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何謂幸福:政策的木桶理論3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前陣子在這篇文章中我們談到,我們為什麼要用防疫的精神看待社會福利,今天我們用更正向的角度來討論,什麼樣的社會能讓人感到幸福,盛裝著幸福的桶子,究竟是用哪幾片木板構成呢。聯合國每年都會發表關於全球各國人民幸福感的調查報告,他們參考跨國家、跨文化的研究,將影響國民幸福感的因素略分為下列幾個面向:

人均國內生產毛額(Log GDP per capita)

衡量財富最直觀的指標,研究發現金錢能帶來快樂,但快樂增加的幅度隨著財富的累積而遞減,且達到某個值以上—這個值大約是年收入7.5萬美金—人們感受到的快樂就會來到一個高原期,也就是說賺更多的錢也不會讓你更快樂,考量到貨幣的購買力,這個數字在台灣可能會更低。

社會支持資源(Social support)

評估遇到困難時支援系統的可得性,例如有一天遭逢意外或失業了,國家的制度及其創造出來的社會結構能拉我們一把,讓我們有再站起來的可能性嗎;又如,我出生在一個功能有問題的家庭,而且我的親人還會對我施暴,會有人對五歲的我伸出援手嗎;再如,我不小心感染了傳染疾病,我能得到妥適的照顧嗎,這個社會會支持身患疾病的我,還是會傷害我呢?

預期健康壽命(Healthy life expectancy at birth)

依照WHO的定義,預期健康壽命指的是從出生算起,一個人能健康的活過多少年?許多因素都會影響預期健康壽命:生理、心理疾病、成癮(包含香菸、酒精及其他),重要的是,國家是否投入健康促進或疾病的預防,以及這些人是否受到妥適的照顧。

社會自由度(Freedom to make life choices)

它的原文若直接翻譯過來會是這樣的:「做人生選擇的自由」,例如選擇結婚或不結婚、生孩子或或不生、加入政黨或不加入、批評或讚美執政者。

對他人慷慨程度(Generosity)

這個面向會加入人均國內生產毛額(GDP)來評估,意即我們我們每年會拿多少收入來幫助別人。慷慨的行為不但可以幫助他人,也可以增加自身的幸福感。

對政府的信任度,以貪腐程度衡量(Perceptions of corruption)

貪腐在這裡的定義是政府「濫用公共權力謀取私利」,與不信任相對的是信任,我們相信政府不會濫用公權力,會好好使用我們繳的稅,當瘟疫來襲,社會動盪,我們是否信任政府,並配合政策。

