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教文化倫理與東亞文化倫理中的人性論比較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本文擬就兩種傳統文化:基督教文化(包含受其影響之文化,不僅限於宗教之內)與東亞文化(泛指台灣、日本、韓國和中國範圍內相似的文化空間),進行文化社會學的考察,透過對兩種文化中有關人性本質的道德觀討論近一步來理解兩種文化中道德的運作方式是否因為兩造觀念的差異而有所不同,更進一步指出兩造文化傳統在自我塑造的人格觀中帶來了怎樣的理想圖像,這樣的圖像甚至更進一步能說明兩造間對「權力」的想像與運用之差異。

基督教文化中的人性論

在基督教的文化當中,人的存在被認為是帶有原罪的,而所謂的原罪不僅僅只有人類的先祖亞當和夏娃因為蛇的誘惑而吃下了智慧之果後所觸犯的禁忌,更是指充滿在我們日常生活中因為本能的衝動而可能造成現實中犯罪的一切根源。基督宗教將人類理解為有限的肉體,不只因為人類無法擁有,像上帝一樣在永恆中創造萬物的能力,更是因為人的秉性中就已經帶有各種可能帶來衝突、殺戮甚至導致自身被消滅的因素在裡面,因此便將一切世俗的肉身當作罪一般來看待,並期待透過宗教上的訓誨和約束來防止自身因為這些罪的因素而近一步墮落,並且也是為了在死後因為自己誡守上帝的命令而靈魂得到安息救贖。也因此,在基督宗教的世界中,一切塵世的事物都是短暫且不具絕對性的,一個獲得最高權力的人也不代表他的一切都是完美沒有瑕疵,在上帝的旨意中,一個人可以從富有變得身無分文,也可能從位居上流變得人盡嫌棄,唯有謹守上帝的誡命才能使人不因自己的原罪而驕傲自我,對於自身「有限」的認識也成為基督教文化特有的人性觀點。

東亞文化中的人性論

不同於基督教文化,東亞文化中的人性論觀點往往是缺乏「變遷」的因素在裡面。從東亞大陸春秋戰國時代起,我們可以觀察到當時的思想家們在討論有關人性本質問題時,並沒有對一個人生在世上可能遭遇的各種變故有太多的著墨,就儒家來說,孔子時代追求的仁義到了孟子與荀子的時代也不過只是對人天生稟賦中究竟善性多抑或惡性多的爭論,性善論要求發揮本性中善的一面,性惡論要求透過教育壓抑人性中惡的一面。乍看之下,性惡論像是基督宗教的原罪論,都是強調透做外部作為(教育或遵守宗教誡命)來壓制人類不良的本性,但儒家不論哪個時代的思想家強調的都是成為「君子」這樣的世俗角色,而不是基督教中強調的靈魂得救。這樣的觀念也近一步揭示了東亞文化中相當獨特的道德觀,也就是一個人的善惡並非且取決於一個人的「狀態」(憤怒、貪婪、驕傲等等)決定,而是取決於一個人在他所屬的生活圈中的「地位」決定。正如尼采對「強者」道德觀念的執著那樣,東亞人的善惡論中並非是平等的方式來理解每個人的道德程度,而是先理解的那個人在他的生活圈中的地位後才進一步去理解他在那個位子上的行為是否符合只屬於他的道德程度。

兩種文化觀的人格發展圖像與權力態度

確認了兩種文化對人性認知的圖像後,我們可以進一步來觀察兩中文化對人格發展的道德要求和對權力的想像。在基督教文化中,一個人發展的好壞並不是看他的地位如何,是否享有很高的財富和榮譽,而是端看他在自己的日常生活中是否時時認識的自己的有限,並且透過各種積極行為來防止自己被自己的有限折磨或打敗。然而,在東亞文化當中,一個人在乎的是自己在生活圈當中的地位如何,彷彿只要獲得了某一「正確」的位子後就能夠獲得一張道德上的免死金牌,所有的萬事萬物也都會順著他運轉。這種人格發展的想像促使東亞人對於一切世俗的標竿都有一種近乎瘋狂的優越追求,不論是武力、學識、交際能力、外在形象等等,東亞人無時無刻被各種世俗的標準趕來趕去,對於自己的失敗和不順遂都只能歸咎於沒有達到某一世俗標準。相對的,基督教文化的人格發展由於傾向個人自我的約束,因此也衍生出來後來讓東亞人常常誤解的個人主義形象,這種形象的本質並不是像亞洲人認為的是一種自私自利的表現,反而是因為受基督教文化影響的人們更加重視自我靈魂和生命的經營,這種經營會因為每個人的遭遇和經驗不同而有不同的方針,這也使得所謂的西方文化在我們這個時代看來是如此的尊重人的個體性卻又兼顧平等的價值。

