/評估資源 → 做出決策 → 付諸行動。很多事情只能在短時間內思考、決定後就採取行動。這就是人生,這就是成長。就和旅行一樣,沒有課綱可參考,沒有教案可以寫,遇到挑戰只能直接面對。就這樣一步步從做中學,從錯中學。
Thumbnail
有了摩托車之後,不再有地區性的設限。而工作的選擇性也多廣泛了點。 雖只有國中畢業學歷的我,但感恩父母給了我算聰慧的頭腦,感恩自己不想因學歷緣故,而鞭策自己精進求知、改變自己素質、提升能力的心態。 於是我的求職路線延伸到離家20到30分鐘的路程。 自從家鄉員林到台中跟著媽媽住約有半年吧!台中我也大致熟
Thumbnail
雖然之前有研究過幼托整合,也就是幼稚園和托兒所整合的過程,但畢竟是邏輯和文件的研究。有位朋友這幾年剛考上幼兒園的教保員,我才開始了解一些幼兒園令人驚訝的情形。 從幼托整合時就知道幼兒園師資結構很複雜,當時研究的幼兒園裡,教師共有七種身分,制度完全不一樣。
Thumbnail
育兒對於許多家庭是件重要的事,和工作平衡是一大挑戰,但我選擇了全職媽媽,點出了幾個原因。從獨特的人生經歷、育兒的挑戰和成長、與工作不同,還有對未來的投資,我享受著育兒的愛與成長。縱使喜愛育兒,但不會完全放棄工作,而是尋找平衡,讓生活更加豐富。
Thumbnail
最近又是幼兒園的招生期, 這是我們幫孩子挑選幼兒園的經歷。回想他人生的第一個學期,公幼跟私幼都唸到了,到底是怎麼一回事?這篇文章將分享我對於何時應該上幼兒園、公幼還是私幼、需不需要學雙語、幼兒園孩子最重要學的是什麼、還要面對的是孩子生病、孩子開始長出自己的世界等心得。
Thumbnail
這是我在育幼院與孩子們一起生活的故事,透過日常點滴展現孩子們在兒少安置機構的生活、學習、成長情況以及工作人員的照顧。育幼院的工作日常,充滿了孩子們有趣、溫馨的小故事,每一個孩子都有不同的個性,育幼院的工作人員用愛和耐心,讓孩子們的傷口慢慢癒合。
Thumbnail
進入到完全的兒童工作也有一段時間,我漸漸開始發現自己也是能上手兒童工作的。 經過這一陣子與兒童一起工作的經驗,孩子口中的:「宸宸老師!」讓我逐漸地適應了與兒童工作的角色,也發現兒童工作帶給我的許多感動分享給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