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以往,自己看過的東西很大部分都記不太不住,想拿出來用時也是七零八落,雖然知道「遺忘曲線」的原理,也了解「第一大腦」,也就是人的大腦,本來就不擅長記憶,但也總是要想辦法改善這個問題,至少在需用要到資訊時,知道該從哪裡著手調用,因此,想要更有效的紀錄看過的東西,並將其有效地存取,供後續在適時的時候能夠很好地取用並輸出。 《打造第二大腦》,在教我們,如何使用數位工具,有效地紀錄資訊、重新組織、提取重點,並在未來能夠重複利用這些資訊。
在這個資訊爆炸的時代,即便每時每刻都在接收資訊,也不可能接收得完。很多人因此患上了「資訊恐慌症」,不斷收集資訊、囤積,深怕自己錯過了甚麼。然而,這些收集來的資訊,未來用不用得上,其實自己也不知道,只是認為先將它們存在「稍後再看」,就能稍微減輕資訊恐慌所造成的不適感。然而這些稍後再看,通常是不會再看,它們會囤積、佔據你裝置的使用空間,但你也忘了,因為此時此刻還有更重要的任務—忙著收集新的囤積物,最後可能還要買更多的雲端儲存空間,當然還是不會看。其實知識管理不用這麼辛苦,這件事情我們可以交給「第二大腦」。
如何開始打造第二大腦?
作者稱這套知識管理系統為:C.O.D.E.,這是分別是獲取、組織、萃取、發表 四個步驟的縮寫,以下我將逐一說明。
獲取(Capture)
首先,取得資訊的依據。
1.是否對自己有啟發? 不論是讀到一篇新的文章、聽到podcast的內容討論、看到youtube的心得分享,任何能觸發你思考的事。這些事通常是以往沒有想過的,或是想的不夠全面的事。
2.未來是否派得上用場? 做任何事之前,通常會有其目的性,收集資料時也想想,我為什麼需要收集它?以後可以用在哪?對我的工作、家庭、感情、經濟、興趣有幫助嗎?
3.是否與自己息息相關? 過去你有甚麼樣的生活經驗呢?經由你的過去,甚麼樣的事、甚麼樣的經驗、甚麼樣的對話,慢慢累積成現在的自己,此後你便對這類型的訊息比較關注,也成為你此後想收集這類資訊的原因。
4.是否令我意想不到? 土井英司在他的著作《一流的人讀書,都在哪裡畫線?》中提到,畫線不要畫那些你早就知道的事,那叫做確認信念,毫無意義。收集資料當然想要收集那些在你認之外的事。
上述四點,基本上就是跟自己的內心對話,以自己為出發去思考,甚麼才是我真正需要擷取、留下的。
組織(Organize)
其次,將資訊歸類。 作者也曾以類型作為歸類,但這麼做看似井然有序,但實際上缺乏可操作性。作者給的方法是:P.A.R.A.。縮寫分別代表:
1.專案(Projects)—短期任務
2.領域(Areas)—長期責任範圍
3.資源(Resources)—未來可能有用的題材
4.檔案庫(Achives)—來自其他三大類別的備用事項
作者把P A R A比喻成廚房組織,藉此增加讀者的理解,解釋為何檔案要依照專案來分類,而不是使用種類來歸檔。
檔案庫—就像是冷凍櫃裡面的食材在取用之前都會先冰起來。
資源—儲藏室那裡的食材可供你用於任何餐點,而它們在使用之前擺放在遠離你視線的地方。
領域—冷藏室裡頭是你很快就會用到的食物,而且你會時常檢查他們。
專案—火爐上的炊具。當你正在烹調的佳餚。
也就是說,分類食材,理當依據備餐時,取用的便利性來安排,如果按照食材的種類來組織廚,肯定不會是合理的事。 作者建議,大家可以試著依據他們能帶來的成果分類,也就是以取向分類,來取代以源頭來組織各種構想。
萃取(Distill)
第三步,提取重點。 作者稱這個方式為:累進式摘要。
