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愛,坐?不坐?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場景在捷運上,有位老太太顫巍巍的上了車,但在博愛座上的一對母子卻堅持不肯讓座,「孩子一定要我坐在他的旁邊,不願意坐我腿上,也不願意自己坐椅子。」博愛座上的母親無奈的說。

說起這事的朋友義憤填膺,覺得這母親放縱孩子胡鬧,不好好管教,將來必定長成一個小怪獸!

但我忍不住想的卻是:那旁邊不坐在博愛座上的,都沒有願意讓座的人嗎?


raw-image

懷孕的那段日子,也許是穿著不像典型的孕婦,幾乎沒有被誰讓過座。倒是常常一屁股坐上博愛座後,被周遭的眼神注目得如坐針氈,那眼光好像在說:「這博愛座耶,妳年輕小姐憑什麼坐在這?」要不是腰酸背痛關節痛得緊,我恐怕已經起立懺悔,或是順從的刻意挺出肚子,以符合人們的期待。

但每回,坐在捷運那深藍色博愛座上接受眾人關注的視線時,我總是會忍不住想起另一個朋友綺綺。

綺綺的髖骨有些先天的問題,無法久站。照理說,應該很符合博愛座的精神。但有次她在一整天的疲倦的課程後,坐進那深藍色椅子,稍微打了瞌睡,過了幾站,卻忽然被旁邊座位的人用力撞了一下。

「小姐,起來!」

「為什麼要起來?」她詫異不解,還有些愛睏。

「這裡是博愛座,妳好手好腳的年輕人,坐在這裡幹什麼!世風日下現在年輕人都沒有良心了,又懶惰又沒家教,還頂嘴」一位白髮老先生,毫不客氣的開始教訓她,一字一句尖酸刻薄。她被羞辱得難堪極了,身旁的眾人或許看著她,或許避開她的視線,卻無一人為她發聲。

「我的腳這樣,我也不願意啊你憑什麼這樣說我」她心裡迴盪著這句話,卻不知為何,一個辯駁的字都講不出口,頭越來越低,眼淚,快要落下來。

坐在她旁邊的老伯罵得不夠痛快,甚至伸手想把她從椅子上推起來。她百般艱難才吐出一句話:「我需要把殘障手冊拿給你看嗎?」然後,就哭了。

已經忘記怎麼下車,也忘記後來怎麼回家,但當下鮮明的羞恥與無助感,卻如此的難以忘懷,也因此,綺綺對於長期困擾自己的先天障礙,更是厭惡了。

讓座,本應是個美意--還可以承擔的人,將自己的座位讓給更需要的人。讓座,本也就不該限於那藍色椅子,只要有心,每個位置都是博愛座。

然而台北捷運裡,無處不在的機器音不停訴說「搭乘捷運時,請發揮您的愛心,將座位禮讓老弱婦孺」,博愛座上甚至貼著「非老人、孕婦、行動不便及抱小孩者,請勿佔用」,在在強化了那深藍椅子的形象,彷彿坐在其他座位上,就不需要有愛心;甚至,因為這些標語,連發自內心的惻隱都被剝奪:人們忘記讓座的本意,反而發揮人性的惡質––監督那張深藍色椅子上的人「合不合格」。

也無怪乎捷運上,那深藍色的博愛座,彷彿像電椅般的讓人拒而遠之,常常可以看見下班時間塞滿人的捷運上,人們又累又倦,博愛座卻空得發亮。

也許會有人說,世風日下,本來沒有強制,就不會有人讓座。

但,這「被規定的道德」,還是道德嗎?還是只是一種恐懼眾人目光的行為?如果不是孕婦、不是老人、只是身體不舒服,在那椅子上,在眾目睽睽的監督下,還能坐得安心嗎?

