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

為誰而Double apex?為何而Double apex?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我們都知道APEX=行車路線距離彎道內側最近的一個點,而Double apex顧名思義,就是在一次過彎動作之中會有兩次靠近彎道內側的過彎方式

Double apex大致上有三種形態:

  1. 兩個彎道當成一個彎道來處理
  2. 一個變化曲率的彎道把它當成兩個彎來看之後,當成一個彎道來處理
  3. 一個極大半徑和迴旋角度的彎道,但設定兩個APEX來處理

以上三種方式都算Double apex,目的都是為了能用更單純的方式在更短的時間內處理完一組非常耗時間的彎道

第一種型態,最具有代表性的就像以前的鉅豐卡丁車場的T1+T2彎,是連續兩個接近90度的左彎組成一個ㄇ字形,兩個APEX就分別是兩個彎道自己的APEX,是最單純且容易正確讀取的,這種組合彎如果個別處理的的話會變成在T1充分減速後、在APEX 1前開油門,在第二個APEX又要再次減速、再一次在APEX 2之前開油門....很忙,而且太沒效率,直接當成一個U形回轉就好了,APEX 1直接當成煞車路徑的經過點、煞車和回轉的目標則是直接指向APEX 2,這樣就可以一氣呵成通過兩個彎道

創作者正在準備中
請加入 濕濕的超素南的沙龍 了解最新動態!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濕濕的超素南的沙龍
30會員
70內容數
貧窮車手兼技師兼經理兼撞鐘的業餘筆記,就是這麼樸實無華
2022/07/24
其實這個問題就類似「做出大傾角彎速就會快」的問題很類似,字面上來講基本上沒什麼問題,畢竟早開油門=延長油門時間=更高的直線速度,甚至還能獲得更高的末端速率,不過真實情況得建立在一些前提上 又或者他硬著頭皮轉了油門,也知道這時候轉到底一定噴向賽道外,所以就HOLD著油門等到進入出彎路線再轉開油門
Thumbnail
2022/07/24
其實這個問題就類似「做出大傾角彎速就會快」的問題很類似,字面上來講基本上沒什麼問題,畢竟早開油門=延長油門時間=更高的直線速度,甚至還能獲得更高的末端速率,不過真實情況得建立在一些前提上 又或者他硬著頭皮轉了油門,也知道這時候轉到底一定噴向賽道外,所以就HOLD著油門等到進入出彎路線再轉開油門
Thumbnail
2022/05/10
前幾天跟一個以前當過某安駕單位指導員的朋友聊到,我問他:「我看你們發佈的影片,好像都沒有要求學員加減速的基礎動作,但是指導員在示範的時候其實是有看到那個影子的,但沒有到非常明顯跟高強度的示範?」 正拳是讓你掌握如何發力,正如加減速動作是讓你掌握車子在油門跟煞車時的動態
Thumbnail
2022/05/10
前幾天跟一個以前當過某安駕單位指導員的朋友聊到,我問他:「我看你們發佈的影片,好像都沒有要求學員加減速的基礎動作,但是指導員在示範的時候其實是有看到那個影子的,但沒有到非常明顯跟高強度的示範?」 正拳是讓你掌握如何發力,正如加減速動作是讓你掌握車子在油門跟煞車時的動態
Thumbnail
2022/03/15
摩托賽車手華麗漂亮的過彎姿勢,經常是大部分賽道玩家甚至山路騎士爭相模仿的範本,但...講不客氣的:終究只是模仿,從基礎操控的觀點來看,這些動作不是靠模仿就能得到真正的效果的
Thumbnail
2022/03/15
摩托賽車手華麗漂亮的過彎姿勢,經常是大部分賽道玩家甚至山路騎士爭相模仿的範本,但...講不客氣的:終究只是模仿,從基礎操控的觀點來看,這些動作不是靠模仿就能得到真正的效果的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在歐洲,圓環經過十幾年的研究,已經脫離早期消極的路口流動管制,而成為更有效率的路口控制型式。他的優點如安全、省電、環保、效率、景觀等等,使得近幾年來在歐洲有越來越多圓環的趨勢。
Thumbnail
在歐洲,圓環經過十幾年的研究,已經脫離早期消極的路口流動管制,而成為更有效率的路口控制型式。他的優點如安全、省電、環保、效率、景觀等等,使得近幾年來在歐洲有越來越多圓環的趨勢。
Thumbnail
自行車道除了路段跟路口的設計之外,還有一個重要的課題,就是跟沿途介面的處理。這些介面包括與次要道路(有人行道)、巷道或交通寧靜區(無人行道)、建築物停車場出入口、加油站、公車站的交會等等。
Thumbnail
