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企業應該專注、還是發散?/程天縱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為了追求更高的成長,企業免不了追求多元發展。在多元化的策略導引下,企業要清楚自己的本業,圍繞著本業的「核心能力」和「核心競爭力」來進行關聯性多元化發展,而非驟然跳入不熟悉的領域。

raw-image

在Facebook上看到電子時報(DigiTimes)創辦人黃欽勇先生的貼文〈這場仗,容易嗎?〉;他在文中提到:

由衷的承認這個世界有太多人比你聰明,生存的方式就是尊敬你的對手⋯⋯,我自嘆不如(對手)。既然知道自己不足,只有一個辦法試著活下來。那就是「專注」。

所謂「知易行難」,大家都知道做事要「專注」、學習要「專注」,但往往就是做不到。

退休後的這些年,我義務輔導了數百家新創公司,發現創業者都有個共同點,就是太「發散」,什麼生意都想做、什麼客戶都想要、什麼訂單都敢接。

創業者為什麼發散?

創業者「發散」的原因有很多:

1. 形勢所迫:

創業初期沒有方向、沒有策略、沒有目標、沒有收入;有如溺水的人,碰到什麼都會一把抓住,結果當然是「發散」。

在沒辦法累積經驗的情況下,每一個客戶的產品都高度客製化,自然無法產生通用產品,成本也一直居高不下。

2. 喜新厭舊:

很大部分創業者,都有比較強烈的好奇心,對於新的東西比較不會有畏懼感、對於新鮮的想法也比較不會排斥,因此也容易有廣泛的興趣。

但是,這種性格也會造成「喜新厭舊」的結果;尤其是在碰到比較難應對的客戶時,就會覺得碰到「奧客」,轉而去追求新的客戶。

3. 眼高手低:

許多創業者,受到互聯網企業成功故事的影響,在產品八字還沒有一撇時,就已經在想著搞平台、收集大數據、搞人工智慧、創新生意模式等等,反而忘了一件事:把產品做好,才是當務之急。

想法太多、太發散的結果,就是產品沒做好、規模上不來,使得所謂平台或大數據都如同空中樓閣,可望而不可即。

更糟的是,客戶也想做同樣的事、建立自己的平台、收集自己顧客的大數據;於是,客戶反而成了競爭對手。

本業是什麼?

由於以上的原因,許多新創公司在創業初期太過「發散」;在資金有限的情況下,什麼都做不好、做不久,最終創業以失敗收場。

碰到這種新創團隊,幾乎沒有例外的,我的建議都是「專注在本業上」;然而,一些太過發散的新創,往往都連自己的「本業」是什麼都無法確定。

在這個網路時代,知識與興趣的培養和取得相對容易,因此年輕人流行「斜槓化」,這多少也增加了「發散」的機會。

而年紀大的成功企業家,也避免不了「發散」的宿命;在社交場合與這些大老交換名片時,經常會被名片上這些幾乎是「族繁不及備載」的職務給嚇到。

甚至有些設計成摺疊式的名片,上面羅列的職稱多到讓我分不清楚,哪個才是這位大老真正的「本業」。

還有一種情況是,面對高科技和網路浪潮來襲,傳統產業亟於「轉型升級」,於是把原來賴以維生的「本業」視為過時;於是任何事情都硬要套上網路、大數據、區塊鍊、人工智慧等新框架,而忘記了「生意」的本質應該是不變的。

轉型升級的陷阱

網路的到來,顛覆了許多傳統產業;而受到巨大影響的產業之一,就是傳統的線下通路。

美國時間2020年5月15日,成立於1902年的JCPenney百貨公司宣佈破產;新冠肺炎疫情成為壓垮這個百貨巨人的最後一根稻草。其他的類似例子,更是多不勝數。

過去幾年我花了不少時間,輔導一家曾經紅極一時、但也在想辦法轉型升級的IT線下通路。

我用於輔導他們的時間,都在努力說服這位曾經非常成功的創辦人,不要太過「發散」、要「專注」在具有核心競爭力的本業上;因為他的本業就是「通路」,所以應該專注在通路的轉型升級上。

每次見面,他都會非常興奮的告訴我,他又發現新的「生意機會」;問題是,之前談過的「生意機會」都再也沒有提起。

最近的一次見面時,他告訴我在日本發現了「新產品」,準備引進大陸市場;目前正在跟京東、天貓商城等線上線下通路聯繫,一定會大賣。

我又迎頭潑了冷水,問他為什麼不「專注本業」?他不解的反問,我為何認為他沒有專注本業?

