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嚴選
深度學習的技術(下)

2020/04/24閱讀時間約 26 分鐘

學習如何學習(拓、活)

繼上一篇「深度學習的技術(上)」談到「記、懂、網」之後,讓我們再續談「拓」。在拓篇,我們將要增加知識的品質。而在本篇的最後一節「活」篇,則是探討到學習的管道。
所以,在讀這篇文章時,你也可以反過來,先拉到最下面的「活」篇,掌握正確的學習管道之後,你再回來這裡,將知識依照記、懂、網、拓的方式,讓知識深深刻畫在你的大腦。
完整學習一項領域之後、或者說是你察覺對一個領域的知識已經遇到了瓶頸,這時候我們需要的是拓展這份學習的品質及深度。
作者楊大輝ROXAS,把傳統「點、線、面」式的學習;也就是記住知識、理解知識、並且網羅該領域的知識三點之後的提升,稱之為「

他認為,拓,便是將知識之網的瓶頸及限制,更深一層的拓展,而這需要從三件事情著手,它們分別是:
  • 知識的正確性
  • 知識的多樣性
  • 知識的創造性
資訊爆炸的年代,找尋知識已經是很隨手的事情了。光是滑開手機的臉書、Youtube,隨時都可以得到零碎的知識碎片。換言之,如何「取得知識」是古人在煩惱的事情,現代人煩惱的是「知識內容」是否正確?是不是能夠透過知識的學習,達到「此岸至彼岸」的跨度成長?以及、在知識的量指數性上漲後,是否能激發出更多的創造力?
一連串的學習目標接踵而來,現在要回到最初點:
如何確認面前這份知識的正確性?

正確性---心智的過濾系統

行為經濟學家康納曼提過,在我們大腦中有分為兩個系統,系統一掌管第六感、身體反應、文字符號的判讀...等講求高效率的直覺反應。而系統二的思路較慢、警覺性較高。對於進入意識的資訊會保留高度懷疑、會做大量的運算。
針對這樣的兩種大腦運作系統,在神經語言程式學NLP上也有類似的學說描述:NLP歸類為:快速反應的K系統詳細分析的AD系統。這兩者分類直接對應康納曼系統一系統二。
而系統一(K系統)以及系統二(AD系統)在吸取資訊的方式如下:
在我們接受一份資訊的過程時,(例如讀書、聽講)我們透過視覺、以及聽覺來汲取外在訊號。等到我們「理解」、「懂」了這份知識之後,往往心智的運作就到此為止了。例如報章雜誌上讀到,「今天冠狀肺炎確診22人」,你的系統一不會覺得有什麼問題。他可能為這個人數稍微留下個印象或記憶。但系統一的功能也僅此於此。
而系統二的運作費力,且要調動過往的資源校對。在接受到這個資訊的同時,系統二優先會想到的可能是:「台灣已經連續兩天0確診了,為什麼會今天又突然新增多例?」看,系統二先調動過往記憶,並且比對、然後試著找出數據超出預期的後設原因。系統二執行回憶、推理、計算、預測未來。
因此,要確保資訊的正確性,第一件事情就是要確保費力燒腦的系統二在學習過程中持續保持在線狀態----最少也要在記住資訊後、準備進行資訊加工前的時間點要上線。
我們可以想像知識、資訊的湧入就宛如一條河流,而系統二(AD分析系統)就像在這條河流的末端加裝上的過濾器,專門過濾虛假資訊。
這組由系統二加裝的心智過濾器,有六種運作方式:
  1. 反省自己
  2. 扮演聰明人
  3. 想想事情的對立面
  4. 激進的事實
  5. 合理的證據評估
  6. 提防不可否證的知識