1.最初的筆記從外部來源或自己的思維在錄下來的片段。只摘錄一些關鍵內容,細節可以從連結網址找到那篇原著論文。要記得(始終)註明來源。
2.第一次摘錄重點時,以黑色粗體字呈現。
3.第二次摘錄重點,以第一次的黑色粗體字為基礎,在一次用黃色螢光筆標示出重點。這時候你會得到一個更精簡的版本。
4.最後,用自己的話精煉出來的執行摘要。
作者給我們的執行建議是:請想像未來的自己,極為忙碌,沒有時間一一地去看這麼多細節,必須在極短的時間內,就能一眼抓到這篇內容的重點。 這麼做除了提能夠取出重中之重以外,還有一個好處,你可以依照自己的時間精力,和自己的狀況,選擇哪查看哪一層。
表達(Express)
經過上述三個步驟後,產製內容最後發表。 現在,我們快速走一次表達的三個階段:記憶、連結、創造。
1.記憶:在確實需要時取用知識資產。 依照獲取的方法收集材料,並在有需要時利用搜尋的方式找到所需的資源,大大減少時間,這也就是作者主張,我們不需要分類地整整齊齊的原因,因為我們有更省時的作法。
2.連結:運用筆記講述更大格局的故事。 找出素材後,將它們有序地串聯起來,稍微修改一下,讓段落與文字通順。
3.創造:無壓力地完成專案與目標。 這麼部分對我幫助很大。作者給出一個較「中間產物封包」地方法,我們可以多多善用之前沒有被採納的意見、半成品、過去的專案、別人的創作,利用這些資源最大的好處,就是以現有的模板為基底開始執行,無須從頭開始,大大地縮減我們產製內容的時間,而且作者提到,範例能夠增進我們的創意,既有的模板能引導我們的構想,使其具備有用的形式,而不至於漫無目的不著邊際。 一次只專注一個小封包,然後把他們組裝起來,就是作者說地無痛完成專案。
正如作者所說:
我們都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根據他們的成就來建構自己的思維而不浪費時間試圖「重新發明輪子」,這才是明智之舉。
結語 :卸載不必要的資訊,使第一大腦有更好的執行效能
既然我們需要第二大腦作為輔助,表示我們應盡量避免,把所有事都塞給第一大腦去執行,我們應試時地替第一大腦卸載一些資源,好讓第一大腦做他擅長的事—思考與創造。
過去,我沒有紀錄的習慣,總是認為腦袋可以記住所有的事情。結果就是,想法流失、事情越是執行到後面,越偏離軌道。這是因為大腦其中一項的厲害功能就是腦補,而我習於相信大腦,盲目地讓大腦為我制定計劃和引導。
我還有一個習慣,就是喜歡從無到有的製作過程,如果時間充裕的話,我確實很享受這種樂趣。但生活中有更多時候,是不允許我們這麼沒效率的。讀完這本書之後,點醒了我不需要甚麼事都從開始做起,如何把事情做得有效率才是重點,多善用中間產物封包。書中提到《星際大戰》和《法櫃奇兵》系列電影運用了「成套組件重構法」來製作小規模的模型。以現有的資源進行在創作不但省時也省經費。 因此,看完這本書之後除了實用的知識管理技巧之外,給我最大的收穫是,讓原本不是把用數位工具用得很好的我,重新學習如何使用會帶給我便利,如今,我用得很上手、也體驗到好好利用數位工具的威力。
最後我想分享作者的一句話:「關於知識是否具有價值真正的考量不在於他是否被組織的盡善盡美而在於能否發揮中大效用。」,對這句話有感,是因為覺得這句話講的,正是我過去地組織資訊的方式。我們不用囤積資訊、把資訊依照個別的資料夾分類整齊、無需花過多的時間去把工具打造賞心悅目,真正用的上地才是重點,畢竟使用數位工具是要使我們的工作,更有效率,而不是徒增不必要的工作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