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學習新格局:反動!再造你的學習體驗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raw-image

原報導於:2018-02-28
編採:鄭詠心 責任編輯:錢佳玥

十月於華山舉辦的亞洲最大創新教育博覽會「雜學校」中,走到臺灣大學數位學習中心的攤位,工作人員熱情的帶你使用筆電看看結合OCW、MOOC與更多虛實合璧的教學實驗,並展演臺大各項公開且免費的線上教學資源,將 OCW、MOOC 的概念介紹給大家,與學習者一起有敢擇學。

數位學習對多數人來說意即從「現場教室聽課」變成「隨時隨地看著電腦螢幕聽課」。然而所謂的數位學習不光只有不受時間地點限制之優勢,臺灣大學數位學習中心希望數位學習不只是實體課程的搬運工,更希望能發揮媒體載具的優點,改變學生在教室裡死板的聽課、抄筆記的習慣。

學習體驗的革新

仔細觀察現代人相較於過去休閒娛樂模式的轉變:從每天八點打開電視收看電視劇,到如今隨時隨地點開網頁選取集數便能觀看連續劇。甚至在等車或通勤的瑣碎時間中,就能以手機收看數集電視劇的內容,娛樂載體的改變掀起一場人人有感的革命。我們不用在固定時間打開電視收看,不用等待固定的廣告,我們可以不眠不休徹夜追劇。

那麼,從看著講台上的老師上課,到看著電腦裡的老師上課,這足夠稱為一場革命嗎?如果是的話,這場教育革命可以像娛樂的質變一樣,重塑我們的生活嗎?「用電腦看課」可能是許多人對數位學習的第一印象。你也許聽過大名鼎鼎的Coursera、中小學老師的好幫手均一,甚至親身體驗過大學期末前救人無數的OCW (Open Course Ware),MIT Professor Gilbert Strang的線性代數、台大朱樺教授的微積分,數位學習打破時間空間與選課運氣的重重限制,把世界各地的好課送到我們眼前。然而,這就是全部了嗎?

數位學習,不應該只是實體課的搬運工。


國立臺灣大學數位學習中心結合OCW、MOOC與更多虛實合璧的教學實驗,實踐將值得分享的實體課程側錄並放上網路。細看台大放上Coursera的NTUMOOC,比起單純側錄的影片,經過設計的MOOC絕對不只多了一張證書。

跨越地域限制的討論、透過同儕互評完成的學習活動,還有為學習者量身打造,不受學期長短限制的課程模組,這些在實體課堂上可能怕麻煩、怕不公平、怕不實際而沒能化為行動的點子,在網路上找到了舞台。而習慣了傳統講台的教學者,在參與慕課製作的過程中也能重新反思自己的課程想要帶給學習者的是甚麼,是紮實的學科知識,是循循善誘的思考引導,還是引起興趣的快樂入門?對於習慣了被動吸收的學習者而言,數位學習則引介了一種嶄新邂逅知識的方式,這也是台大數位學習中心實踐雜學精神的主要原因。

分享數位資源 邀你有敢擇學

展覽期間,預計會在2017年底成立的臺大數位學習中心再次來到華山與大眾見面。以「反動!再造你的學習體驗」為主題以一連串引導反思的問題為起點,讓觀展人回想自己是從何時開始,全盤接受別人擬好的教育菜單,理所當然地只在清單內勾選,上菜後不假思索地咀嚼。

臺大數位學習中心相信好的教育不應該只有一種樣貌,不該只是好的老師選擇「好的內容」,用「好的方式」傳授給學生。學習者可以更好奇一點,更主動一點,先問問自己想學些甚麼,想怎麼學,然後利用手邊的資源,建構出自己心目中學習理想的樣子。

雜學校的展覽中,臺大數位學習中心的工作人員把握與參展民眾交流、互動機會。(照片提供 / 國立台灣大學數位學習中心)

雜學校的展覽中,臺大數位學習中心的工作人員把握與參展民眾交流、互動機會。(照片提供 / 國立台灣大學數位學習中心)

比起選校與選系 人生有無限可能

在雜學校的展覽攤位,臺大數位學習中心呈現臺大各項公開且免費的線上教學資源,並將 MOOC 的概念介紹給大家,同時也鼓勵參加者互相分享經驗,共同展開學習新頁的圓桌會議,並特別設計了有趣的彈珠臺,讓大小朋友可以一邊了解 MOOC一邊同樂。

透過「反動!」的精神,臺灣大學數位學習中心邀請每一位參展民眾一起思考、自我探問這一代甚至未來的「學習者」應該擁有什麼模樣、特質和世界觀?以及如何協助學習者們構築符合自我學習需求的學習路徑。基於這些問題假設,作為探尋學習本質的思考方法,從反思現今各種學習模式、工具和不同歷程開始,讓教學者與學習者嘗試換位思考,重新設計符合需求的學習體驗,一起共創「未來學習」。

