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視實踐,為台灣農業注入新血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原報導於:2018-02-10
編採:陳祖傑 責任編輯:黃馨儀
農業是台灣重要的經濟命脈之一,但隨著工業發展,台灣進入都市化時代,年輕人紛紛到五光十色的都市裡工作,造成台灣農業面臨青黃不接的情況。有鑑於此,行政院農委會水土保持局在2011年推出「大專生洄游農村」計劃。鼓勵年輕人到農村體驗,並實踐自己的計劃。
過柯勇全跟在場民眾介紹洄游計劃。 攝影/陳祖傑

由淺入深-讓學生愛上農村

洄游農村計劃由三個活動組成:農STAY、洄游農村競賽以及洄游農村二次方行動。農STAY是一個五天四夜體驗活動,讓學生在寒假時接觸農村環境,了解農村產業。洄游農村競賽則是兩個月的中長期計劃,水土保持局提供每人(組)12萬補助金,讓學生深入觀察農村議題,並嘗試提出解決方法。洄游農村二次方行動,只限定參與過洄游農村競賽的學生。他們可以延續之前的計劃,深入觀察,並培養解決問題的實踐能力。
雖然隨著活動的推移,補助會越來越多。但計劃協同主持人柯勇全表示,找到「被需要的價值」才是這個計劃吸引越來越多年輕人參與的原因。統計顯示,超過8成的參與者表示在活動中獲得自我成就感。畢竟農村缺乏年輕人,對於學生們的創意跟想法,農民們都很歡迎。當學生可以從中感受到自己是有價值而且是被需要的,他們就有動力去學更多的技巧,進而回饋農村。在參與的學員中,有不少人在畢業後就回到農村,從事品牌行銷或產品設計等,為農村注入新血。

說到做到-不再紙上談兵

柯勇全說「有92%的學生覺得學校學到的東西,並不足以處理在農村面對的問題。」「實踐」是洄游計劃的核心精神,也是台灣大學教育不足之處。雖然近年來各大學越來越重視實踐,但受制於學科跟場域,學生的知識依然不足於面對實際情況。然而在洄游計劃裡,不只是要求找出問題、提出解決計劃的能力,更提倡勇於試錯、修正再進化的實踐力。事實上,有9成的學生覺得自己到了農村才學到新的技能,比如團隊協作、溝通力、技術面實戰經驗和思考解決問題的能力等等。這樣的核心理念,更讓洄游農村計劃在2015年獲得全球教育創新獎亞洲區銅獎的肯定。
柯勇全笑言「其實參加這次雜學校活動,是想跟大眾展示我們的成果,有點像是成果發表會」。在三天的展期中,洄游農村計劃都會安排不同的畢業學員與在場民眾分享個人經驗。他認為「雜學校」揉合台灣多元層面的教育模式,沒有正經八股的教科書,也沒有年齡族群的限制,所以他也想來「卡位」,讓大眾認識這個計劃。
第三屆洄游農村計劃學員廖怡雅。 攝影/陳祖傑