我的回答是:

從你看待這個「日本新產品」、和「正在轉型升級的新零售通路」這兩者的優先順序,就可以判斷你是否真的專注。

如果你的優先目標,是讓這個日本新產品在市場熱銷,那麼走知名的線上線下高流量通路,例如京東或天貓,就是正確的選擇。

但如果你的優先目標,是自己正在轉型升級的新通路,那麼這個日本新產品應該只在自己的通路上架,既成為自己通路的亮點,又可以增加與競爭對手的差異。

這一念之差,會使競爭對手變成合作夥伴。你正在為競爭對手添材加火,滅了自己的本業;你說,這麼做是「發散」還是「專注」?

多元化的陷阱

這時,我的回憶又回到了2012年初,我和前老闆到日本大阪與夏普開會的事情。

在會中,我的老闆批評夏普的面板事業部主管,將採用最先進技術的面板,以最優惠價格供應給韓國三星;因而生產出來的三星電視機,不僅在海外市場打擊夏普電視,更是侵門踏戶、進入日本市場和夏普競爭。

然而,夏普經營管理層對我老闆的批評並不以為然。因為夏普已經成立了不同的事業單位,各自為營收獲利負責;而當時的夏普面板事業部門不管在營收或獲利上,都已經超過了電視事業部門。

身為當紅炸子雞的夏普面板事業部門主管,對我老闆的批評與建議當然嗤之以鼻。

這個場面,徹底改變了我對日本的刻板印象。以前認為,日本人的團隊合作精神是優於其他國家的,但其實不然:即使在夏普內部,也是「勝者為王、敗者為寇」的局面。

夏普的結局,大家都已經知道了:韓國和中國大陸的電視機,不僅滅掉了夏普電視、也打敗了其他日本品牌的電視;而夏普面板事業本身也活不下去,最終被台灣鴻海所併購。

現在回頭想想,夏普的「本業」是什麼?夏普不再專注的「家電品牌」,是否被「多元化」的思維給滅了?皮之不存,毛將焉附?

結語

無論是新創公司、轉型升級中的傳統產業、或是成功的多元化大企業,都因為不專注於本業,而走上失敗或滅亡的結局;這些都是我親眼目睹、活生生的例子。

這些創業者或專業經理人,其實都是極度聰明的人;這麼簡單的道理,難道他們都不懂嗎?而自己已經深入險境了,難道還沒有自覺嗎?

創業維艱、守成不易,成功的企業絕對不是靠運氣,必須每件事情都做對。但企業之所以失敗,往往原因都不一樣;因為只要做錯一個重要決策,就有可能落入衰退與滅亡。

企業經營者一定要知道自己的「核心能力」與「核心競爭力」,更要知道「本業」是什麼。

專注於本業,未必會讓新創公司成為「獨角獸」,但是一定可以提高存活機率。

對於亟於轉型升級的企業,專注本業未必能夠保證轉型升級成功;如同攀岩時「三點不動一點動」未必可以讓你快速上升,但卻可以保證你不會掉下來。

我也看過太多例子:公司本業仍然獲利,但是卻把重心放在轉型升級的新事業上;結果本業衰退太快、新事業又起不來,導致公司因為巨額虧損而滅亡。

成功大企業為了追求更高的營收成長,免不了追求多元化發展;如果「死守」本業,也可能落入「邊際效應遞減」的低投資報酬率陷阱。雖然可以保證存活,但是對投資人來說,也不見得是最好的做法。

在多元化的策略導引下,仍然要清楚自己的本業,然後圍繞著本業的「核心能力」和「核心競爭力」來進行「關聯性多元化」(related diversification)發展。

