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現代小孩面臨的網路性犯罪問題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現在對小孩最危險的地方不是放學途中,而是他的手機或電腦

我以前讀國小時,阿公阿嬤或老師常和我們說放學不要隨便和陌生人走,陌生人給糖果不要吃,還要成群結隊回家。在那時代,國小放學後所面臨的危險大概就是放學途中可能有人誘拐小孩。好險,國小六年都沒遇過怪叔叔怪阿姨,倒是常常被路上的狗追。但是,現在國小生放學所面臨的危險,最危險的可能不是在放學途中,而是在她(他)的手機或電腦。特別是在新冠病毒影響下,小孩使用手機或電腦的時間大幅增加,網路性犯罪問題比以前更容易發生。

今年過年期間因朋友轉介處理一件網路性剝削的案件,處理前為了解網路性剝削而在網路搜尋資料,看到不少例子:國小或國中生玩網路遊戲,遊戲中與陌生人與公婆相稱,後來加對方為LINE或FB好友,對方誘使國小或國中生傳裸照或影片,甚至之後發生猥褻或性侵案件,而家長往往都是刑事案件發生後才知道...。

我聯想到之前有長輩因為沒收小孩手機,小孩威脅要跳樓;還有長輩因為控管家中網路,小孩拿菜刀威脅他們打開網路。我看著四歲的女兒和一歲的兒子,想到網路對小孩身心的侵擾與犯罪比十年前更為嚴重,還有當事人子女、長輩小孩,我覺得應該寫這篇文章讓憾事不再發生。


raw-image


專家建議避免網路性犯罪的方法

之前讀了二本書《關掉螢幕,拯救青春期大腦:頂尖成癮專家揭發數位科技破壞大腦功能的恐怖真相》、《SOS,3C成癮怎麼辦》,為了處理案件又再讀一次。裏頭提到現在小孩之所以容易沉迷網路與成為網路犯罪的客體,無非是漫無目的、過度競爭與過於個人主義,加上壓力與失去社會連結,網路就成為小孩逃離現實的地方。而網路遊戲和社群媒體(元宇宙?)會讓小孩產生與真實連結的錯覺,以為網路另一段的那個人是他最親近的朋友,或是對方真的是帥哥或美女....。

要事先避免問題,《關掉螢幕,拯救青春期大腦》、《SOS,3C成癮怎麼辦》二本書建議家長:

  1. 小孩還小時,再累,也不要請3C當保母(個人認為最重要,列為第一點)。
  2. 給小孩智障型手機,只能打電話就好。
  3. 用家庭時光取代電玩時間。
  4. 鼓勵小孩進行身體活動,例如做家事、運動。
  5. 讓小孩找到自己的才華。
  6. 如果真的要上網,給數位蔬菜(為了研究上網、看教育影片、聯繫真實朋友等)而非數位糖果(電玩、過度使用社群媒體)。

如果發現小孩可能成為犯罪被害人,怎麼辦?

如果發現小孩有被犯罪的徵兆了,記得:

  1. 臉書對於未滿 13 歲兒童的帳號,有立即刪除該帳號及所有相關資料的政策,請善用並檢舉自己小孩。
  2. 經由小孩同儕瞭解問題並尋求解決。

如果發現小孩真的成為犯罪被害人,怎麼辦?

如果事情真的發生了,別忽略了我國有個法律叫「兒童及少年性剝削防制條例」,其中幾個行為涉及犯罪:

  1. 對方叫小孩傳裸照給他,可能涉及第36條第2項規定:「招募、引誘、容留、媒介、協助或以他法,使兒童或少年被拍攝、製造性交或猥褻行為之圖畫、照片、影片、影帶、光碟、電子訊號或其他物品,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得併科新臺幣三百萬元以下罰金。」
  2. 對方散布小孩裸照,可能涉及第38條第1項規定:「散布、播送或販賣兒童或少年為性交、猥褻行為之圖畫、照片、影片、影帶、光碟、電子訊號或其他物品,或公然陳列,或以他法供人觀覽、聽聞者,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得併科新臺幣五百萬元以下罰金。」
  3. 除了涉及犯罪外,家長可以依照民法向對方請求損害賠償,如果對方也未成年,也向對方家長請求連帶損害賠償。

你知道你的小孩在線上和誰在一起嗎?