找回傳統工藝-苗栗藺草編織

廖怡雅是第三屆洄游農村計劃的學員,透過洄游農村競賽,她來到苗栗苑裡,發現鎮裡的藺草編織技術正面臨失傳的危機。在為期兩個月的競賽活動後,她選擇參加洄游農村二次方行動計劃,再次回到鎮上,將自己的計劃跟想法付諸行動。 廖怡雅意識到,像是藺草編織這樣在地的傳統老技術仍是相對封閉的,都是一代傳承一代,並不外傳給外地的人。於是,她先提出品牌行銷的方案,讓更多人接觸藺草作品、認識它的美好,而當地的阿嬤們能收到相較於過往更高的收入、也能將蘊藏於其中的深刻記憶傳遞出去給更多人。在取得當地老師傅的肯定後,她開始用圖案設計跟影片拍攝的方式,紀錄下藺草編織技術,也跟著做中學,將藺草的美化作身體的記憶。
今年3月,適逢水土保持局推出青年回留農村創新研究計劃,廖怡雅的計劃獲得肯定,讓她取得80萬補助金,進一步實踐自己的創業計劃。她在苑裡的一條老街開了自己的實體據點,同時協助販賣阿嬤們的作品,也開始基礎的技術教學。她笑言,自己的作品不敢拿出來賣,但在阿嬤身上偷師學藝,現在已經獲得對外基礎教授的肯定。未來她希望可以推出附上圖文說明的材料包,讓顧客回家也能自己動手做。
看到怡雅認真地向雜學校場內民眾介紹自己的計劃,舉手投足間散發出自信與堅定,相信她真如計劃協同主持人柯勇全所說,找到了自己被農村需要的價值。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134會員
214內容數
雜學校以全新姿態推出Daily互動交流平台,每個月提出一個主題線上策展,主要以圖文方式呈現,包含「不太乖」的議題設計,還有各種主流媒體不敢講的犀利教育評論、教育產業以及多元國際觀點,打造多元深度的教育垂直交流平台。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台灣電影如何共振法國〈電影筆記〉理念-「反人類中心主義」影像實踐〈電影筆記〉數十年之探索,如何交會台灣電影的某種夢想,以一種影像實踐與自然造化的關係思索,以一種可能的東、西哲思橋樑,形成跨文化精神共振可待開拓的一頁…
Thumbnail
avatar
陳潔曜
2021-03-18
教室裡的議題Clubhouse: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在臺灣的教育實踐《議題更衣間,踏進他溫層在資訊爆炸成長的時代,一台手機就可以讓我們得知發生在各地的新聞事件、若有興趣我們甚至能與陌生人彼此分享、或共同討論對議題的觀點。然而,就從ClubHouse的運作理解,你一定也有發現這些問題:
Thumbnail
avatar
家安老師
2021-02-20
【職場讀書人選書】唯有正視歷史 才能邁向未來-《讓過去成為此刻:臺灣白色恐怖小說選》 不論二二八、白色恐怖,在國家機器強勢運作、控制下,讓「政治」成為不可言說的禁物,敢說的「被消失」,剩下的只好噤聲,連同血腥的歷史,也彷彿不曾發生。然而,在此之際,小說卻成為最佳載體,乘載了當時的情感與記憶。
Thumbnail
avatar
職場讀書人
2020-10-05
[今日葡萄牙] 新聞標題「偏獨立的蔡英文,重新被選為台灣總統」以下節錄翻譯新聞重點: 現任的民進黨台灣總統蔡英文,在第二任期的連任取得勝利,正是對中國將台灣視為其領土一部分宣言的強烈反對。 A presidente cessante de Taiwan, Tsai Ing-wen, do Partido Democrático Progressista (p
Thumbnail
avatar
Sharon
2020-01-13
#22 讓數位成為台灣外交的重要推手,郭家佑繼科索沃後繼續往越南邁進│郭家佑郭家佑,曾就讀台大工商管理學系。經過對於自我的充分探索,她發覺管院不適合自己,於是透過參與許多學校活動與實習增加自身的經驗。「我發現自己喜歡創造,也喜歡解決問題,而且偏好公共政策。大三的時候我做了一個創新專題,可能是從這邊開始的吧。」大學畢業後,家佑頂著索羅斯獎學金,到中歐
Thumbnail
avatar
火力創新
2020-01-02
由父親節來看待台灣對此節日重視程度的性別省思 寫於父親節當日108/8/8 2:30pm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父親節!每年的8月8日是台灣的父親節。在台灣比起國外,比較沒有什麼叫特別的慶祝方式,節路「各國父親節時間、習俗大不同 德國老爸超瘋狂」中「【各國特別慶祝方式】 美國: 以特定鮮花表示對父親的敬意,例如:父親在世佩戴紅玫瑰、父親已故則配戴
avatar
小熊
2019-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