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哲學與社會觀察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政治哲學從古希臘時代就是一門相當重要的學科,即使到了今天仍有許多知識份子或學者希望透過政治哲學的引道來理解自己所處的世界或尋找一種行動的可能。政治哲學的過程往往是歷史性的,透過閱讀歷史上不同時空的重要政治哲學經典來逐漸習慣哲學性的思考政治與社會。然而,政治哲學的學習過程中往往會有這樣一種想法不斷被提起:那些身處在不同時空下所得出來的哲學結果往往是與自身所面臨的時空格格不論,或應無法應證其實踐結果好壞而使人心中忐忑不安。在這樣的困境之下,知識份子或學者往往對政治哲學產生兩種對立的態度:要嘛一切以政治哲學所引導之結論為是,執迷的相信烏托邦的存在只是尚未被人驗證而已,或者則是拋棄那些偉大卻虛幻的玄想,停留在事實描述與各種問卷調查的數據之中。以上兩種態度使得政治哲學被關進了同好者們的象牙塔,成為一種不為世俗人所道之宗教。這樣的情況不禁令人想問,政治哲學所學為何?有可能實踐嗎,抑或真的只是一種玄想?

這裡必須先為政治哲學的性質先下個定義:首先,政治哲學是一種「思想工具」,是用來使複雜的政治或社會現象能夠被清楚的理解,並且積極地建構出「理想上」的社會行動方針。

有了這樣的定義之後就可以接著推想工具是為了要應用於對象之上,而工具的使用往往也必須是對象而定,就如同沒有人會拿西瓜刀切奇異果一樣。於是便可知曉政治哲學的應用往往是要看現實的政治社會情況而定。除了熟習古今各種政治哲學之外,同時也要對自身所處的政治社會環境具備適當的觀察能力。例如,要將政治哲學應用到當前國內的政治生態時,勢必要先對其歷史和各政治勢力之結構分部有一定的理解,才有可能找到一個合乎實踐的理想方針執行。

另一方面,對於那些捨棄政治哲學的社會觀察家或學者來說,他們想用一己的視野來認識或評判整體巨大的政治社會環境,就像徒手掰榴槤一樣,往往會落得以為見林實則見樹的下場,所做的預測要不是不準確,不然就是陷入可有可無的尷尬之中。