總結來說,兩種文化觀雖然看似只是精神層面上的認知,但由於人的行為往往也都是由這些認知所控制的,因此在兩個文化的現實上確實造成了很多對權力理解的不同,基督教文化圈多半將權力當成一時半刻的事物,即便有像尼采或傅柯這樣強調權力具有塑造道德觀念能力的思想家也不得不承認,權力所塑造的道德觀念也跟權力一樣只能維持一段時間後即被重新塑造。然而在東亞文化當中,人性的品質是與世俗的文化地位死死綁在一起的,這也讓身處於東亞文化圈的我們在人格發展的過程當中總是過於盲目的追求某一權力來源,卻也忘了反身自己日常生活中為了純粹的平安和幸福所需的自我經營。即便我們在意識到需要這樣自我經營的當下,也可能因為生活上大多數人對世俗權力或地位的執著而得不到自己原先該有的平靜和利益,或許也只有堅定的信仰和小心謹慎的自我管理才能幫助我們擺脫被萬物糾纏的困境和道德綁架吧。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豐原社會科學高等專門學校
98會員
107內容數
分享人文社會科學相關知識與文章的空間
2024/12/23
評論者指出我在〈基督教文化倫理〉中所提出的東西兩種文化理念在現代社會來說似乎又不是那麼地跟內文敘述那麼的相似
Thumbnail
2024/12/23
評論者指出我在〈基督教文化倫理〉中所提出的東西兩種文化理念在現代社會來說似乎又不是那麼地跟內文敘述那麼的相似
Thumbnail
2024/04/07
在閱讀完胡昌智博士的《歷史知識與社會變遷》的第一個章節後,深感胡博士在章節末尾對1980年代台灣(中華民國)歷史教育的思慮是非常當下也非常發人省思的。
Thumbnail
2024/04/07
在閱讀完胡昌智博士的《歷史知識與社會變遷》的第一個章節後,深感胡博士在章節末尾對1980年代台灣(中華民國)歷史教育的思慮是非常當下也非常發人省思的。
Thumbnail
2023/12/31
2023年對全世界而言都是一個逐漸走向激烈衝突的時刻,即使全球化的表象依然存在(拜習會帶有的那種尷尬象徵),科技領域倡議的AI技術仍讓許多體面世界的觀察家趨之若鶩,彷彿在科技進步的領域裡一切從歷史來看必然有所興衰的衝突都失去意義
Thumbnail
2023/12/31
2023年對全世界而言都是一個逐漸走向激烈衝突的時刻,即使全球化的表象依然存在(拜習會帶有的那種尷尬象徵),科技領域倡議的AI技術仍讓許多體面世界的觀察家趨之若鶩,彷彿在科技進步的領域裡一切從歷史來看必然有所興衰的衝突都失去意義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我說的基督宗教是指舊教的天主教、羅馬分裂產生的東正教、馬丁路德改革後間接產生的新教=基督教 其實如果單解經的話,基督教的世界觀是比較符合現在現存版本的聖經 但至少在台灣,我碰過真的比較正派的基督教,他們都是左腦思考,我甚至看過有幫同性戀說話的牧師,他是認為惡魔(基督教稱為魔鬼)只會誘導人
Thumbnail
我說的基督宗教是指舊教的天主教、羅馬分裂產生的東正教、馬丁路德改革後間接產生的新教=基督教 其實如果單解經的話,基督教的世界觀是比較符合現在現存版本的聖經 但至少在台灣,我碰過真的比較正派的基督教,他們都是左腦思考,我甚至看過有幫同性戀說話的牧師,他是認為惡魔(基督教稱為魔鬼)只會誘導人
Thumbnail
評論者指出我在〈基督教文化倫理〉中所提出的東西兩種文化理念在現代社會來說似乎又不是那麼地跟內文敘述那麼的相似
Thumbnail
評論者指出我在〈基督教文化倫理〉中所提出的東西兩種文化理念在現代社會來說似乎又不是那麼地跟內文敘述那麼的相似
Thumbnail
本文擬就兩種傳統文化:基督教文化(包含受其影響之文化,不僅限於宗教之內)與東亞文化(泛指台灣、日本、韓國和中國範圍內相似的文化空間),進行文化社會學的考察,透過對兩種文化中有關人性本質的道德觀討論近一步來理解兩種文化中道德的運作方式是否因為兩造觀念的差異而有所不同
Thumbnail