這個博愛,終究只是被迫刻在那「座」上,而不真地被放進人心裡。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半路,媽媽的沙龍
2會員
10內容數
2021/12/22
活動結束,媽媽們拍完照片要離開,有些孩子平靜地揮手,但有些孩子大哭著,攀著媽媽的腳,老師抱走孩子,場面有點失控。有個老師扛著剛從媽媽身上抱過來,爆哭的孩子。有個老師身上掛著三個大哭的小孩,一手還勾著整理場地的掃把,另一手摟著孩子,園長也在門口哄著兩個孩子,一再地說:「媽媽要回去了,我陪你們... 」
Thumbnail
2021/12/22
活動結束,媽媽們拍完照片要離開,有些孩子平靜地揮手,但有些孩子大哭著,攀著媽媽的腳,老師抱走孩子,場面有點失控。有個老師扛著剛從媽媽身上抱過來,爆哭的孩子。有個老師身上掛著三個大哭的小孩,一手還勾著整理場地的掃把,另一手摟著孩子,園長也在門口哄著兩個孩子,一再地說:「媽媽要回去了,我陪你們... 」
Thumbnail
2021/05/21
末日來了,而我們還活著。 如何讓WFH不成為WTF大抵是這兩週的重要練習,這篇去年寫的文章,現在看來還是有點天真的,畢竟當時僅只是想像,想像要天長地久的陪玩。 直到一年後的今日,想像忽然成了現實。
Thumbnail
2021/05/21
末日來了,而我們還活著。 如何讓WFH不成為WTF大抵是這兩週的重要練習,這篇去年寫的文章,現在看來還是有點天真的,畢竟當時僅只是想像,想像要天長地久的陪玩。 直到一年後的今日,想像忽然成了現實。
Thumbnail
2021/01/04
很多時候,比起「我快氣死了」「那人真是個爛人」更難說出口的可能是 「我好想哭」「我好想念那個不在的人」…….
Thumbnail
2021/01/04
很多時候,比起「我快氣死了」「那人真是個爛人」更難說出口的可能是 「我好想哭」「我好想念那個不在的人」…….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博愛座是一種被動的偏見運動 「造成對立和仇恨,真的是因為博愛座嗎?」     今天「又」看見一則因博愛座而延伸出的紛爭,距離上一次博愛座的風波,明明還不到三個月,相同的事件又擠入了我們的眼簾,讓人看了好無力啊!    對於博愛座我也有很深刻的感觸,有好的也有不好的記憶,記得懷孕四、五
Thumbnail
博愛座是一種被動的偏見運動 「造成對立和仇恨,真的是因為博愛座嗎?」     今天「又」看見一則因博愛座而延伸出的紛爭,距離上一次博愛座的風波,明明還不到三個月,相同的事件又擠入了我們的眼簾,讓人看了好無力啊!    對於博愛座我也有很深刻的感觸,有好的也有不好的記憶,記得懷孕四、五
Thumbnail
🎙️ 前言 博愛座!不知道有多少人會想看一介平民討論博愛座!總之,因為每次上公車或捷運幾乎都會思考這個問題,但從來沒有得到一個很滿意的答案,導致尼爾只能用比較簡單的策略去行動(像是博愛座都不坐,有其他位子就坐)。但實際上尼爾覺得這樣很可惜,希望透過今天這篇文章,好好來盤點一下博愛座的相關問題!
Thumbnail
🎙️ 前言 博愛座!不知道有多少人會想看一介平民討論博愛座!總之,因為每次上公車或捷運幾乎都會思考這個問題,但從來沒有得到一個很滿意的答案,導致尼爾只能用比較簡單的策略去行動(像是博愛座都不坐,有其他位子就坐)。但實際上尼爾覺得這樣很可惜,希望透過今天這篇文章,好好來盤點一下博愛座的相關問題!
Thumbnail
在大眾運輸上,女性/尤其年輕女性總是最容易被請託,因為我們心軟善良;卻也容易被責怪,彷彿女性就該照顧別人,同時默不作聲的男性旁觀者,卻經常厚著臉皮,置身事外。 "讓" 是一種主動的行為,不是應該,沒有強制性,必須先有這樣的共識基礎。 每個座位都可以讓座,每個人都付同樣票價,承擔同樣的社會責任。
Thumbnail
在大眾運輸上,女性/尤其年輕女性總是最容易被請託,因為我們心軟善良;卻也容易被責怪,彷彿女性就該照顧別人,同時默不作聲的男性旁觀者,卻經常厚著臉皮,置身事外。 "讓" 是一種主動的行為,不是應該,沒有強制性,必須先有這樣的共識基礎。 每個座位都可以讓座,每個人都付同樣票價,承擔同樣的社會責任。
Thumbnail
在威權時代我們能知道的是,什麼都不要問,什麼都不用想,權威怎麼說,你就怎麼做。無論這個權威是國家、師長、父母都一樣,囡仔人有耳無嘴就是如此的表彰。但時代已經不同了,脫離威權的民主時期每個人都成為了一個「主體(subject)」,必須要自己思考、決定、負責,無法再不由分說地一個口令一個動作。從李昂與博