最後引用《關掉螢幕,拯救青春期大腦》、《SOS,3C成癮怎麼辦》裡的各一句話:「現在晚上十點,你知道你的小孩在線上和誰在一起嗎?」當看到小孩問題而爆氣前請想想:「孩子之所以會聽爸媽的話,不是因為你是他的爸或是他的媽,而是你的表現像爸爸、像媽媽。」

這問題比我們知道的還嚴重,請用力分享保護我們的小孩!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P律師的沙龍
1.5K會員
235內容數
將繁雜難懂的法律專業知識,透過淺顯易讀的文章讓你了解問題並應用觀念,讓大家都能逐步建立正確生活法律的觀念,自然能夠選擇「趨吉避凶」的行為模式。
P律師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19
上星期寫了「車禍調解談成了法院卻說不能執行?從法院不核定案例看調解怎麼寫才對」後,收到幾位方格子讀者來訊詢問:律師調解時都會注意避免犯那些錯誤嗎?租約糾紛調解要注意的重點也是一樣嗎?這本篇先看租約糾紛不予核定的案例,再談調解成立時檢視調解成立內容的基本原則。
Thumbnail
2025/04/19
上星期寫了「車禍調解談成了法院卻說不能執行?從法院不核定案例看調解怎麼寫才對」後,收到幾位方格子讀者來訊詢問:律師調解時都會注意避免犯那些錯誤嗎?租約糾紛調解要注意的重點也是一樣嗎?這本篇先看租約糾紛不予核定的案例,再談調解成立時檢視調解成立內容的基本原則。
Thumbnail
2025/04/12
延續前一篇「車禍調解談成了法院卻說不能執行?從法院不核定案例看調解怎麼寫才對」,這篇討論當法院不核定調解,該怎麼辦?調解還有法律效力嗎?可以拿去刑事程序用嗎?
Thumbnail
2025/04/12
延續前一篇「車禍調解談成了法院卻說不能執行?從法院不核定案例看調解怎麼寫才對」,這篇討論當法院不核定調解,該怎麼辦?調解還有法律效力嗎?可以拿去刑事程序用嗎?
Thumbnail
2025/04/12
先前有親戚問我:車禍在區公所那調解成立後,對方反悔,要到法院提告嗎?我回答:不用喔,等到法院「核定」後,對方不付,直接去聲請強制執行,不用再提起民事訴訟。後來有朋友,法院有可能「不核定」區公所或鄉公所的調解嗎?我說:真的有調解成立後法院不核定的案例喔!
Thumbnail
2025/04/12
先前有親戚問我:車禍在區公所那調解成立後,對方反悔,要到法院提告嗎?我回答:不用喔,等到法院「核定」後,對方不付,直接去聲請強制執行,不用再提起民事訴訟。後來有朋友,法院有可能「不核定」區公所或鄉公所的調解嗎?我說:真的有調解成立後法院不核定的案例喔!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今天同時看到兩則新聞,一則是四川高中生被老師沒收手機後墜樓身亡,另一則發生在台灣,男同學因為上課玩手機,被約談後墜樓身亡
Thumbnail
今天同時看到兩則新聞,一則是四川高中生被老師沒收手機後墜樓身亡,另一則發生在台灣,男同學因為上課玩手機,被約談後墜樓身亡
Thumbnail
可曾思考過跟孩子之間的身體界線問題?筆者並不希望父母和孩子之間因為身體界線議題有過多的緊張,筆者提供的是在一些在工作過程中遇到的案例曾經出現的狀況,不同的家庭是有不同的互動關係,提供給家長們自己做一些評估與參考。
Thumbnail
可曾思考過跟孩子之間的身體界線問題?筆者並不希望父母和孩子之間因為身體界線議題有過多的緊張,筆者提供的是在一些在工作過程中遇到的案例曾經出現的狀況,不同的家庭是有不同的互動關係,提供給家長們自己做一些評估與參考。
Thumbnail
近幾年統計發現,青少年網路上觸法行為最多的是涉及「詐騙」相關的行為,約分為兩類,網路詐欺以及詐騙集團。而其他如網路霸凌、私密照外流等案件數也不斷攀升,讓家長們更加擔心孩子們使用網路的狀況,所以接下來將由吉官帶我們了解觸法少年的型態及建議。
Thumbnail
近幾年統計發現,青少年網路上觸法行為最多的是涉及「詐騙」相關的行為,約分為兩類,網路詐欺以及詐騙集團。而其他如網路霸凌、私密照外流等案件數也不斷攀升,讓家長們更加擔心孩子們使用網路的狀況,所以接下來將由吉官帶我們了解觸法少年的型態及建議。
Thumbnail
疫情下每人接觸網路的時間都大幅上升,而往往「上網時間」會成為家長及孩子間的引爆點,大眾容易將上網連結到沉迷、成癮等議題,但事實真的如此嗎?其實不全然,無論是對大人或小孩而言,網路都是很好補充「歸屬感」及「成就感」的地方,但兒少缺乏大人的自制力,經常出現使用時間過長甚至是成癮的情況
