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撲硬舉筆記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二個教練其實教的不太一樣

G教練:雙腳越開越好臀位不需要太低,手以正反握的方式握槓

E教練:小腿、雙手成一直線,臀位要低一點,手以正握方式握槓

重點都是〈 核心穩定、腳跟踩、臀發力〉

G教練的方式其實可以拉比較重,最高可以拉到70KG,腳踩施力也比較好施力

E教練的方式感覺使用到較多的臀發力,但是因為臀位低,其實雙腳發力比較弱,5/26的重量是60KG

反覆看了最近的影片,發現有一個問題點,雙手會不知不覺想要抓槓用肩膀手臂甚至於斜方肌的力量先拉起,導致上半身容易不穩定,上半身發力後,才開始啟動下肢的力氣,感覺似乎不太對,不過隔天還是能夠感受到腿後跟屁股痠痛,半夜教練傳來影片,他說:臀位壓的不夠低,可能腿後與內收肌群太緊、或是腳站不夠開

綜合以上,我覺得似乎需要多上一些瑜珈課,把筋拉開,每天晚上回家使用滾筒放鬆,睡前利用10-15分鐘簡單靜態伸展,才不會因為筋骨太緊而影響運動表現。


G教練的教學

G教練的教學


E教練的教學

E教練的教學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艾淑筆記的沙龍
0會員
3內容數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登階訓練也是在健身房常見下肢訓練,特別是動作模式幾乎等同於上樓梯,因此如果有爬山需求、腳要抬高再往下踩的或是練習單腳穩定性,可以從這個動作介入學習 身為教練在設計動作的前提下,所有目標要知道『訓練的目標』,動作中有什麼是我們想要看到的、不想看到的、訓練部位哪裡是需要感受的,最後才是調整動作讓學生學習
Thumbnail
登階訓練也是在健身房常見下肢訓練,特別是動作模式幾乎等同於上樓梯,因此如果有爬山需求、腳要抬高再往下踩的或是練習單腳穩定性,可以從這個動作介入學習 身為教練在設計動作的前提下,所有目標要知道『訓練的目標』,動作中有什麼是我們想要看到的、不想看到的、訓練部位哪裡是需要感受的,最後才是調整動作讓學生學習
Thumbnail
在觀看這篇文章前,請先詳讀健身新手槓鈴臥推文章: https://vocus.cc/article/629361ebfd89780001aa85f2 今天要解釋一下啞鈴臥推的教學經驗中,常出現的幾個問題 太輕軌道亂晃,太重又沒力氣做 感覺不到胸肌出力 只覺得肩膀前側很酸 過度夾背,一直亂聳肩
Thumbnail
在觀看這篇文章前,請先詳讀健身新手槓鈴臥推文章: https://vocus.cc/article/629361ebfd89780001aa85f2 今天要解釋一下啞鈴臥推的教學經驗中,常出現的幾個問題 太輕軌道亂晃,太重又沒力氣做 感覺不到胸肌出力 只覺得肩膀前側很酸 過度夾背,一直亂聳肩
Thumbnail
每個想練翹臀的人,大概都對臀推不陌生,這是一個操作得當,不會粗腿又會屁股酸溜溜的經典動作,但是在執行臀推前還是有很多細節要注意,雖然看似簡單又是一個單關節的動作,把槓鈴把在大腿骨盆附近,盡可能地抬高,就真的臀部有感覺了嗎?
Thumbnail
每個想練翹臀的人,大概都對臀推不陌生,這是一個操作得當,不會粗腿又會屁股酸溜溜的經典動作,但是在執行臀推前還是有很多細節要注意,雖然看似簡單又是一個單關節的動作,把槓鈴把在大腿骨盆附近,盡可能地抬高,就真的臀部有感覺了嗎?
Thumbnail