Thumbnail
在威權時代我們能知道的是,什麼都不要問,什麼都不用想,權威怎麼說,你就怎麼做。無論這個權威是國家、師長、父母都一樣,囡仔人有耳無嘴就是如此的表彰。但時代已經不同了,脫離威權的民主時期每個人都成為了一個「主體(subject)」,必須要自己思考、決定、負責,無法再不由分說地一個口令一個動作。從李昂與博
Thumbnail
文:王雅涵心理師/心理師的歡樂之旅 我一直以來,都優先坐博愛座,因為可以靠旁邊睡覺,我幾乎每天都花很多時間交通,非常需要快速充電一下!但如果我醒著或是在用手機,看見有需要被讓位的人,譬如:看起來站不穩、孕婦、臉色蒼白很累的人等等,無論是否在博愛座,我都會站起來走到其他車廂,把位子空出來,讓這個人可
Thumbnail
文:王雅涵心理師/心理師的歡樂之旅 我一直以來,都優先坐博愛座,因為可以靠旁邊睡覺,我幾乎每天都花很多時間交通,非常需要快速充電一下!但如果我醒著或是在用手機,看見有需要被讓位的人,譬如:看起來站不穩、孕婦、臉色蒼白很累的人等等,無論是否在博愛座,我都會站起來走到其他車廂,把位子空出來,讓這個人可
Thumbnail
現在,如果上捷運或火車,如果博愛座明顯空著,我還是會坐。我發現,許多時候,博愛座像是有刺一樣,沒人敢碰,每個人都不想因為博愛座而被攻訐或霸凌……
Thumbnail
現在,如果上捷運或火車,如果博愛座明顯空著,我還是會坐。我發現,許多時候,博愛座像是有刺一樣,沒人敢碰,每個人都不想因為博愛座而被攻訐或霸凌……
Thumbnail
上週五下午約莫三點鐘左右,我帶著孩子大包小包地抵達桃園高鐵站,不料預計搭乘的對號座車票售罄,於是只能購買自由座去月台排隊碰碰運氣。 看著一班班高鐵列車進站,幾乎每個自由座車廂都是全滿,我心中一沉告訴女兒:「等一下應該不會有座位了,我們要先站著,等有人下車才可能有位置坐。」 很幸運地,輪到我們要搭
Thumbnail
上週五下午約莫三點鐘左右,我帶著孩子大包小包地抵達桃園高鐵站,不料預計搭乘的對號座車票售罄,於是只能購買自由座去月台排隊碰碰運氣。 看著一班班高鐵列車進站,幾乎每個自由座車廂都是全滿,我心中一沉告訴女兒:「等一下應該不會有座位了,我們要先站著,等有人下車才可能有位置坐。」 很幸運地,輪到我們要搭
Thumbnail
1。我上捷運,看到坐在博愛座的一位中年女人,正在請站在她前面的年輕女孩坐她旁邊的博愛座,女孩沒動,我走過去,坐下來。 2。一堆人上車,一陣混亂,大致坐下後,有人說:「我跟妳換位子,你們夫妻坐一起。」她站起來,位子在我的前面,我坐下去。 3。排隊中,顯然某人的朋友來了,那朋友張望了一下,有些猶豫,某人
Thumbnail
1。我上捷運,看到坐在博愛座的一位中年女人,正在請站在她前面的年輕女孩坐她旁邊的博愛座,女孩沒動,我走過去,坐下來。 2。一堆人上車,一陣混亂,大致坐下後,有人說:「我跟妳換位子,你們夫妻坐一起。」她站起來,位子在我的前面,我坐下去。 3。排隊中,顯然某人的朋友來了,那朋友張望了一下,有些猶豫,某人
Thumbnail
「被規定的道德」,還是道德嗎?還是只是一種恐懼眾人目光的行為?如果不是孕婦、不是老人、只是身體不舒服,在那椅子上,在眾目睽睽的監督下,還能坐得安心嗎?
Thumbnail
「被規定的道德」,還是道德嗎?還是只是一種恐懼眾人目光的行為?如果不是孕婦、不是老人、只是身體不舒服,在那椅子上,在眾目睽睽的監督下,還能坐得安心嗎?
Thumbnail
讓座爭議近年來層出不窮,禮讓的美德在人們操作、展演下,有逐漸傾向義務性潛規則的趨勢,這個轉變帶來的規訓也同時制約著我們。正義自居的大行其道侵害了人們隱性需求及實踐讓座美德的自主性,低劣的溝通素養更是紛爭的導火線。博愛座存/廢熱論再起之際,更值得我們省思、關注的訊息為何?共善環境的實踐打造又如何可能?
Thumbnail
讓座爭議近年來層出不窮,禮讓的美德在人們操作、展演下,有逐漸傾向義務性潛規則的趨勢,這個轉變帶來的規訓也同時制約著我們。正義自居的大行其道侵害了人們隱性需求及實踐讓座美德的自主性,低劣的溝通素養更是紛爭的導火線。博愛座存/廢熱論再起之際,更值得我們省思、關注的訊息為何?共善環境的實踐打造又如何可能?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