反之,則是不要因為被成功沖昏了頭而忽視本業,驟然跳入不熟悉的領域、進行毫無關聯的多元化(unrelated diversification)。

專注,才是企業求生存的不二法門。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吐納商業評論的沙龍
1.4K會員
2.0K內容數
為您送上頂尖作者的最新管理與科技產業思維。
2022/07/07
「管理者」設計流程的真正重點,在於:流程越簡單越不會出錯、沒有作用的動作不要做、尤其是做不到的事情不要讓別人產生期待。
Thumbnail
2022/07/07
「管理者」設計流程的真正重點,在於:流程越簡單越不會出錯、沒有作用的動作不要做、尤其是做不到的事情不要讓別人產生期待。
Thumbnail
2022/07/06
從企業經營管理的角度,來回顧自己這次確診的經歷,我可以斷定許多問題出在政府的組織架構、和其分工合作上。政府組織架構和企業的不同,造成了在防疫過程中不同單位間的整合問題。
Thumbnail
2022/07/06
從企業經營管理的角度,來回顧自己這次確診的經歷,我可以斷定許多問題出在政府的組織架構、和其分工合作上。政府組織架構和企業的不同,造成了在防疫過程中不同單位間的整合問題。
Thumbnail
2022/07/06
在疫情之中,「恐懼製造鏈」充斥每個角落;不管有意或無意、善意或惡意,每天都有人製造恐懼。但恐懼在傳播之後往往會失控,造成可怕的後果。所以每個人都必須瞭解散佈恐懼之後可能造成的惡果、謹慎發言,避免自己遭到反噬。
Thumbnail
2022/07/06
在疫情之中,「恐懼製造鏈」充斥每個角落;不管有意或無意、善意或惡意,每天都有人製造恐懼。但恐懼在傳播之後往往會失控,造成可怕的後果。所以每個人都必須瞭解散佈恐懼之後可能造成的惡果、謹慎發言,避免自己遭到反噬。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新創」一詞相信所有人都不陌生,甚至已經不是新鮮事,但你的確清楚這兩字所代表的真正涵意或是只是朦朧中大概知道是什麼,真要具體而微的說明卻只能支支吾吾?只是無論是哪一種,不可避免都需要資金挹注才能開始,但要如何吸引投資人願意掏腰包挹注?
Thumbnail
「新創」一詞相信所有人都不陌生,甚至已經不是新鮮事,但你的確清楚這兩字所代表的真正涵意或是只是朦朧中大概知道是什麼,真要具體而微的說明卻只能支支吾吾?只是無論是哪一種,不可避免都需要資金挹注才能開始,但要如何吸引投資人願意掏腰包挹注?
Thumbnail
聲明: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在很多時候,也是公司財務部、行政人事部門、或者老闆助理想體現自身價值和優勢,然後慫恿老闆做出這個決定,然後老闆私心一起,就幹起來了!“向管理要效益”,坑死了不知道多少創業公司?爲什麼這麼說呢?
Thumbnail
聲明: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在很多時候,也是公司財務部、行政人事部門、或者老闆助理想體現自身價值和優勢,然後慫恿老闆做出這個決定,然後老闆私心一起,就幹起來了!“向管理要效益”,坑死了不知道多少創業公司?爲什麼這麼說呢?
Thumbnail
在國外,廣告業的服務範疇早就脫離純廣告,走向以設計新服務 / 產品的思維,幫品牌達到溝通目的。這種「脫廣告」的表現手法,有時甚至會創造溝通以外的驚喜,為品牌帶來莫大助益。能做到這種服務的公司不一定把自己定位成「廣告業」,有些會定位在創意解決方案的提供者。
Thumbnail
在國外,廣告業的服務範疇早就脫離純廣告,走向以設計新服務 / 產品的思維,幫品牌達到溝通目的。這種「脫廣告」的表現手法,有時甚至會創造溝通以外的驚喜,為品牌帶來莫大助益。能做到這種服務的公司不一定把自己定位成「廣告業」,有些會定位在創意解決方案的提供者。