如何運用技巧拉起單槓並且不需要使用彈力帶,讓人羨慕原來我也可以拉起一下的單槓
Thumbnail
如何運用技巧拉起單槓並且不需要使用彈力帶,讓人羨慕原來我也可以拉起一下的單槓
Thumbnail
你是否想要透過健身練練身體、增加力量、.......,但進了健身房後,因為選項過多,卻不知道該練什麼、如何練,所以只練機械型器材,並且因成效不大、看不見成果,最後放棄到健身房鍛鍊? 別擔心! 以下我將介紹一個非常適合的重量訓練--羅馬尼亞硬舉,讓大家學會如何操作。
Thumbnail
你是否想要透過健身練練身體、增加力量、.......,但進了健身房後,因為選項過多,卻不知道該練什麼、如何練,所以只練機械型器材,並且因成效不大、看不見成果,最後放棄到健身房鍛鍊? 別擔心! 以下我將介紹一個非常適合的重量訓練--羅馬尼亞硬舉,讓大家學會如何操作。
Thumbnail
不是死命地用力才是訓練,而是在對的方式下使力,才是對自己有幫助的訓練。 這也讓我當下有個很重要的啟發:穩定健康的努力才是正確的,逞強、過度用力和自以為厲害的亂拉都是容易受傷的。 不論是任何學習都應該全力以赴,應該用力沒錯,但不是亂用力,而是用力在理解自己的身體。
Thumbnail
不是死命地用力才是訓練,而是在對的方式下使力,才是對自己有幫助的訓練。 這也讓我當下有個很重要的啟發:穩定健康的努力才是正確的,逞強、過度用力和自以為厲害的亂拉都是容易受傷的。 不論是任何學習都應該全力以赴,應該用力沒錯,但不是亂用力,而是用力在理解自己的身體。
Thumbnail
健身快九個月後,教練才開始教我「舉重」:雙腳比肩寬一點,雙手握住鐵桿二側,hold住核心,起槓後往上推,下槓到胸前位置,再往上推。 空槓實重20kg,我舉不到五下就收槓。 我疑惑的問教練,雙手各拿10kg的啞鈴舉個十下沒問題,但為何舉不起這空槓? 她可能沒遇過這樣的問題,回答的有點模糊,大概就是雖
Thumbnail
健身快九個月後,教練才開始教我「舉重」:雙腳比肩寬一點,雙手握住鐵桿二側,hold住核心,起槓後往上推,下槓到胸前位置,再往上推。 空槓實重20kg,我舉不到五下就收槓。 我疑惑的問教練,雙手各拿10kg的啞鈴舉個十下沒問題,但為何舉不起這空槓? 她可能沒遇過這樣的問題,回答的有點模糊,大概就是雖
Thumbnail
今天來聊聊動作這塊,當然我不是教練,也不是高手。但我是以自己血淋淋的經驗,和觀察不少球友動作所得到的經驗分享。不要嘴我,用的上就用。不喜歡就不要看。因為動作很複雜、門派多如繁星,或許有同樣經驗而有共鳴。 很多教練或雜誌的文章都會說,站穩和站寬對你發力打球很有幫助。一來站寬四平八穩,二來可以利用上
Thumbnail
今天來聊聊動作這塊,當然我不是教練,也不是高手。但我是以自己血淋淋的經驗,和觀察不少球友動作所得到的經驗分享。不要嘴我,用的上就用。不喜歡就不要看。因為動作很複雜、門派多如繁星,或許有同樣經驗而有共鳴。 很多教練或雜誌的文章都會說,站穩和站寬對你發力打球很有幫助。一來站寬四平八穩,二來可以利用上
Thumbnail
二個教練其實教的不太一樣 G教練:雙腳越開越好臀位不需要太低,手以正反握的方式握槓 E教練:小腿、雙手成一直線,臀位要低一點,手以正握方式握槓 重點都是〈 核心穩定、腳跟踩、臀發力〉
Thumbnail
二個教練其實教的不太一樣 G教練:雙腳越開越好臀位不需要太低,手以正反握的方式握槓 E教練:小腿、雙手成一直線,臀位要低一點,手以正握方式握槓 重點都是〈 核心穩定、腳跟踩、臀發力〉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