反省自己、扮演聰明人、想想事物的對立面

定期的反省自己,就像是掃地機器人天天掃地,不管你的集塵袋過濾能力有多強、吸力有多猛,最後都得關掉電源,把集塵袋拿出來抖一抖、刷一刷。對我來說,反省自己在6個過濾方式中重要性排在第一,而心智歷程的順序則要放在最後---不管得到了什麼知識、如何歷練。最後都得找個機會,重新檢視自己。
扮演聰明人,則是提供了無論是哪一種過濾方式都適用的試誤方式---永遠都可以切到第三方的角度,來看到整個知識吸取過程、過濾過程是否順暢、流程是否通順、是否有更快速的方式、更精確的做法。
想想事物的對立面。這個可以談到1973年的以色列國防部成立一個叫做「Red Team」的情報組織。這個組織的工作權責是可以不受限制的調查、蒐集軍方所有情報。並且針對情報提供的假設提供「絕對反向的思考。」
Red Team的創立後設是這樣的:當有人提出了一個假設或計畫,並訪問過九個此領域內的專家,當九個人都對這個計畫覺得天衣無縫、十拿九穩時,第十人就一定要提出異議、找出破綻和漏洞並提出。無論提出的破綻或想法有多麼的荒謬、不可行。第十人要做的事情就是完全的反對。這又稱「第十人理論」(The tenth man rule)
NLP中,有項技巧同時具備了「反省自己」、「當個聰明人」以及「想想事物的對立面」這三套過濾器的特性。當我們需要檢視知識或理論的正確性時,便可以運用這個技巧三人稱轉換(或稱三位覺知),具體方式如下:
  1. 選擇一項你想過濾的知識(標準的NLP技巧是選擇一段不良的溝通關係)
  2. 在面前的空地安出三個位置,或是擺上三張椅子。在你首先坐定的位置,提出你要思考的問題。
  3. 看向第二張椅子上,想像該領域中的典範人物、或是你心中認為可以表現得更好的前輩、一位有公信力的人物,他就是那個聰明人。
  4. 移動到第二張椅子坐下,結合進這位聰明人的視角,以他的思維來重新思考問題。在這過程要完全結合在視覺、聽覺、觸覺之中。
  5. 看向第三張椅子。它代表著完全對立面的存在者、也就是Red Team的第十人。
  6. 移動到第三張椅子坐下,提出完全否定、無論多荒謬都沒關係的論證。
  7. 回到初始那個位子,問問自己,這個計畫/思維是否還有不足?有沒有得到新的疑問?去求證它。

激進的事實

在NLP中有句基本假設是這樣說的:
地圖不是實際疆域
這句話的意思是,我們所認知的世界,跟真正存在的世界是有落差的。我們的認知系統會幫我們刪減、扭曲、一般化。由系統二來賦予它信念和意義(自己給個理由。)這樣拼湊出來的不是真正的世界,只是地圖。並不是事實。
而我們總知道事實是傷人的、不蘊含任何信念及假設的世界是殘酷的、是符合物理法則的。這就是我們要去擁抱的激烈事實。
特斯拉創辦人伊隆.馬斯克(Elon Musk),當年在研究到底有什麼電池能夠放在汽車中,同時還能解決掉最大的成本問題時,採用了一種叫做「第一原理」法則的方式。
第一原理」法則,意味著將問題回到物理學的最基礎。當所有人對馬斯克是否能找到低成本的電池存疑時,馬斯克捨棄了一般業界使用的方式---跟不同的電池製造公司、廠家詢價、比價。而是回歸到最物理學的基礎---將電池分解到最原始、弄清楚製程時的所有材料、以及是否有可替代的元素原料。並到倫敦交易所去分散取得。
可以這麼說:如果馬斯克執著在他的商人信念世界:單純的買賣交易、透過人脈來取得低廉的成本、修改車子的配重,也許特斯拉電動車依然能量產,但我相信這個過程要將多花了好幾年。
激烈的事實,便是要我們捨棄掉信念的世界,回歸事物的本質面,也可以像馬斯克那樣,使用第一原理來思考。越是減少對事件的詮釋、轉譯。我們就越能接近感官上接觸到的真實世界。手上的資訊、知識,越是接近真實世界,可證性越高

