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瘋靡雙週報〉第12期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2021/3/22

主編:吐司

副編:邊圓人


【憂鬱世代】誰殺了台灣青少年

近年來,自殺佔青少年死因比率創新高、學校自殺自傷通報次數大增、服用抗憂鬱藥物的年輕人亦逐年攀升,如今已破15萬。這個時代的青少年究竟怎麼了?針對青少年憂鬱之現象,聯合報製作了一系列專題,分別從青少年觀點、相關統計數字、社群媒體、學生家長以及校內心理安全網等角度切入,帶我們更近一步認識此一議題。

青少年為何憂鬱?

永無止境的賽跑:升學與就業壓力

近年來開始流行「斜槓」一詞,斜槓之風亦吹至大學校園內,現在的大學生,不僅要在自己的主修領域內達到一定表現,更面臨身旁同學紛紛申請雙主修與輔系之壓力。除了學業上跨領域發展之外,現代教改制度也可能使得青少年除了學業成績必須贏過他人之外,更需要花額外心力參加課外活動,好在起跑點上贏過他人。根據精神科醫師表示,在時數很高的上課時間之外,仍須參加補習班或課外活動,使得現在的青少年缺乏喘息機會。
然而,相互競爭的壓力並沒有隨著出社會而消失。根據統計資料,台灣的物價指數年年漲,薪資水平年漲幅卻在近兩年停滯於百分之二點五以內。大學生畢業之後,在就業市場中仍必須面臨競爭壓力,使得許多人對未來感到焦慮,也為了「替未來準備」而多了許多壓力。

社群媒體上光鮮亮麗、私底下崩潰之「微笑憂鬱
微笑憂鬱不同於典型之憂鬱症,受微笑憂鬱所苦的人可能表現得十分愉悅討喜。然而當獨處時,他們卻深陷悲傷與痛苦之中,這使得旁人往往無法察覺光鮮亮麗外表背後之真實面,並提供需要的幫助。近年來隨著社群媒體的流行,人們往往在社群媒體上展現正向的一面,卻忽略了許多人私底下都隱藏了難以向他人傾訴的痛苦。然而,亦有精神科醫師表示,「微笑憂鬱」者並非完全放棄向外界求援。以在青少年族群中常出現限時動態形式為例,這些限時動態往往「畫面全黑、字很小」,很有可能是微笑憂鬱者在以隱晦的方式向他人表達自己需要幫助的方式之一。


校園心理安全網漏洞解析

大學:供不應求、流動率高、與醫院銜接不足

近年來,青少年心理疾病相關盛行率上升,大學端之心裡資源似乎難以因應逐年攀升之需求,使得學生在校內預約心理諮商時普遍必須等待。儘管大多數校園內有「初談」制度,並安排情況較危急之學生優先進行諮商。然而,初談時間有限,再加上大學之校內心理師大多案量龐大、案牘勞形,心理師在此一情況下是否有足夠時間與個案建立信任關係或判斷個案之需求仍未知。

除了供需不平衡之外,由於大學校內心理師負擔重、薪資不高,使得校內心理師出現流動率高之問題。要成為校內心理師不僅需要碩士學位,還要花一年實習並考取證照。然而,此一付出卻未能反映在校內心理師之薪資上,再加上有些學校不願多編列預算聘行政人員,使得校內心理師不僅接案量大,更須負責許多行政事務。工作量大,薪資卻低,使得校內心理師流動率高成為校內心理安全網漏洞之一。

針對較嚴重之個案,有時候因自傷/自殺相關行為而需要送醫。然而,大學和醫院之間銜接不足,使得高風險個案之照護出現漏洞。當醫院無法收治住院,個案之家長又無法協助時,被送至醫院之學生可能又必須回到學校。然而,學校並非醫療體系,針對需要時刻密切觀察之個案,學校之體系難以擔起照護責任,使得高風險個案反而從校園心裡安全網中掉出。


青少年憂鬱症盛行率倍增,民眾籲國中健體課教心理疾病

根據衛福部2019年之統計,15到24歲國人中,高達257人因心理因素輕生,是此年齡區段排行第二的死因。然而,國中之健康與教育課綱卻沒有與心理、精神疾病有關之章節,而僅是講述生理疾病的症狀及治療方式。因此民眾陳馨發起提案,呼籲教育界應重視心理健康教育。

提案網站請見:https://join.gov.tw/idea/detail/faab8368-ee75-497c-bc7e-4c4cb818e50c?fbclid=IwAR0T-ZGpj11JJYutduEw0HAzp6Io3eSiMA13WvjCeJg7o3WQyN26J5Y3vTQ



