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倫敦:防疫期間被禁足在家期間看我怎麼整理自己的生活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郵務車來了,是那位每次按門鈴叫我下去簽收包裹時都會見到的姊姊,她戴著英國常見的藍色橡膠手套、沒有口罩。進入禁足期之後,我每天都會在窗邊看來往的路人,像恐怖電影裡那個行為詭異老盯著外面看的鄰居,就是意外目睹一切經過、跟主角群接觸後還沒提供什麼有意義的線索就被滅口的那種路人腳色。
前天我坐在家裡客廳,突然一股衝動上網買了支立燈,線上家具購物網站在疫情期間仍持續送貨,並保證可以兩日內到貨。
這股莫名的衝動像是給我這段禁足期間的生活方式來了記當頭棒喝,明明應該要關心的是糧食與健康還有不知什麼時候才會結束的這場混亂才是。平時並不太重視家具、覺得有得用就好的我竟然上網買了一支設計感十足立燈,說明了禁足的確會使人瘋狂。而我必須找回生活的意義。
於是在英國政府公告禁足令後第十天,我開始反省自己不知不覺成了攤爛泥的生活。
雖然真要反省起來,在這股疫情將世界弄得翻天覆地前我的日常生活也沒有多有意義,但當心態上做好了不出門的準備,像是一種假日可以整天躺在家裡的錯覺,的確讓我的日子變得跟放假一樣軟爛。其實英國的禁足令並沒有強制到所有人必須守在房子內寸步不離,有需要還是能出門,只是我比較怕死,又已經從網路上接收來自亞洲的慘況,自疫情爆發初期全英國從上到下都還不太當一回事時,就做好了能不出門就不出門、能不接觸人群就不接觸人群的準備。直到官方禁足令宣布且關閉所有非民生必需品店家後,現在出門好像也沒什麼意思,更加深了我要待在家中的意識。
在做好長期閉關準備前,我還特地先規劃過新的生活安排,我想趁機把太多買了卻沒時間看的書讀過、想把硬碟裡數量龐大的照片整理好;我想正式加入那些觀望已久的線上課程學點技藝,同時現在也是好好讀英文並認真對待早就想執行卻總是拖著拖著的翻譯練習的好時機。
想當然耳,禁足令後我完全化成一攤泥,計劃什麼的全拋在腦後。最讓我沉迷的刺繡,我可以每天花上八到十小時,搭配播放喜歡的Youtube或Podcast節目,就這樣過一天,日復一日。現在回過頭看,這樣的生活真是可怕。
但出乎意料的是,這段期間我的生活卻達到一個前所未有的規律:早晨固定時間起床,用早餐與新聞及訂閱的電子報專欄開啟一天。固定時間下廚,固定時間吃飯,固定時間做家務,然後固定時間睡覺;以前不太重視吃,都是肚子餓了隨便有什麼吃什麼,要是發懶或沒想法就直接叫外送,現在沒了外食,餐餐都要自己料理使我吃的更健康,也因為食材的選擇與量都有限,每天都得好好規劃並發揮創意,什麼樣的食材必須先使用、什麼樣的食材可以保留到真的買不到食物時吃,什麼樣的食材可以做什麼樣的搭配,還不能太多重複讓口味膩了,活在其中才更能體會到家管們的偉大。
而且沒事多喝水也成了我的新生活型態,以往我的喝水量總是不足,出門在外喝水也不算方便,現在每天24小時待在家裡,水瓶就在手邊,隨時可以拿起來喝起口。多喝水讓我感覺自己更健康了,帶著無比樂觀相信免疫力也會提升。
如果這樣的規律生活型態可以搭配有意義的生活內容就更完美了吧,我是這樣想的。所以開始改造與反省自己的生活,看看可以再加點什麼或是去除掉什麼。
第一步,我將自己每天的刺繡時間限制在兩個小時,途中搭配喜歡的Podcast節目,通常我會選擇一集超過一小時的搭配一集半小時的節目,或是兩集一小時左右的節目,在刺繡的興趣上被滿足了外還能邊了解世界大事或學習新知,讓那兩小時非常充實。
另外我也規劃了每天睡前的兩小時閱讀時間,前幾天迷信紙本的我第一次在網路書店買了電子書,一直以來我都有面對螢幕就無法思考的問題,對於閱讀長篇文字更是吃力,所以很早就認份自己應該是與電子書無緣了。這次因為遇上了有興趣的主題,也因為電子書可以隨買隨讀的特性不需像實體書還有運送期要等待、尤其我身在國外不但運送時間更長運費也更昂貴,做為試水溫的買了生平第一本電子書,結果發現實在不適合自己。還是一樣面對螢幕無法思考的問題,讓我一段文字必須要讀好幾遍才能讀進腦子裡,還得不時回過頭去重新閱讀,最後兩個小時根本無法閱讀多少,加上我使用的介面線上讀取速度緩慢,實體書只要翻頁就能繼續閱讀,這裡每翻一頁就得等個幾十秒,總總的不習慣讓我以後應該不會再買電子書了。
那麼剩下的時間呢?