Thumbnail
以小搏大的方法很多。小餐廳在與大集團競爭時,千萬不要被牽著鼻子走、更不要主動學習他們的做法,反而要逆向操作。小餐廳要遠離「競爭導向」定價,由「成本導向定價」開始;等到有足夠的回頭客基礎,再逐漸轉向「價值導向定價」。
Thumbnail
以小搏大的方法很多。小餐廳在與大集團競爭時,千萬不要被牽著鼻子走、更不要主動學習他們的做法,反而要逆向操作。小餐廳要遠離「競爭導向」定價,由「成本導向定價」開始;等到有足夠的回頭客基礎,再逐漸轉向「價值導向定價」。
Thumbnail
小眾市場怎麼來的 在經營品牌市場上,越大規模的公司,就越需要越大量的消費者,越高的營收才可以支持公司的營運與獲利狀況。在這個條件下,品牌越大的公司,越容易放棄小眾族群,而這些小眾市場,就是新創品牌生存的空間與機會。
Thumbnail
小眾市場怎麼來的 在經營品牌市場上,越大規模的公司,就越需要越大量的消費者,越高的營收才可以支持公司的營運與獲利狀況。在這個條件下,品牌越大的公司,越容易放棄小眾族群,而這些小眾市場,就是新創品牌生存的空間與機會。
Thumbnail
小眾市場怎麼來的? 在經營品牌市場上,越大規模的公司,就越需要越大量的消費者,越高的營收才可以支持公司的營運與獲利狀況。在這個條件下,品牌越大的公司,越容易放棄小眾族群,而這些小眾市場,就是新創品牌生存的空間與機會。但你要知道,來爭取這些小眾的新創業者,遠比你想像得來的多,進來的快
Thumbnail
小眾市場怎麼來的? 在經營品牌市場上,越大規模的公司,就越需要越大量的消費者,越高的營收才可以支持公司的營運與獲利狀況。在這個條件下,品牌越大的公司,越容易放棄小眾族群,而這些小眾市場,就是新創品牌生存的空間與機會。但你要知道,來爭取這些小眾的新創業者,遠比你想像得來的多,進來的快
Thumbnail
為了追求更高的成長,企業免不了追求多元發展。在多元化的策略導引下,企業要清楚自己的本業,圍繞著本業的「核心能力」和「核心競爭力」來進行關聯性多元化發展,而非驟然跳入不熟悉的領域。
Thumbnail
為了追求更高的成長,企業免不了追求多元發展。在多元化的策略導引下,企業要清楚自己的本業,圍繞著本業的「核心能力」和「核心競爭力」來進行關聯性多元化發展,而非驟然跳入不熟悉的領域。
Thumbnail
許多企業家在創業之初都有理想和目標,但面臨競爭時免不了會取巧;久而久之,就形成了短視和扭曲的目標。企業家必須能夠拒絕誘惑,避免各種方便和取巧的手段。因此,一部如同國家憲法一般的企業基本法,對於剛進入高速成長期的公司尤其重要。
Thumbnail
許多企業家在創業之初都有理想和目標,但面臨競爭時免不了會取巧;久而久之,就形成了短視和扭曲的目標。企業家必須能夠拒絕誘惑,避免各種方便和取巧的手段。因此,一部如同國家憲法一般的企業基本法,對於剛進入高速成長期的公司尤其重要。
Thumbnail
「公司要永續經營,商業模式就不能一成不變。但要執行商業模式創新,除了有構想,還必須平衡『守成』、『除舊』、『開創』這三股力量;因此,有遠見的執行長必須做到三件事:管理現在、選擇性地忘記過去、創造未來。」──《哈佛商業評論》
Thumbnail
「公司要永續經營,商業模式就不能一成不變。但要執行商業模式創新,除了有構想,還必須平衡『守成』、『除舊』、『開創』這三股力量;因此,有遠見的執行長必須做到三件事:管理現在、選擇性地忘記過去、創造未來。」──《哈佛商業評論》
Thumbnail
我在第二本書《程天縱的管理力》的序言裡提到:「企業要想基業長青、永續經營,必須同時做好三件事,那就是:策略、管理、價值觀和文化」。
Thumbnail
我在第二本書《程天縱的管理力》的序言裡提到:「企業要想基業長青、永續經營,必須同時做好三件事,那就是:策略、管理、價值觀和文化」。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