主編的話

近年來青少年心理困擾盛行率大增是受到許多人關注的趨勢。這樣的趨勢一方面令人擔憂,另一方面也有可能因為心理衛生資訊的普及,使得更多人願意接受治療。此外,就醫與用藥的人數逐漸增加的同時,也必須考量是否有過度醫療化的風險。心理疾病之衛教宣導儘管十分重要,卻不應該是心理衛生教育中唯一的一環。這是因為缺乏醫療以外之論述,往往使得醫療過程中的所受的苦難以化解,或是因為醫療論述太過龐大而缺乏對復元的想像(請見:https://www.facebook.com/popularcrazy/posts/1868600473291427/)心理困擾也不應該只是相關從業人員的責任,有時候,身旁親近之人的陪伴,其重要性可能不亞於醫療與心理人員提供的專業服務。在我們檢討校園心輔系統的漏洞之餘,似乎也應考慮校園中的每個人是否能夠一同成為彼此的支柱,一起打造一個對心理困擾更加友善之環境。儘管現在已有團體提供相關的資源,但仍然是少數。如果可以,希望政府與有關單位在努力推廣精神醫療的同時,也不要忘記醫療本身之侷限以及非醫療資源的重要性。

憂鬱症陪伴者相關資訊請見:https://www.facebook.com/OVER-BLUE-%E8%B7%A8%E8%B6%8A%E6%86%82%E9%AC%B1-1677626979038259

---

〈瘋靡雙週報〉是由精神疾病照顧者專線政策組策劃編輯,每兩週彙整推薦的報導與文章,讓小編告訴你為什麼值得一看。鎖定瘋靡雙週報,給你第一手的資訊~

---

〈精神疾病照顧者專線〉

▹服務對象:精神疾病經驗者的家人或朋友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13:30–20:30