合理的證據評估


好的,當我們都做好自我覺察,能捨棄掉自身成見、試著追尋事實。那麼如何驗證手上這分資訊及知識是貼近事實的?而不是受過包裝的?這步驟,就是你我都會的「找證據。」 同時,去小心那些「找不到證據」或是「無法被證據所證明」的資訊。
證據的形成,勢必是蘊含大量數據、有著明確時間、地點、來源。細節可供回溯,找得出因果關係方可稱之為證據。也正因為找尋證據的過程極度燒腦,加上我們都慣用快速的系統一(k系統),所以其實人腦對於資訊的證據要求並不嚴謹。
怎麼說?當今天要找尋一間好吃的飯廳,有許多人會上網去看部落客撰寫的文章。然後在依照部落客推薦的餐廳,來決定午餐吃什麼好。
而這是很弔詭的一件事情。因為你明明就知道有許多部落客是接了餐廳業配才寫的文章,它們存在著利益關係。那篇文章頂多只能給你一點靈感,有點想法知道可以找怎樣的餐廳來吃吃罷了。
大腦透過系統一看到了部落客拍起來美美的圖片、加上文字的大力推薦。然後你打開了google地圖,看到很多人給了5顆星評價。所以你就斷定這間餐廳可以。動身出發。這就是一個不嚴謹的證據蒐集過程。
當然,使用找餐廳來做比喻或許不太恰當,因為有的時候吃飯找餐廳真的只是要一個靈感。但知識的汲取可就要嚴謹了。
例如維基百科常常被拿來做為查證世界資訊的管道之一,但大家似乎都忘了它也只是個開放式的編輯討論區。除了主題不同之外,基本上它的嚴謹程度跟ptt和巴哈姆特討論區沒什麼兩樣。
良好的證據來源不但有著大量的可證資訊外,同時也要貼近真實世界。而你在尋找證據的過程,須留心無法被證據所證明的資訊。

提防不可否認的知識

什麼叫做不可否認的知識?舉個例子:
我們如何證明上帝的存在?
答案眾說紛紜,但聽過最多的是,我們可以去看聖經,聖經上面有紀載上帝的存在過程。
那麼,聖經又是誰寫的呢?答案無論是上帝、或是上帝託人之手完成,都可以看到這條因果理論又繞回原點了。葛雷戈里.貝特森(Gregary Bateson)針對這種因果類型會不斷打轉、以「自身敘述」來驗證「自身敘述」的方式稱之為套套邏輯(tautology)。
套套邏輯的更多詳細內容,可以稍微去查閱一下古典邏輯學,大部分網頁都有很詳盡的解說。不過本篇著眼在於「知識的純度」,以及這份知識驗證的來源是不是來自於套套邏輯、不可論證。
下面則是一個不可論證的例子:
佛洛伊德(Sigmund Freud)在精神分析學上有個肛門期的學說:提到嬰兒時期成長至18~36個月大的時候會對於自己能夠排泄這件事情感到好奇、興奮。
如果嬰兒在肛門期沒有獲得滿足,長大後就容易產生特殊的性格,例如:固執、倔強、偏激、或是有潔癖等等的壓抑型性格。
好,問題來了,該如何知道嬰兒的肛門期是否獲得滿足了呢?無法得知,因為我們還沒辦法跟嬰兒溝通。而如果是一個成人對這樣的言論抱持著強大懷疑:並且去質問佛洛伊德,那得到的答案可能會是這樣:
「當時你是嬰兒,你自然不會記得肛門期是否滿足,但你現在所展現出來的固執及倔強特質,正好就是肛門期未獲得滿足的最好證明。」而肛門期理論是誰提出的呢?佛洛伊德。這就是一個最好的套套邏輯例子。換言之,你也根本沒有辦法證明他的言論是錯誤的。因為你無法證明你的肛門期是有被滿足的。
就算你積極尋找,真的能夠找出相關數據,來證明你肛門期獲得滿足。那你也接受了「肛門期」的這個假設前提了。這就是套套邏輯帶來的特質:你無法證明、而且在邏輯上永遠為真(恆真式)。而我們要特別提防具備這種特性的知識。
當盡可能的確保知識的正確性,相對的我們就節省了許多時間,更避免了無謂的相鄰可能---避免發展了錯誤的知識延伸。
要知道相鄰可能的堆疊,需要原先具備的技能、知識作為基礎。如果今天跟隨了一個江湖術士、欺世盜名之徒學習,縱使你累積了足夠的知識,那也只會帶來一連串錯誤的相鄰可能。
現在,我們具備基本的心智的過濾器了,關於拓展知識之網的深度、純度,我們還得確保一件事情:相鄰可能的跨界學習。

