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有深有淺,但我想針對「到底要如何產生觀點」給予建議。
我一路做過好幾種工作,除了中俄翻譯要如實傳遞雙方訊息,其他像是文學研究、媒體行銷或數位廣告,這些工作都很看重「觀點」。
印象很深刻,我剛進媒體業沒多久,寫了一篇稿子想投自家版面,內容有點像是風花雪月的生活心情文,沒什麼份量,內容輕飄飄的那種。當時老闆看完稿子後,說了聽來殘酷的話:「你又不是大咖明星,讀者不會對你的生活有興趣」、「你寫稿子要有『觀點』!」
後來當了主管,開始帶下屬與實習生,甚至公司開始辦了徵文活動,我是第一線審稿人員,我常看到撰文者鋪了一席軟綿綿的文字,但讀完後我還是滿頭問號,只好反問下屬與實習生:「所以你想說什麼?」
如果你有喜怒哀樂,你就有觀點。
我曾面試一個實習生,我問她為什麼想來實習,她拋棄官腔答話方式,直言她覺得系上的課很無聊,她想利用時間多出來看看。通常面試官聽到這種情緒字眼應該會抖一大下,但她接下來卻一一論述為什麼系上的課如此無聊,應該怎樣做對學生才會更有幫助,有條理且有道理,我當時在心中就默默決定錄取她。
她對系上無聊課程的觀察與調理論述,甚至提出改進之道(暫不論現實面是否能執行),這就是觀點。
再舉一例,我曾做過一個很痛苦的刊物製作案,這本書每個單元都要有插圖,但從企劃前端的聚焦,到執行後的校稿,插畫風格總是無法與客戶有共識。客戶煩躁,我崩潰,設計同事也改到臉臭火氣大。
直到一通改稿電話來,客戶說:「那個蛋糕可以再重畫一版嗎?」我回:「可以明確告訴我,你想像的蛋糕是哪種風格?杯子蛋糕?婚禮上好幾層的那種蛋糕?」客戶尷尬地說:「我不知道耶,但我就是不喜歡這款」。
我耐著性子回:「如果你沒有明確意見,我們已經改那麼多次,還是我們就不要改了?」很神奇地,後來蛋糕就再也沒改過,過關了。
人人都擁有喜怒哀樂,但很可惜,觀點闕如。
觀點從何而來?
觀點當然有深有淺,但我想針對「到底要如何產生觀點」這點給予建議:
- 標籤自己的情緒:這部電影好好看(#喜)、幹這個人也太垃圾(#怒)、這則新聞讓我很惆悵(#哀)、買一送一超爽der (#樂),當然情緒還有很多種變體,我用喜怒哀樂只是舉例。
- 將情緒與生活經驗連結在一起:情緒通常都與生命經驗有關係,而你的生命經驗就是你獨有的,這就是你的觀點,亦為資產。
- 找個東西來替你的生活經驗與喜怒哀樂背書:這個東西可能是創作,可能是張惠妹的情歌、Peter Su的金句、賈伯斯的心法等等,這些東西能強化你的觀點份量,然而你選擇的東西最終也會影響觀點深度,究竟是牢不可破,或是一推就翻,這真的就是個人造化。
結論
- 承認自己有自己的聲音,不畏懼將它說出口,你敢說出口就已經贏了這世界上許多人。
- 對生活有感覺,不再認為生活萬物都是理所當然的構成,有觀察就會有觀點,甚至會想持續探究事物背後的本質。
- 觀點深度是廣泛經驗的累積,你必須有意識的鑿刻,觀點才會深。
- 多看書、多看文字、多看電影、多旅行、多跟人聊天。
最後,推薦一本書《情緒之書:156種情緒考古學,探索人類情感的本質、歷史、演化與表現方式》。這本書很神,作者像是做手術一般,細細切分人的情緒與反應,情緒用詞又能投射出不同國家、民族的世界觀,滿值得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