本文擬就兩種傳統文化:基督教文化(包含受其影響之文化,不僅限於宗教之內)與東亞文化(泛指台灣、日本、韓國和中國範圍內相似的文化空間),進行文化社會學的考察,透過對兩種文化中有關人性本質的道德觀討論近一步來理解兩種文化中道德的運作方式是否因為兩造觀念的差異而有所不同
Thumbnail
在過去的民俗學或社會學研究中都將宗教當作是一個民族或一個社會精神層次的表現,進而歸納出屬於那個民族的基本特質。台灣社會也如同世界上其他多數社會一樣,是一個宗教信仰豐盛的社會,同時人們的日常生活也常為這些宗教信仰所影響。
Thumbnail
在過去的民俗學或社會學研究中都將宗教當作是一個民族或一個社會精神層次的表現,進而歸納出屬於那個民族的基本特質。台灣社會也如同世界上其他多數社會一樣,是一個宗教信仰豐盛的社會,同時人們的日常生活也常為這些宗教信仰所影響。
Thumbnail
眼望泥土,少覲天威,難怪換來「中國化/本色化不力」的指責。
Thumbnail
眼望泥土,少覲天威,難怪換來「中國化/本色化不力」的指責。
Thumbnail
話說在前頭,這本書是基督徒寫的,觀點當然是基督教的,如果你是佛教徒,可以去找別的書來看,隨你高興,而且網路上各種資料都有。 只是我建議大家「把時間述序排列一下」再說,至少網路上有很多弄錯時間順序的,倒因為果很糟糕阿! 話說在前頭,宗教「哲學」因為文化傳遞互相影響很自然,但宗教「神學」完全是另外一回事
Thumbnail
話說在前頭,這本書是基督徒寫的,觀點當然是基督教的,如果你是佛教徒,可以去找別的書來看,隨你高興,而且網路上各種資料都有。 只是我建議大家「把時間述序排列一下」再說,至少網路上有很多弄錯時間順序的,倒因為果很糟糕阿! 話說在前頭,宗教「哲學」因為文化傳遞互相影響很自然,但宗教「神學」完全是另外一回事
Thumbnail
本文用意義對照程式分析台灣的統派與獨派的"身份認同",進一步討論與中國大陸認同的"統派"到底是"左派"還是"右派"。
Thumbnail
本文用意義對照程式分析台灣的統派與獨派的"身份認同",進一步討論與中國大陸認同的"統派"到底是"左派"還是"右派"。
Thumbnail
文/維克・林恩 中西文化不相容,就像iOS和Android,都是手機系統但就是不相容。 中華文化本質 中華文化從地理來說具有很好的封閉性,東面環海、北有外族、西有高原、南有山地,形成了中原獨特的自給自足,獨自發展的農耕文化。 從社會面來說,因為地理上具有封閉性,農耕需要有大量的人力,而人多了事情就多
Thumbnail
文/維克・林恩 中西文化不相容,就像iOS和Android,都是手機系統但就是不相容。 中華文化本質 中華文化從地理來說具有很好的封閉性,東面環海、北有外族、西有高原、南有山地,形成了中原獨特的自給自足,獨自發展的農耕文化。 從社會面來說,因為地理上具有封閉性,農耕需要有大量的人力,而人多了事情就多
Thumbnail
『台灣保留傳統中華文化』是一個籠統,甚至是低級且惡意的文化觀點。而在這篇華迷系列中,我們將要質疑台灣文化『保留傳統』的合理性。台灣不但沒有保留傳統,反而在百年前就早已經打破傳統,走出屬於自己的一條路──非清國、非日本、非西洋,而是『清和洋折衷』的獨特『台式』。
Thumbnail
『台灣保留傳統中華文化』是一個籠統,甚至是低級且惡意的文化觀點。而在這篇華迷系列中,我們將要質疑台灣文化『保留傳統』的合理性。台灣不但沒有保留傳統,反而在百年前就早已經打破傳統,走出屬於自己的一條路──非清國、非日本、非西洋,而是『清和洋折衷』的獨特『台式』。
Thumbnail
中華思想跟基督教,穆斯林等廣域宗教同類。基督教產生了基督徒,伊斯蘭教產生了穆斯林,中華思想產生了中國人或「華人」。所有華人都受到了中華思想深淺的影響,只是程度可以有很大的分別。
Thumbnail
中華思想跟基督教,穆斯林等廣域宗教同類。基督教產生了基督徒,伊斯蘭教產生了穆斯林,中華思想產生了中國人或「華人」。所有華人都受到了中華思想深淺的影響,只是程度可以有很大的分別。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