每天早上我依然會邊吃早餐邊閱讀新聞與訂閱的電子報專欄,接下來我會寫篇前一天短短的日記,記錄下新發生了什麼事與我的想法,然後列出當日我預計要完成的事,像是整理食物櫥、整理完特定日期的照片或寫網誌等,每完成一項就劃掉,力求可以做到今日事今日畢。
吃過午飯,慵懶的午後就是我學習的時間,我主要使用YOTTAHahow這兩個線上學習平台,上面有各種不同主題、價格的課程可供選擇,我依興趣選擇了插畫與編劇相關課程。常覺得上線上課程很需要自制力,不需如傳統教學方式般在固定時間到固定地方集合,隨時隨地有電腦有網路就能看的方便性也增加了人們的惰性,總想著偷懶一下沒關係、反正課程就在那裡不會跑掉,給自己的藉口越多就越懶散。於是我逆向操作的先給自己訂定了課表,每天什麼時候要上什麼課、什麼時候前要完成作業,如果強迫自己要在這段難得的空閒裡好好學習,才不會浪費了生命,也因為生活充實心情也好了。
雖然自覺好像生活比以往更充實,仔細看看好像也說不上是豐富,但習慣總是要花時間養成,將自己一下子逼得太緊反而更容易因為壓力而放棄。所以我目前要做的就是先將這些生活型態定型下來,接下來的目標是增加每日閱讀時間,或許可以規劃出看連續劇或電影的空檔,這樣就有更多有趣的東西可以再推薦給大家。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21會員
71內容數
我對故事上癮。電影、劇場、紙本與攝影,任何呈現故事的方式都讓我著迷不已,她們在我的生活中留下痕跡,而我在這裡為她們留下痕跡。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影山潮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日本友人傳來了問候簡訊,提到新聞說今年英國的天氣比往年都還要好,可惜了我們只能在家裡禁足,為此他表示遺憾。
英國時間四月五日晚間八點,電視上播出了女王為本次疫情發表的特別演說。這段四分多鐘的演說中,女王以二戰經歷與這次疫情做了類比,勉勵大家團結抗疫、最後終將戰勝病毒。 演說最後,女王引用二戰時期的流行金曲《Well meet again》作結,安慰雖然當下要面對的痛苦很多,但美好的日子終將到來。
忘了是幾天之前,沮喪的發現馬鈴薯的一端發出綠芽,現在這種時刻任何食物都寶貴,所有浪費都是心痛。我將它切下泡進淺淺的水中,用的是先前叫外送時的小菜盒。禁足的日子裡總是盡可能的希望可以在日復一日重複的日子裡做些改變。
離上次出門採購糧食已經過了十二天。十二天這個數字我並不滿意,到底還能再多做些什麼才能更拉長足不出戶的時間?