Thumbnail
疫情下每人接觸網路的時間都大幅上升,而往往「上網時間」會成為家長及孩子間的引爆點,大眾容易將上網連結到沉迷、成癮等議題,但事實真的如此嗎?其實不全然,無論是對大人或小孩而言,網路都是很好補充「歸屬感」及「成就感」的地方,但兒少缺乏大人的自制力,經常出現使用時間過長甚至是成癮的情況
Thumbnail
孩子可以使用手機,但時機是越晚越好。 還記得,我邀請林旻沛老師,來學校教授網路成癮課程時,他告訴我他現在打算這是最後一堂針對專業輔導人員上的課,以後希望把心力放在小學生上,培養他們健康使用網路的觀念。 因此,若是能夠讓孩子越晚使用到手機,也許對他大腦的發展越好。 你和3C產品的關係是什麼?
Thumbnail
孩子可以使用手機,但時機是越晚越好。 還記得,我邀請林旻沛老師,來學校教授網路成癮課程時,他告訴我他現在打算這是最後一堂針對專業輔導人員上的課,以後希望把心力放在小學生上,培養他們健康使用網路的觀念。 因此,若是能夠讓孩子越晚使用到手機,也許對他大腦的發展越好。 你和3C產品的關係是什麼?
Thumbnail
攝影的便利性在近十年來大幅提升,現在幾乎人人只要有手機,就可自拍,且隨著網路社群平台的發展、對於展露身體的界線日趨模糊,讓兒少擁有更多在數位世界展現自己的機會,自拍現象因此更為普遍。然而,青少年自拍的次數增加,經常也伴隨著兒少性私密影像外流等潛在風險!
Thumbnail
攝影的便利性在近十年來大幅提升,現在幾乎人人只要有手機,就可自拍,且隨著網路社群平台的發展、對於展露身體的界線日趨模糊,讓兒少擁有更多在數位世界展現自己的機會,自拍現象因此更為普遍。然而,青少年自拍的次數增加,經常也伴隨著兒少性私密影像外流等潛在風險!
Thumbnail
談到數位性別暴力,你會先想到什麼呢? 過往也不斷出現有心人士在網路上利用情緒勒索、給予心理壓力等手法操控青少年,或故意利用性影像傷害對方。更有加害者將影像透過合成、換臉技術製作成色情影片,女性、男性都有可能淪為受害者,而這些性影像一旦外流,便很難被完全移除。
Thumbnail
談到數位性別暴力,你會先想到什麼呢? 過往也不斷出現有心人士在網路上利用情緒勒索、給予心理壓力等手法操控青少年,或故意利用性影像傷害對方。更有加害者將影像透過合成、換臉技術製作成色情影片,女性、男性都有可能淪為受害者,而這些性影像一旦外流,便很難被完全移除。
Thumbnail
無論是在網路上、還是現實校園生活中的霸凌,孩子過往可能多與霸凌者是有交情的同學,起因通常在某些事件中產生誤解、意見不合,最終在雙方衝突下演變成霸凌事件。 然而,面對霸凌,特別近幾年來日趨頻繁的網路霸凌,我們可以怎麼幫助孩子度過難關呢?該如何讓孩子調適好自己的心境來面對這艱困的處境?
Thumbnail
無論是在網路上、還是現實校園生活中的霸凌,孩子過往可能多與霸凌者是有交情的同學,起因通常在某些事件中產生誤解、意見不合,最終在雙方衝突下演變成霸凌事件。 然而,面對霸凌,特別近幾年來日趨頻繁的網路霸凌,我們可以怎麼幫助孩子度過難關呢?該如何讓孩子調適好自己的心境來面對這艱困的處境?
Thumbnail
2021年受理諮詢案件總計189件,以性勒索為最多佔38.1%,其次為網路霸凌及個資隱私議題。以本人諮詢為最多,其次是父母。而諮詢事件的當事人為18歲以下佔27.42%,年紀最小7歲。
Thumbnail
2021年受理諮詢案件總計189件,以性勒索為最多佔38.1%,其次為網路霸凌及個資隱私議題。以本人諮詢為最多,其次是父母。而諮詢事件的當事人為18歲以下佔27.42%,年紀最小7歲。
Thumbnail
我以前讀國小時,阿公阿嬤或老師常和我們說放學不要隨便和陌生人走,陌生人給糖果不要吃,還要成群結隊回家。在那時代,國小放學後所面臨的危險大概就是放學途中可能有人誘拐小孩。但是,現在國小生放學所面臨的危險,最危險的可能不是在放學途中,而是在她(他)的手機或電腦。
Thumbnail
我以前讀國小時,阿公阿嬤或老師常和我們說放學不要隨便和陌生人走,陌生人給糖果不要吃,還要成群結隊回家。在那時代,國小放學後所面臨的危險大概就是放學途中可能有人誘拐小孩。但是,現在國小生放學所面臨的危險,最危險的可能不是在放學途中,而是在她(他)的手機或電腦。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