透過雜學校展覽,希望讓更多人知道如何獲取及運用臺灣大學數位學習中心的豐富資源。(照片提供 / 國立臺灣大學數位學習中心)

透過雜學校展覽,希望讓更多人知道如何獲取及運用臺灣大學數位學習中心的豐富資源。(照片提供 / 國立臺灣大學數位學習中心)

雜學校提供了一個大型交流平台,匯聚來自四面八方對教育有熱忱的單位、組織。今年一方面藉此宣傳臺大擁有的線上資源,讓更多人知道如何去獲取、運用這些資源,一方面從各大單位互相交流、學習,了解彼此對教育的想法、理念與工具,更期望在創新教育這條路上能走得更好、更遠。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雜學校的沙龍
135會員
214內容數
雜學校以全新姿態推出Daily互動交流平台,每個月提出一個主題線上策展,主要以圖文方式呈現,包含「不太乖」的議題設計,還有各種主流媒體不敢講的犀利教育評論、教育產業以及多元國際觀點,打造多元深度的教育垂直交流平台。
雜學校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0/06/05
過台灣中輟生、走過美國普林斯頓校園、迦納村落、海地難民營、和監獄教書的日子。繞一圈,「教育」始終是創辦人劉安婷放不下的議題。二○一三年,她告別高薪與舒適圈,和林普晴共同捲起袖子,創辦TFT。每年,TFT招募熱情的年輕人,培訓一個月後送到偏鄉當兩年老師,提供輔導,解決台灣偏鄉教育師資缺乏的問題。
Thumbnail
2020/06/05
過台灣中輟生、走過美國普林斯頓校園、迦納村落、海地難民營、和監獄教書的日子。繞一圈,「教育」始終是創辦人劉安婷放不下的議題。二○一三年,她告別高薪與舒適圈,和林普晴共同捲起袖子,創辦TFT。每年,TFT招募熱情的年輕人,培訓一個月後送到偏鄉當兩年老師,提供輔導,解決台灣偏鄉教育師資缺乏的問題。
Thumbnail
2020/06/05
走進雜學校主場館,在眾多新創教育團隊攤位中,你會看到一整間酒吧矗立其中,以 ZA Bar(雜酒吧)之名,帶著〈如果這世界酒消失了〉的主題影片,與特地為展場設計的調酒ZA Punch,Punch是派對常見的調酒類型,SELFPICK以一杯杯帶有不同口感的微醺體驗在雜學校中登台......
Thumbnail
2020/06/05
走進雜學校主場館,在眾多新創教育團隊攤位中,你會看到一整間酒吧矗立其中,以 ZA Bar(雜酒吧)之名,帶著〈如果這世界酒消失了〉的主題影片,與特地為展場設計的調酒ZA Punch,Punch是派對常見的調酒類型,SELFPICK以一杯杯帶有不同口感的微醺體驗在雜學校中登台......
Thumbnail
2020/06/05
2017可謂「網紅經濟」崛起的爆炸年,以影音平台Youtube為首,拍攝影片拍出名堂來的Youtuber儼然成為年輕人聊天時的熱門話題。作為台灣第一位破百萬訂閱的知識型Youtuber,阿滴英文頻道三年來的心血,一併在雜學校呈現給所有觀眾。
Thumbnail
2020/06/05
2017可謂「網紅經濟」崛起的爆炸年,以影音平台Youtube為首,拍攝影片拍出名堂來的Youtuber儼然成為年輕人聊天時的熱門話題。作為台灣第一位破百萬訂閱的知識型Youtuber,阿滴英文頻道三年來的心血,一併在雜學校呈現給所有觀眾。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突如其來的本土新冠疫情讓台灣的線上教育產業得到猛爆性的進展,無論是各級學校或是民間機構,都開始投入大量的資源在線上教育的研究上。 關於台灣線上教育的演變,與未來會走向何處,我做了一個簡單的分析。
Thumbnail
突如其來的本土新冠疫情讓台灣的線上教育產業得到猛爆性的進展,無論是各級學校或是民間機構,都開始投入大量的資源在線上教育的研究上。 關於台灣線上教育的演變,與未來會走向何處,我做了一個簡單的分析。
Thumbnail
課程,與考試比起來更像是一種未知的冒險。 清大首次開創X-class的課程,掀起一股高等教育線上課程與實體課程的混合式修課模式,這股熱潮將會如何掌握未來教育?
Thumbnail
課程,與考試比起來更像是一種未知的冒險。 清大首次開創X-class的課程,掀起一股高等教育線上課程與實體課程的混合式修課模式,這股熱潮將會如何掌握未來教育?
