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 Time│人性課外課,學校能給孩子真正的社會教育嗎?

2020/05/26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越聰明的孩子可能越是完美的危險犯罪份子。但孩子,到底能不能了解這些犯罪,對於自己的未來以及其他人造成的傷害,能有多嚴重?
圖片來源 Netflix
我相信每個人都藏有很多面相,有時候人格中的侵略狼性、忠誠犬性、冷靜貓科動物與狡猾狐狸性,這些都會在人生的校園時期,慢慢地從隱性轉為顯性而不自知。《人性課外課》描述四個青春時期完全不同成長背景的學生,串成校園、社會的犯罪事件。在現實來說可能太過誇張,但多少都能反應韓國文化或者藏著許多亞洲教育與社會文化的影子,很值得深思與討論。
原生家庭對一個人的成長影響,足巨!
《人性課外課》第一季在故事中描繪出,資優生主角吳智洙與企業家二代裴葵莉懸殊的家庭背景。一個是不愁吃穿但生活或者說人生被父母支配的企業接班人,另一個是需要靠非法打工賺取生活費、學費,夢想只是想過正常生活的孤兒 (被雙親遺棄,算是另一種孤兒了吧) 。這兩個天與地的背景、各有不同生存的痛苦。在正是敏感的青春期,正是奠定成人性格的重要關鍵時期,到底怎麼樣的苦,才是人生的苦?能自由支配生活,或是被生活支配?或是遵循這個社會的標準,無意識被支配過著傀儡人生才是苦?
優秀的孩子不可能會犯錯的!
《人性課外課》場景多設定在學校,但學校除了教授課本上的知識外,到底能給孩子什麼樣的教育?或者無法真正給孩子實際的社會教育?級任導師對於日日見面的學生察覺性是否過低?面對可能是不良學生才有的犯罪行為,卻不會聯想到可能會是成績優異的資優生犯下的錯?我們是否經常存在著一種成績排名、品性給予我們的刻板印象?
圖片來源 GenPi
《人性課外課》共有10集,對我來說算是極限的追劇 (到底多不想追長壽劇的我) 覺得第 10 集畫風與前面 9 集突然差了一個色階一樣,覺得人性不可能一下就被導回正規。一旦犯罪就可能為了自保而一直犯罪下去,可真正的現實社會是怎麼看待未成年使用著超齡的手法犯罪?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58會員
197內容數
「八輩子都沒想過有天會住在瑞士!」這是在移居之後經常出現在心中的一句話。 還來不及消化離開家鄉前與熟悉的環境道別的惆悵,就必須忙著與新人生打交道。 適應語言、適應文化、適應氣候、適應飲食,還要適應異國老公的生活與作息! 人生的活法有很多種,好的壞的都能過;異地打怪,越闖關越有心得。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