多樣性---相鄰可能的跨界學習

專才與通才

李小龍(Bruce Lee)-截拳道創始人
還記得李小龍曾經說過一句話,他說:
我不怕練一萬種腿法的人,我只怕一種腿法練一萬次的人。
這句話,也呼應了大部分的人認同,在職涯上、學習上選擇了「求精、不求多。」的發展法。
但事實上,李小龍在成為個格鬥家之前,他還是個國標舞者、而在成為格鬥家之後,也是跨界至了影視產業,才成為了家喻戶曉的武打電影明星。
縱然單純將檢視的放大鏡,放在李小龍的格鬥生涯上,我們也看出,李小龍個人所研發的截拳道,乃是綜合了拳擊、劍擊、詠春拳三項武術根本。而武術的心法思想,則是以道家老子思想為基礎。
所以,精於武術的李小龍,其實不是專才,而是個通才。而他所處的年代1940~1970,甚至還是普遍認同專才的年代。
在早些年,具備一項技能就能夠一輩子不愁吃穿的做法及思維,搬到現在來我相信不必我講、你都會覺得不適用了。
在現代社會,你首先必須先具備你擅長領域的專業知識、並且還要橫向發展溝通能力文字敘事能力演說能力。
無論你是什麼領域的佼佼者,至少我確信上面三點你至少具備其二。這可不是套套邏輯,這是你可以自己內在驗證的理論。
換句話說,這不是專才發光的年代、而是通才閃耀的紀元。

跨界學習

當我們在原生的職涯領域中獲得了一定的知識量及成就後,你應該很快就發現瓶頸的到來;原本積極學習的成長曲線能夠隨著你投入的心力及時間快速上升,但在某天,你突然發現的這個進步的進程變遲緩了,那就是跨界學習的適當時機。
隨著學習的時間和量的成長,知識的累積會趨緩,此時進入跨界學習(轉載自深度思考的技術一書)
在影集:新世紀福爾摩斯中,福爾摩斯針對一頂帽子的狀況做出以下的推理:
「你可以看這頂帽子的狀況,這頂帽子被修補過了五次,每個針腳都很齊。
這說明了帽子的主人找了一位修補技術非常好的師傅,而修補的費用甚至超越了這頂帽子的費用。也說明了帽子的主人非常喜愛這頂帽子。
但其實我看到的不只如此;如果帽子只有被修補一次、兩次,只能說明他是多愁善感的人,但五次?這足以證明他有強迫症。」
雖然,這只是一段影集中推理的對白,福爾摩斯也不是真實存在的偵探,但從上面的台詞中我們可以窺見,若真實世界真有如此能力的偵探,那在此案件上的這段推理,他至少得具備裁縫技術、心理學、帽子的價格、裁縫技術的縫補價格等多種知識。
而這又再次補充了一件事情讓我們明白:正是因為知識的多樣性,所以更加掌握事實的正確性。跨領域的知識能夠締造多種框架、增加決策的正確性。