以前在台灣時,從家裡窗外看出就是遠方的山脈,天氣晴朗時甚至可以看見白色的積雪在頂端,那是我媽最自豪的景色,每當有客人來訪第一件事就是帶他們到窗邊參觀這幅風景,她總說這美景讓她可以每天保持好心情。
今天整個媒體版面被伊莉莎白二世女王前一晚的特別談話與首相強森在感染武漢肺炎自我隔離十天後病情沒有好轉而入院治療佔據,很明顯這是個標記,點出我們的生活已經不一樣了。
日本友人傳來了問候簡訊,提到新聞說今年英國的天氣比往年都還要好,可惜了我們只能在家裡禁足,為此他表示遺憾。
英國時間四月五日晚間八點,電視上播出了女王為本次疫情發表的特別演說。這段四分多鐘的演說中,女王以二戰經歷與這次疫情做了類比,勉勵大家團結抗疫、最後終將戰勝病毒。 演說最後,女王引用二戰時期的流行金曲《Well meet again》作結,安慰雖然當下要面對的痛苦很多,但美好的日子終將到來。
忘了是幾天之前,沮喪的發現馬鈴薯的一端發出綠芽,現在這種時刻任何食物都寶貴,所有浪費都是心痛。我將它切下泡進淺淺的水中,用的是先前叫外送時的小菜盒。禁足的日子裡總是盡可能的希望可以在日復一日重複的日子裡做些改變。
離上次出門採購糧食已經過了十二天。十二天這個數字我並不滿意,到底還能再多做些什麼才能更拉長足不出戶的時間?
以前在台灣時,從家裡窗外看出就是遠方的山脈,天氣晴朗時甚至可以看見白色的積雪在頂端,那是我媽最自豪的景色,每當有客人來訪第一件事就是帶他們到窗邊參觀這幅風景,她總說這美景讓她可以每天保持好心情。
今天整個媒體版面被伊莉莎白二世女王前一晚的特別談話與首相強森在感染武漢肺炎自我隔離十天後病情沒有好轉而入院治療佔據,很明顯這是個標記,點出我們的生活已經不一樣了。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疫情模式】   疫情期間,讓很多人的「社交」生活都得完全暫停,但對原本就經常獨處、一整天都不會跟人講到話的我來說,卻是幾乎沒啥感覺。   2014年退休後的我,經常上網到半夜,因此睡到自然醒也就準備吃午餐了,每天也最多只會有一個「外出」行程。   2020疫情最緊急時,所有人的「外出」行程幾
從疫情開始,就開啟了12年的覺知年,每三年是一個階段,第一個階段2020-2022年,人們會開始思考我是誰,我為何存在,這三年剛好是疫情封城,全球都是鎖國的狀態,線上課程與居家辦公變成主要模式。 在這三年,因為只能居家辦公,我變成很有彈性的運用時間,可以很有效率的完成工作,也不用跟同事交際聊天,剩
Thumbnail
去年3月搬完家之後,除了想跟想環境熟悉之外,我也想重新認識自己。於是我開始著手整理在疫情期間,隨手寫的童年,回當時的IG限動找感覺。每天起床先對著電腦冥想2小時,再出門工作⋯ 忘記這樣的日子多久了,我開始不再是對著電腦冥想,而是開始打字,打打刪刪⋯電腦的垃圾桶堆滿了我的胡言亂語。 七個月之後,我
Thumbnail
在疫情期間,宅在家中讓飲食管理與運動變得相對容易,但一旦恢復正常生活,管理飲食便成了一大挑戰。文章內容將幫助讀者找到在忙碌生活中保持健康飲食的方法。
昨天一股衝動,找起跟生活相關的書,看到質感生活編輯術,即使電子書要360元,還是就直接購買,想立即讀起來。很奇妙,生活難道還需要別人教嗎?對我這個大部分時間都花在外面花花世界,或是工作上的人,還真的滿需要學習怎麼把視角拉回自己身上。
Thumbnail
最近上班開始有逐漸心累的感覺了,一方面是因為接了新的職務,另一方面則是覺得在公司漸漸好像有磁場不太合的問題...於是這個週末為了調適自己異常低落的心情,我決定整整兩天都要廢在家不出門。 為了可以實現我的呆在家不出門計畫,一早我就去很久沒去的租書店租了兩本小說要來好好殺時間
Thumbnail
最近的生活被忙碌的工作填滿,我好像逐漸適應這樣忙碌的生活,開始調適好自己。 找回我自己喜歡做的事情,在休假或下診回到家後,即使沒有廚房也能做菜的日子,雖然沒有抽油煙機、流理臺很不方便,取而代之是一個小小的料理鍋,總是不太衛生的跑向浴室洗菜後再回來用熱水川燙,我習慣吃得清淡健康,最近愛上煲湯。
Thumbnail
但當存款持續減少,我意識到不能再這樣下去,自由必須伴隨著責任。於是,我開始在網上尋找待業期間的生活規劃。那麼待業的儀式感是什麼,就讓我用我的安排方式來分享吧!