▹電話專線:02-2230-8830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瘋靡popularcrazy—伊甸基金會活泉之家
104會員
203內容數
我們是伊甸基金會活泉之家,這是一個精神疾病家庭培力、找資源、學習與互相聯結的平台。如您是精神疾病經驗者、家屬、陪伴者或照顧者,或想了解我們的民眾,想諮詢相關問題,請看沙龍首頁中的「關於」。
2022/07/20
瘋靡雙周報 是由精神疾病照顧者專線倡議小組策劃編輯,每兩週彙整推薦的報導與文章,讓小編告訴你為什麼值得一看。鎖定瘋靡雙週報,給你第一手的資訊~ 本文摘要兩則精神疾病相關新聞、書摘。
Thumbnail
2022/07/20
瘋靡雙周報 是由精神疾病照顧者專線倡議小組策劃編輯,每兩週彙整推薦的報導與文章,讓小編告訴你為什麼值得一看。鎖定瘋靡雙週報,給你第一手的資訊~ 本文摘要兩則精神疾病相關新聞、書摘。
Thumbnail
2022/07/18
全台3.4萬個精障家庭,僅配不到百位社區關懷訪視員,精障社群平台攜手社關,共同呼籲為精障困境尋活路。
Thumbnail
2022/07/18
全台3.4萬個精障家庭,僅配不到百位社區關懷訪視員,精障社群平台攜手社關,共同呼籲為精障困境尋活路。
Thumbnail
2022/07/11
瘋靡雙周報是由精神疾病照顧者專線倡議小組策劃編輯,每兩週彙整推薦的報導與文章,讓小編告訴你為什麼值得一看。 本期主題:其實我們都只想好好生活─談精神疾病或失序經驗中「生死」與「(人際)關係」議題
Thumbnail
2022/07/11
瘋靡雙周報是由精神疾病照顧者專線倡議小組策劃編輯,每兩週彙整推薦的報導與文章,讓小編告訴你為什麼值得一看。 本期主題:其實我們都只想好好生活─談精神疾病或失序經驗中「生死」與「(人際)關係」議題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新聞英文解析 高中心理健康假期將於本月開始 - 必看 心理健康假:學生需要的喘息空間 現代學生面臨的學業壓力、同儕競爭以及社交媒體帶來的資訊轟炸,使得心理健康問題日益嚴重。許多研究顯示,青少年自殺率上升,憂鬱症和焦慮症的發生率也持續攀升。在此背景下,提供學生心理健康假,讓他們有機會暫時脫
Thumbnail
新聞英文解析 高中心理健康假期將於本月開始 - 必看 心理健康假:學生需要的喘息空間 現代學生面臨的學業壓力、同儕競爭以及社交媒體帶來的資訊轟炸,使得心理健康問題日益嚴重。許多研究顯示,青少年自殺率上升,憂鬱症和焦慮症的發生率也持續攀升。在此背景下,提供學生心理健康假,讓他們有機會暫時脫
Thumbnail
本文探討自殺危機評估的重要性,分析危機的定義、影響及類型。文章詳細闡述如何偵測危機的信號,特別是自傷和自殺行為的風險因素,並提供對個體及環境的全面性評估方法。透過理解個案在面對壓力時展現的情緒與行為變化,本文旨在促進對心理健康的關注與介入,幫助有需要的人尋求支持與專業幫助。
Thumbnail
本文探討自殺危機評估的重要性,分析危機的定義、影響及類型。文章詳細闡述如何偵測危機的信號,特別是自傷和自殺行為的風險因素,並提供對個體及環境的全面性評估方法。透過理解個案在面對壓力時展現的情緒與行為變化,本文旨在促進對心理健康的關注與介入,幫助有需要的人尋求支持與專業幫助。
Thumbnail
當青春期的孩子出現和以往不同的行為,他是怎麼了嗎? 青少年的「憂鬱」常被誤認為「叛逆」的表現,而這兩者應如何分辨? 身為老師,該如何陪伴敏感多愁的憂鬱青少年? 快報名參加特別為教師規劃的課程,引導孩子走出情緒迷宮。 -課程特色及內容- ★專業師資提供協助青少年培養心理韌性之技巧。 ★
Thumbnail
當青春期的孩子出現和以往不同的行為,他是怎麼了嗎? 青少年的「憂鬱」常被誤認為「叛逆」的表現,而這兩者應如何分辨? 身為老師,該如何陪伴敏感多愁的憂鬱青少年? 快報名參加特別為教師規劃的課程,引導孩子走出情緒迷宮。 -課程特色及內容- ★專業師資提供協助青少年培養心理韌性之技巧。 ★
Thumbnail
全世界正面臨著一個非常嚴重的狀況,作為國家將來希望的主人翁們,青少年罹患憂鬱症的比例逐漸升高,而且青少女的比例高於青少男非常的多。本篇文章要探討的是透過外化問題,或是將問題具象化,都是有助於改善狀況的。如果一直壓抑情緒,那出現問題也是必然的。
Thumbnail
全世界正面臨著一個非常嚴重的狀況,作為國家將來希望的主人翁們,青少年罹患憂鬱症的比例逐漸升高,而且青少女的比例高於青少男非常的多。本篇文章要探討的是透過外化問題,或是將問題具象化,都是有助於改善狀況的。如果一直壓抑情緒,那出現問題也是必然的。
Thumbnail
近幾年來,青少年自殺率逐年攀升。事實上,若青少年能自幼學習應對負面情緒的技巧,如:認知行為療法,應能有效紓解負面情緒,降低憂鬱風險和自殺率。
Thumbnail
近幾年來,青少年自殺率逐年攀升。事實上,若青少年能自幼學習應對負面情緒的技巧,如:認知行為療法,應能有效紓解負面情緒,降低憂鬱風險和自殺率。
Thumbnail
身邊陸續被憂鬱症、躁鬱症所苦的人愈來愈多,有一面之緣的鄰居,有同事,有家人,甚至是自己的房客。嚴重的,被憂鬱症帶走了。 明星也是經常被憂鬱症call到的一群。嚴重的也是抵不過,選擇:那就先走吧。 想想台灣每年約有3000人因為憂鬱症而走。那整個世界有多少呢? 其實想到這這群人,心很痛,
Thumbnail
身邊陸續被憂鬱症、躁鬱症所苦的人愈來愈多,有一面之緣的鄰居,有同事,有家人,甚至是自己的房客。嚴重的,被憂鬱症帶走了。 明星也是經常被憂鬱症call到的一群。嚴重的也是抵不過,選擇:那就先走吧。 想想台灣每年約有3000人因為憂鬱症而走。那整個世界有多少呢? 其實想到這這群人,心很痛,
Thumbnail
近日香港的學童輕生個案創新高,讓我不禁關注香港教育制度與青少年心理健康,因此寫了這篇心得,跟大家分享一下。 根據截至去年11月的數字,學童輕生的原因主要是學校、家庭以及精神健康因素。學校因素有學業成績及校園欺凌,學生因學業問題與朋輩關係,也許會承受壓力與煩惱。專家建議父母聽到孩子的傾訴時,應多
Thumbnail
近日香港的學童輕生個案創新高,讓我不禁關注香港教育制度與青少年心理健康,因此寫了這篇心得,跟大家分享一下。 根據截至去年11月的數字,學童輕生的原因主要是學校、家庭以及精神健康因素。學校因素有學業成績及校園欺凌,學生因學業問題與朋輩關係,也許會承受壓力與煩惱。專家建議父母聽到孩子的傾訴時,應多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