有效知識、無效知識

讓我們再次聊到福爾摩斯,我們都知道福爾摩斯聰明、擅長推理。看起來好像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懂犯罪心理學、解剖學、醫學、化學等等的相關知識。但,他不知道天體當中有太陽系。
當華生發現這一點時非常驚訝,並問福爾摩斯難道從來沒有聽說過、或是去研究過嗎?福爾摩斯說:
無關緊要的知識,只會妨礙你專注於真正重要的知識
的確,在追捕犯人的過程需要洞悉嫌犯的犯罪手法、人性的揣測、判斷被害者的遺骸狀況、犯案現場的資訊蒐集等等,而了解太陽系的確不是一個名偵探所需要具備的知識。
這也說明了,縱使你已經接受跨領域學習了,也不代表任何的知識我們都要照單全收。應該優先選擇對你有幫助的、跟你專長領域有相關聯的、能夠製造相鄰可能的。
看到這裡,你可能就會延伸出一個好問題了:「我怎麼知道我學習的這個知識,對我是無用還是有用呢?」
這裡提供給讀者們一個方法:
  • 首先準備一張紙跟筆,在紙的中心畫個圓,寫下目前你的職業、或是攻讀的專業領域。
  • 把你想到的相鄰可能、能夠更豐富你本質學能的延伸,寫在圓圈的周邊。
  • 在更外圈,寫下你有興趣、但感覺似乎沒什麼關聯的知識和領域。
用這個方式,你可以得到遠遷學習、以及近遷學習兩種領域的視覺分布圖。很合理的,越是靠近核心,知識跟你的本質學能關聯性就會越高、離核心越遠,越有可能對目前的你是無用知識,而極大的可能你反而對他們更有興趣。
你也可以看出,在你目前熟悉領域的周邊、那些跟你有高度相關的近遷學習。因為屬於近遷移,所以你可能腦中已經跳出許多可以接觸到這些領域的管道、人脈。你可以安排80%的時間來做這些已知領域以及近遷學習的合併升級。運用本篇文章所教你的方式,磨利你手中的刀。而利用剩下20%的時間,來去經營遠遷學習。因為這些無用知識只是對現在的你無用,未來可能會派上用場。
當你具備通才的覺悟、跨領域的準備、也剖析出近遷學習、遠遷學習對你未來的重要性,我們還要深刻認知到一點:人的大腦無時無刻都在進行「輸入、處理、輸出」,而輸出的質,完全取決如何處理,而處理的好壞、又往回到跟輸入相關。
筆者身邊有不少朋友,他們對於學習非常抗拒及排斥,但在職場上的輸出發揮非常透徹。甚至可以這麼說:他們基本上離開學生生活後就再也沒有端起過書本了,但在商場上的應對進退、攻城掠地卻不輸給其他人。這是內隱知識持續發揮的例子。對他們而言,知識的輸入都是拿血汗錢、時間在換。
不閱讀、不進修。只透過生活學習,而你認為這樣對你的職涯發展已經足夠的話,那也是可以的。
但,在此篇之前,我們提的各種方式基本上都不脫離「思考」。也可以這麼說---(上)篇跟本篇,談的其實都是關於知識進到腦中後的處理方式。當你已經學習了這麼優良的處理方式、何不回過頭來好好整合輸入的管道呢?
而當我們要正式進入最後一章(),學習建立良好的知識輸入管道之前,我們須透過篇的最後一位主角:「創造性」來幫我們橋接。
能夠將知識創造加工為思想的一部分,才有將來行動的資本

創造性---行動前的思想孵化器

有用知識的相鄰可能

NLP的信念系統中,提到:人的思考會產生信念、信念帶動行為、行為帶來結果、結果驗證思考。
而將信念系統放入本節,你將會看到行動前的信念形成---這個信念仰賴的、就是透過「記、懂、網」而成的思考模式、透過「本篇」的正確性多樣性來提升品質,最後由創造性,來逐漸演化成行動前的計畫。
「懂」篇我們有提到發散思維,當中比較過發散模式專注模式。提到專注模式適合運用在你已經具備資源的領域,而發散思維適用於你不具備資源---意味著你真的需要框架外的靈感來幫你一把。
而發展行動計畫前的創造力,我們要再一次運用這兩個模式,這延伸出兩個方法:
  1. 有用知識的相鄰可能啟發的創造性(專注模式)
  2. 無用知識的發散思維啟發的創造性(發散模式)
有用知識的相鄰可能起發的創造性,就是在我們核心領域外的第一圈清楚後,試著去發想更深一層的延伸。這個創造的方式是有邏輯性的、是我們已知的延伸。創造出來的思維、理論。原則上會比我們所具備的知識和思維更高上一層領域。
我們進入專注模式,思考核心外的計畫可能點,立下明確的目標在第一層圈圈外,依序的尋找、思考。
當然,在你發想之前,你就能大概知道創造出來的作品,將會是這股知識的延伸---但你不清楚他能夠延伸至哪?他能供你施力、出現大量靈感的會是哪個理論環節?你能做個大致的推理,或是預期該往哪裡找答案,增進創造的啟發。
隨著研究的進行、發想的進程。你扣起相鄰可能中的一塊塊小拼圖。直到最後一塊拼圖被放上,整幅圖完成了。這稱之為緩慢的靈感(Slow hunch)。
達爾文(Charles Darwin)提出進化論是在1838年,而在達爾文1837年的手稿及筆記中,便已經看到大量關鍵的假設以及論證。進化論的拼圖塊散落在他這一年的思想中,而到1838年,達爾文讀了馬爾薩斯牧師所著的:人口學原理之後,進化論的思想才完全成型。
人口學原理中提到:人口不斷增長,直到食物及資源無法負荷之時,人們就會為了食物而產生鬥爭。達爾文在書中發現,這跟他提倡的物競天擇是相同的後設理念。
因此,進化論的最後一塊拼圖拼上了:物種間為了資源競爭,而不斷演化。順利演化產生優勢的物種就能在較勁中取得上風,並把優秀的基因特性傳承下去、而下風的物種最終只能面臨滅絕的命運。