歷史上優秀的政治思想家,往往都是先博通了各種政治哲學經典,然後跳入凡塵,對是間的巨大變遷或微小現象展開超越現象本身的推理,或給予新的意義。因此,一位政治哲學學徒不僅僅只是熱愛知識而已,他更要熱愛他所身處的現實,以及現實背後的歷史。作為台灣政治思想的學徒,不只要精熟古今政治思想,更要適度的關注現實政治,發掘台灣人實踐其政治權力的軌跡,方可得一適於台灣脈絡之政治哲學。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豐原社會科學高等專門學校
98會員
106內容數
分享人文社會科學相關知識與文章的空間
2025/03/02
「在人不可能,但在神卻不然;因為在神,凡事都可能。」—馬可福音 10:27
Thumbnail
2025/03/02
「在人不可能,但在神卻不然;因為在神,凡事都可能。」—馬可福音 10:27
Thumbnail
2024/12/23
評論者指出我在〈基督教文化倫理〉中所提出的東西兩種文化理念在現代社會來說似乎又不是那麼地跟內文敘述那麼的相似
Thumbnail
2024/12/23
評論者指出我在〈基督教文化倫理〉中所提出的東西兩種文化理念在現代社會來說似乎又不是那麼地跟內文敘述那麼的相似
Thumbnail
2024/12/18
本文擬就兩種傳統文化:基督教文化(包含受其影響之文化,不僅限於宗教之內)與東亞文化(泛指台灣、日本、韓國和中國範圍內相似的文化空間),進行文化社會學的考察,透過對兩種文化中有關人性本質的道德觀討論近一步來理解兩種文化中道德的運作方式是否因為兩造觀念的差異而有所不同
Thumbnail
2024/12/18
本文擬就兩種傳統文化:基督教文化(包含受其影響之文化,不僅限於宗教之內)與東亞文化(泛指台灣、日本、韓國和中國範圍內相似的文化空間),進行文化社會學的考察,透過對兩種文化中有關人性本質的道德觀討論近一步來理解兩種文化中道德的運作方式是否因為兩造觀念的差異而有所不同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每當在國內的公共平台上討論有關各類政治議題時,總是不時地會跳出一種聲音直指台灣各種社會問題的形成是由於國民的人文素養教育不足所致。
Thumbnail
每當在國內的公共平台上討論有關各類政治議題時,總是不時地會跳出一種聲音直指台灣各種社會問題的形成是由於國民的人文素養教育不足所致。
Thumbnail
哲學,源於古希臘的「愛智慧」,是一門旨在探索生命的基本問題、思考存在的意義以及人類行為的研究。它不僅僅是一個學科領域,更是一種生活的態度和思考的方法。通過哲學的研究,我們能夠深入思考自己的價值觀、倫理道德和人生目標,並逐漸發現我們存在的真正意義。
Thumbnail
哲學,源於古希臘的「愛智慧」,是一門旨在探索生命的基本問題、思考存在的意義以及人類行為的研究。它不僅僅是一個學科領域,更是一種生活的態度和思考的方法。通過哲學的研究,我們能夠深入思考自己的價值觀、倫理道德和人生目標,並逐漸發現我們存在的真正意義。
Thumbnail
《求真答問—得自史學家的哲學啟示》 第九章〈政治與法律〉第一節
Thumbnail
《求真答問—得自史學家的哲學啟示》 第九章〈政治與法律〉第一節
Thumbnail
「政治是眾人之事嗎?」和「政治一定要用演的嗎?」
Thumbnail
「政治是眾人之事嗎?」和「政治一定要用演的嗎?」
Thumbnail
頂叩叩的書,就是要讀書會才看得下去。有進度、能討論,讓這本書不至於棄坑,也藉這機會認識了幾位重要但真心不認識的哲學家。說自己的專業中有教育哲學,似乎闕漏了很大一塊,找到機會補齊,也算是工作之後還有多多少少在追求專業成長,雖然這專業跟工作可能關聯度不是太強這樣。
Thumbnail
頂叩叩的書,就是要讀書會才看得下去。有進度、能討論,讓這本書不至於棄坑,也藉這機會認識了幾位重要但真心不認識的哲學家。說自己的專業中有教育哲學,似乎闕漏了很大一塊,找到機會補齊,也算是工作之後還有多多少少在追求專業成長,雖然這專業跟工作可能關聯度不是太強這樣。
Thumbnail
「哲學的意義在於追尋有關永恆的答案。」這是一般學界對於哲學和一般社會科學區分的方式。然而,哲學既然是由人類個人的大腦所進行的思考活動,那麼所謂「永恆的答案」(也就是超越時間與空間的絕對知識)是有辦法被我們所理解的嗎?
Thumbnail
「哲學的意義在於追尋有關永恆的答案。」這是一般學界對於哲學和一般社會科學區分的方式。然而,哲學既然是由人類個人的大腦所進行的思考活動,那麼所謂「永恆的答案」(也就是超越時間與空間的絕對知識)是有辦法被我們所理解的嗎?
Thumbnail
哲學是一門人類在意識層次對認知到的事物進行「統合」(unity)詮釋的行為。
Thumbnail
哲學是一門人類在意識層次對認知到的事物進行「統合」(unity)詮釋的行為。
Thumbnail
歷史的出現遠遠早於歷史學好幾十個世紀,歷史是共同體的技藝,一方面形塑共同體的德性,一方面給予共同體中的行動者面對未來的行動方針。如果一個人學習歷史的動機是為了行動,那他就應該與歷史學抱持距離,而和自身所處的倫理價值所推崇的技藝走近一點。對政治家來說,歷史即是倫理學的一部份。
Thumbnail
歷史的出現遠遠早於歷史學好幾十個世紀,歷史是共同體的技藝,一方面形塑共同體的德性,一方面給予共同體中的行動者面對未來的行動方針。如果一個人學習歷史的動機是為了行動,那他就應該與歷史學抱持距離,而和自身所處的倫理價值所推崇的技藝走近一點。對政治家來說,歷史即是倫理學的一部份。
Thumbnail
政治哲學從古希臘時代就是一門相當重要的學科,即使到了今天仍有許多知識份子或學者希望透過政治哲學的引道來理解自己所處的世界或尋找一種行動的可能。
Thumbnail
政治哲學從古希臘時代就是一門相當重要的學科,即使到了今天仍有許多知識份子或學者希望透過政治哲學的引道來理解自己所處的世界或尋找一種行動的可能。
Thumbnail
公民教育所為何事?當然是培育良好公民,但如何量度良好卻會南轅北轍,可以是「聽黨話跟黨走」,亦可以是這套《向下扎根!德國教育的公民思辨課》倡導的公民質素。
Thumbnail
公民教育所為何事?當然是培育良好公民,但如何量度良好卻會南轅北轍,可以是「聽黨話跟黨走」,亦可以是這套《向下扎根!德國教育的公民思辨課》倡導的公民質素。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