Thumbnail
其實現今的學習環境已經不一樣了,網路打破了時間和空間的界線,可以說是好學者的時代~~~當然更要培養孩子的自學能力,才不會身處寶山卻什麼也沒帶走... 前幾天有跟大家分享,"學習歷程、方法和策略"是素養導向教學的一大重點,今天的素養學習,就跟大家分享一堂磨課師的課...
Thumbnail
其實現今的學習環境已經不一樣了,網路打破了時間和空間的界線,可以說是好學者的時代~~~當然更要培養孩子的自學能力,才不會身處寶山卻什麼也沒帶走... 前幾天有跟大家分享,"學習歷程、方法和策略"是素養導向教學的一大重點,今天的素養學習,就跟大家分享一堂磨課師的課...
Thumbnail
網路學習課程這資訊爆炸的年代加上新冠肺炎得衝擊,讓許多不懂電腦網路的人也須學會軟體的操作,尤其是老師學教案電腦錄製與學習當起網紅,家長們則學會視訊軟體的操作,學生則是開始線上自我學習課程外的相關知識,在這做中學下讓大家對於這網路資訊時代更深一步的學習與應用。
Thumbnail
網路學習課程這資訊爆炸的年代加上新冠肺炎得衝擊,讓許多不懂電腦網路的人也須學會軟體的操作,尤其是老師學教案電腦錄製與學習當起網紅,家長們則學會視訊軟體的操作,學生則是開始線上自我學習課程外的相關知識,在這做中學下讓大家對於這網路資訊時代更深一步的學習與應用。
Thumbnail
線上課程與實體有本質上的差異,並不是把「實體課搬到線上」,不同媒材之間需要「轉譯」。我的心得是,目標明確地一次帶走一個觀念,最適合線上課程。
Thumbnail
線上課程與實體有本質上的差異,並不是把「實體課搬到線上」,不同媒材之間需要「轉譯」。我的心得是,目標明確地一次帶走一個觀念,最適合線上課程。
Thumbnail
嗨~封關超過一個月的你,週末過得如何呀?想跟你分享,因為這段WFH的日子。讓我有機會上到一堂超級酷的課程。 「講師的數位轉型特訓班,三週陪你做出線上課程」 老實說,一開始報名前是有些懷疑的,但經過目前兩週的學習,成果,是不證自明的!
Thumbnail
嗨~封關超過一個月的你,週末過得如何呀?想跟你分享,因為這段WFH的日子。讓我有機會上到一堂超級酷的課程。 「講師的數位轉型特訓班,三週陪你做出線上課程」 老實說,一開始報名前是有些懷疑的,但經過目前兩週的學習,成果,是不證自明的!
Thumbnail
疫情後才刊出的一篇論文援引了哈佛大學蒐集的數據:改為線上課支後,有81.1% 大學部學生感到自己的精神健康狀態下降;研究因此強調將社會情緒學習相關內容加入線上課程的重要性,但諸多文獻卻顯示,目前多數情緒學習還是發生在實體校園居多,缺乏實驗證明有效的線上版⋯⋯
Thumbnail
疫情後才刊出的一篇論文援引了哈佛大學蒐集的數據:改為線上課支後,有81.1% 大學部學生感到自己的精神健康狀態下降;研究因此強調將社會情緒學習相關內容加入線上課程的重要性,但諸多文獻卻顯示,目前多數情緒學習還是發生在實體校園居多,缺乏實驗證明有效的線上版⋯⋯
Thumbnail
因著COVID-19,數位學習的剛性需求逐漸提升,然而在疫情影響的現在,趨勢與痛點又跟以往有甚麼不同呢? 本文濃縮此次Meet創業小聚演講內容,與過往學習經驗及產業觀察,提出粗淺的觀點評析,歸納五個重點。
Thumbnail
因著COVID-19,數位學習的剛性需求逐漸提升,然而在疫情影響的現在,趨勢與痛點又跟以往有甚麼不同呢? 本文濃縮此次Meet創業小聚演講內容,與過往學習經驗及產業觀察,提出粗淺的觀點評析,歸納五個重點。
Thumbnail
數位學習對多數人來說意即從「現場教室聽課」變成「隨時隨地看著電腦螢幕聽課」。然而所謂的數位學習不光只有不受時間地點限制之優勢,臺灣大學數位學習中心希望數位學習不只是實體課程的搬運工,更希望能發揮媒體載具的優點,改變學生在教室裡死板的聽課、抄筆記的習慣。
Thumbnail
數位學習對多數人來說意即從「現場教室聽課」變成「隨時隨地看著電腦螢幕聽課」。然而所謂的數位學習不光只有不受時間地點限制之優勢,臺灣大學數位學習中心希望數位學習不只是實體課程的搬運工,更希望能發揮媒體載具的優點,改變學生在教室裡死板的聽課、抄筆記的習慣。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