自行車道除了路段跟路口的設計之外,還有一個重要的課題,就是跟沿途介面的處理。這些介面包括與次要道路(有人行道)、巷道或交通寧靜區(無人行道)、建築物停車場出入口、加油站、公車站的交會等等。
Thumbnail
本篇說明為何歐洲有如此多的圓環,以及圓環對於交通安全與效率的意義與設計概念
Thumbnail
本篇說明為何歐洲有如此多的圓環,以及圓環對於交通安全與效率的意義與設計概念
Thumbnail
學會了加減速的動作、感受到上半身姿勢對於加速跟煞車時的操作幫助之後,就可以開始結合轉向的操作,基本的操作就是直列繞錐,英文叫做slalom,日文則是スラローム,帶有「激烈連續轉向」的詞意
Thumbnail
學會了加減速的動作、感受到上半身姿勢對於加速跟煞車時的操作幫助之後,就可以開始結合轉向的操作,基本的操作就是直列繞錐,英文叫做slalom,日文則是スラローム,帶有「激烈連續轉向」的詞意
Thumbnail
在台灣常常聽到的主流說法常常是覺得會壓車、會流暢通過連續急彎的車手就是厲害的車手,這個觀念不能說錯,畢竟連續彎道在賽車而言它確實是個必備的技巧 所以像極限賽車場、安定賽車場這種比較多彎的場地常被認為是訓練車手的首選,就是因為多彎且急,可以很好的訓練車手的彎道操控連貫性和過彎能力 可是為什麼台灣車手
Thumbnail
在台灣常常聽到的主流說法常常是覺得會壓車、會流暢通過連續急彎的車手就是厲害的車手,這個觀念不能說錯,畢竟連續彎道在賽車而言它確實是個必備的技巧 所以像極限賽車場、安定賽車場這種比較多彎的場地常被認為是訓練車手的首選,就是因為多彎且急,可以很好的訓練車手的彎道操控連貫性和過彎能力 可是為什麼台灣車手
Thumbnail
進彎前先煞車,然後帶著煞車退檔,到了進彎點開始傾倒、轉向,看到APEX油門轉到底出彎...這是一般我們對處理彎道的認知,也是大部分騎士心中的Common sense 參照:基本轉角處理,你真的會外內外嗎? 但是如果遇到半徑超級大、長度又遠的大回轉彎道,這個原則又要做些修正而成為所謂的DOUBLE
Thumbnail
進彎前先煞車,然後帶著煞車退檔,到了進彎點開始傾倒、轉向,看到APEX油門轉到底出彎...這是一般我們對處理彎道的認知,也是大部分騎士心中的Common sense 參照:基本轉角處理,你真的會外內外嗎? 但是如果遇到半徑超級大、長度又遠的大回轉彎道,這個原則又要做些修正而成為所謂的DOUBLE
Thumbnail
在賽道上要搶得更快的時間,直線速度是不可或缺的,但一台車的引擎的強度就是這樣了,所以車手和技師們都盡量使出渾身解數,想要調校出更大的馬力、更能發揮馬力的齒比(傳動)和懸吊設定 說到直線,大家肯定第一個想到的就是動力,馬力肯定要盡可能調校的更大,哪怕輪上輸出可以多個0.5匹也好都是優勢,所以調整供油
Thumbnail
在賽道上要搶得更快的時間,直線速度是不可或缺的,但一台車的引擎的強度就是這樣了,所以車手和技師們都盡量使出渾身解數,想要調校出更大的馬力、更能發揮馬力的齒比(傳動)和懸吊設定 說到直線,大家肯定第一個想到的就是動力,馬力肯定要盡可能調校的更大,哪怕輪上輸出可以多個0.5匹也好都是優勢,所以調整供油
Thumbnail
我們都知道APEX=行車路線距離彎道內側最近的一個點,而Double apex顧名思義,就是在一次過彎動作之中會有兩次靠近彎道內側的過彎方式 Double apex大致上有三種形態: 兩個彎道當成一個彎道來處理 一個變化曲率的彎道把它當成兩個彎來看之後,當成一個彎道來處理 一個極大半徑
Thumbnail
我們都知道APEX=行車路線距離彎道內側最近的一個點,而Double apex顧名思義,就是在一次過彎動作之中會有兩次靠近彎道內側的過彎方式 Double apex大致上有三種形態: 兩個彎道當成一個彎道來處理 一個變化曲率的彎道把它當成兩個彎來看之後,當成一個彎道來處理 一個極大半徑
Thumbnail
隨著開車上路的機會增加,對於現況的道路設計累積了一些看法,在這邊就提出一些我的觀察。
Thumbnail
隨著開車上路的機會增加,對於現況的道路設計累積了一些看法,在這邊就提出一些我的觀察。
Thumbnail
高速公路以最高速限行駛於內側車道,卻被後方車輛閃大燈要求換車道?相信有在關心這個問題的朋友早已是司空見慣,但是否有人想過問題不是在於最速限行駛是否該禮讓超速車(?),而是應該正確理解...
Thumbnail
高速公路以最高速限行駛於內側車道,卻被後方車輛閃大燈要求換車道?相信有在關心這個問題的朋友早已是司空見慣,但是否有人想過問題不是在於最速限行駛是否該禮讓超速車(?),而是應該正確理解...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