無用知識的發散思維

創造力啟發的第二種方式,則是運用無用知識來做發散思考,啟發出框架外的可能性。牛頓在樹下百般無聊之際,看到掉落的蘋果才研究出地心引力的存在、阿基米德在泡澡的時候,頓悟了浮力原理。這類型的創造都是建立在看似與目標毫無關聯的事物上再多跨一步,所帶來的新視野。
蘋果會往下掉,這是注定的結果。任何一位小學生都知道的物理現象。這對你我而言就可以稱做無用的知識。但就是這樣無用的知識,在你腦中沒有新的啟發、在我腦中有沒有多的延伸。而偏偏牛頓,就是能透過蘋果掉落而啟發出萬有引力。
蘋果跟萬有引力間有沒有關係?當然有。但我們回過頭去看牛頓啟發的過程,會發覺中間有一個橋接的過程,那便是聯想。
蘇格蘭哲學家休謨(David Hume)在1748年出版《人類的理解的探究》一書中,提到引發人類大腦聯想的機制有三相似性、因果關係、以及時間地點的連續性。
知識與知識、知識與創造聯想間的距離,靠上面三點聯想特質,才得以橋接起來。
對一個保單銷售員而言,明白奶奶家裡某一張桌子是樟木作的這件事情,對他而言是無用知識。
但他某天在一位熟客家裡,見到了一張相同造型、相同氣味的桌子。這時候他突然靈光一閃,是不是高價值的客戶中,蠻大部分都對木材有研究呢?
如果能夠深入瞭解木材原理,也許會更能夠明白上流社會的客戶族群的喜好(台灣的高資產階級對於原木、實木有莫名的愛好,為什麼?我不知道。這方面的理解不在我的相鄰可能內)此時這個無用知識便產生了大用。
透過確保知識的正確性多樣性、以及將腦中的知識透過專注、發散兩個方向啟發創造力,我們便能確保知識之網在本章節獲得正確的拓展。知識的質、和量,以及可預期、不可預期的延伸都成為我們腦中地圖的一部分。下一節,我們要聊的是,如何有效在生活中學習。

活---在生活中學習

如同第一節開宗明義地說,你可以在看這篇文章的時候,直接先拉到「」這個部分讀完。對於學習的輸入管道有一定的理解之後,我們在翻回去看上篇、或是從本篇的開始看起。
前面四大部分:「記、懂、網、拓」探討的都是知識、資訊,在我們大腦中運作的方式。從記憶知識點、到串聯點和點之間的連結來理解、到網羅一個領域中的相關知識的法門、以及拓展這張知識之網的質。我們討論的,都是在資訊「輸入之後的處理環節。
而「活」篇,我們探討的是這一切知識的輸入過程、我們討論的是閱讀的思維。也是討論外顯知識最低成本、最有效率的學習辦法。

關於閱讀

閱讀是最便捷的知識獲取法,也是成本最低的學習方式。除非書中的知識完全是偽知識、或者是作者寫書的目標不是要分享知識、而是要為了其他計畫做鋪墊,否則,前人的智慧,一旦能夠透過費曼技巧書寫成書,那我們幾乎只需要透過閱讀,就可以吸取到大部分這個世界上我們所需要的知識了。
但閱讀的方式百百種,有人一次開多本書同時看、有人一次專攻一本、有的人跳著讀、有的人慢慢讀。到底什麼方式才是好的閱讀模式呢?這關乎到你的目標。
今天的新聞是周揚青爆料羅志祥偷吃,我們就消費這則新聞一下。假設你現在想要知道這件爆料偷吃事件的來龍去脈,你會怎麼做?你會打開GOOGLE,輸入關鍵字、點開跳出來的任何一個新聞網站、或是部落格文章。
而在當中,你只會想看到關於這兩位藝人分手的資訊,其他的延伸資訊例如:羅志祥之前在大陸的節目跳舞多麼動感、周揚青的穿搭教學、美妝教學等等,通通會被你的大腦屏除在外。你用最快的方式找到你要的資訊、然後關掉網頁。
這,就是速讀的原理