Thumbnail
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在培養健康生活習慣的過程中的感悟和改變。文章中融入了一些有關時間管理和意識形態的內容,讓人對習慣養成產生共鳴。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疫情模式】   疫情期間,讓很多人的「社交」生活都得完全暫停,但對原本就經常獨處、一整天都不會跟人講到話的我來說,卻是幾乎沒啥感覺。   2014年退休後的我,經常上網到半夜,因此睡到自然醒也就準備吃午餐了,每天也最多只會有一個「外出」行程。   2020疫情最緊急時,所有人的「外出」行程幾
從疫情開始,就開啟了12年的覺知年,每三年是一個階段,第一個階段2020-2022年,人們會開始思考我是誰,我為何存在,這三年剛好是疫情封城,全球都是鎖國的狀態,線上課程與居家辦公變成主要模式。 在這三年,因為只能居家辦公,我變成很有彈性的運用時間,可以很有效率的完成工作,也不用跟同事交際聊天,剩
Thumbnail
去年3月搬完家之後,除了想跟想環境熟悉之外,我也想重新認識自己。於是我開始著手整理在疫情期間,隨手寫的童年,回當時的IG限動找感覺。每天起床先對著電腦冥想2小時,再出門工作⋯ 忘記這樣的日子多久了,我開始不再是對著電腦冥想,而是開始打字,打打刪刪⋯電腦的垃圾桶堆滿了我的胡言亂語。 七個月之後,我
Thumbnail
在疫情期間,宅在家中讓飲食管理與運動變得相對容易,但一旦恢復正常生活,管理飲食便成了一大挑戰。文章內容將幫助讀者找到在忙碌生活中保持健康飲食的方法。
昨天一股衝動,找起跟生活相關的書,看到質感生活編輯術,即使電子書要360元,還是就直接購買,想立即讀起來。很奇妙,生活難道還需要別人教嗎?對我這個大部分時間都花在外面花花世界,或是工作上的人,還真的滿需要學習怎麼把視角拉回自己身上。
Thumbnail
最近上班開始有逐漸心累的感覺了,一方面是因為接了新的職務,另一方面則是覺得在公司漸漸好像有磁場不太合的問題...於是這個週末為了調適自己異常低落的心情,我決定整整兩天都要廢在家不出門。 為了可以實現我的呆在家不出門計畫,一早我就去很久沒去的租書店租了兩本小說要來好好殺時間
Thumbnail
最近的生活被忙碌的工作填滿,我好像逐漸適應這樣忙碌的生活,開始調適好自己。 找回我自己喜歡做的事情,在休假或下診回到家後,即使沒有廚房也能做菜的日子,雖然沒有抽油煙機、流理臺很不方便,取而代之是一個小小的料理鍋,總是不太衛生的跑向浴室洗菜後再回來用熱水川燙,我習慣吃得清淡健康,最近愛上煲湯。
Thumbnail
但當存款持續減少,我意識到不能再這樣下去,自由必須伴隨著責任。於是,我開始在網上尋找待業期間的生活規劃。那麼待業的儀式感是什麼,就讓我用我的安排方式來分享吧!
Thumbnail
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在培養健康生活習慣的過程中的感悟和改變。文章中融入了一些有關時間管理和意識形態的內容,讓人對習慣養成產生共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