以上六項就是目前被認為能決定幸福感的變項,我們不難從這這些變項中找到對應的政策,身為普通人的我們能做的,就是時時關心這些政策推動的狀況,並支持理念相近的政治人物。最重要的是,普通的我們,也可以時時警惕自己:付出了一切而換得的東西,真的能帶給我們幸福嗎。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Q丸的沙龍
51會員
40內容數
比較未經加工的國外新聞翻譯,多為我感興趣的研究主題。
Q丸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1/07/11
為什麼這個觀念很重要?因為在某個時刻,我們自己,或心愛的人,都有可能會成為那個適應不良的存在。
Thumbnail
2021/07/11
為什麼這個觀念很重要?因為在某個時刻,我們自己,或心愛的人,都有可能會成為那個適應不良的存在。
Thumbnail
2021/07/11
雖然有時候不幸的事情,也會發生在善良的人身上,雖然善良是一個選擇。
Thumbnail
2021/07/11
雖然有時候不幸的事情,也會發生在善良的人身上,雖然善良是一個選擇。
Thumbnail
2020/06/04
在討論這個議題之前我們要問的是:體態究竟該歸責於誰?很多人第一個反應就是自己,畢竟食物是被自己放進嘴巴的嘛。其後有人可能會勉為其難地補充:「好吧,如果他沒有生病的話」。今天我們就來討論,主張一個人必須為所有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事負責任的問題在哪裡,以及這個問題如何影響政策的制定。
Thumbnail
2020/06/04
在討論這個議題之前我們要問的是:體態究竟該歸責於誰?很多人第一個反應就是自己,畢竟食物是被自己放進嘴巴的嘛。其後有人可能會勉為其難地補充:「好吧,如果他沒有生病的話」。今天我們就來討論,主張一個人必須為所有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事負責任的問題在哪裡,以及這個問題如何影響政策的制定。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錢賺得越多越開心似乎很容易理解, 但錢賺越多,人的幸福感真的會不斷增加嗎?
Thumbnail
錢賺得越多越開心似乎很容易理解, 但錢賺越多,人的幸福感真的會不斷增加嗎?
Thumbnail
你覺得錢,能不能帶來幸福呢? 直觀上,大部分的人都相信,錢當然能夠帶來幸福──如果可以選,我們都想選「有錢的人生」;但你一定也聽過另一種說法,說錢無法帶來幸福。 所以,錢跟幸福的關係,到底是什麼?
Thumbnail
你覺得錢,能不能帶來幸福呢? 直觀上,大部分的人都相信,錢當然能夠帶來幸福──如果可以選,我們都想選「有錢的人生」;但你一定也聽過另一種說法,說錢無法帶來幸福。 所以,錢跟幸福的關係,到底是什麼?
Thumbnail
人人都想更有錢,那麼多少才夠?更多的錢就能保證你的人生幸福美滿?這本由澳洲理財規劃顧問撰寫的書,如其簡短直白的標題,以淺白易懂的方式,提供幾個核心的觀點與方向,發人省思。
Thumbnail
人人都想更有錢,那麼多少才夠?更多的錢就能保證你的人生幸福美滿?這本由澳洲理財規劃顧問撰寫的書,如其簡短直白的標題,以淺白易懂的方式,提供幾個核心的觀點與方向,發人省思。
Thumbnail
How to Think About Money Jonathan Clements 2019 遠流 ★★★☆☆ 金錢在使用時才會顯現出它的意義,作者透過討論如何有效運用金錢來分析如何管理和支配你的錢財。
Thumbnail
How to Think About Money Jonathan Clements 2019 遠流 ★★★☆☆ 金錢在使用時才會顯現出它的意義,作者透過討論如何有效運用金錢來分析如何管理和支配你的錢財。
Thumbnail
我從以前就不是身處於富裕的家庭,也長期認為財富能夠替人生帶來人生的意義,但這本『讓幸福流進來的賺錢框架』讓我的理解有所改觀,財富的累積不會是盲存,而是要有所目標,讓財富變大,而且也別忘了財富要能夠有意義,除了賺錢與累積,更重要的是要有所付出,讓財富能夠幫助需要幫助的人,使他們的困境能夠有所改善。
Thumbnail
我從以前就不是身處於富裕的家庭,也長期認為財富能夠替人生帶來人生的意義,但這本『讓幸福流進來的賺錢框架』讓我的理解有所改觀,財富的累積不會是盲存,而是要有所目標,讓財富變大,而且也別忘了財富要能夠有意義,除了賺錢與累積,更重要的是要有所付出,讓財富能夠幫助需要幫助的人,使他們的困境能夠有所改善。
Thumbnail
透過4項跨國的統計資料-我們來看看這些統計數據,是如何來呈現幸福感? 幸福感的定義,會隨著自身的收入等級的差異有著不同的感受。 在沒有賺到210萬的年收入以前,認真工作/好好存錢/好好學習理財投資 才是關鍵!
Thumbnail
透過4項跨國的統計資料-我們來看看這些統計數據,是如何來呈現幸福感? 幸福感的定義,會隨著自身的收入等級的差異有著不同的感受。 在沒有賺到210萬的年收入以前,認真工作/好好存錢/好好學習理財投資 才是關鍵!
Thumbnail
011 生活品質的提升 在理財規劃與成功的關係中曾提到理財規劃的目標是提升生活品質。但是在後續關於「成功」和「幸福」的討論中,我們卻發現生活品質的提升會受「財務上的安全感」、「重要的人際關係」、「個人自我實現」和「社會正向影響力」的影響。在這四個面向中......
Thumbnail
011 生活品質的提升 在理財規劃與成功的關係中曾提到理財規劃的目標是提升生活品質。但是在後續關於「成功」和「幸福」的討論中,我們卻發現生活品質的提升會受「財務上的安全感」、「重要的人際關係」、「個人自我實現」和「社會正向影響力」的影響。在這四個面向中......
Thumbnail
坦白說,讀到這篇研究讓我感到很哀傷。但是,卻也帶來更大的動力,督促我繼續往目標前進。請聽我娓娓道來。 本研究刊載於三月初的《Emotion》,由美國心理學會(American Psychology Association,APA )出版的心理學雜誌之一,Impact factor為3.039。
Thumbnail
坦白說,讀到這篇研究讓我感到很哀傷。但是,卻也帶來更大的動力,督促我繼續往目標前進。請聽我娓娓道來。 本研究刊載於三月初的《Emotion》,由美國心理學會(American Psychology Association,APA )出版的心理學雜誌之一,Impact factor為3.039。
Thumbnail
「金錢」與「快樂」的關係,數十年來一直都是心理學家、社會學家很感興趣的議題,也對此進行了大量相關研究。截至目前為止,比較有共識的結論如下: 一、花錢買「經驗」比起買「物質」較能帶來快樂。 二、「分享」能讓錢帶來更大的快樂效果。 三、獲得大量金錢,雖能帶來很大快樂,但持續時間不長。 四、享樂跑步機。
Thumbnail
「金錢」與「快樂」的關係,數十年來一直都是心理學家、社會學家很感興趣的議題,也對此進行了大量相關研究。截至目前為止,比較有共識的結論如下: 一、花錢買「經驗」比起買「物質」較能帶來快樂。 二、「分享」能讓錢帶來更大的快樂效果。 三、獲得大量金錢,雖能帶來很大快樂,但持續時間不長。 四、享樂跑步機。
Thumbnail
兩位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迪頓與克魯曼在2010年,對美國45萬人所做的社會實驗證實,年所得7.5萬美金是美國人幸福感的頂點,超過7.5萬美元的年收入就不會因為所得增加而增加幸福感。對於你而言呢?一個月、一年多少的收入,會讓你感到安全感,多少的收入會讓你的幸福感增加?
Thumbnail
兩位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迪頓與克魯曼在2010年,對美國45萬人所做的社會實驗證實,年所得7.5萬美金是美國人幸福感的頂點,超過7.5萬美元的年收入就不會因為所得增加而增加幸福感。對於你而言呢?一個月、一年多少的收入,會讓你感到安全感,多少的收入會讓你的幸福感增加?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