速讀

什麼時候適合用速讀來讀一本書呢?當你要在書中找答案的時候。這邊告訴大家速讀的方法:
  1. 首先,你翻閱的那本書,書中的知識你必須已經具備了七七八八、而你只是想看看其他人如何敘述同一件事情、或是想找到自己不足的部分,這樣才適合用速讀。速讀無法用在你完全不懂的領域,就如同現在你翻開外科醫學辭典,你不具備前置技能的話,就算整本看完,也得不到你需要的知識。
  2. 心中先設定好,你想要在這本書想要找到答案的問題。如果你沒有問題,純粹想快速看完這本書,也是可以的。
  3. 翻開目錄頁,依照你對這個知識的領域理解,從目錄就先檢視自己是否能夠大概知道各篇章在講什麼內容。
  4. 跳著讀,翻到目錄頁中吸引你、覺得你可能有缺乏知識的那幾個章節,快速掃過。
  5. 如果你有設定問題,那請直接到最可能給你答案的那幾個章節去讀。此時你就像在逛超市,找尋一瓶你想要的番茄醬的消費者。你目光搜尋著番茄醬,那難免會看到新上架的牛奶、打折的蔬菜。隨手把這些內容記下來,只要這些東西對你有用。

慢讀

除了你具備上面所說可以速讀的理由、以及有明確的問題要找答案之外,否則最推薦的讀書方式還是慢讀。你可以兩本相同領域、不同作者或主題的書跳著讀、使用交錯效應,或是在一天讀完一點後,第二天運用記憶提取練習試著回想。
讀書的過程,慢慢地讀。遇到心領神會的部分也可以放下書本,在專注模式發散模式間切換,想想知識跟生活間的連結,讓作者一步步帶著你,以他的步調讓你讀完全書,慢慢開啟作者想給你的相鄰可能。
在讀到一半,也許知識的內容會觸發你一些懷疑,你可以想想作者提出的主題的對立面、檢視看看知識點是否不可論證?是否是套套邏輯?你可以準備一本筆記本,記下你任何覺得精妙的句子、強悍的論點、或是自己延伸的思維。
這本書讀完了之後,你可以打開你的筆記本,將這些記下來的知識點、延伸想法。重新拆成小分塊、或是拼裝成大組塊,以組樂高的方式,在紙上排列這些知識點。你可以運用心智圖排列了解歸納及分類、也可以用概念圖來抓到彼此間的關聯、更可以用系統圖、來看出知識間的循環。
隨著你大量的閱讀,你會在同一個領域堆疊出大量的相鄰可能。接著你可以很輕易的從A領域跨足到B領域,繼續閱讀學習,並且因為大量堆疊的知識多樣性、更加精準的驗證出知識的正確性
最後,透過持續的思考,你會在這過程中產生緩慢的靈感。有時透過有方向的相鄰可能去思考,逐步拼湊出創造的拼圖、有時透過隨機的發散思維,來讓知識形成靈光一閃的創造。這會讓你的知識跟生活,更加密集。

結語

這是第一篇NLP說書內容,挑選的是最適合起手的「深度學習的技術」,因為大輝把學習這麼虛無飄渺、人人都在做、但人人都不精的主題,寫成了一本書。
是啊,我們從小到大都在學習,單從來沒人告訴過我們,「如何學習」也是要學習的。
如果你喜歡這個系列的內容,那麼你就是個愛學習的人。而在這個「NLP說書系列」專欄的第一篇文章,就先把這本書的精華貢獻給你,讓你在閱讀我往後的說書內容時,有可以有效的運用上面的方法,讓你的學習之路更加輕鬆。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從NLP、心理學出發 看到生活中 所有瘋狂跟浪漫 都跟大腦的非理性運算有關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